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都是有關養生的內容,多多學習,可以有助於改善、提高身體狀況!
評分寶貝已經收到,非常感謝京東的熱情周到的服務,尤其是快遞小弟的熱情周到。點個大大的贊!
評分神農本草經經典醫書,吃透本草纔能開好方,下好藥。
評分這次“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産臨床經典名著:證類本草》點校本,我們選用的底本為金刻本,即《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它是目前保存宋以前本草文獻最為完整、體例最嚴謹,刊刻精美頗具宋代監本特質的版本。圖譜繪製是金代著名工匠薑一刀所刻,齣品人是金·平陽府著名齣版傢張存惠。後跋是宋臣派往金協助修史文學傢宇文虛中所寫(《金史》捲七十九有傳)。在結構上保留瞭《大觀本草》以前本草著作的內容外,並入宋臣通直郎添差充收買藥材所辨驗藥材寇宗夷《本草衍義》內容。從而使此書在實用性、藥材辨僞、定度是非上很有參考價值。
評分書質量很好,給全五分好評,速度很快,就是一本一本評價太麻煩!
評分書挺不錯的就是剛買完幾個小時就降價挺不爽的。大型活動價格不能定準瞭嗎,這價格搞的比當當網都不靠譜!
評分前七期30捲於1918~1934年陸續刊行。其中前三期閤編為醫方,按治陰虛勞熱、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濁等證候分34類,收錄奇效驗方180餘首;第四期為中西藥物講義,介紹中藥80餘味,常用西藥近50味;第五期為醫論醫話;第六期為醫案,栽虛勞喘嗽、血病、肢體疼痛等臨床驗案百餘則;第七期為傷寒論講義,係張氏去世後,其子張蔭潮整理遺稿後付梓而成,並附溫病遺方8首;第八期為其孫張銘勛1957年所獻張氏未齣版的遺稿。此書是張锡純一生臨床經驗的總結,不僅內容豐富,且獨樹一幟,中西結閤,大膽創新,在醫林中影響頗深,被譽為“第一可法之書”,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性和參考價值。
評分這樣厚的一本書為什麼沒有塑料膜包裝?留下好幾個黑指印,雖然不影響閱讀,但是有礙觀瞻!收藏的東西有點瑕疵總是有點不爽。
評分很厚重的一本,感覺內容很全還有解釋!可以的!值得購買保存的書,裏麵還有注解通俗易懂~贊一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