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陸儉國 等 著
圖書標籤:
  • 配電工程
  • 電力係統
  • 電氣工程
  • 電力技術
  • 高電壓
  • 輸配電
  • 電力規劃
  • 智能電網
  • 電氣設備
  • 電力自動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508378343
版次:1
商品編碼:1048240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9-02-01
頁數:93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為第11捲,配電工程捲。主要內容包括概論、低壓電器、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低壓電器與成套設備可靠性技術、低壓電器試驗與檢測技術,以及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主要供電氣工程領域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內容簡介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是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和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共同組織全國電氣工程各領域的著名專傢、學者編纂而成的。它是一部全麵係統反映電氣工程各領域最新成就和技術水平的綜閤性工具書。《中國電氣工程大典》包括現代電氣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電氣工程材料及器件、火力發電工程、水力發電工程、核能發電工程、可再生能源發電工程、電力係統工程、電機工程、輸變電工程、配電工程、船舶電氣工程、交通電氣工程、建築電氣工程、電氣傳動自動化等15捲。

目錄


前言
本捲前言
第1篇 概論
1 低壓配電工程與低壓配電係統
1.1 低壓電網結構
1.2 低壓電網的基本數據
1.3 低壓電網的總體設計簡介
1.4 主開關設備、分支配電設備和控製設備

1.5 智能化配電係統
2 本捲主要內容
2.1 低壓電器主要內容
2.2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主要內容
2.3 低壓電器與成套設備可靠性技術的主要內容
2.4 低壓電器試驗與檢測技術的主要內容
2.5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試驗與檢測技術的主要內容
3 低壓配電工程的發展展望
3.1 低壓電器的發展展望
3.2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發展展望
參考文獻

第2篇 低壓電器
第1章 綜述
1 低壓電器用途與分類
1.1 低壓電器定義與範圍
1.2 低壓電器分類與用途
2 低壓電器主要特徵
2.1 低壓電器基本特徵
2.2 配電電器主要特徵
2.3 控製電器主要特徵
2.4 終端電器主要特徵
2.5 低壓電器型號含義及其唯一性
3 我國低壓電器産品現狀
3.1 我國低壓電器産品總體情況與技術特徵
3.2 我國新型低壓電器發展與應用
4 低壓電器發展動嚮
4.1 低壓電器現代研發技術
4.2 低壓電器産品相關新技術
4.3 我國低壓電器産品發展動嚮
第2章 低壓電器基本理論

1 電弧理論
1.1 電弧的物理基礎
1.2 電弧的産生
2 電接觸理論
2.1 收縮電阻
2.2 錶麵膜對收縮電阻和接觸電阻的影響
2.3 a斑點的穩態熱效應
3 電器發熱
3.1 允許溫度
3.2 熱的産生
3.3 傳熱方式
3.4 長期工作發熱
3.5 短路電流下的發熱和熱穩定性
4 電動力
4.1 電動力現象
4.2 動穩定性
4.3 電動力方嚮
4.4 典型導體電動力計算
4.5 三相電流電動力
5 低壓電器電磁係統理論與計算
5.1 磁路分析與計算
5.2 電磁係統吸力特性計算
5.3 電磁係統動態特性的分析計算
5.4 電磁鐵的工程設計方法

第3章 低壓開關電器的開斷過程與開關電弧
1 低壓斷路器的分斷性能與開斷過程分析
1.1 低壓斷路器的分斷性能
1.2 塑殼限流斷路器的開斷過程
2 電弧停滯時間
2.1 電弧停滯時間的定義與對電器開斷性能的影響
2.2 電弧停滯現象的機理
2.3 影響電甄停滯時間的各種因素
2.4 電弧從觸頭到弧角的轉移
3 磁吹和氣吹對電弧的冷卻和驅動作用
3.1 斷路器觸頭係統的自勵磁場
3.2 氣吹對電弧的冷卻和驅動作用
4 電弧進入滅弧櫥片後的背後擊穿現象
4.1 電瓤的背後擊穿現象的電路模型
4.2 背後通道熱擊穿條件分析
4.3 消除和減弱背後擊穿現象的方法和措施
5 電弧電流過零後的介質恢復與重燃現象
5.1 兩種重擊穿現象
5.2 介質恢復強度的測量方法
5.3 不同開斷電流和柵片厚度的介質恢復和重燃過程
5.4 産氣材料與滅弧室齣氣口尺寸對介質恢復過程的影響
6 開關電弧的現代測試技術與滅弧室的優化設計
6.1 低壓滅弧係統研發新技術
6.2 單頻振蕩迴路和各種傳感器
6.3 滅弧室內電弧運動的測量
6.4 電極與滅弧室櫥片間距離優化選擇
6.5 用引甄闆改進滅弧室的開斷性能

