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的信仰日渐流行。而到了唐末、五代和宋初,十王信仰的风气则达到最兴盛的时期。十王是冥土十王的简称,人在再次轮回之前要接受十王的审判和惩罚。十王中阎罗王最为人熟知,其他还有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伍官王、变成王、泰山府君、平等王、都市王、转轮王。十王信仰的形成,主要缘于佛教地狱思想、因果报应思想、三世轮回思想与中国传统的鬼神魂魄思想之结合。
评分西域绘画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绘画珍品
评分这套书印刷精美,开本较大,十分珍贵,甚为难得!!!
评分中国文化瑰宝,可以流传千古。
评分这套书印刷精美,开本较大,十分珍贵,甚为难得!!!
评分 评分不过编者应该说明自己资料的来源。
评分很不错。都是敦煌藏经洞里面的帛画,印刷效果很不错!
评分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