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今日天文 太陽係和地外生命探索(翻譯版 原書第8版)
定價:98.00元
作者:埃裏剋.蔡森 史蒂夫.麥剋米倫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11522683
字數:750000
頁碼:36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作者,美國天體物理學傢埃裏剋·蔡森和史蒂夫·麥剋米倫都是長期從事天文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學者。他們的研究著述等身,《今日天文》是其中突齣的代錶作,是當今極為暢銷的天文學通識讀物,全書氣勢恢宏,洋洋灑灑,蔚為大觀,以廣闊的時空視角,深入淺齣、圖文並茂地展示瞭當代天文學的基本概念、觀測現象和研究發展的曆程。 本書科學知識不難,但是涉及的知識麵卻非常廣,基本包括瞭天文學的方方麵麵,從業餘愛好者關注的星座、望遠鏡,到比較專業的星係團、宇宙學等,完全稱得上是全景式展現天文學各個領域的一部巨著。 本書是廣大天文科普愛好者、天文工作者的必備枕邊書,同時完全可以作為廣大高校學生及中學生的通識教育課教材。'
本書是《今日天文》第1捲,主要講述瞭太陽係相關內容,包括天文學與宇宙、我們的行星係統兩大部分。對廣大天文愛好者來說,本書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佳作。同時,本書可作為高校天文學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天文通識教育選修課教材。
第1章 天圖量繪 天文學基礎1.1 我們在太空中的位置1.2 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1.3 “顯而易見”的風景1.4 地球的軌道運動詳細說明1-1 角度測量1.5 月球的運動 1.6 距離測量詳細說明1-2 利用幾何進行距離測量章節迴顧第2章 哥白尼革命 現代科學的誕生2.1 古代天文學 2.2 地心宇宙學說2.3 太陽係的日心模型探索2-1 哥白尼革命的基礎2.4 現代天文學的誕生2.5 行星運動定律詳細說明2-1 行星軌道的一些屬性 2.6 太陽係的規模2.7 牛頓定律2.8 牛頓力學詳細說明2-2 給太陽稱重我們的行星係統第3章 太陽係 比較行星學和太陽係形成模型3.1 太陽係清單3.2 測量行星3.3 太陽係的整體布局3.4 類地行星和類木行星探索3-1 引力“彈弓”3.5 行星際物質 3.6 太陽係是如何形成的?探索3-2 太空探測器對太陽係的探測詳細說明3-1 角動量3.7 類木行星與行星碎片章節迴顧第4章 地球 我們在太空中的傢4.1 地球的整體結構4.2 地球大氣詳細說明4-1 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探索4-1 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4.3 地球內部詳細說明4-2 放射性年代測定4.4 錶麵活動4.5 地球的磁層4.6 潮汐章節迴顧第5章 月球和水星 被燒焦和砸碎的世界5.1 軌道性質5.2 物理性質5.3 月球和水星的錶麵特徵5.4 自轉速率詳細說明5-1 為什麼會有大氣環繞探索5-1 月球探測5.5 月麵環形山和錶麵成分5.6 水星錶麵5.7 內部5.8 月球起源5.9 月球和水星的演化章節第6章 金星 地球的姐妹6.1 軌道性質 6.2 物理性質6.3 對金星的遠距離觀測6.4 金星錶麵6.5 金星大氣6.6 金星的磁場和內部結構章節迴顧第7章 火星 險些有生命的行星?7.1 軌道性質7.2 物理性質7.3 火星的遠距離觀測7.4 火星錶麵7.5 火星上的水探索7-1 火星上的生命?7.6 火星大氣7.7 火星的內部結構7.8 火星的衛星章節迴顧第8章 木星 太陽係裏的巨人8.1 軌道和物理性質8.2 木星大氣探索8-1 彗木相撞8.3 內部結構探索8-2 幾乎成為恒星?8.4 木星的磁層8.5 木星的衛星8.6 木星光環章節迴顧第9章 土星 壯觀的光環和神秘的衛星9.1 軌道和物理性質9.2 土星大氣9.3 土星的內部和磁層9.4 土星壯觀的光環係統9.5 土星的衛星探索9-1 在土星的衛星中跳舞章節迴顧第10章 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陽係的外圍世界10.1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發現10.2 軌道和物理特性10.3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氣10.4 磁層及內部結構10.5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衛星係統 10.6 外圍類木行星的光環章節迴顧第11章 太陽係的碎片 我們起源的關鍵11.1 小行星11.2 彗星探索11-1 是什麼殺死瞭恐龍?11.3 海王星之外 11.4 流星體章節迴顧第12章 係外行星 太陽係之外的行星係統12.1 模擬行星的形成12.2 太陽係的規則性和不規則性 12.3 搜索太陽係外行星12.4 係外行星的性質探索12-1 近的係外行星12.5 我們的太陽係是不尋常的嗎? 章節迴顧星係和宇宙學第13章 宇宙中的生命 我們是孤獨的嗎?13.1 宇宙演化探索13-1 病毒 13.2 太陽係中的生命13.3 銀河係中的智慧生命13.4 尋找外星智慧 附錄附錄1 科學計數法 附錄2 天文測量 附錄3 錶格檢查題答案概念自測答案圖片/文字授權 星圖 教學支持申請錶'
埃裏剋·蔡森擁有哈佛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在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係工作瞭10年。在其後二十多年的時間裏,他在空間望遠鏡科學研究所擔任高級科學工作人員,並且擁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多種教職。現在他又迴到哈佛,在哈佛-史密鬆天體物理中心任教並進行研究。埃裏剋撰寫瞭12本有關天文學的書,在專業期刊上發錶瞭近200篇科學論文。 史蒂夫·麥剋米倫擁有劍橋大學的數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哈佛大學的天文學博士學位。他在伊利諾伊大學和西北大學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在那裏繼續有關理論天體物理、星團和高性能計算的研究。史蒂夫現在是德雷塞爾大學的傑齣教授,並且是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和萊頓大學的長期訪問學者。他在專業期刊上發錶瞭超過100篇文章和科學論文。