第4章 低壓電器的虛擬樣機技術
1 概述
1.1 虛擬樣機技術的概念
1.2 虛擬樣機技術在低壓電器中的應用
2 三維造型與CAD軟件
2.1 AutoCAD係統和UG係統
2.2 其他三維軟件的簡要介紹
3 常用仿真軟件
3.1 三維綜閤仿真軟件ANSYS
3.2 多體動力學仿真軟件Adsms
4 電磁脫扣器與熱脫扣器保護特性的計算
4.1 概述
4.2 電磁脫扣器保護特性的仿真
4.3 磁脫扣器保護特性分析
4.4 熱脫扣器保護特性的等效熱路計算方法
4.5 熱脫扣器反時限保護特性的計算
5 斷路器機構動態特性的仿真與優化設計
5.1 低壓塑殼斷路器機構動態特性仿真分]
5.2 低壓塑殼斷路器機構優化設計
6 斷路器的電動斥力和氣動斥力
6.1 電動斥力的數值分析方法
6.2 氣動斥力的實驗與計算
6.3 塑殼斷路器(MCCB)電動斥力計算及其應用
6.4 萬能式斷路器(ACB)電動斥力計算及電動力補償

第5章 低壓斷路器
1 概述
1.1 用途
1.2 分類
2 斷路器的動作原理
2.1 斷路器結構組成
2.2 一般斷路器的動作原理
2.3 直流快速斷路器的動作原理
2.4 限流式斷路器的動作原理
2.5 真空斷路器
3 主要産品技術性能和參數
3.1 斷路器的主要性能
3.2 典型斷路器的技術參數
4 斷路器設計要點
4.1 設計程序
4.2 結構選型
4.2 觸頭係統設計要點
4.4 滅弧室設計要點
4.5 過電流脫扣器
4.6 機構
4.7 抽屜座
5 選用
5.1 交流斷路器的選用
5.2 直流斷路器的選用
5.3 交流斷路器選用舉例
6 維修
6.1 維護
6.2 修理
7 斷路器發展趨嚮
7.1 短路分斷能力
7.2 短時耐受電流
7.3 殼架等級
7.4 外形尺寸
7.5 機電壽命
7.6 智能控製器
7.7 常用交流斷路器

第6章 自動轉換開關電器
1 概述
1.1 ATSE標準
1.2 國內外ATSE産品情況簡介
2 結構與工作原理
2.1 ATSE的分類
2.2 開關結構特點與工作原理
2.3 控製器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2.4 可通信控製器
3 主要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1 GE-Zenith係列産品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3.2 TPl係列産品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3.3 TBBQ3係列産品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3.4 wTS係列産品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3.5 WATS係列産品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4 設計要點
4.1 pC型ATSE設計要點
4.2 CB型ATSE設計要點
4.3 控製器設計要點
5 選用與維修
5.1 PC型ATSE選用要點
5.2 CB型ATSE選用要點
5.3 由接觸器派生的ATSE選用要點
5.4 消防泵控製器中選用ATSE的原則

第7章 低壓開關、隔離器、隔離開關、熔斷器閤電器
1 産品分類與用途
1.1 用途
1.2 定義
1.3 符閤標準
1.4 産品分類
2 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1 低壓隔離器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2 低壓開關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3 低壓隔離開關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4 低壓隔離器熔斷器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5 低壓開關熔斷器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6 低壓隔離開關熔斷器組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7 低壓熔斷器式隔離器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8 低壓熔斷器式開關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2.9 低壓熔斷器式隔離開關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3 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1 低壓隔離器典型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2 低壓開關典型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3 低壓隔離開關典型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4 低壓開關熔斷器組典型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5 低壓隔離開關熔斷器組典型産品技術參數與性能
3.6 熔斷器式隔離器典型産品技術
參數與性能
3.7 熔斷器式開關典型産品技術
參數和性能
3.8 熔斷器式隔離開關典型産品
技術參數與性能
4 設計要點
4.1 總體設計
4.2 絕緣選擇
4.3 導電結構
4.4 機械機構
4.5 安裝方式及接綫方式
4.6 附件
5 選用與維護
5.1 選用
5.2 維護

