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71-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少儿推拿

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71-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少儿推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华中医药学会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药
  • 推拿
  • 儿科
  • 养生保健
  • 技术规范
  • 中华中医药学会
  • ZYYXH/T171-2010
  • 中医
  • 健康
  • 儿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02213
版次:1
商品编码:1056384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71-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 少儿推拿》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程,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
  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体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引言
ZYYXH/T171-2010少儿推拿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指导原则
4 准备工作
4.1 施术部位选择
4.2 体位选择
4.3 介质选择
5 操作方法
5.1 强肺卫、增体质推拿
5.2 健脾胃、增食欲推拿
5.3 补肾益智推拿
5.4 养心安神推拿
5.5 养生保健推拿
6 禁忌
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7.1 意外情况
7.2 处理措施

精彩书摘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少儿推拿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准备工作、操作方法、禁忌证、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对各级各类医院及保健机构少儿推拿临床操作进行规范管理,指导相关医师及保健人员正确进行少儿推拿操作。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少儿推拿massage for children
  它是在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在少儿体表的特定腧穴或部位施行独特推拿手法的一种操作方法,亦称少年儿童按摩。
  3 指导原则
  3.1 少儿推拿主要用于少儿常见亚健康症状的调治,如体质虚弱、易疲劳、易感冒、厌食、挑食、食积、口臭、记忆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口吃、语言发育迟缓、反应迟钝、易受惊吓、夜眠不安、睡中惊惕等。此外,对于儿科常见病,如腹泻、呕吐、感冒、发热、头痛、遗尿等,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3.2 实施少儿推拿前要全面了解少儿的整体状态,明确诊断,做到手法个体化,有针对性;准备好施术时所需要的器具和用品,如推拿介质、辅助调理器具等;指导少儿采取合适的体位,充分加强与少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和恐惧。
  ……

