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 作者 | 慕顔歌 |
| 定價 | 32.80元 | 齣版社 | 古吳軒齣版社 |
| ISBN | 9787554607237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數 | 136000 | 頁碼 | 223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什麼時候打開都不晚的心靈開悟之書。 如果你習慣瞭吃虧,習慣瞭沉默,習慣瞭委屈自己,習慣瞭不拒絕所有人,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有自己從容的生活。 36段過往的人生故事,多維度層層剝開36種隱秘心理與生活真相。這樣的故事你也許沒有讀過,但你一定能感同身受。 |
| 作者簡介 | |
| 慕顔歌,一個選擇擁抱世間溫暖的治愈師,一個行走在文字世界裏的靈動舞者,感情細膩、喜歡思考、長期緻力於心理研究,著述和譯作頗多。 作品包括《讓未來的你,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這一生為自己而活》《人生有多殘酷,你就該有多堅強》等。 |
| 目錄 | |
| 前言 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 I Chapter 1 你以為的善良,其實隻是懦弱 如果你習慣瞭吃虧,習慣瞭沉默,習慣瞭委屈自己,習慣瞭不拒絕所有人,你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 與其明哲保身,不如立場鮮明 / 3 你那麼好說話,無非是沒原則 / 8 善良,有時候不過是弱者的又一個擋箭牌 / 14 “醜話說到前頭”並不“醜” / 19 做人要學著適度“零容忍” / 25 善良是一種選擇,需要的是智慧 / 30 Chapter 2 說好的“吃虧是福”呢 你無須把自己擺得太低。屬於你的,要積極地爭取;不屬於你的,也請果斷放棄。 現實這麼殘酷,拿什麼裝無辜 / 37 你以為你的付齣是你以為的嗎 / 42 請將你的善良隻給善待你的人 / 49 以愛的名義滿足的不過是你的野心 / 55 彆用你所謂的善意去強迫他人 / 61 吃虧是福,但總吃虧哪兒來的福 / 66 Chapter 3 多餘的牲他(她)不懂心疼 老天爺的事兒你管不瞭,彆人的事兒與你無關。請守護好你的親密距離,不要“越俎代庖”,也不要“被越俎代庖”。 那多餘的犧牲都是情感的重負 / 73 沒瞭自己,就隻是為彆人而活 / 79 有一些“好”永遠不會被感激 / 86 一味地胸懷天下隻是給自己添堵 / 91 除瞭你自己誰也沒資格打擊你 / 97 請守護好你的親密距離 / 104 Chapter 4 你有多好,他(她)就能有多壞 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的傷心失望。有時候,我們要寬容,但切勿縱容,要學會說“不”。 可以寬恕,但不能忘記 / 113 縱容他人是對自己的殘忍 / 118 想給他人熱量,先讓自己發光 / 125 不抱怨,不過彆人嘴上所說的人生 / 132 要照顧彆人,先把自己照顧好 / 137 若不懂拒絕,慢慢地你就被毀瞭 / 143 Chapter 5 你沒那麼堅強,但隻能獨自堅強 傷害你的人從來沒想過幫助你成長,真正讓你成長的是你的痛苦和反思。經曆本身沒有特殊意義,讓它變得有意義的是你的堅強。 學著“示弱”,彆憋齣內傷 / 149 太在乎彆人,就隻能自己受纍 / 154 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巫師 / 160 你當堅強,而且善良 / 167 不要像你不喜歡的人那樣生活 / 173 有所缺憾,纔能走嚮更完美 / 178 Chapter 6 可以替彆人著想,但要為自己而活 人生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瞭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瞭不該堅持的。 何必用疲憊的身心來愉悅彆人 / 185 做人要懂得留一點兒愛給自己 / 190 無畏付齣,但不無謂付齣 / 197 做自己,彆讓世界改變你 / 201 我們活的都是自己的選擇 / 209 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纔是成熟的善良 / 214 後記 得到的是 幸,失去的是人生 / 221 |
| 編輯推薦 | |
| ◆這是一本戳中億萬人隱秘痛點的心靈開悟書。 真實而尖銳的熱議話題,寫給億萬在這個趨利時代堅守底綫的人,不管我們走在人生哪段旅程,都能獲得情感共鳴並幡然醒悟。◆這也是一部直麵普遍人生睏境的誠意之作。 生活中有太多“低智商”的所謂“善良”睏擾你我——傢庭、工作、愛情、婚姻、人際的36個典型場景中,許多隱秘心理和殘酷真相被一一揭穿。相對於那些溫暖的“雞湯”,我們也許更需要這樣一盆醍醐灌頂的“涼水”。◆越是善良的人,待人的底綫應該越高一些。 這是愛默生、貝佐斯曾撰文闡述的核心觀點,因為“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失去聰明的善良隻是愚蠢”,不要習慣瞭容忍和退讓,結果慣縱他人,為難自己。◆本書宣揚的是另一種正能量和處世智慧。 深諳世故而不世故,無畏付齣但不無謂付齣,真正的大善智慧獻給那些善良如你我的人,讓每個人從中獲得從容生活的秘訣,找到恰到好處的幸福。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是關於“人生不是用來妥協的”這一核心理念。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活在一種“差不多就行瞭”的麻痹狀態裏,無論是工作上的選擇,還是生活中的一些習慣,都習慣性地降低自己的期待,選擇瞭一條看似平坦卻乏善可陳的道路。我總覺得,人生就是這樣,總會有不如意,總要經曆一些無奈和妥協,隻要不餓死,隻要能過得去,就已經很不錯瞭。然而,這本書卻像一個強有力的呼喚,讓我意識到,這樣的生活,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它鼓勵我去審視那些讓你感到不甘、不爽的事情,去質疑那些讓你心生畏懼的“規則”,去勇敢地追求那些讓你內心真正渴望的。我發現,很多時候,所謂的“妥協”,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牢籠,是害怕失敗、害怕未知而製造齣來的藉口。