第8章 低壓熔斷器
1 低壓熔斷器的用途和分類
2 低壓熔斷器結構與開斷電流的工作原理
2.1 低壓熔斷器的結構
2.2 熔斷器開斷電流的工作原理
3 熔斷器的基本參數和性能
4 低壓熔斷器的設計要點
4.1 概述
4.2 熔體的形狀和尺寸的確定
5 低壓熔斷器的選用
5.1 低壓高分斷能力熔斷器
5.2 半導體設備保護用熔斷器

第9章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
1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及其工作原理
1.1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概況
1.2 工作原理
2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主要部件及其結構
2.1 剩餘電流互感器
2.2 剩餘電流脫扣器
2.3 電子信號放大裝置
2.4 執行元件
3 主要技術參數和特性及分類
3.1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主要技術參數和特性
3.2 分類
4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功能及應用方式
4.1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用途
4.2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分級保護方式
5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選用和安裝
5.1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選用
5.2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安裝
5.3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誤動作原因分析
5.4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動作後的故障查找
6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設計要點
6.1 剩餘電流互感器設計要點
6.2 剩餘電流脫扣器的設計要點
6.3 電子式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設計要點
7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發展方嚮
7.1 B型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發展
7.2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功能擴展
7.3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可靠性研究
8 電弧故障斷路器
8.1 發展概況
8.2 電弧故障的類型和特徵
8.3 與過電流保護和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比較
8.4 發展前景
9 國內部分電氣設備製造商生産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及其主要技術參數

第10章 接觸器和起動器
1 用途與分類
1.1 用途
1.2 分類
2 電磁接觸器的結構型式及組成部件
2.1 電磁接觸器的結構原理概述
2.2 觸頭
2.3 滅弧係統
2.4 電磁係統
2.5 反力彈簧
2.6 支撐和殼體
2.7 附件巾
2.8 常用接觸器的結構特點
3 起動器的結構型式及組成部件
3.1 電動機的起動方式
3.2 電磁起動器的結構型式
3.3 過載保護繼電器
3.4 起動器的外殼
s.5 起動器的附件
3.6 起動器的起動特性比較
4 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4.1 接觸器的技術參數與性能
4.2 起動器的技術參數與性能
5 設計要點
5.1 電磁接觸器的設計要點
5.2 電磁起動器的設計要點
6 選用與維護
6.1 接觸器的選用
6.2 起動器的選用
6.3 接觸器與起動器常用的電氣控製電路
7 其他品種的接觸器
7.1 智能接觸器
7.2 直流接觸器
7.3 真空接觸器
7.4 固態接觸器
8 發展趨嚮
8.1 接觸器的發展趨嚮
8.2 起動器的發展趨嚮

第11章 電動機軟起動器
1 前言
1.1 軟起動器的定義和適用標準
1.2 異步電動機的轉矩、電流與轉速的關係
1.3 異步電動機直接起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4 軟起動器的分類
2 軟起動器結構與工作原理
2.1 軟起動器的基本電路結構
2.2 單相交流調壓電路原理
2.3 三相交流調壓電路原理
2.4 晶閘管三相交流io壓電路的接綫方案
2.5 中點控製的三相調壓電路
3 軟起動器的運行和保護功能
3.1 軟起動器對電動機的起動控製
3.2 軟起動器的運行控製
3.3 軟起動器的停機控製
3.4 軟起動器的保護監控功能
4 軟起動器的主要技術參數和設計要點
4.1 軟起動器的主要技術參數
4.2 軟起動器的工作環境
4.3 軟起動器的設計要點
5 軟起動器的應用、維護及其選擇
5.1 軟起動器的應用和維護
5.2 如何選擇軟起動器

第12章 控製與保護開關電器
1 控製與保護開關電器(CPS)的概念
1.1 控製與保護開關電器的概念
1.2 分類
1.3 CPS的主要特點
1.4 CPS的用途
2 名詞術語、結構與工作原理
2.1 名詞術語
2.2 結構
2.3 工作原理
3 主要技術參數與性能
3.1 技術參數
3.2 結構和性能要求
3,3派生功能與特殊用途
3.4 典型産品的技術性能(國內外主要廠商控製與保護開關電器産品性能特點對照)
4 設計要點
4.1 設計程序
4.2 獨立結構形式(一體化)CPS的設計
5 選用與維護
5.1 CPS的選用
5.2 CPS的適用範圍與典型用途
5.3 維護
6 發展趨嚮
6.1 保護功能更完善
6.2 定值整定功能更完善
6.3 可選欠電壓/失電壓重起動功能
6.4 測量功能
6.5 帶多路通信接口
6.6 具有維護管理功能
6.7 環保
6.8 節能
6.9 係列化

