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南亚考察论郑和》着重通过在东南亚的考察论述郑和下西洋,把实地考察与研究海内外文献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揭示郑和下西洋在海外(主要是东南亚)影响的特点、历史轨迹和意义。在国内外首次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海外17个郑和寺庙,对海外有关郑和的传说、机构、论著和纪念活动等,也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从而使“论郑和”既扎实,又富有新意。
《东南亚考察论郑和》把实地考察与研究海内外文献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揭示郑和下西洋在海外(主要是东南亚)影响的特点、历史轨迹和意义。在国内外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研究了东南亚17个郑和寺庙,对海外有关郑和的传说、机构、论著和纪念活动等,也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从而使“论郑和”既扎实,又富有新意。
作者简介
孔远志,1937年5月生于卜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郑和下西洋6(x)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顾问,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出版专著和合著(合编)共19部,发表中外文论文近百篇。主要专著有:《郑和与印度尼西亚》(印尼文,1992年第1版,1993年修订版获1996年北京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郑和下西洋与马来国家》(马来文,获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穆斯林郑和访问印尼群岛揭秘》(印尼文,2000年,2005年再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艾化交流》(1999年中文版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5年的为印尼文版)。2006年荣获印尼驻华大使颁发的“促进印尼、中国的友好与合作贡献奖”。
郑一钧,1945年7月生于四川北碚,籍贯浙江诸暨市。中国科学院1978届研究生。国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顾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现受聘任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副馆长兼郑和研究中心主任,新加坡南洋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专著“论郑和下西洋》、《郑和》、《郑和传》、《郑和全传》、《悠久的海洋文明》、《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等;合著或合编《公海》、《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中国海洋区域经济研究》、《中国航海科技史》、《齐国史》、《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大省研究》、《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海情》、《中国海洋志》、Ⅸ中国海洋学史》等,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先进工作者奖。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国内关于郑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百年郑和研究四个时期的比较/1
第二节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的丰硕成果/16
第三节 贯穿郑和研究的主线和精神/28
第二章 郑和下西洋的社会背景和使命
第一节 明初的社会背景/31
第二节 明初的外交政策和郑和下西洋的使命/37
第三节 郑和的身世、才能和宗教信仰/45
第三章 郑和下西洋的航程和经历的若干重大事件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的航程/57
第二节 郑和下西洋航程中的重大事件/64
第四章 郑和使团的组织、装备和航海技术
第一节 郑和使团的组织/121
第二节 郑和使团的装备/126
第三节 郑和使团的航海技术/134
第五章 海外郑和寺庙
第一节 印尼的郑和寺庙/148
第二节 马来西亚的郑和寺庙/174
第三节 泰国、菲律宾和柬埔寨的郑和寺庙/189
第六章 海外有关郑和的遗迹和传说及其启示
第一节 海外有关郑和的遗迹和传说/203
第二节 对海外有关郑和传说的分析/242
第七章 海外研究郑和的机构、活动和著作
第一节 海外研究郑和的机构和纪念郑和的活动/266
第二节 海外用英文、马来文等出版的郑和著作/293
第三节 评孟席斯的《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308
第八章 对郑和在海外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329
第二节 郑和在海外影响的意义/355
第三节 向海外介绍郑和的重要性和艰巨性/369
第九章 郑和下西洋的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的贡献/380
第二节 郑和下西洋的局限/388
第三节 郑和研究的意义与前景/391
附录
附录一 东南亚郑和寺庙对联选/395
附录二 论郑和与东南亚的伊斯兰教/404
附录三 伊斯兰教哈乃斐学派的华人在爪哇传播伊斯兰教的作用(1411—1564)(摘译)/429
后记/442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国内关于郑和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的丰硕成果
2001年4月,中央决定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成立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交通部负责同志牵头,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交通部。2002年4月25日,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开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的决定精神,讨论通过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实施意见》,宣布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任组长(2002年11月后,由交通部部长张春贤任组长),领导小组由交通部、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外交部、国防科工委、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云南省、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等17个单位组成。
2005年中国郑和研究和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的活动规模之宏大,形式之多样,中外结合之紧密,普及程度之广泛,学术研究之深度,都是空前的。
2003年9月28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正式启动。从那时起到2005年,中国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特别是中央确定的六项纪念活动,即:
1.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由交通部会同中宣部等其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实施,2005年7月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黄菊、李长春、刘云山、成思危、唐家璇、华建敏、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负责同志,交通、海洋、造船、渔业系统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郑和后裔代表,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和国际海事组织代表,海外有关专家学者和华侨华人代表、港澳台代表等共计740余人出席了大会。纪念大会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作重要讲话。
……
前言/序言
郑和下西洋的事迹蜚声海内外。28年问,郑和访问了三十余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其中许多活动都在东南亚,在该区域活动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遗存的故迹文物和纪念寺庙及传说最多,也最受当地政府和华侨、华人的重视。
以往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等原因,中国学者很少到海外考察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因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我们这些从事研究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学者,有机会访问了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寻觅或实地考察了当地的郑和寺庙(包括郑和清真寺,以及与郑和有关的或纪念郑和随从的庙宇,下同)和遗迹,多次参加了当地郑和下西洋研讨会和纪念郑和的活动等,搜集了大量有关郑和的寺庙、传说、机构、论著和纪念活动等资料。印尼和马来西亚是海外郑和寺庙和传说最多的国家,我们分别访问和考察了20次和5次。
拙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着重通过东南亚考察论述郑和下西洋。
著名学者王国维(1877-1927)曾倡导科学的“二重证据法”。陈寅恪在说明上述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时,曾概括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
我们正是希望通过学习运用“二重证据法”,更好地反映客观,并有所创新,以期多少能填补这一领域的某些空白。
实地考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也有别于通常的记者短暂的采访。我们利用掌握英文、马来文(包括印尼文和马来西亚文)的有利条件,把实地考察与研究海内外文献结合起来,与当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努力作比较深入的分析,试图揭示郑和下西洋在海外(这里主要指东南亚,下同)影响的特点、历史轨迹和意义,以及展示海内外郑和研究的状况和前景。
东南亚考察论郑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东南亚考察论郑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