前言/序言


《儿童健康成长宝典:中医绿色养生推拿术》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家长、育儿师以及对中医育儿养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少儿推拿保健指导。本书严谨遵循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儿童生理发育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少儿推拿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及禁忌,力求让读者掌握切实有效的绿色养生推拿技巧,守护儿童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第一章:儿童推拿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理念 1. 中医整体观与儿童身心发育: 在中医理论中,儿童属“纯阳之体”,脏腑娇嫩,生长发育迅速,但抵抗力相对较弱。本书将阐述中医如何看待儿童的生理特点,包括“形未具而神已生”、“脏腑柔弱”、“易虚易实”等关键概念。 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思想在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以及推拿作为一种温和、非药物的干预手段,如何顺应儿童的自然生长规律,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介绍“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四季更迭、气候变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阐述推拿如何帮助儿童适应环境变化,增强抗病能力。 2. 经络、穴位与小儿推拿的特殊性: 详细介绍构成人体经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经络的循行、作用,以及“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重点阐述小儿推拿的经络理论,为何小儿推拿多取特定穴位,如四肢远端、躯干特定部位,以及这些穴位与小儿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 深入讲解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如: 头面部穴位: 印堂(疏风清热,镇静安神)、太阳(疏风清热,止痛)、风池(疏风解表,清利头目)。 上肢穴位: 肺经(补肺益气,止咳平喘)、大肠经(清热解毒,调理肠胃)、内关(宽胸理气,宁心安神)。 胸腹部穴位: 中脘(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天枢(调理肠胃,行气止泻)。 下肢穴位: 足三里(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三阴交(健脾益气,疏肝理气)。 背部穴位: 肺俞(补肺益气,止咳化痰)、胃俞(健脾和胃,理气止痛)、肾俞(补肾益精,固精止遗)。 讲解小儿推拿在选穴、操作手法上的独特性,如“治未病”的思想,多选取具有调节和增强脏腑功能作用的穴位,以及手法轻柔、幅度适中的特点。 3. 小儿推拿的功效与适用范围: 系统阐述小儿推拿的主要功效,包括: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通过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增强儿童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各系统功能协调。 健脾和胃,助消化吸收: 针对儿童常见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安神定惊,改善睡眠: 缓解儿童因惊吓、哭闹、睡眠不安等引起的不适。 防治常见儿科疾病: 如感冒、咳嗽、腹泻、便秘、积食、夜啼、遗尿等。 明确本书介绍的推拿方法主要适用于日常保健和辅助治疗,对于严重疾病,仍需遵医嘱接受正规治疗。 第二章:小儿推拿的准备工作与基本手法 1. 推拿前的准备: 环境准备: 选择一个温暖、安静、空气流通的环境,避免风直接吹到孩子身上。推拿室的温度建议保持在22-25°C。 操作者准备: 操作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双手清洁,指甲剪短,并保持温暖。避免在操作前接触刺激性气味。 儿童准备: 时间选择: 避开孩子饥饿、过饱或刚睡醒时,一般在两次喂奶之间或睡醒后1小时进行,每次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体位: 确保孩子处于舒适、放松的体位,如仰卧、俯卧、侧卧等,并给予必要的支撑。 观察: 在推拿前,仔细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皮肤等情况,了解其当下的身体状况。 2.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摩”法: 用手掌或手指面着力于体表,进行环形或往返直线而有节奏的抚摩。力度适中,温和而缓和。 “推”法: 用拇指、食指、中指或掌心着力于特定穴位或循着经络方向进行直线或弧线推动。力度比“摩”法稍重,但要根据儿童的耐受度调整。 “拿”法: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夹住局部肌肉或肌腱,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常用于颈部、四肢等部位,能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揉”法: 用指腹或掌根着力于特定穴位,进行圆形的、有弹性的揉按。力度要轻柔,频率可快可慢。 “按”法: 用指端或掌根着力于穴位,进行垂直的按压。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 “掐”法: 用拇指尖或指甲尖着力于穴位,进行点掐。力度要柔和,但要精准。 “捏”法: 用拇指与食、中二指相对,夹住肌群,进行有节奏的提捏。 “拍”法: 用掌心或虚掌,轻柔地拍打体表。 “搓”法: 用双手或单手搓动,作用于体表。 “运”法: 以腕关节为轴,带动手指或掌,在体表进行圆形的、连续性的操作。 手法要领: 力度: 整体原则是“轻柔缓和”,根据穴位位置、儿童年龄和病情轻重进行调整。 速度: 宜平稳、有节奏,不可忽快忽慢。 方向: 循经络循行方向或特定的操作方向。 频率: 根据不同手法和目的而定,一般以舒适为度。 持久度: 根据治疗目的和儿童耐受度而定,一般以1-3分钟为宜。 第三章:常见儿童健康问题的推拿调理 本书将针对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健康问题,提供详细的推拿解决方案,包括: 1. 