第13章 終端電器
1 終端電器的概貌
1.1 終端電器的特點
1.2 係列品種與分類
1.3 國外終端電器概況
1.4 國內終端電器概況
2 主要産品的用途、結構特點、性能與技術參數
2.1 小斷路器類的産品係列
2.2 剩餘電流動作斷路器
2.3 熔斷器組閤電器
2.4 模數化終端組閤電器
2.5 終端電器其他類産品
2.6 國外在我國的主要廠商和主要産品
3 選用
3.1 小斷路器的選用
3.2 配電係統和保護裝置
3.3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電器的選用
3.4 熔斷體保護的選用
3.5 RT30與RT14的差彆及各自適用的場所
3.6 HG30與HH30的差彆及各自適用的場所
3.7 選小斷路器還是選熔斷體作保護
3.8 模數化終端組閤電器的選用
3.9 現代建築電氣設計實例
4 終端電器的發展動嚮
4.1 小型斷路器(MCB)的發展
4.2 剩餘電流斷路器RCCB與RCBO的發展
4.3 終端組閤電器的發展

第14章 電湧保護器(s]PD)
1 電湧保護器概述
1.1 信息化催生的新電器——電湧保護器(SPD)
1.2 電湧保護器的基本功能
1.3 SPD的産品特點
2 SPD的主要功能元件
2.1 壓敏電阻器(MOV)
2.2 氣體放電管(GDT)
3 低壓配電係統用SPD
3.1 電源用SPI)的類型
3.2 模數化SPD模塊的結構
3.3 電源用SPD的安全性
3.4 SPD中電壓限製元件的組閤
3.5 大放電能力的空氣間隙SPD
3.6 低壓配電係統中SPD的配置
3.7 性能參數和典型産品
3.S産品選型和安裝使用
4 信號用SPD
4.1 信號用SPD的特點和類彆
4.2 信號用SPD的結構
4.3 信號用SPD的內部電路和性能參數
4.4 信號用SPD的選用和安裝
4.5 信號用SPD的典型産品
5 SPD的檢測
5.1 標準規定的SPD的檢測試驗項目
5.1 SPD專用檢測試驗設備配置
5.3 限製電壓測量和動作負載試驗
6 低壓電湧保護器的發展
6.1 低壓電湧保護器産品(SPD)
6.2 雷電防護係統技術
第15章 基於現場總綫的低壓電器和係統
第3篇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
第4篇 低壓電器和成套設備可靠性技術
第5篇 低壓電器試驗與檢測技術
第6篇 代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

精彩書摘

測量斷路器操動機構主軸轉動過程及動觸頭的位移需要用位移或轉角傳感器,例如WDD35D係列高精度導電塑料電位器可用於測量機械轉角,其標稱阻值為1-10k,可測360並轉角。WDL係列直滑式導電塑料電位器可用於測量最大值由31-306mm的位移,其阻值為1-10k。6.3 滅弧室內電弧運動的測量。
低壓開關電器的開斷性能很大程度取決於開斷過程中電弧在滅弧室中的運動,以及電弧能否順利進入滅弧櫥片,因而觀察和記錄電弧在滅弧室內的運動至關重要。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記錄和拍攝滅弧室中的運動情況,它們是CCD數字式高速攝像機和二維光縴高速測試係統。0CD數字式高速攝像機拍攝滅弧室內電弧運動要在斷路器外殼上開較大的觀察窗。對斷路器結構造成較大的破壞,影響斷路器的開斷性能,CCD高速攝像機的拍攝速度一般為104幅/s。而光縴測試係統可將光縴插入滅弧室內,對斷路器影響較小,其拍攝速度可達106幅/s。這裏重點介紹由西安交通大學研製的帶自聚焦透鏡的二維光縴陣列電弧運動測試係統,如圖2.3 —57所示。
係統由多路光縴組成的探頭、信號處理係統和後處理計算機及其專用軟件組成,光縴探頭以二維陣列方式布置,並插入被觀察的滅弧室內,以測量電弧的光信號。為瞭提高測量精度,在每根光縴頂端加裝一自聚焦透鏡,使它與普通光縴比,可獲得小得多的觀察發散角度。係統利用光縴將測試點光照強度傳送至以光電轉換元件為核心構成的轉換電路,由該電路將光照強度信號轉換為與之對應的電壓信號,經過AD轉換後將各測試點光照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保存,並在實驗結束後將相應數據通過RS232串行通信口送至計算機。係統軟件根據測試數據,用s種亮度不同的翻色錶示對應的光照強度,根據需要將測量區域內各點的光照強度隨時間的變化過程以可調節的速度模擬再現齣來,即可觀察到整個開斷過程中電弧的運動形態。係統選擇響應速度快的光敏二極管作為光電轉換的核心元件.光敏二極管在反嚮施加一定電壓的情況下,産生的反嚮光電流大小與其頂端采光透鏡中通過的光強成正比例關係,使光電流通過一個采樣電阻形成電壓信號井經過綫性放大,即得到可用於AD轉換的電平信號,圖2.3 -58為光電信號的采集與放大原理。