書中那些為瞭夢想而堅持、為瞭原則而抗爭的故事,深深地打動瞭我。它們告訴我,即使道路艱辛,即使前路渺茫,但隻要心中有光,腳步就不會停止。我現在開始嘗試著去做一些以前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去報名參加一些課程,去接觸一些新的領域,雖然依舊會遇到睏難,但我知道,這次,我不再是齣於無奈的妥協,而是為瞭一個更清晰、更值得奔赴的未來。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像一個同齡的朋友,用一種特彆接地氣、甚至有些犀利的方式,直擊人性的弱點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誤區。它不會用華麗的辭藻去描繪所謂的“成功學”,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將那些隱藏在生活錶象下的真相一點點剝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邊界感”的論述,這真是我一直以來都缺乏的東西。我總是害怕得罪人,害怕彆人說我“自私”,所以寜願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齣去,卻忽視瞭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求。這本書讓我明白,清晰的邊界感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它教會我如何用一種不傷和氣但又堅定有力的方式拒絕彆人不閤理的要求,如何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不讓它們被隨意侵占。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一邊看一邊點頭,一邊又忍不住苦笑,因為裏麵寫到的太多場景,都像是我自己的“黑曆史”。現在,我正努力學習書中提到的方法,嘗試著在生活中建立和維護自己的邊界,雖然還有些生疏,但感覺整個人都變得更有力量瞭。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無疑是一場及時的“心靈按摩”。我一直是個比較被動的人,習慣於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很少主動去爭取什麼,更彆說去“改變”什麼瞭。很多時候,我都會給自己找各種理由來閤理化自己的現狀,比如“就這樣也挺好”、“至少我還有xxx”,似乎這樣就能讓自己心安理得地接受平庸。然而,這本書卻像一把銳利的手術刀,毫不留情地割開瞭我自我安慰的保護膜,讓我看到瞭那些我極力迴避的真相。它沒有販賣廉價的樂觀,而是用一種極具穿透力的筆觸,揭示瞭人生中那些常常被我們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細節。比如,它會告訴你,你以為的“為你好”,可能隻是對方自以為是的控製;你以為的“善良”,可能隻是你不敢說“不”的懦弱。這些觀點,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很多選擇,那些我曾經引以為傲的“懂事”,原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限製我發展的枷鎖。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給瞭我一種打破僵局的勇氣和動力,讓我開始相信,即使生活不盡如人意,我也擁有改變的可能,隻要我願意去“明白”,並且“趁早”行動。
評分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直以來我所信奉的“善良”似乎有些過於單薄,甚至有些天真瞭。我常常把“吃虧是福”掛在嘴邊,遇到不平之事也總是想著息事寜人,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就成瞭彆人口中的“不好惹”或者“太計較”。這本書就像一盆冷水,當頭澆下,讓我瞬間清醒。它並沒有否定善良本身,而是深刻地剖析瞭“鈍刀子割肉”式的善良隻會讓自己受委屈,甚至被欺淩。書中那些生動的案例,仿佛就是我過往經曆的縮影,那些我曾經為瞭維持“好人”形象而默默忍受的委屈,如今想來,真的不值得。它告訴我,善良應該是帶著原則和鋒芒的,是懂得拒絕,懂得適時錶達自己真實想法的,而不是一味地犧牲和退讓。這種“鋒芒”並非攻擊性,而是自我保護,是尊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邊界設定。現在迴想起來,之前的我,寜願自己受苦,也不願意讓彆人覺得我“不懂事”,這種想法是多麼愚蠢和可悲。讀完這本書,我開始反思自己的人際交往模式,開始嘗試在一些事情上不再選擇最“省事”的妥協,而是用更成熟、更堅定的方式去溝通和處理,雖然過程中有些忐忑,但內心卻湧起一股久違的踏實感。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對“明白”這個詞的深刻解讀。很多人可能覺得,人生哲理無非就是那些老生常談,道理聽過很多,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而這本書卻強調瞭“明白,請趁早”的緊迫感。它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反復強調,隻有真正將那些道理內化於心,付諸於行動,纔算是真正的“明白”。書中對於“道理是道理,但你必須自己去經曆”的闡述,讓我深有同感。我曾經有過很多“頓悟”的時刻,以為自己已經領悟瞭人生的真諦,但一旦遇到現實的挑戰,又會瞬間被打迴原形。這本書告訴我,真正的“明白”需要時間和實踐的磨礪,需要一次次地跌倒又爬起,一次次地試錯又調整。它沒有給齣一個所謂的“速成秘籍”,而是鼓勵讀者去主動探索,去親身實踐。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滿足於停留在“知道”的層麵,而是開始更加積極地去“嘗試”,去“行動”,去勇敢地擁抱那些可能帶來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因為我知道,隻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我纔能真正地“明白”人生的意義,纔能活齣屬於自己的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