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实例)范本:混凝土结构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实例)范本:混凝土结构工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混凝土结构
  • 技术交底
  • 施工规范
  • 范本
  • 实例
  • 工程技术
  • 建筑施工
  • 质量控制
  • 图纸审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073846
版次:1
商品编码:109027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1
字数:6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图书+视频。
  
  随书赠送400分钟名师高清视频,全程指导面试备考,学得透彻。
  
  2.晨读+晚练。
  
  开创面试图书新体例,科学规划10天的学习内容,学得有效。
  
  3.导入+点评。
  
  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辅导,双向交流,学得轻松。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面试区别于笔试存在的特有的考察形式,根据授课中与众多考生的交流,为大家科学制定了备考规划——十天面试特训,以及每一天的学习安排!
  打破传统填鸭式的知识展现形式,站在考生的角度,运用引导和启发的形式,十天中分阶段、分梯度、分模块地讲授面试基础知识,向考生传达公务员面试核心的基础理论知识、经典的例题讲解和习题练习、新的考试趋势和热门的热点分析。并用批注的形式给予及时的点评和提示,犹如一个真实的面试老师在指导你、帮助你!
  在每一天的学习中,我们总共分为了几个阶段:
  第一部分是“今日晨读”:晨读内容均为笔者精选,与当日所学的知识点紧密结合,为当日的练习做好准备,并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提升考生的语感和底蕴!
  第二部分是“今日目标”:明确当日的学习目标,并依据公务员面试中对考生相关能力的考察重点依次用五角星标出,为考生指定方向,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部分是“今日精讲”:为每日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会逐步为大家讲解知识点,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式地逐步带领大家了解吃透每个重要知识点,并配有真题详解和点评,“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
  第四部分是“今日特训”:“光看不练假本事”,这句话用在面试学习中再恰当不过,除了知识点的学习,面试必须要练,而且要全真模拟式地练!绝对不是拿到一个题目,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边喝着咖啡边看题,侃侃而谈的训练!而是要模拟成公务员面试的实际场景和流程,模拟式地进行练习。在全真模拟中经历“被面”的激动、紧张、无助、尴尬、纠结等等酸甜苦辣的感觉,慢慢磨炼出自身现场的把控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
  在书中,笔者按照面试的真实情景,结合考生实际练习中的困难,给予了练习时的具体指导和要求,并对于练习题目中一些重难点给予了批注式的点评和参考解析,保证大家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第五部分是“今日串讲”:这一部分主要由授课经验比较丰富的面试老师以视频讲解的方式对于每一天的学习要点和重难点为大家进行梳理。保障大家在自学完后,能够根据老师的讲解一起把握重难点,温故而知新!
  第六部分是“今日案例”:这一部分也是为了解决大家面试时无话说的情况,帮助大家积累一些人物案例,在答题中灵活应用!