前言/序言

  電氣工程包括發電工程、輸配電工程和用電工程,是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電力能源及其裝備的戰略性産業,是國傢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技術支撐,是國傢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保持自主地位的關鍵産業之一。電氣工程的産業關聯度高,對從原材料工業、機械製造業、裝備工業以及電子、信息等一係列産業的發展均具有推動和帶動作用,對提高整個國民經濟效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有顯著影響。
  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發展。我國電氣工程已經形成瞭較完整的科研、設計、製造、建設、運行體係,成為世界電力工業大國之一。至2007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7.13億kW,三峽水電及輸變電工程、百萬韆瓦級超超臨界火電工程、百萬韆瓦級核電工程,以及正在建設的交流:1000kV、直流士800kV特高壓輸變電工程等舉世矚目;大電網安全穩定控製技術、新型輸電技術的推廣,大容量電力電子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産業化及規模化應用。超導電工技術、脈衝功率技術、各類電工新材料的探索與應用取得重要進展。特彆是進入2l世紀以來,電氣工程領域全麵貫徹科學發展觀,新原理、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獲得廣泛應用,擁有瞭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科技成果和産品,自主創新已成為行業的主鏇律。我們的電氣工程技術和産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已經開始走嚮世界。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 本書作為《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的第十一捲,專注於我國配電工程領域的深度解析與全麵呈現。配電網是連接發電廠與最終用戶的關鍵樞紐,其運行的可靠性、經濟性和智能化水平直接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穩定運行和人民生活的便利。本捲係統地梳理瞭配電工程從規劃設計、設備選型、運行維護到技術革新等全過程的核心知識與前沿發展。 一、 配電網規劃與設計 本捲首先詳述瞭配電網的規劃理念與方法。內容涵蓋瞭負荷預測的各類模型與應用,分析瞭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用戶負荷特性的差異,以及如何依據國傢發展戰略與城市規劃進行長期、中期和短期配電網發展規劃。在設計層麵,重點介紹瞭高壓、中壓、低壓配電網的典型網絡結構,如放射式、環網式、鏈式等,並分析瞭各自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詳細闡述瞭配電變電站的設計原則,包括站址選擇、主變壓器配置、高低壓開關設備布置、二次係統設計等,並結閤最新國傢標準和行業規範,強調瞭安全、可靠、經濟、環保的設計理念。特彆地,本捲對配電網中性點運行方式(如正、負、零序接地)的選擇及其對係統穩定運行的影響進行瞭深入探討,並提供瞭多種工程實踐中的案例分析。 二、 配電網設備與技術 設備是配電網運行的基石。本捲對配電網中各類關鍵設備進行瞭詳盡的介紹。在變壓器方麵,涵蓋瞭乾式變壓器、油浸式變壓器等不同類型在配電網中的應用,分析瞭其結構特點、性能參數、運行維護要點以及最新技術發展,如節能型變壓器、智能變壓器等。開關設備部分,詳細介紹瞭高壓斷路器、負荷開關、隔離開關等設備的工作原理、選型依據、技術參數及發展趨勢,並重點關注瞭SF6斷路器、真空斷路器等在配電網中的應用及其環保替代技術。電纜及架空綫路作為輸送電力的主要載體,本捲對其材料選擇、敷設方式、絕緣性能、安全裕度以及防雷、防凍、防鼠等方麵的工程實踐進行瞭係統論述。 此外,本捲深入剖析瞭配電網的保護與控製技術。介紹瞭各級電壓配電係統的典型保護配置,如過流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等,並詳細講解瞭保護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整定計算方法及現場調試技巧。在控製方麵,對配電自動化技術進行瞭重點闡述,包括通信網絡、現場控製器(FTU/DTU)、主站係統等構成,以及其在故障檢測、隔離、倒閘操作等方麵的應用,分析瞭其對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縮短故障恢復時間的重要作用。 三、 配電網運行與維護 配電網的穩定運行離不開科學的運行管理和及時的維護。本捲提供瞭詳實的配電網運行規程和操作票製度,強調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運行分析方麵,對配電網的電壓閤格率、綫損率、故障率等關鍵指標進行瞭詳細的解釋與計算方法,並分析瞭影響這些指標的因素,提齣瞭優化措施。 在設備維護方麵,本捲係統梳理瞭配電變壓器、開關設備、電纜綫路等關鍵設備的日常巡視、定期檢查、試驗檢測以及故障搶修等內容。強調瞭狀態監測技術在設備故障預警與診斷中的作用,如局部放電檢測、紅外測溫、油色譜分析等,並介紹瞭其在配電網維護中的實際應用。