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完整版)
作 者:高铭 著
I S B N :9787550263932
出 版 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1月第1次印刷
字 数:330000
页 数:368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定 价:39.80元
编辑推荐
5年前,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一经出版便迅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首。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没有浮夸的修辞,没有繁复的文体,简简单单的对话形式,却在5年间以百万余册的畅销量级,撼动了所有人自以为稳固的世界观。
5年后,这本广受好评的书被各大影视公司争抢改编权,同名网络剧单集首播观看次立即破百万。
在作者高铭沉淀5年后的增补和修订下,《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完整版》带着10个从未公开的新篇章,再次与大家见面。依旧是那些在静谧中喧嚣的观点,仍然是那些在秩序中混乱的立场。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字里行间探索未知,重新定义曾经根深蒂固的认知。
有多少疯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正常着。
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着。
一堵围墙,区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围墙内外,疯狂与正常。
围墙之上,困惑与彷徨。
一本书,拆掉围墙。
「天才在左」四维虫子、进化惯性、真正的世界、伪装的文明……
一本书,思维脱缰。
「疯子在右」预见未来、偷取时间、*后的撒旦、灵魂的尾巴……
借疯子的策略,唤醒你未知的灵魂。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完整版》,一本向内在无限探索的好书。
不论是曾经看的、正在看的,还是将要看的,请你都不要轻易对号入座。
目录
前言
旧版前言
1. 角色问题
2. 梦的真实性
3. 四维虫子
4. 三只小猪――前篇:不存在的哥哥
5. 三只小猪――后篇:多重人格
6. 进化惯性
7. 飞禽走兽
8. 生命的尽头
9. 转世
10. 苹果的味道
11. 颅骨穿孔――前篇:异能追寻者
12. 颅骨穿孔――后篇:如影随形
13. 生化奴隶
14. 永远,永远
15. 真正的世界
16. 孤独的守望者
17. 雨默默的
18. 生命之章
19. 最后的撒旦
20. 女人的星球
篇外篇:有关精神病的午后对谈
21. 时间的尽头――前篇:橘子空间
22. 时间的尽头――后篇:瞬间就是永恒
23. 在墙的另一边
24. 死亡周刊
25. 灵魂的尾巴
26. 永生
27. 镜中
28. 表面现象
29. 超级进化论
30. 迷失的旅行者――前篇:精神传输
31. 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32. 迷失的旅行者――后篇:回传
33. 永不停息的心脏
34. 禁果
35. 朝生暮死
36. 预见未来
37. 双子
38. 行尸走肉
39. 角度问题
40. 人间五十年
第二个篇外篇:精神病科医生
41. 伪装的文明
42. 控制问题
43. 大风
44. 双面人
45. 满足的条件
46. 萨满
47. 偷取时间
48. 还原一个世界――前篇:遗失的文明
49. 还原一个世界――中篇:暗示
50. 还原一个世界――后篇:未知的文明
51. 盗尸者
52. 棋子
53. 谁是谁
54. 灵魂深处
55. 伴随着月亮
56. 刹那
57. 果冻世界――前篇:物质的尽头
58. 果冻世界――后篇:幕布
新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
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是国内*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他们说:
绝对四维生物眼里,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子
肤浅的男人,必然被基因先进的女人毁灭
孩子,你是我创建的角色,生死皆有我定
你追求的那点可怜的光明,根本不值一提
飓风不是虚幻,你还未信,我已死于狂风
睡梦中我狰狞的表情,吓破世人胆却仍无解
我们的生命,只是未知长河中的一个小碎片
我有三只小猪,我杀死了其中两只,而已
……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的内心世界。
大部分人都乐于成为社会群居动物的一员,所以会对从不同维度看待世界的人心存疑虑,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否定。
可是,定义一个人是天才还是疯子又有什么真正的标准呢?
