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环保意识的影响,欧盟的努力,对河流进行生态改造,对有机污染物的控制,包括工程增设鱼类生物回游通道。因此,将近40年来,莱茵河物种逐渐增多,开始慢慢恢复,逐渐呈现出健康、茁壮的态势。
评分文章的末尾采用歌德的诗歌《魔法师的弟子》描述的故事,告诫人类,不按照河流自身的规律和生态特别,去人为地改造,一旦实施, 就不大故事一样,恢复到河流原本的样子,甚至是遭受河流的惩罚。
评分不错的商品,质量好,物流给力
评分道路是何等明了,但我们依然重蹈覆辙,为什么?我们该如何去破解?希望可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评分不错的商品,质量好,物流给力
评分不错
评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变革更是如此,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而鲁尔工业区则开挖了大量的煤矿,洗煤产生的废水自然流入了河中。另外,19-20世纪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使得河岸两边诞生了世界级的化工企业,巴斯夫,拜耳等等。化工企业用水、排放的废水中,热污染、重金属、盐类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河流的生态系统给予沉重的打击。
评分用导师的话来说,这本书就是典型的环境史著作。在作者的角度,莱茵河不同于吕西安·费弗尔笔下的“通道、纽带”,而是一个实在的生态系统、生物体的存在。正是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莱茵河的互动。当然,人类活动的痕迹透着一股“规训自然的味道”!不过,这本书的包装和阴印刷真是太一般了~~~
评分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条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莱茵河。它追溯了1815-2000年莱茵河的生命轨迹,重点关注了河流转变为衰退的生物栖息地的原因和过程,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试图恢复其原状的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