針對配電網中的常見故障,如短路、接地、過載等,本捲給齣瞭詳細的故障診斷與處理流程,以及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四、 配電網發展新趨勢與技術革新 隨著能源結構的調整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配電網正經曆著深刻的變革。本捲聚焦於配電網發展的新趨勢與前沿技術。 智能化與數字化: 詳細介紹瞭智能電錶、智能終端、通信網絡等在構建智能配電網中的作用,以及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和分析的智能化流程。探討瞭配電網“三遙”技術(遙測、遙信、遙控)的實現方式及其在遠程監控與調度中的應用。 新能源接入與並網: 隨著分布式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大量接入,本捲分析瞭其對配電網穩定運行帶來的挑戰,並介紹瞭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如功率預測、電壓支撐、頻率支撐、無功補償等。 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探討瞭電動汽車充電樁的規劃布局、接入配電網的技術要求、充電管理係統等內容,以及其對配電網負荷特性的影響。 配電網可靠性提升技術: 重點介紹瞭配電網故障自愈技術(如重閤閘、自動分段隔離)、微電網技術、以及多能源協調控製等,旨在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戶供電可靠性。 配電網經濟性與效益分析: 結閤配電網建設與運行的實際情況,本捲也對投資效益、運行成本、綫損經濟性等進行瞭分析,並提齣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策略。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集理論性、實踐性、前沿性於一體,是配電工程領域從業人員、科研人員、高等院校師生以及相關領域決策者的重要參考工具。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與研究,讀者將能夠全麵掌握配電工程的核心技術,理解當前配電網麵臨的挑戰與機遇,並為我國配電網的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的齣現,簡直如同在茫茫學海中點亮瞭一盞指路明燈,讓我這個在配電領域摸索多年的工程師,終於找到瞭一個可以深度依賴的權威參考。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和總結當前中國配電工程最新技術、標準和實踐的書籍,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所有期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重要的是,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工程實例,讓我能夠將抽象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緊密結閤。 比如,在關於配網自動化那一章節,作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智能開關、故障定位技術、自愈控製策略等核心內容。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詳細對比瞭不同類型智能開關在復雜配電網絡中的應用優劣,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運行環境進行最優選擇。同時,對於故障定位,書中不僅列舉瞭多種基於通信、基於測量和基於模型的方法,還用大量的圖錶和數據展示瞭它們在不同故障場景下的精度和可靠性。更令我贊賞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國內多個大型城市配電網改造的實際案例,從規劃設計、設備選型、施工安裝到最終的運行維護,進行瞭全方位的剖析。我曾遇到過一個復雜的故障診斷難題,恰巧在書中找到瞭類似的案例,並且書中提供的解決方案給瞭我極大的啓發,最終成功解決瞭問題。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一本好的技術書籍,其價值遠不止於知識的傳遞,更在於它能成為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寶貴工具。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這本《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覺得可能就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但是,在翻閱瞭之後,我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內容之詳實、之深入,是我之前從未見過的。 尤其是在配電網的運行與調度這一章節,簡直是乾貨滿滿。書中對配電網的日常運行管理、負荷調度、無功功率的調節、電壓的控製,以及故障後的快速恢復等環節,都進行瞭非常詳細的闡述。我曾一度對如何有效地進行配電網的負荷調度感到睏惑,但書中提供的多種調度模型和優化算法,以及具體的應用案例,讓我豁然開朗。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詳細介紹瞭我國配電網在應對極端天氣(如雷暴、大雪、颱風)等突發狀況時的應急預案和處置流程,並結閤瞭近年來發生的一些重大電力事故案例,進行瞭深刻的反思和總結,這對於我們提升配電網的抵禦能力和應急響應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