目录

第1章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1.1 全钢大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2 组合钢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3 墙、柱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4 粱、板木(竹)胶合板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5 密肋楼板模壳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6 三角支架式单侧模板安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7 玻璃钢圆柱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8 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9 液压动力爬模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10 高层建筑液压滑模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1.11 筒体鲒构滑模设备组装、拆除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2章 建筑施工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2.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2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3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4 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5 吊篮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6 附着升降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7 移动脚手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8 模板支架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3章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3.1 钢筋加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2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3 钢筋手工电弧焊接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4 钢筋闪光对焊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5 钢筋气压焊接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6 钢筋电阻点焊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7 带肋钢筋冷挤压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8 镦粗直螺纹钢筋套筒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9 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10 全现浇剪力墙结构钢筋安装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11 框架结构钢筋安装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3.12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安装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第4章 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4.1 混凝土现场拌制技术交底记录
4.2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技术交底记录
4.3 预拌混凝土泵送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4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5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7 型钢混凝土组合柱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8 清水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9 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10 砖混结构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4.11 混凝土结构工程雨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4.12 混凝土结构工程冬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第5章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实例
5.1 后张法无黏结预应力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5.2 后张法有黏结预应力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5.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图纸详解与疑难点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包括设计师、施工员、工程师、监理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图纸解读与实践指南。不同于一般性的技术交底范本,本书侧重于图纸本身,通过对典型工程实例的剖析,揭示图纸背后的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潜在的施工难点,帮助读者掌握读懂施工图纸的精髓,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指导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 本书的独特价值与侧重点: 本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图纸为中心”的解析模式。我们深知,在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图纸是沟通设计与施工的最直接、最权威的依据。然而,并非所有技术人员都能完全理解图纸所包含的复杂信息,特别是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技术要求和潜在的质量风险。因此,本书将大量篇幅用于深入解读各类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施工图纸,包括但不限于: 1. 基础工程图纸: 深入解析不同类型基础(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等)的平面图、剖面图、配筋图,重点讲解图纸中关于土方开挖、基础标高、垫层、防水处理、钢筋锚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缝处理等关键信息。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识别图纸中可能存在的沉降差异、地质问题带来的施工风险,以及相应的图纸表达方式。 2. 主体结构图纸(梁、板、柱、墙): 这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核心部分。本书将逐一剖析梁、板、柱、剪力墙等构件的平面配筋图、剖面配筋图。我们将详细解释: 钢筋标注的系统性: 如何准确理解钢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弯钩、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加密区设置等。 构件截面尺寸与标高: 如何准确读取构件的净尺寸、中心线、设计标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节点构造: 重点讲解梁与柱、梁与梁、板与梁、板与墙、墙与墙等关键节点的配筋构造,识别图纸中常见的节点构造错误或不清晰之处,以及在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 混凝土配合比与强度等级: 图纸中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示及其对施工的要求,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预埋件与洞口: 如何准确理解图纸中关于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固定方式,以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大小、边缘处理等。 3. 楼梯、阳台、雨篷等构件图纸: 这些构件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在美观和结构安全上同样重要。本书将分析其特有的图纸表达方式,重点关注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密实度要求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方式。 4. 特殊构件与构造: 对于一些特殊的混凝土构件,如挡土墙、水池、水箱、设备基础等,本书将提供针对性的图纸解读方法,解析其结构特点和施工难点。 疑难点解析: 除了图纸本身的解读,本书还将重点聚焦于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疑难点,并尝试通过图纸化的方式来解释或规避这些问题: 钢筋的深化设计与施工: 图纸中的钢筋布置是基于设计规范,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考虑钢筋的加工、绑扎、焊接、搭接等工艺要求。本书将探讨图纸信息与钢筋工程实际操作之间的衔接,例如钢筋的弯钩处理、加密区的具体钢筋布置、搭接部位的计算和检查等。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本书将结合图纸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构件尺寸等信息,重点解析在浇筑过程中如何避免蜂窝、麻面、孔洞、夹渣等质量缺陷,如何处理施工缝,如何进行振捣密实,以及不同部位(如厚大构件、密布钢筋部位)的浇筑难点。 模板工程的精度控制: 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成型尺寸和外观。本书将分析图纸中关于构件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等精度要求,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图纸信息来指导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防水与防腐要求: 对于地下室、水池等部位,图纸会明确标注防水层、排水层、防潮层等的要求。本书将深入解析这些防水构造图,讲解不同防水材料的施工要点,以及图纸信息如何指导施工人员正确实施。 图纸变更与现场签证: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施工图纸可能会发生变更。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图纸变更,如何通过图纸信息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有效的现场签证,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质量纠纷。 目标读者与学习收益: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初入行或经验不足的施工技术人员: 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识图能力,提高独立解决施工问题的能力。 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 为他们提供全面、系统的图纸解读视角,提升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工程监理人员: 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审查施工单位的图纸理解和施工方案,有效履行监理职责。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为他们提供一个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 精通各类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准确识别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尺寸标注、配筋信息和构造做法。 预判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技术问题。 掌握图纸信息与现场施工操作的有效结合方法。 提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水平。 有效减少因图纸理解偏差或技术失误造成的返工和经济损失。 本书的特色: 以图为主,以文辅之: 大量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图纸示例,并配以详细的文字解析,直观易懂。 实例驱动: 结合典型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图纸和施工情况进行分析,贴合实际。 注重细节: 深入剖析图纸中的细微之处,强调施工中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技术要点。 实用性强: 紧密围绕施工一线需求,提供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和指导。 系统全面: 覆盖混凝土结构工程从基础到主体,再到细部构造的各个环节。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图集或规范汇编,而是一本致力于提升读者“读懂图纸、用好图纸”能力的实用工具书。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将在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践中更加得心应手,为打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赶上一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大量的结构加固和新旧混凝土的连接问题,头疼得厉害。翻阅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要么是过于宏观,要么就是只讲理论不落地。但这本书的“实例”部分,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它不是那种为了充数而编造的虚拟案例,而是似乎从真实的项目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后植筋”操作的交底模板,它细致到连植筋胶的配比、环境温度对固化时间的影响、甚至于相邻植筋之间的间距控制都做了明确的表格化处理。读完这一部分,我立刻信心大增,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长在旁边手把手指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抽象的“技术标准”转化为了具体的、可执行的“工作指令”。它没有过分地卖弄那些高深的数学模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确保每个工人都能理解并正确执行”这一关键环节上。这种务实的风格,让它在众多理论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本可以随时放在工具箱旁的参考手册,而不是只配躺在书柜里积灰的理论精装本。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风格,老实讲,相当具有“年代感”,但这种“年代感”反而带来了一种可靠的踏实感。它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大量留白、花哨的字体设计,而是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干货,仿佛每一页都经过了反复的实践检验,每一行字都凝聚着无数次会议和修改的结果。我注意到它在处理“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撑”这两个基础但至关重要的工序时,对比了不同材料(比如木模板和钢模板)在应对不同跨度和荷载时的交底侧重点。这种细致入微的分类处理,体现了编者对结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更值得称道的是,它似乎还融入了一些关于质量控制体系的文件编制思路,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交底,更包含了管理和验收的初步框架。虽然这本书本身不是管理手册,但它所提供的技术交底范本,已经内嵌了现代项目管理对可追溯性和规范性的要求。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工具书,更像是一套微缩版的工程质量管理实践指南。