感冒与呼吸道疾病调理: 感冒初起: 推拿手法如肺经、大肠经、合谷等,配合开天门、推坎宫等,以疏风解表,清热散寒。 咳嗽、哮喘: 重点推拿肺经、定喘穴、膻中穴等,配合拍打膻中,以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鼻塞、流涕: 推拿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等,配合按揉风池穴,以通鼻窍,疏风清热。 2. 消化系统问题调理: 食欲不振、积食: 推拿胃经、脾经、足三里、中脘、天枢等,配合捏脊,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腹泻: 推拿大肠经、天枢、中脘、摩腹等,配合推拿板门穴,以调理肠胃,止泻。 便秘: 推拿大肠经、天枢、支沟穴,配合摩腹,以行气通便。 呕吐: 推拿内关、中脘、足三里等,配合指切中脘,以和胃降逆。 3. 生长发育与体质增强: 体弱易感: 重点推拿脾经、肾经、肺经、足三里、三阴交等,配合捏脊,以培补元气,增强体质。 晚长、个子矮: 长期坚持推拿生长线、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运动,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助长发育。 4. 睡眠与情绪问题调理: 夜啼、惊吓: 推拿心经、内关、神门等穴位,配合推拿板门穴、开天门,以宁心安神,镇惊。 睡眠不安: 推拿安眠穴、神门穴、三阴交等,配合轻柔的摩腹,以改善睡眠质量。 5. 其他常见问题: 遗尿: 推拿肾俞、膀胱俞、关元、气海等穴位,配合摩腹,以温肾固涩,调理膀胱功能。 注意力不集中: 推拿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位,配合头面部推拿,以醒脑开窍,提升专注力。 第四章: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1. 安全第一: 强调推拿时,力度一定要轻柔,避免弄伤孩子。 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有哭闹不止、皮肤红肿等不适,应立即停止。 了解并掌握推拿的禁忌症,避免不当操作。 2. 禁忌症: 皮肤病: 局部有感染、溃疡、红肿、炎症等情况。 严重疾病: 如发热过高、休克、严重的心肺疾病、恶性肿瘤等。 骨折、脱位: 局部有骨折、脱位或外伤。 精神状态异常: 如剧烈哭闹、惊厥等。 腹部疾病: 急腹症、腹部疼痛剧烈者。 过饥、过饱、过累: 避免在这些状态下进行推拿。 3. 特殊情况的处理: 感冒发烧: 一般在体温不超过38.5℃且精神尚可时,可选择温和的推拿手法,如推拿肺经、开天门等,以辅助退热;体温过高或精神萎靡时,应暂停推拿,及时就医。 过敏体质: 推拿前可做局部皮肤测试,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慢性病患儿: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推拿。 第五章:小儿推拿的日常保健与进阶指导 1. 如何将小儿推拿融入日常生活: 提供一套简单的日常保健推拿方案,家长可以每天或每周坚持为孩子进行,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例如,早晚各一次的捏脊,睡前轻柔的摩腹等。 2. 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质调整推拿: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生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同,推拿的强度和时长也应有所调整。 详细介绍针对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儿童等不同年龄段的推拿要点。 3. 家长与孩子互动式推拿: 鼓励家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为孩子推拿,增进亲子关系。 介绍一些互动游戏式的推拿方法,让孩子在玩乐中受益。 4.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明确告知读者,本书提供的推拿方法是辅助保健,不能替代专业医疗。 在遇到疑难杂症或推拿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咨询中医师或小儿推拿专业技师。 附录: 常用小儿推拿穴位图解 常见儿童疾病的中医辨证要点(简述) 小儿推拿常用术语解释 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清晰的图示,带领读者走进小儿推拿的奇妙世界,掌握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绿色疗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更科学地照顾家里的老人。我一直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慢慢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尤其是像骨关节的退行性变化,还有就是睡眠质量的下降,这些都是很常见的。我尝试过一些市面上的养生保健品,但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而且总觉得有些东西吃多了也不太放心。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目录里有关于“脏腑调养”和“经络疏通”这些章节时,我眼睛一亮。我一直相信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问题,它更注重的是整体的平衡和内在的调节,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本书里面,我花了很长时间研究了关于“肾精亏虚”和“肝气郁结”的章节。老人身上很多不适,比如腰膝酸软、健忘,或者情绪容易烦躁、失眠,都可以从这些中医的理论角度去解释。书中给出了很多按摩手法,比如搓腰、揉按足三里、太冲穴等等,并且不仅仅是告诉你按哪里,还会告诉你这个手法的力度、频率,以及可能达到的效果。最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它还提到了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配合这些推拿疗法,比如建议老人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或者在睡前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这本书让我感觉,照顾老人,其实可以有更系统、更温和的方法,而不是仅仅依赖药物。它提供了一种从根本上改善老人身体状况的思路,这比单纯的“治标”要重要得多,让我觉得很安心,也很有成就感。