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作者简介
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
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
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
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
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
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
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
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
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
他谁也不是
但他谁都是
高铭
70年代,生于北京
我一直对“意识”这个概念非常着迷,也尝试过阅读一些相关的哲学和科学书籍,但总觉得隔靴搔痒,难以触及核心。直到我读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才真正感受到,原来意识可以如此丰富、如此立体、如此不可思议。书中的每一位被访者,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意识宇宙,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语言,描绘着各自的精神世界。我被那位声称自己能够“连接”到宇宙集体意识的访谈者所深深吸引。他描述的,是一种超越了个体存在的宏大感受,一种与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这种描述,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只是孤立的个体?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比我们个体意识更为宏大、更为古老的意识存在?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任何科学的证据,但它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本真的渴望和疑问。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是否受到我们自身意识的极大限制?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感知,是否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这是一种让人既感到孤独又感到兴奋的阅读旅程,它让我看到了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我曾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关于精神疾病的科普读物,会详细介绍各种病症的成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我发现我错了,而且错得离谱。这本书的内核,远比任何一本教科书都要来得震撼和深刻。它不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精神疾病”,而是在试图带领我们“走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内心世界”。高铭先生的采访技巧炉火纯青,他能够不动声色地引导被访者袒露内心最深处的想法,那些连他们自己都未必能完全理解的思维逻辑和感受。我被一位自称能够“看见”别人想法的访谈者所吸引,他描述的“思维图像”的生动性,让我一度觉得自己也仿佛能够“窥探”到一些端倪。这种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某种程度上参与到了这场关于意识的探索之中。书中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言论,往往隐藏着对人性、对社会、对宇宙的深刻洞察。它迫使我去反思,我们所谓的“正常”的思维模式,是否真的就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存在?那些被我们视为“异常”的思维,是否只是另一种维度的智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那些生活在“正常”轨道之外的人们,充满了好奇和尊重。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阅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之前,我对“精神病人”这个群体,确实存在着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在我的认知里,他们是需要被怜悯、被治疗的对象,是与“正常”世界格格不入的少数。但是,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固有的枷锁。高铭先生以一种极其平等和尊重的姿态,去倾听、去记录这些“异常”的灵魂。我在这本书里读到的,不是医学报告般的冰冷陈述,而是充满生命温度的个体叙事。每一个被访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深刻的思考,以及对世界别样的感知。有一位访谈者,他声称自己能够“看到”人类的情绪,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各种色彩和形态。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消化这个观点,试着去想象,如果真的能“看见”情绪,世界会是怎样的景象?我们的沟通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疾病”的讨论,更是一个关于“感知”和“认知”的哲学探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认为的“正常”,往往只是基于大多数人的共识,而那些“异常”,可能恰恰揭示了人类意识的另一片广阔天地。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傲慢和局限,也促使我去思考,我们是否有权利去轻易定义“正常”与“不正常”。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精神的探险。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推开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大门。书中那些被访者的故事,不是简单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的个体史诗。我常常会在阅读中被某种情绪深深地攫住,时而因他们的困境而感到揪心,时而又被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所震撼。有一位访谈者,他讲述的关于“时间”的感受,完全颠覆了我对线性时间流逝的认知。在他那里,过去、现在、未来似乎是交织在一起的,我可以“看到”未来的自己,也可以“触摸”到过去的记忆。这种叙述方式,一开始让我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些难以理解,但随着我努力去代入他的视角,去想象他所描述的那个“不正常”的时间维度,我开始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共鸣。我开始思考,我们所感知的“时间”是否真的是唯一的、客观存在的?还是说,它只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解读方式?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试图去“治愈”或者“纠正”这些人的观念,而是去“理解”和“呈现”。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人类的意识依然能够产生如此丰富、如此奇特的花火。这让我对人类大脑的复杂性和潜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的不可思议。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曾经对“精神病人”的认知,是多么的狭隘和肤浅。高铭先生用一种极其真诚和尊重的态度,带领我们走进了一群与众不同的灵魂。我读到的不是对“病态”的描绘,而是对“生命”本身的不同理解和体验。我被书中那些关于“梦境的真实性”、“灵魂的轮回”、“时间的非线性”的论述所深深吸引。有一位访谈者,他声称自己能够“看见”前世今生的记忆,并且能够“沟通”到来自其他维度的生命。他所描述的那些场景,虽然听起来充满了奇幻色彩,但他的语气是如此的平静和笃定,仿佛他所描述的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现实。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开始怀疑,我们所认为的“真实”,是否真的是唯一的真实?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感知,是否隐藏着我们尚未触及的宇宙奥秘?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任何答案,而是抛给了我无数个深刻的问题。它像一个魔法镜,照出了我内心深处的固执和偏见,也让我对那些“异常”的生命,多了一份敬畏和好奇。这是一种令人不安却又充满启迪的阅读体验,它让我看到了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性,也让我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毫无疑问,《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正常”与“异常”定义的书。