评分

初次接触《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实例)范本:混凝土结构工程》时,我正在负责一个高大难度的剪力墙结构项目,特别是涉及到复杂节点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市面上很多书籍在讲大体积混凝土时,往往只强调降温措施,对收缩裂缝的预防在现场操作层面的细微之处着墨不多。然而,这本书在“防裂交底”部分,竟然详细阐述了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与时间控制对内部温差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外侧模板的保温措施应该如何灵活调整。这种深入到“微观操作”层面的指导,远超出了我对一本“范本”的预期。它仿佛在告诉你,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操作细节,才是决定结构最终成败的关键所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专业且直接,没有任何拐弯抹角,每一句都像是在做技术仲裁,判断明确,目标清晰。对于那些渴望在复杂工程中避免低级错误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应对手册。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填补了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那道鸿沟。很多大学教材会告诉你“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设计要求”,但这本书会告诉你,在某特定气温下,你需要在浇筑后多久开始进行首次保湿养护,以及如何通过现场取样和回弹试验,来动态调整养护周期。它的价值不在于它展示了多么超前的技术,而在于它以一种极其稳健、可复制的方式,将行业内经过时间沉淀的“最佳实践”固化了下来。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频繁进行技术交底汇报的新任项目经理,这本书提供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可以直接套用的结构,大大减少了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和沟通成本。它不是一本让你成为理论专家的书,而是一本让你在工地上能够“站稳脚跟,有效沟通,确保质量”的实战手册。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范本”二字,绝非浪得虚名,它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流程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和强化。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第一眼看过去挺“朴实”的,那种教科书式的字体和配色,让人感觉它可能就是那种需要放在书架角落里吃灰的工具书。我原本对《建筑工程技术交底(实例)范本: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期待,其实蛮低的,想着大概率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或者是那些在规范里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的复述。然而,真正翻开之后,我发现自己可能误会它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是特意为了一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考虑的。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大段的法律法规或者冗长的设计参数,而是直接切入到“交底”这个核心动作上。比如在讲解基础施工的环节,它似乎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模拟现场沟通的场景,那种对话式的叙述,让原本冰冷的文字忽然有了温度和真实感。我尤其欣赏它对“风险点识别”的强调,不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更深层次地在解析“不这么做会出什么问题”,这种前瞻性的指导,对于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简直是避雷指南。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就是某些配图的清晰度还有提升的空间,毕竟,技术交底的直观性非常重要,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但瑕不掩瑜,它确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操作框架。

评分

内容很好,很详细,花钱买书上值得

评分

很不错哦,价格便宜,很实惠。

评分

内容很好,很详细,花钱买书上值得

评分

商品很实用,配送也挺快

评分

商品很实用,配送也挺快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给老爸买的书

评分

好评!快递很快,书看起来也是正品!棒!

评分

好评!快递很快,书看起来也是正品!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