定价:¥52.00
作者:[美]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 著 宋丽珏 译
I S B N :978-7-111-53593-5
条码书号:9787111535935
出版日期:2016-7-1
版 次:1-1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 书 名:
页 数:217
《明日世界》是对仿生人、机器人学、飞行汽车、人工生命、生命延长、行星矿业,还有人类进化的未来、意识下载的可能性等等的科学和科技的调查和展望。所有本书中描述的科学技术均为“破坏性”的技术,这些技术取代了现有技术并打乱了现有市场秩序,也打破了现有的价值链条——这些“破坏性”技术粉碎了人们长久以来的认识。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推荐序四
序言 未来就在眼前
第1部分地球世界的未来
仿生人:世界上第1个仿生人
天才的永生:思维上传技术
极端情形:灵魂的生物学
进化的下一个阶段:进化的未来
追寻视觉:世界上第1例人工视觉植入
第二部分外部世界的未来
沼泽地的再造:第1个改造项目
牛仔万岁:飞行车的到来
堆芯熔毁和主矿脉:核能源的可能性
太空跳伞:运动的未来
创造一种更好的蚊子:世界上第1个基因工程的产物
大银河淘金热:小行星采矿业的诞生
第三部分未知世界
致幻复兴:致幻药物的极端世界
同情恶魔:寿命延长的纠结科学
终ji前沿:干细胞政治
入侵总统DNA:扮演上帝的后果
精子之帝:生育的争议未来
致谢
作者简介
每次在书店看到这类探讨“未来”的书,总会忍不住多停留一会儿。我一直对科技如何塑造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深信,理解当下新兴的技术趋势,对于预判未来的社会形态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更是一种对时代脉搏的感知和对自身未来定位的思考。我常常会想象,几十年后,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乃至思维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哪些我们今天看来是科幻的设想,会成为明天的现实?又有哪些曾经的“颠覆性”技术,最终会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日常,变得如同空气一般不可或缺?这本书的书名“未来世界:改变人类社会的新技术”就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兴趣点,让我对它寄予了厚望,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性的见解,或者至少能了解到一些尚未被大众熟知的、具有潜力的新兴技术,为我勾勒出一幅更清晰的未来图景。
评分有时候,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能够带领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清晰地梳理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脉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不仅想知道“是什么”新技术,更想知道“为什么”这些技术会出现,以及“将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生物科技的进步,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寿命和疾病治疗?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又会如何重塑我们的娱乐、教育和工作方式?能源技术的革新,会否根本性地改变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模式?这些连锁反应般的深刻变革,才是真正让我感到兴奋和好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系统性的、有逻辑的分析,帮助我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驱动力,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更积极地去拥抱和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深邃的蓝色搭配上简洁的银色字体,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科技感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我尤其喜欢它那种磨砂质感的精装封面,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这在当下很多追求轻薄的电子书时代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有一种想要立刻翻开的冲动,仿佛里面隐藏着 unlocking 某个未知领域的钥匙。包装也很到位,没有任何磕碰痕迹,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非常用心。这种厚实的手感,也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一定经过了深入的打磨和考量,并非泛泛而谈。我个人是比较偏爱纸质书的,尤其是在阅读一些需要深度思考、容易产生联想的题材时,实体书的翻阅感和标注的便利性是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的整体包装和质感,完美地契合了我对一本高质量、有分量的未来科技读物的想象。
评分近年来,随着我个人对科技领域关注度的提升,我发现市面上涌现出大量关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面的书籍。然而,很多时候,这些书籍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同质化,要么过于技术化,让非专业读者难以理解,要么流于表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洞察。因此,我非常看重作者的视野和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或者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来解读这些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许是它能够巧妙地将看似分散的技术趋势串联起来,描绘出更加宏大的图景;又或者是它能够聚焦于某个我之前未曾深入了解过的细分领域,却发现它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再或者,它能够提出一些极具前瞻性的观点,挑战我现有的认知。这种能够带来“惊喜”的内容,才是我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消化的。
评分我喜欢那些能够带给我“哇塞”时刻的书籍。不是那种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能够触及思想深处,让我开始质疑、开始思考、甚至开始憧憬的书。科技的进步,在我看来,往往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关键,但同时,它也可能带来新的伦理困境和社会矛盾。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些双重性,而不是仅仅歌颂技术的进步。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提高效率、解放生产力的同时,是否会导致大规模失业?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在治愈疾病的面前,是否会引发“设计婴儿”的担忧?这些更深层次的、关乎人类价值和生存意义的问题,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审慎而又富有远见的视角,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复杂的问题,并不仅仅满足于描绘一个光鲜亮丽的科技乌托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