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壹贰叁肆全4册)[横排简体]論藏名著選編[古印度]彌勒論師/著 李利安/主编

瑜伽师地论(壹贰叁肆全4册)[横排简体]論藏名著選編[古印度]彌勒論師/著 李利安/主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瑜伽师地论
  • 佛教哲学
  • 印度哲学
  • 弥勒论师
  • 李利安
  • 论藏名著选编
  • 佛教经典
  • 哲学
  • 宗派
  • 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428169
商品编码:10820792789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瑜伽师地论全4册

定价:126.00元

作者:(古印度)弥勒菩萨 说 ,(唐)玄奘法师 译,杨航,康晓红

出版社:西北大学

出版日期:2005-11-1

ISBN:9787560420639

字数:1078000

页码:15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瑜伽是印度教中的修行方法之一,佛教沿用此名,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至于瑜伽师者,亦即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瑜伽师地,即意指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本论的汉文译本,在唐译全本问世之前,已有多种节译本,但由唐代伟大的佛学家玄奘翻译的这个译本则是完全、接近原本、精妙、影响海内外的。玄奘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译完《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并将此译作与其它已译作品奉请唐太宗过目,太宗手持《瑜伽师地论》,龙颜大悦,欣然为其新译诸经作了总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尽管《瑜珈师地论》在佛教经典里属于高、精、深的修行理论,只有证悟的得道高僧才能讲述,但对于普通的修行者,甚至仅仅是有缘人,佛法既非文学亦非学问,只要怀着一颗恭敬的心,一切自性的体验都将是修证。



《瑜伽师地论》:洞悉心性,解脱之道 《瑜伽师地论》乃佛教唯识宗的核心典籍,其主旨在于系统阐述瑜伽行派的修行方法与理论体系,引领修习者通过观照自心,体悟万法唯识的实相,最终达到解脱的彼岸。本书以其宏大的体量、精深的义理以及对心灵世界的细致剖析,成为了佛教史上不可逾越的里程碑。 内容概览 全书共分为五卷,每一卷都涵盖了丰富而深入的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卷一:本地分,是全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瑜伽”一词的含义,以及瑜伽行者应具备的境界和修行次第。这里首先提出了“五位七十二心”的理论,将修行者的心识活动细分为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之后,又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佛教基本概念出发,逐一剖析其相状、自相、共相等,揭示了现象世界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分还详细阐述了“瑜伽师地”,即瑜伽行者所处的不同境界,包括凡夫地、圣者地等,并分别论述了各地的特点和修行要点。 卷二:摄决择分,是在本地分的基础上,对瑜伽修行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抉择和阐释。此分着重探讨了“所知”的范畴,包括世俗谛和胜义谛,并详细阐述了“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通过对三性的辨析,揭示了事物的虚妄性与实相性,是理解“万法唯识”思想的关键。此外,摄决择分还深入讲解了“无性有情”等重要理论,对佛教中关于众生解脱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卷三:辨相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系统阐述了“三界二十处”和“六种心”等概念。三界二十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包含的二十种不同心境和境地,是对众生生存状态的全面描绘。六种心,则是对心识运作方式的精微分析,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以及它们所缘的对象和功能。这一部分尤其突出了唯识宗对心识活动的精细观察和深刻洞察,强调了意识在构建我们所感知世界中的核心作用。 卷四:杂抉择分,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修行实践的抉择。此分详细阐述了“三无性”——自性无、人无、法无,并进一步解释了“四种无碍”——相无碍、名无碍、自性无碍、差别无碍。这些理论有助于修习者破除对实有的执着,体悟空性的智慧。此外,杂抉择分还探讨了“八种相”,即无常、苦、空、无我、寂静、离、不动、真实,这些都是对诸法实相的描述,是修行者体悟真理的重要指引。 卷五:句义分,是全论的总结和升华。此分对前四卷的义理进行总括和提炼,进一步阐释了“瑜伽”的真正含义,并指明了通向解脱的最终路径。句义分强调了“信”、“解”、“行”、“证”四个修行阶段,鼓励修习者在理解佛法的基础上,积极实践,最终实现觉悟。同时,此分还对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误区进行了预警,为修行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思想价值 《瑜伽师地论》不仅是一部佛教典籍,更是一部深刻的心灵哲学著作。它以“唯识”为核心,揭示了我们所感知的一切现象,皆由心识所变现。这种对心识活动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为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行为模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对“自心”的深入探索。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观照自心来超越烦恼、熄灭痛苦。瑜伽行者通过对心识的层层剥离和审视,逐渐认识到“我”和“法”的虚妄性,从而破除执着,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实践意义 《瑜伽师地论》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在追求内心平静、缓解压力、提升自我认知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书中提供的观照自心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行为,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保持清醒与从容。 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能从《瑜伽师地论》中汲取智慧。它提供了一种审视现实、理解自我的独特框架,引导我们去探索内心深处的力量,发现通往真正解脱与自在的道路。 《瑜伽师地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其义理之深远,修行之道之精妙,值得每一位有志于探索心灵奥秘、寻求生命真谛的人们反复研读与体悟。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通往觉悟的道路,指引我们超越迷茫,抵达心灵的港湾。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套《瑜伽师地论》真的是太激动了!一直对佛教哲学,尤其是唯识宗的思想特别感兴趣,而《瑜伽师地论》无疑是其中一座巍峨的高峰,是不可绕过的经典。我选择的是横排简体版本,这个版本的设计非常贴心,阅读起来比竖排古籍要顺畅很多,尤其是在需要反复查阅、做笔记的时候,横排的排版真的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 全四册的装帧也相当精美,纸张的质感很好,不是那种粗糙的印刷纸,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学术分量。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整体风格非常契合这本经论的庄重与深邃。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研读,但仅仅是翻阅,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弥勒论师的智慧,通过李利安主编的编校,得以更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特别期待能够深入理解其中关于“瑜伽”的修行方法,以及“三时教”的辩证逻辑。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开始接触唯识宗的初学者来说,这套书将是我开启深度学习之旅的最好起点,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沉浸其中,去探索那无尽的智慧宝藏了。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瑜伽师地论》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的“体量”。四册全齐,厚实沉甸甸的,这让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学术的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我平时涉猎的书籍类型比较杂,但对于佛教哲学,尤其是《瑜伽师地论》这种被誉为“唯识宗入门必读”的经典,一直心存敬畏,也曾尝试过一些介绍性的读物,但总感觉隔靴搔痒,无法触及核心。这次入手这套李利安主编的横排简体版,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能够真正地“啃”下这部经典,去理解弥勒论师构建的宏大思想体系。 选择横排简体,对我来说是最大的福音。我习惯了现代阅读方式,对于竖排古籍,虽然尊重,但阅读起来确实会有些吃力,尤其是在需要仔细推敲文句、梳理逻辑的时候。这套书的排版设计,让我在面对浩如烟海的论述时,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信心。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识”的分类和运作机制的阐述,以及如何通过“瑜伽”的修习,实现对“识”的转化和解脱。同时,我也对主编团队在校勘和注释方面的工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略显晦涩的术语和概念。这套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艰苦但充满回报的心灵旅程。