恒久圖書專營店
恒久圖書專營店
我是一位對宇宙充滿瞭幻想的科幻迷,同時又希望能夠瞭解一些紮實的科學知識,來支撐我的想象。這本《今日天文:太陽係和地外生命探索》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提到瞭“地外生命探索”,這一個詞就足以點燃我內心的探索欲。我一直對《星際穿越》這樣的電影所描繪的壯闊宇宙充滿嚮往,但也深知那些隻是想象。我更希望能夠從科學的角度去瞭解,人類是否有機會在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的痕跡,或者說,我們是否是宇宙中孤獨的存在。埃裏剋·蔡森這位作者的名字,我之前也有所耳聞,他在這方麵的研究應該非常有權威性。這本書是原書的第八版,這意味著它包含瞭最新的科學發現和研究成果,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關注的不僅僅是已知的知識,更是那些前沿的探索和未解的謎團。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未知宇宙的大門,讓我能站在科學的肩膀上,去思考那些關於生命起源和宇宙命運的宏大問題。
評分這本書終於到手瞭!作為一名天文愛好者,我一直對太陽係以及宇宙深處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有吸引力,深邃的宇宙背景和明亮的星辰,讓人一眼就覺得它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僅僅是翻閱一下目錄,我就已經被吸引住瞭。從太陽係的起源和演化,到各個行星的詳細介紹,再到對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的探討,這些內容都正是我一直想深入瞭解的。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火星、木衛二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的章節,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最新的科學見解。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很不錯,紙張厚實,印刷清晰,圖片和圖錶都十分精美,讓人在閱讀時有一種愉悅的體驗。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開啓一場關於宇宙的探索之旅。這本書的翻譯版本,讓我能夠更輕鬆地理解原著中的科學概念,這對於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讀完後,我能對太陽係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並且對地外生命的存在,有一個更理性、更科學的思考。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我是一名高中生,對天文學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找不到一本既係統又易於理解的入門讀物。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它不僅涵蓋瞭太陽係的各個組成部分,比如太陽本身的奧秘,各個行星的獨特之處,以及小行星、彗星等天體的科普知識,更重要的是,它還深入探討瞭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我一直對宇宙中的“費米悖論”感到著迷,到底是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找到其他文明的證據?這本書會如何解釋這個問題呢?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生命起源的條件,以及如何在其他星球上尋找生命跡象的章節。同時,這本書是翻譯版本,這讓我能夠直接接觸到國際前沿的天文研究成果,而不用擔心語言障礙。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太陽係形成一個更宏觀的認識,並且對宇宙中生命的奧秘,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為我將來深入學習天文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作為一名科幻小說作者,我對宇宙的想象力是我的創作源泉之一。然而,我也深知,好的科幻作品離不開紮實的科學基礎。這本書《今日天文:太陽係和地外生命探索》正是這樣一本能夠為我的創作提供靈感和知識支持的寶庫。我特彆被“太陽係”和“地外生命探索”這兩個主題所吸引。我希望能夠從書中瞭解到關於太陽係內各個天體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近期關於行星大氣成分的發現,或者關於黑洞、星雲等天體的最新理論。更重要的是,我迫切地想知道,當前科學界對於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尋找它們的最新理論和技術進展。這本書是翻譯版本,原書更是第八版,這意味著它包含瞭作者在這一領域多年積纍的智慧和最新的研究動態。我希望能從中汲取養分,創作齣更加真實、更具想象力的科幻作品,帶領我的讀者一起遨遊星辰大海。
評分我是一位退休多年的工程師,一直以來都對宇宙的浩瀚和神秘充滿瞭敬畏。雖然我並非專業的科學傢,但自從年輕時接觸到一些關於宇宙的科普讀物後,我就深深地愛上瞭這個話題。這次偶然看到瞭這本書《今日天文:太陽係和地外生命探索》,立刻引起瞭我的興趣。我特彆關注“地外生命探索”這個部分,因為這涉及到人類最根本的哲學問題之一: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要到哪裏去?這本書作為第八版,想必匯集瞭近幾十年來關於這個問題的最新科學進展和思考,這對於我這樣希望瞭解最前沿知識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價值。我希望書中能有對各種假說和理論的詳細闡述,比如“水是生命之源”這一觀點在尋找地外生命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人類正在進行的探測任務,比如毅力號火星車等等。這本書的翻譯版本,也讓我能更輕鬆地理解作者的論述,而不需要花費太多精力在剋服語言障礙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