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

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卢翠华 等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802338746
版次:1
商品编码:10454156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为了推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更好地应用于马铃薯育种实践,编者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东北农业大学马铃薯研究中心科学研究结果,撰写了《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图文并茂,生动具体,实践性强,可作为从事马铃薯组织培养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学生的参考书。
   《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分为七章,主要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概况、马铃薯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培养应用前景、组织培养实验室、茎尖脱毒与快繁、马铃薯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马铃薯遗传转化等几个方面的原理、操作方法及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

   《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由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概况,第二章介绍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第三章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施和基本操作,第四章介绍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与快繁,第五章介绍马铃薯花药培养,第六章介绍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第七章介绍马铃薯遗传转化。
   《马铃薯组织培养原理与技术》体系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可供从事马铃薯组织培养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

目录

1 绪论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越性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任务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4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内容
1.5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6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2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与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
2.1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2.2 马铃薯组织培养的应用前景

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施和基本操作
3.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与设计
3.2 组织培养常用仪器设备与培养条件
3.3 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
3.4 培养基
3.5 MS基本培养基的配制实例

4 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与快繁
4.1 马铃薯病原的主要类型及传染途径
4.2 马铃薯脱毒的主要方法
4.3 脱毒苗鉴定
4.4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快繁
4.5 马铃薯茎尖脱毒实例

5 马铃薯花药培养
5.1 植物单倍体概念
5.2 马铃薯花药培养
5.3 马铃薯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鉴定和染色体加倍
5.4 我国马铃薯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
5.5 马铃薯花药培养实例

6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及原生质体融合
6.1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
6.2 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
6.3 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的应用
6.4 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实例

7 马铃薯遗传转化
7.1 常用的马铃薯遗传转化受体系统
7.2 马铃薯常用的遗传转化方法
7.3 转化体的鉴定与分析
7.4 马铃薯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7.5 马铃薯遗传转化实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3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施和基本操作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对植物某一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需要专门的操作场所和专业设备创造的无菌环境、无菌器具,并在人工控制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下进行,同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技术程序才能保障组织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3.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与设计
3.1.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
组织培养实验室应按照组织培养程序设置和排列,其大小取决于实验目的和规模。实验室一般包括化学实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驯化棚室。
3.1.1.1 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也叫准备室,主要进行一些常规的实验操作,如各种器具的洗涤、干燥、保存,各种药品的贮备、称量、溶解、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和分装,植物材料的预处理、重蒸馏水的制备以及进行生理、生化因素的分析等。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评分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者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她曾经这样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这句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的,那他就是在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薛老师在自序中写道,“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小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又一次阐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诚。读了全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真诚,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诚的老师。当学生的时候,老师是权威,跟老师的交往总是处于向上看的状态,学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数情况还是听老师说的多,自己发表意见少。现在当了家长,为了孩子跟老师也没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好多真实的想法不敢说,老师呢,说出来的也有一些让人觉得是官话套话。看了这本书,我想我们也许都错了,老师跟学生、老师跟家长,平等地真诚的交流其实并不难。工作是艰辛——往往也是孤独的。可是,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丛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也有沉重和迷惘。但我的文字,往往略掉了疲惫、沮丧和困苦——无涉乎诚实、全面与否,这是我的选择——有意的,我将目光投在了值得的地方,心得体会

评分

有轻微破损

评分

  【原文】帝日: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日: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予D,开窍于耳,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评分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评分

  所以,春天多出现鼽衄之病,夏天多出现胸胁方面的疾病,长夏多出现直泄无度的洞泄等里寒病,秋天多出现风疟,冬天多出现痹厥之症。因此冬天不要扰动筋骨,力求藏阴潜阳,这样第二年春天就不会出现鼽衄和颈部疾病,夏天就不会出现胸胁病变,长夏季节就不会出现洞泄等里寒病,秋天就不会患风疟病,冬天也不会患痹厥、飨泄、出汗过多等病。

评分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评分

  精是人体的根本,所以阴精内藏而不外泄,春天就不会罹患温热病。夏天气候炎热,阳气旺盛,假如不能排汗散发热量,秋天就会患风疟病。这是一般为人诊察四季病变的普遍规律。

评分

岐伯对日: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