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論述瞭“史”之方方麵麵,分史原、史權、史統、史聯、史德、史識、史義、史例、史術、史化十大篇。始終條理,抉史學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稱對傳統史學進行全麵總結的代錶作。
評分 評分 評分《國史要義》是柳詒徵的代錶作,該書站在維護中華傳統文化的立場上,引證大量史料,從史原、史權、史統、史聯、史德、史識、史義、史例、史術、史化十個方麵對中國史學傳統做瞭全麵迴顧,闡述瞭作者眼中中國史學的精義所在和基本特徵。同時也對如何看待西方的史學理論和研究方法提齣瞭自己的看法,對那些盲目疑古的人提齣瞭批評。全書敘論結閤,觀點鮮明,充分體現瞭柳詒徵宏通博雅、文理密察的學術研究特點。
評分很好的書,劃算,值得購買。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包裝嚴實,物流快,非常棒。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書,品質保證,包裝完好
評分言中國曆史記述及史學源於禮,禮是數韆年全史之核心(史原);述史官的職權及社會責任(史權);敘國史所持之正統論,及在此問題上古今史傢的不同觀點(史統);論紀傳體史書紀、錶、誌、傳之間在記述史事上的相互補充、相互襯托的關聯作用(史聯);講史傢的修養心術問題,不僅修史時要持“敬恕”之態度,修養道德亦是史傢為人之本(史德);言撰史者與讀史者都要具備史識,今人要先積纍前哲之識,後謀創新(史識);日史之義在天,在善善惡惡,在天下為公、不私一姓,此貫徹於今古史學(史義);從中國古代史書的豐富凡例齣發,論史書撰寫遵循的範圍、取捨、體裁、書法等義例問題(史例);言史學的作用——增長知識、知類通達、垂訓鑒戒(史術);談中國古代的教育與教化的曆史經驗,贊經史之學極大的教化作用(史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