评分

这部《瑜伽师地论》的出版,对于所有对印度佛教哲学,特别是大乘佛教经典感兴趣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场及时雨。李利安主编团队的精心编校,让这部浩瀚的巨著以一个更加易于阅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身就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学术工程。横排简体版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策,它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即便是在学术前沿的探索者,也能更加高效地进行文本的理解与研究。 我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个版本,还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古印度弥勒论师的智慧结晶,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能够启迪今人。而《瑜伽师地论》并非只是理论上的阐述,它更关乎实证的修行,关于如何通过瑜伽的实践来洞察和转化自心。这套书的厚重感,从纸张的选用、印刷的精细度,乃至整体的装帧设计,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敬畏和对读者的尊重。我尤其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梳理清楚书中关于“唯识”、“五位百法”、“三性”等核心概念的脉络,并试图从中找到与现代心理学、认知科学相呼应的启示。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佛学经典,更是一部关于生命认知和心灵修炼的百科全书。

评分

终于收到了这套向往已久的《瑜伽师地论》,真是如获至宝。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关注佛教哲学,特别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这部论典的地位毋庸置疑。弥勒论师以其深邃的智慧,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宇宙人生、心灵活动的完整图景。李利安主编的版本,采用了横排简体,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现代阅读习惯的学者和爱好者来说,极大地便利了阅读和研究。 这套书的装帧非常大气,四册的完整性也保证了内容的系统性。我尤其欣赏的是,在翻阅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编校者对于原典的严谨态度和对学术的尊重。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细枝末节,但可以预见,书中关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细致分析,以及对“识”的层层剖析,将为我提供理解唯识宗思想的扎实基础。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部论典,更深入地理解“瑜伽”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内在逻辑,以及它如何引导修行者走向觉悟。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份通往内心深处的指南,一份连接古老智慧与当下心灵的桥梁。

评分

这部《瑜伽师地论》的出现,简直是给了我这样一个对深度哲学探索充满渴望的读者一个巨大的惊喜。从前,接触到这部巨著,总觉得门槛太高,文字晦涩,难以企及。而李利安主编的这套横排简体版本,如同一道温暖的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一直对“瑜伽”这个词汇有着超越体式练习的理解,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智慧,而《瑜伽师地论》正是对这种智慧的系统性阐释。 这套书的整体设计,从纸张的触感,到字体的清晰度,再到整体的装帧风格,都透露出一种严谨与精致。我非常期待能够沉浸在弥勒论师的文字中,去理解他如何将人类的意识活动、修行路径以及宇宙万物的相互关系,编织成一张逻辑严密的思想网络。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瑜伽行”的具体论述,以及它如何指导我们通过观察、思维、禅定等方式,来认识和转化自心,从而达到“解脱”的境界。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是一次与古老智慧对话的难得契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