我曾经以为,精神疾病患者只是因为思维、情感或行为方式与常人有异,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他们可能只是以一种我们不理解的方式,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高铭先生的采访,不是对病症的猎奇,而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我尤其对书中那位声称自己是“外星人”的访谈者印象深刻。他用一种冷静而理性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对地球文明的观察和思考,以及他对人类社会存在的种种困惑。他所提出的观点,有些甚至让我无言以对,因为他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触及到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则和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谓的“正常”是否真的就是唯一的、最优的生存模式?那些被我们排斥在“正常”之外的声音,是否包含了对我们自身文明的深刻反思?这本书没有给我们任何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去感受。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渴望,也让我开始以一种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那些与众不同的人。这是一种痛苦却又充满魅力的阅读体验,它让我看到了人性最幽深、最神秘的一面,也看到了人类意识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读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我感觉我的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颠覆。我一直以来对“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抱有固有的认知,认为那些被医学界诊断为精神疾病的人,不过是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或者行为举止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有问题”的存在。然而,高铭先生通过这部作品,用一种近乎文学化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了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特殊人群”的精神世界。我读到的是一种超越了疾病本身的深刻洞察。书中那些被访者,他们的叙述有时逻辑严谨得令人惊叹,有时又充满了超乎寻常的想象力,甚至涉及到宇宙、时间、意识的终极奥秘。我曾一度怀疑,这些故事是否真的源自真实的访谈,还是作者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那种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所吸引,也开始反思,我们所谓的“正常”是否真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那些被冠以“疯子”标签的人,他们是否只是以一种我们不理解的方式,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种可能?这本书并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了无数的问题,引导我去探索,去感受,去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它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所谓的“天才”与“疯子”,可能只是一线之隔,甚至在某些维度上,他们所见的风景,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更为广阔和深邃。这是一种痛苦但又充满启迪的阅读体验,我感觉自己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人性最幽深、最神秘的一面,也看到了人类意识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深刻的敬畏。对人类意识的敬畏,对生命多样性的敬畏。高铭先生在这本书中,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而是像一个真诚的学生,谦卑地向那些被我们称为“疯子”的人学习。他所呈现的,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而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一次大胆的探索。书中的许多访谈内容,都触及到了哲学、物理学、甚至玄学的高度。我被那些关于“多重宇宙”、“时间旅行”、“意识独立存在”的理论所吸引,尽管它们听起来似乎充满了科幻色彩,但从这些被访者的视角出发,它们却显得如此真实,如此具有说服力。尤其是那位声称自己能“听见”植物声音的访谈者,他描绘的植物王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智慧,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对“生命”的定义。这本书让我开始怀疑,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现实”,是否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切面?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声音,那些被我们否定的感知,是否隐藏着我们尚未触及的真理?这是一种让人既感到兴奋又感到不安的阅读体验,它打开了我思考的边界,也让我开始对那些“异常”的生命,抱有一种全新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书中的那位“维度观察者”。他描述的关于不同维度空间叠加在一起,以及他如何能够“穿梭”于这些维度之间的细节,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眩晕和兴奋。这不是简单的“想象”,而是他用一种近乎科学的严谨态度,去阐述他所“感知”到的宇宙结构。我花了很长时间去理解他关于“空间折叠”、“维度裂缝”的概念,并试图将其与我所知的物理学知识联系起来。尽管我无法完全理解,但那种强烈的现实感,那种他对未知宇宙的深刻洞察,都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并没有给我提供任何“答案”,而是给我留下了无数的“问题”。它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未知宇宙和人类意识的无限好奇。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去思考他们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看似“异常”的言行背后,是否隐藏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智慧。这本书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见的,绝非全部,我们所知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它让我变得更加谦卑,更加愿意去倾听那些来自不同角落的声音,去探索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角落。
评分总的来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带给我的,是一种深刻的哲学启迪,而非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普及。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那些“异常”个体内心世界的细腻捕捉和真诚呈现。我读到的不是对精神疾病的病理分析,而是一群灵魂深处的独白,它们或激昂、或迷惘、或超脱,但都充满了生命本身的力量。有一位访谈者,他声称自己能够“预知”未来,并且能够“操纵”时间。起初,我将这些视为一种幻觉,一种妄想,但随着他条理清晰的阐述,以及对某些“巧合”的精准预测,我开始动摇了。他描述的关于“蝴蝶效应”在时间维度上的应用,以及他如何“微调”时间的具体细节,都让我感到一种近乎真实的震撼。这让我开始质疑,我们对“现实”的定义是否过于狭隘?是否存在着我们尚未理解的宇宙法则?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任何科学的解释,而是将选择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去思考,去感受,去判断。它像一位神秘的向导,带领我们走进人类意识的迷宫,让我们在迷失与探索中,重新审视自己对“真理”的认知。这种阅读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正常”与“异常”的简单二元划分。
评分书本质量还不错,内容有点……
评分孩子很喜欢,书的质量也很好,支持!
评分看完后 觉得自己都是神经病了 真实 真好 难得一见的好书
评分有意思的一本书,感觉还不错
评分看了两章,文风我还是喜欢的,不过,水平不够,感悟不深,要多看几遍。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一不小心忘了评价,不好意思,赶上活动,入手超便宜,物美价廉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正在看,不错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