在接觸到《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這本書之前,我對配電網的很多方麵都隻是停留在比較淺顯的理解層麵。但這本書,用其詳實的內容和嚴謹的邏輯,讓我對配電工程有瞭全新的認識。 書中關於配電網的經濟性分析和技術經濟評價的章節,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介紹瞭如何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更深入地探討瞭如何在滿足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配電網建設和運行的經濟性最優。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示瞭不同技術方案在經濟性方麵的比較,以及如何通過技術改造來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我曾參與過一個關於老舊配電網改造的項目,書中提供的經濟性評價方法和工具,極大地幫助我們評估瞭不同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並最終選擇瞭最優的方案。

評分

不得不說,《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這本書,真的是把我這些年學習和實踐中遇到的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都梳理得條理清晰。我之前在接觸一些新的配電技術時,總感覺像是隔靴搔癢,難以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但是,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在對高壓配電技術進行介紹時,特彆是在電纜輸電、架空綫路以及變電站設計方麵,做到瞭極為詳盡的闡述。 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關於電纜綫路的章節,不僅僅是講解瞭電纜的結構、類型和敷設方法,更深入地探討瞭電纜接頭、終端的絕緣設計、熱穩定性分析以及故障診斷技術。對於一些復雜的地形條件下的電纜敷設,書中提供瞭不少巧妙的設計方案和施工經驗,這對於我們這些在現場工作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此外,關於架空綫路的章節,也對綫路的走廊選擇、杆塔基礎設計、導綫選型以及防雷接地等方麵進行瞭詳細的論述,並且結閤瞭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特點,給齣瞭具有針對性的建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材質杆塔的力學性能和防腐蝕處理進行瞭詳細的比較分析,並附帶瞭相關的計算公式和圖錶,這為我在實際工程設計中提供瞭堅實的數據支持。

評分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近年來在配電工程領域看到的,最翔實、最接地氣的一本參考書瞭。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再豐富,如果不能體現在實際工程中,就顯得有些空泛。而《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恰恰彌補瞭這一遺憾。它在介紹各種配電技術時,都附帶瞭大量的圖錶、數據和實例,讓人能夠直觀地理解。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配電網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化的內容印象深刻。關於繼電保護,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傳統保護原理,更深入地探討瞭微機保護、差動保護、距離保護等在實際應用中的各種配置和整定方法,並且對於不同類型故障的保護響應特性進行瞭詳細的分析。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結閤瞭大量實際綫路和設備的保護配置案例,給齣瞭詳細的整定參數和操作流程,這對於我們現場的保護人員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在安全自動化方麵,書中對重閤閘控製、自動重閤閘、事故倒閘操作以及各種安全聯鎖邏輯進行瞭詳細的講解,並且通過仿真模型展示瞭不同控製策略下的係統運行情況。我之前在處理一些復雜的倒閘操作時,經常會因為對聯鎖邏輯理解不深而産生顧慮,但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這些操作流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大大提高瞭我的工作信心。

評分

《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細緻入微地為我解答瞭在配電工程實踐中遇到的種種疑問。這本書的邏輯結構非常嚴謹,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技術,層層遞進,讓我能夠逐步深入。 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關於配電變壓器和高壓開關設備章節的內容。對於配電變壓器,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變壓器的結構、原理和選型原則,還重點講解瞭變壓器的運行特性、故障分析以及維護保養的要點。我曾遇到過一個關於變壓器過載運行的棘手問題,書中提供的分析方法和解決方案,讓我受益匪淺。在談到高壓開關設備時,書中對不同類型斷路器(如SF6斷路器、真空斷路器)的工作原理、絕緣特性、滅弧原理以及動特性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並且詳細介紹瞭它們的選型依據和安裝調試注意事項。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還對不同電壓等級的開關設備在實際運行中可能齣現的各類故障進行瞭分類統計和原因分析,並給齣瞭相應的排查和處理建議,這對於我們現場的設備維護人員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評分

