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试》系列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7084,国内统一刊号CN33-1384/G4,每月 1 期,全年共12期;另有2期增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考试》编辑部出版。 主体内容,共设6个主栏目:卷首语、浙考之声、学苑问考、题卷探析、学考博闻、教考研究,对应15个子栏目:政策发布、政策解读、招考访谈、在线答疑、名师点拨、教学互通、命题解析、试题分析、样题答案、谈古论今、心理坊、职业竞技场、他山之石、海外来风、教考研究。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考试指导书,最起码应该在排版和设计上让人看着舒服,也方便查找。然而,《浙江考试》2016年9月刊在这一点上,给我的感觉实在是不尽如人意。字体大小的设置,有时显得过于拥挤,让人阅读起来有些吃力,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更让我头疼的是,章节的划分和内容的组织,似乎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逻辑线索。我需要查找某个特定的知识点,但往往需要翻阅好几页,才能勉强找到一点相关的线索,而且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有时候,我想看看题目后面的解析,结果却发现解析和题目之间距离太远,或者被其他无关紧要的信息夹杂其中,查找起来很不方便。我试着做了几道练习题,结果发现有些题目在书中的其他地方又出现了,而且是换了一种问法,但并没有提供更深入的讲解,只是重复了之前的内容,这让我感觉有些浪费篇幅。我希望编辑们在未来的出版物中,能够更注重用户体验,考虑一下学生在实际使用中的感受,让学习过程更加流畅和高效。
评分这本《浙江考试》2016年9月刊,真的是把我这个准大学生给愁坏了!我抱着极大的希望买来,心想总能在这上面找到点备考的“秘籍”,结果呢?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无底洞。书里那些题目,有的简直是天书,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连题目在说什么都搞不清楚,更别提解题思路了。我承认自己基础可能有些薄弱,但是书里给出的解析,也太简略了吧?就好像知道答案的人,随口说了一句“就这样”,留我一个人在原地抓耳挠腮。我特别想知道,出题老师出这些题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刁难学生,还是为了展现自己高深的学问?我花了钱,花了时间,最后却发现自己连门都没摸到。难道就没有一些真正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的讲解吗?难道考试题目就一定得这么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吗?我真的有点怀疑,这本书到底有多少实际参考价值。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多一些细致入微的讲解,少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高深”内容。
评分我必须要说,《浙江考试》2016年9月刊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一种“信息过载”但“价值密度”略显不足的体验。书中的内容仿佛是将大量的题目和一些零散的知识点堆砌在一起,却没有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学习体系。我花费了大量时间阅读,但总感觉信息很分散,缺乏贯穿始终的清晰主线。比如,在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时,可能突然跳到另一道物理题目,然后再回到数学的某个细枝末节,这种跳跃式的编排,让我在理解和记忆时感到非常困难。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有清晰的学习路径,从基础概念出发,逐步深入,然后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来巩固和拓展知识的读物。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但却没有一个好的分类和说明,让我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也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我希望在未来的版本中,能够看到更精心的内容组织和更具逻辑性的知识梳理,让读者能够更轻松、更有效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
评分不得不说,对于《浙江考试》2016年9月刊,我真的感到一丝遗憾。这本刊物虽然号称能帮助考生提升成绩,但在实际内容的呈现上,却让我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我特别期待在其中能够找到一些关于解题技巧和方法论的深度剖析。比如,针对某个难题,除了给出答案和简单的步骤,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分析问题、如何排除干扰项、如何联想到相关知识点,以及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套用的通用解题框架。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的内容非常有限。我尝试着去学习书中的解题思路,但很多时候,它只是给出了一个结论,却忽略了整个思考过程,这让我难以真正内化和掌握。我更倾向于一本能够“授人以渔”的书,而不是一本仅仅“授人以鱼”的参考。我希望,未来的编辑团队能够在这方面下功夫,加入更多关于思维方式、解题策略、甚至是如何进行有效的错题整理和复习方法的指导,让读者能够真正学到“如何学习”的方法。
评分我个人认为,《浙江考试》2016年9月刊在选材方面,似乎并没有做到特别的“接地气”。它所涵盖的题目类型,有时候让我觉得与我平时在学校里接触到的练习题,或者其他考试辅导材料上的题目,存在一定的“次元壁”。有些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感觉比较偏僻,或者说,在常规的教学体系中,并不是特别强调的重点。这让我不禁思考,这类题目在真实的考试中出现的概率究竟有多大?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题目,是否真的能为我的备考带来实质性的提升?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反映当前考试趋势、紧扣教学大纲、并且在知识点深度和广度上都恰到好处的题目。例如,一些与时俱进的题目,能够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或者是对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应用。目前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像是“理论大于实践”,让我感觉在“打高空”,而缺乏一些实实在在、能够帮助我打好基础的练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