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講稿是依據1978年全國中醫學院統編教材《中醫學基礎》編寫的,包括瞭中醫診斷的內容,授課對象主要是中醫專業的本科生及各類中醫進修班,計劃為120學時。 本講稿的特點完全是口語化,反映瞭教師的備課和講解過程,如語言生動通俗,中醫特點分明,還有啓發式的設問、圖示錶解、原文注釋、單元小結等等,處處從方便學生學習齣發,便於學生自學,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印教授具有深厚的中醫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這在講稿中也有反映。書中各章節均有一些獨特的見解,特彆是辨證部分,結閤臨床,寥寥數語,道齣瞭各證候的特點和治療要點,對提高臨床療效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講稿中還引用瞭許多古代中醫名傢的精闢言論,對一些深奧理論問題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這些在其他同類書中所見不多。 講稿中關於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的論述獨特,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與現用教材不同。這部分內容實際上反映瞭印教授在外感熱病辨證方麵的觀點。 講稿中的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溫故知新,是幫助初學中醫人員學習理解中醫理論體係的一本有益的參考書。
內容簡介
印會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中醫學傢,曾任全國統編教材《中醫基礎理論》第5版的主編。他飽讀各類中醫經典,在學術上有深厚的理論功底。
《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是印老在20世紀70年代末給北京中醫學院師資進修班學生授課講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書中緒論、王要介紹中醫學基礎的內容、特點及任務。
一-四章及第七章主要從陰陽五行學說,髒腑學說與氣血津液學說,經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預防和治則方麵闡述中醫基礎理論的基本內容。第五-六章主要闡述診法,辨證等中醫診斷學的內容。其中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的論述獨特,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與現用教材不同,反映瞭印老在外感熱病辯證方麵的觀點。
全書每章後附有小結,以便學生理解和記憶。
《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溫故知新,對初學中醫人員學習理解中醫理論體係會有很大裨益。《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可供各層次中醫院校師生,自學中醫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印會河,1923年齣身於江蘇靖江一個名醫世傢,自幼師承傢學,讀各種中醫典籍,奠定瞭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學底蘊。1940年獨立開業後,臨床療效顯著,被譽為“江南小名醫”。
1955年入選南京中醫學校的師資班,並留校任教,主編瞭《中醫學概論》,由人民衛生齣版社齣版。1956年奉命調入北京中醫學院前身組建中醫內科教研室,任內科教研室主任,奠定瞭中醫內科教學體係。1964年擔任北京中醫學院溫病教研室主任;1978年擔任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之後,主編瞭《中醫基礎理論》第5版全國統編教材。1982年任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主管中醫醫療和教學。1984年齣版瞭其60年臨床經驗總結之《中醫內科新論》,重點介紹其“抓主癥”的治療方劑。
在中醫學術研究方麵,他強調“繼承不泥古,發展要創新”,在中醫理論方麵多次提齣瞭自己的創新觀點。他的主要觀點有“抓主癥”、外感熱病新論。在臨床上他主張中西醫結閤,相互取長補短,中醫要現代化。在診療方麵,尤其擅長治療外感熱病、內科疑難重病,治愈患者眾多,臨證屢創奇效。是一位具有深厚中醫理論功底、獨特學術風格和臨床經驗豐富的中醫大傢。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陰陽五行學說
第一節 陰陽學說
第二節 五行學說
第二章 髒腑學說與氣血津液學說
第一節 髒腑學說
第二節 氣血津液學說
第三章 經絡學說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和組成
第二節 十二經脈
第三節 奇經八脈
第四節 經絡的生理及其應用
第四章 病因病機學說
第一節 發病
第二節 病因
第三節 病機
第五章 診法
第一節 望診
第二節 聞診
第三節 問診
第四節 切診
第六章 辨證
第一節 八綱辨證
第二節 氣血津液辨證
第三節 髒腑辨證
第四節 六經辨證
第五節 衛氣營血辨證
第六節 三焦辨證
第七章 預防與治則
第一節 預防
第二節 治則
精彩書摘
第二章 骯髒學說與氣血津液學說
髒腑學說,古人稱之為“藏象”,或者叫它“藏象學說”。
一、什麼叫藏象學說
對於藏象的涵義,可以做如下的解釋:
“藏”與“髒”通。髒即古藏學,後以髒為胸腹內諸器官之總稱,故加肉月旁以與“藏”彆。
“象”,形狀也,通作像。凡形於外者皆日象,也就是徵象或徵兆的意思。所以唐代著名醫學傢王冰說:“象,謂所見於外,可閱者也。”意思是說,象是一種徵象或形象,是內在髒腑功能活動反映於外,我們可以看到或觀察到的一種徵跡。
藏象學說就是基於內在的髒腑、聯係其功能活動,反映於外的徵象,從而根據象以推斷髒腑功能活動規律的一種學說。
由於它在論述生理活動規律時,也必然涉及到病理方麵,也就是從生理的象和病理的象來互相印證。因而,不像現代醫學那樣,把生理和病理分開成為兩個學科,而是相互印證,相互參照的。由此可見藏象學說,它是中醫研究人體髒腑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一種基礎理論。
二、藏象學說的形成
中醫學的藏象學說,是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長期的臨床實踐中形成的。所以它的産生和發展,有其客觀基礎,是建立在古代的解剖知識,特彆是長期的生活實踐和大量臨床觀察的基礎之上的。
(一)古代的解剖認識
《靈樞·經水》篇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此外在《呂氏春鞦》、《戰國策》、《漢書》、《山海經》等書中,對人體的解剖知識,也都有大量的記載。這就說明,在我國很早的古代,就有瞭解剖學。現在來看,這些解剖知識,盡管是很粗糙的,但從《內經》、《難經》所載的人體髒腑的位置、形態、大小、長短、輕重、堅脆以及盛榖多少等,其中有很多是與現代解剖知識相近似的。
前言/序言
中醫名傢名師講稿叢書(第一輯)·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醫名傢名師講稿叢書(第一輯)·印會河中醫學基礎講稿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講義不錯, 挺適閤初學者入門學習,增加瞭我的學習興趣!
評分
☆☆☆☆☆
內容豐富,有參考價值。
評分
☆☆☆☆☆
這個真的好,適閤中醫自學者。
評分
☆☆☆☆☆
京東物流一個字……快……正版圖書……鄧教授講稿內容好,推薦。
評分
☆☆☆☆☆
京東物流一個字……快……正版圖書……鄧教授講稿內容好,推薦。
評分
☆☆☆☆☆
中醫基礎的最好版本之一,通俗易懂
評分
☆☆☆☆☆
難得的好書,是學中醫之必備,值得擁有。印刷的字跡清晰,裝潢也不錯。物流速度超快,贊。
評分
☆☆☆☆☆
好書,學中醫積德行善!
評分
☆☆☆☆☆
正版書。一如既往地快,另外,這次用的是氣墊型塑料袋包裝,對愛書有保護,很好,希望以後都能考慮運輸過程中對書的保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