這本書《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真可以說是集大成之作。它將中國配電工程領域的最新技術、理論和實踐,進行瞭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對我這樣的從業者來說,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我對書中關於配電網的絕緣配閤和雷電防護章節特彆感興趣。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電壓等級配電網的絕緣水平選擇原則,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的絕緣配閤設計,以確保設備和綫路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書中對雷電的形成機理、雷擊對配電網的影響,以及各種雷電防護技術(如避雷器、接地裝置、架空地綫等)的應用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且給齣瞭不同區域、不同場景下的雷電防護設計指南。我特彆受益於書中關於局部放電檢測技術在絕緣狀態監測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分析局部放電數據來預測設備故障,這為我們設備的預防性維護提供瞭新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

拿到這本《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麵性和前瞻性。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配電係統規劃和設計的工程師,我深知一個領域的發展離不開前沿技術的引入和係統性的總結。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尤其是在城市配電網的智能化升級和新能源接入方麵,這本書提供瞭大量寶貴的信息。 書中的“配電網規劃與設計”章節,對於如何科學閤理地規劃和設計配電網,進行瞭係統性的講解。它涵蓋瞭負荷預測、網架結構優化、無功補償與電壓調整、以及配電網的可靠性評估等多個方麵。我特彆受益於書中關於負荷預測模型選擇和最優網架結構確定的方法論,這為我後續的規劃工作提供瞭清晰的思路和可靠的依據。同時,書中對新能源接入配電網帶來的挑戰,例如電壓波動、頻率偏差以及潮流反轉等問題,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給齣瞭相應的解決方案,包括分布式電源的協調控製、儲能係統的應用以及智能變電站的建設等。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還詳細介紹瞭我國在這些領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經驗,這對於我們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至關重要。

評分

當我開始閱讀《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時,我被書中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所震撼。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中國配電工程發展的編年史,凝聚瞭無數工程師的智慧和心血。 書中關於配電網的環保要求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論述,尤其讓我感到欣慰。在當前日益重視環保的背景下,這本書詳細介紹瞭配電網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各項環保因素,例如電磁輻射、噪聲汙染、土地占用等,並提齣瞭相應的控製和緩解措施。同時,書中還探討瞭如何通過優化配電網結構、推廣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實現配電網的可持續發展。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還對我國在綠色配電網建設方麵取得的最新進展和成功經驗進行瞭介紹,這為我們未來的工作指明瞭方嚮,也激發瞭我為建設更加環保、可持續的配電網而努力的熱情。

評分

我是一個剛入行不久的電氣工程師,對於配電工程的很多細節都還在摸索中。這本書《中國電氣工程大典(第11捲):配電工程》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能夠更係統、更深入地理解這個領域。 書中關於配電網故障分析與處理的章節,尤其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分。它詳細介紹瞭配電網中常見的各類故障,如短路、接地、斷綫等,並深入分析瞭故障發生的原因、傳播途徑以及對係統運行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書中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化的故障分析流程和處理方法,從故障的識彆、定位到隔離、修復,環環相扣,條理清晰。我曾遇到過一個難以診斷的配電網故障,在書中找到瞭類似的案例,並且書中的分析思路和診斷工具,幫助我快速找到瞭問題的根源,並提齣瞭有效的解決方案。此外,書中還對一些特殊故障,如諧振過電壓、暫態過電壓等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給齣瞭相應的預防和抑製措施,這對於提升配電網的運行穩定性至關重要。

評分

3.2 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製設備發展展望

評分

4.1 電動力現象

評分

2.3 a斑點的穩態熱效應

評分

隻是價格有點高啊

評分

2.4 終端電器主要特徵

評分

按網絡化儀器的定義不難發現,電能自動抄錶係統在一定意義上也相當於一種用於測量電能數據的網絡化儀器――網絡化電能錶。因為利用電能自動抄錶係統,經電纜或電話綫或無綫電或電力綫路,用電管理部門便可完成對異地用電信息的測取和監控。本篇第4章的5.8介紹的模塊化電能錶,其實就是一種網絡化的電能錶。有關自動抄錶係統方麵的知識可參見本篇第4章的。

評分

2.1 低壓電器主要內容

評分

4.3.4 網絡化電能錶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