评分

我一直对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相比于现代医学的“治已病”,中医的“治未病”和“整体调理”更有智慧。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中医养生技术规范的探求。虽然书名中有“少儿推拿”,但我更关注的是它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这个部分。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经过国家级学会认证的、科学严谨的养生保健操作方法,并且这些方法能够被标准化、规范化地应用。当我翻阅内容时,我发现书中对各种保健推拿手法的讲解非常系统。它不仅仅是列举一些穴位或者动作,而是深入到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进行望、闻、问、切(虽然这本书是技术操作规范,但其中蕴含了中医的诊断思路),如何根据不同人群、不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法,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等等。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补益强身”和“疏通经络”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非常有指导意义。比如,书中对于“肾虚”的论述,就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按摩腰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来达到补肾益精的效果,并且强调了手法的重要性,比如搓擦的力度、频率,以及动作的连贯性。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我觉得非常信服,不像市面上很多养生书籍那样充斥着经验之谈,而是有着明确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标准。它给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知道如何去学习和实践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而不是凭感觉去做。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缓解工作压力,提升身体状态的方法。我经常因为久坐而导致腰背部不适,再加上睡眠质量不高,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精神疲惫。朋友推荐我看看中医相关的书籍,说中医在调理身体方面有独到的方法。拿到这本书,我被它的专业性所吸引。书名中“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字样,让我觉得内容肯定是有权威性的。“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这几个字,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普及,更是实操层面的指导。我主要阅读了书中关于“脾胃功能调理”和“改善睡眠”的部分。因为我知道脾胃好,身体的吸收和消化才能正常,气血也才能充足。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推拿来健脾和胃,比如用推拿的手法来疏通腹部经络,刺激穴位,从而促进肠胃蠕动,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这些手法非常具体,甚至连手指的按压力度、方向都有明确的描述,这让我感觉非常实用,可以照着书中的指导在家进行操作。另外,关于改善睡眠的部分,我也学到了很多。书中分析了导致失眠的多种原因,并且针对不同原因提供了相应的推拿方案,比如通过按摩头部、颈部的一些穴位来放松神经,缓解焦虑情绪。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手法,确实感觉身体的紧绷感有所缓解,晚上入睡也比以前容易了一些。这本书让我觉得,中医养生保健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学习规范的操作,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质量。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医养生保健非常感兴趣的普通上班族。每天面对电脑和手机,颈椎、腰部酸痛是家常便饭,而且长期熬夜导致身体也越来越差,精力不济。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它的标题“中华中医药学会ZYYXH/T171-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就显得非常专业和权威,而且后面跟着的“少儿推拿”让我有些意外,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这个总标题的好奇,想着是不是里面包含了更广泛的养生保健内容。阅读后,我确实发现了许多能够应用于我身上的保健方法。书中对于“气血调和”和“津液代谢”的论述,我理解为是身体内部能量和水分的循环畅通。当我感到疲劳、身体僵硬时,往往就是气血不畅的表现。书里详细介绍了许多简单易学的操作技巧,比如针对肩颈酸痛的“拿肩井穴”,还有改善消化不良的“腹部顺时针按摩”。这些手法不像很多养生文章那样泛泛而谈,而是非常具体,从姿势、手法、力度都有清晰的指导。我尤其欣赏它强调的“整体观”,认为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可能与其他脏腑或经络有关联,不能孤立看待。比如,书中提到,有时候头痛也可能与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有关,而通过按摩某些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疏肝解郁、缓解头痛的作用。这让我对身体的认识有了更深的层次,不再只是局限于某个部位的疼痛,而是开始思考身体内部的整体协调。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养生保健并非高深莫测,而是可以通过掌握一些专业的操作规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评分

这本书,我一开始是抱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去翻阅的。毕竟,对于“推拿”这个概念,我的印象还停留在成人身上,很多按摩手法,什么滚、揉、拿,感觉都是为了舒缓成人身体的疲劳。所以当看到“少儿推拿”这个标题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和成人推拿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就是给孩子推着玩?然而,当我深入阅读下去,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讲述了在传统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如何根据少儿身体的特点,去进行一些保健性的推拿手法。书中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体状况,比如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脏腑功能还很不完善,骨骼也比较柔软,因此在推拿时就需要更加轻柔,手法也要有所侧重。而对于一些正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学龄儿童,身体的需求又会有所不同。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健脾胃”和“助消化”的部分,这简直是每个家长都会头疼的问题。书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穴位和手法,比如摩腹、捏脊等等,并且详细解释了这些操作背后的中医原理,比如“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什么通过这些手法就能帮助孩子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况。而且,这本书还不仅仅是手法操作的讲解,它还强调了“治未病”的思想,也就是通过日常的保健推拿,来预防孩子生病,增强他们的体质,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和有意义。它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就觉得高深莫测的医学著作,而是非常接地气,充满了实践指导性,让我这个对中医了解不多的家长也能看得懂、用得上。

评分

很好

评分

为什么我在订单:49747329中退二本书,一本你们是按原价给我退的,另一本是26.3元的,但你们只给我退了15.1元,少退了11.2元,多次投诉或给你们客服电话,也没有给予处理?这是什么态度和道理?难道你们是这样对待消费者的吗?你们少退钱,就这样不问不理就行了吗?

评分

很好

评分

评分

很好

评分

为什么我在订单:49747329中退二本书,一本你们是按原价给我退的,另一本是26.3元的,但你们只给我退了15.1元,少退了11.2元,多次投诉或给你们客服电话,也没有给予处理?这是什么态度和道理?难道你们是这样对待消费者的吗?你们少退钱,就这样不问不理就行了吗?

评分

很好

评分

评分

为什么我在订单:49747329中退二本书,一本你们是按原价给我退的,另一本是26.3元的,但你们只给我退了15.1元,少退了11.2元,多次投诉或给你们客服电话,也没有给予处理?这是什么态度和道理?难道你们是这样对待消费者的吗?你们少退钱,就这样不问不理就行了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