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3册
编辑推荐
战争时期,石油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沙漠之狐”之称的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北非战役中因资源短缺悲叹道:“石油奇缺,足以令人潸然泪下。”而美国陆军上将巴顿在法国追击德军时也为石油而苦恼:“如果我能偷到一点汽油,我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和平发展时期,石油既是工业的血液,又是大国间经济、政治博弈的工具,如美国借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完成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整合,接着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使苏联解体,以及2008年的俄格战争和现在的乌克兰危机,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容推荐本书以美俄石油斗争为背景,将中东战争、车臣战争、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今的乌克兰内战、克里米亚之争等时事热点串联起来,向读者解读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欧三家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美国如何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成苏联解体。书中还将介绍乌克兰危机的由来,以及俄、美、欧之间的博弈和中国的石油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王伟,自由撰稿人、投资公司顾王伟,鬼谷工作室主笔。工科出身,自由撰稿人、时评人,曾做过金融公司的投资顾问。机缘巧合,站在了几个领域的交叉点上,故善以历史、地缘和经济等多个视角,对国内外战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曾出版有系列畅销书《看懂世界格局的第yi本书》,累积销量突破50万册。在《世界军事》杂志刊有系列连载《秦汉帝国》,此外在《中国国防报》等媒体亦常有时评刊载。
目录第yi章 美酒与毒药
始于诺贝尔家族的俄国石油工业 / 002
能源危机背后的机会 / 008
“煤、油”之争背后的隐患 / 013
逆向行驶的苏联工业 / 017
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 020
赫鲁晓夫时代留下的“裂缝” / 024
农业——苏联的阿喀琉斯之踵 / 028
第二章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斯大林的绝地反击 / 036
饮鸩止渴的“攘内安外”策略 / 043
定时炸弹——《赫尔辛基条约》 / 051
诡异的石油危机 / 055
“荷兰病”变成了“苏联病” / 058
“半吊子”式的阿富汗战争 / 063
肢解苏联的开始 / 068
油价危机引爆 / 073
苏联真正的“死因” / 079
第三章 里海的秘密
车臣,俄罗斯南部的“应力点” / 086
乱象显现 / 093
第yi次车臣战争 / 101
第二次车臣战争 / 109
俄格“五日战争” / 117
第四章 经略中东
由来已久的“南下战略” / 128
巴以问题上,美苏联手对付英国 / 131
借助埃及,苏联进入战略攻势 / 136
隐患凸显,苏联开始全面收缩 / 143
安德罗波夫时代的“回光返照” / 151
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在中东全面败退 / 157
普京时代,俄罗斯重返中东 / 159
第五章 寡头战争
依靠政治资源发迹 / 164
依靠混乱崛起 / 169
是危机?还是机遇? / 174
石油保卫战 / 179
软硬皆施,结束“战争” / 186
第六章 东欧四国演义
此“国”非彼“国”——从概念说起 / 190
俄罗斯篇 / 194
乌克兰篇 / 204
西欧篇 / 215
美国篇 / 221
尾声
资源型经济 / 224
地缘战略 / 229
中国石油战略 / 232
后记一 漫谈俄罗斯“危机” / 240
后记二 中东之王 / 248
附录一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 257
附录二 苏联战后经济的部分数字 / 260
参考文献 / 262
这套书真是我近期看过的最令人振奋的读物之一!《大国博弈》这本书,开篇就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我带入到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舞台。作者没有空谈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生动的叙事,拆解了国家之间博弈的本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权力平衡、利益驱动以及地缘政治影响的分析,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高智商的谍战大片,但又充满了真实的逻辑和深刻的洞察。它让我明白了,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国际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精密的算计和长远的战略。读完《大国博弈》,我感觉自己对国际新闻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能够更好地去捕捉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信号,理解它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书中对于不同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关系的阐述,尤为精彩,让我对当下的世界格局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书,更像是一份理解现代世界运行规律的“操作手册”,非常推荐给任何想拨开迷雾,看清事物本质的读者。
评分《石油战争》这部分的深度和专业性,确实让我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是惊喜不断。我之前对石油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仅限于“很关键”的层面,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讲述了几场战争,而是深入剖析了石油这一战略资源如何成为大国角力的核心,如何驱动地缘政治的变动,以及它如何深刻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书中对每一次石油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各个国家为了争夺石油资源所采取的策略,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梳理和分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历史事件背后经济利益的挖掘,以及对未来能源格局趋势的预测,这让我看到一种超越军事冲突的、更隐蔽也更持久的博弈。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一些地区冲突会如此频繁,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外交政策会如此强硬。它让我明白,在宏大的世界格局之下,资源的争夺才是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而石油,无疑是其中最耀眼也最危险的那个。
评分这套书的编排逻辑真是太棒了!《大国博弈》、《大国之略》和《石油战争》这三本书,仿佛是三个不同维度、但又相互关联的视角,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图景。我最喜欢的是,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生动的案例和鲜活的人物故事。比如,在讲到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时,书中会引用大量的历史事件,从曾经的帝国衰落到新兴力量的崛起,每一个例子都足够精彩,让我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它也不是简单地描述事件,而是会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逻辑,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我感觉,通过阅读这套书,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国际局势,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能够用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这个世界,理解那些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改变。
评分《大国之略》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量身定做的“世界地图解读指南”。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极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全球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娓娓道来。我一直对中东地区感到好奇,而书中对那片土地上复杂的宗教、民族矛盾,以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关键地位的描绘,让我茅塞顿开。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如何将历史事件与当下国际局势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看到过去的积淀如何塑造着今天的现实。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一边看一边拿出世界地图对照,那种“把零散的点连成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它不只是在讲述故事,更是在培养一种宏观的视野和战略性的思维。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透视眼”,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不同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影响力。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而风趣的导游,带领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次深度探索,收获满满。
评分我必须说,这套书的作者绝对是一位极其深刻的观察者和极其有才华的叙事者。从《石油战争》的剖析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经济驱动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的经济数据,而是将石油这种稀缺资源与国家的命脉、人民的福祉紧密联系起来,用一种近乎“显微镜”的细腻笔触,揭示了石油对全球政治版图的影响。书中对于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描写,如特定产油国的崛起,或者一些国际石油组织的成立,都充满了戏剧性,也充满了警示意义。它让我看到了,在看似平静的国际贸易背后,可能涌动着多么巨大的暗流。读这本书,我常常会联想到当下的一些国际事件,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事件的根源,很多都可以在对石油的争夺中找到答案。这套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世界运行机制的深层理解,一种拨开迷雾、洞察本质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