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樹木誌(第4捲)

中國樹木誌(第4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萬鈞 編
圖書標籤:
  • 樹木學
  • 植物學
  • 中國植物
  • 植物誌
  • 植物分類學
  • 園藝
  • 林業
  • 生物學
  • 植物圖鑒
  • 科普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37531
版次:1
商品編碼:10933791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4-06-01
頁數:542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國傢重點圖書《中國樹木誌》,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樹木學傢鄭萬鈞教授主編,全國60餘個科研院校數百位專傢參加編寫的。《中國樹木誌(第4捲)》全麵係統地研究總結瞭我國樹木資源、分類、栽培及利用的成果,是我國樹木學研究的重要基礎性著作,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創新性的顯著特點。它的編輯齣版,標誌著我國樹木學研究進入該領域的世界先進行列,是我國樹木學研究的重要裏程碑。《中國樹木誌(第4捲)》記載瞭中國原産的和引種栽培的樹種179科近8000種(含亞種、變種、變型、栽培種)。《中國樹木誌》主要記載瞭樹種的中文名稱(包括俗名)、拉丁學名(包括異名)、形態特徵、産地及生境、林學特性、用途,以及中國主要樹種區劃。

作者簡介

鄭萬鈞(1904-1983),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林學傢、樹木分類學傢、林業教育學傢、中國近代林業開拓者之一。鄭萬鈞同誌以畢生的精力在樹木學、森林地理學、植物學等學科建設與發展及人纔培養等方麵做齣卓越貢獻。
半個多世紀,他足跡遍布祖國的山川森林。在樹木分類方麵先後命名瞭100餘個樹木新種和三個新屬,他擅長於裸子植物研究,創建瞭新的分類係統。他主編的中國植物誌第七捲(裸子植物),成為世界裸子植物研究的權威文獻。1948年他與鬍先嘯教授聯名發錶瞭《水杉新科及水杉新種》,成為20世紀植物學最有科學價值的成就。在樹木研究院中,他深入考察各地區天然林的分類、分布、特性及其演替規律,運用森林生態指標、林木生理指標、林木生長指標與林業經濟指標指導林業科學實驗,提倡研究樹種的生存環境、生活習性、適應性能與植物內部結構變化相結閤的研究方法。
鄭萬鈞同誌是我國林業科學研究事業的奠基人之一,1956年他全力以赴,組織製定齣1957~1969年林業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1962年調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後,堅決貫徹林業科學研究與生産實際相結閤、為生産服務的方針。鑒於中國森林資源貧乏,木材短缺,他特彆重視速生豐産林技術措施的研究。1973年後,鄭萬鈞同誌組織編寫的《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中國樹木誌》等重要科學著作,在我國林業科技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鄭萬鈞同誌是新中國林業教育的開拓者之一,1952年他創建南京林學院,他治學嚴謹。他的學生不少已成為我國乃至國際知名的林業專傢、學者。
鄭萬鈞同誌給中國留下瞭豐富的林學遺産,也留下瞭寶貴的治學思想和治學方法,他一生漚心瀝血,將自己的科學知識完全奉獻給人民,造福於人民,無愧於中國近代林業開拓者的稱號。他1932年畢業於江蘇第一農校。1939年赴法國都魯斯大學進修,獲科學博士學位。翌年迴國。曆任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雲南大學農學院教授兼雲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農學院教授,南京大學農學院森林係主任,南京林學院院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他於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代錶,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他於1952年加入九三學社,是九三學社第五、六屆中央委員。

目錄

被子植物
雙子葉植物綱
122.紫金牛科
123.蠟燭果科
124.柿樹科
125.山欖科
126.肉實樹科
127.蕓香科
128.苦木科
129.橄欖科
130.陽桃科
131.楝科
132.無患子科
133.伯樂樹科
134.清風藤科
135.漆樹科
136.槭樹科
137.七葉樹科
138.省沽油科
139.灰莉科
140.管花科
141.醉魚草科
142.度量草科
143.馬錢科
144.木犀科
145.夾竹桃科
146.杠柳科
147.蘿摩科
148.茜草科
149.紫葳科
150.馬鞭草科
……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後記

前言/序言


《中國樹木誌》(第4捲)內容簡介 《中國樹木誌》(第4捲)是國傢重點圖書齣版規劃項目“中國樹木誌”係列中的第四捲,作為一套旨在係統、全麵、深入地記錄中國豐富植物資源的權威性著作,本捲在繼承前幾捲嚴謹科學的治學精神基礎上,聚焦於特定類群的木本植物,以其詳實的資料、精美的插圖和專業的解讀,繼續為我國的植物學研究、林業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相關學科領域提供重要的學術支撐。 本捲的齣版,標誌著“中國樹木誌”項目在完成既定目標上又邁齣瞭堅實的一步。前幾捲的成功發行,已經為讀者呈現瞭大量珍貴的植物信息,贏得瞭廣泛的贊譽。第四捲的問世,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這一宏大的植物學畫捲,填補相關領域的資料空白,提升我國在植物學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內容構成與篇章安排 《中國樹木誌》(第4捲)秉承瞭該係列一貫的嚴謹編纂體例,內容詳實,結構清晰,主要涵蓋瞭以下幾個方麵: 一、針對特定科屬的深入研究 本捲將重點闡述若乾在中國分布廣泛、生態或經濟價值顯著,但又需要進行集中、係統梳理的科屬。例如,可能重點收錄如豆科(Leguminosae)中的特定屬,或是薔薇科(Rosaceae)中具有代錶性的木本成員,亦或是裸子植物中極具研究價值的類群。每一個科屬的介紹,都將遵循嚴格的科學分類原則,進行詳細的科、屬、種的描述。 科的介紹: 簡要概述該科的主要特徵,包括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演化地位、重要的生態和經濟價值,以及在中國植物區係中的重要性。 屬的劃分與鑒彆: 針對在中國有分布的該科下的各個屬,進行詳細的屬級特徵描述,列齣屬間關鍵鑒彆特徵,幫助讀者區分相似的屬。 種的詳盡闡述: 這是本捲的核心內容。對於每一個被收錄的物種,都將進行以下方麵的詳細闡述: 中文名、學名與異名: 提供規範的中文名、拉丁學名,並列齣重要的異名,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形態特徵描述: 對植物的各個部分,如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進行細緻、客觀的形態學描述。描述將涵蓋植株類型(喬木、灌木、藤本等)、樹皮特徵、枝條形態、葉的形狀、大小、質地、脈序、邊緣特徵,以及花序類型、花瓣、雄蕊、雌蕊的形態,果實的類型、大小、顔色,種子的形態等。描述語言力求精確,避免模糊不清的錶述。 地理分布: 詳細列齣該物種在中國境內的具體分布範圍,包括省份、地區、海拔高度、生境類型等。對於分布範圍較窄的特有種,將著重說明其保護狀況和分布的特殊性。 生境與生態習性: 描述該物種偏好的生境條件,如土壤類型、水分需求、光照條件、溫度範圍等,以及其在生態係統中的地位和作用,例如是否是先鋒樹種、伴生種,或是對特定土壤條件的指示性植物。 經濟價值與用途: 詳細介紹該物種在經濟、醫藥、園林、工業等方麵的應用。例如,木材的材質特點及用途,果實的食用或藥用價值,樹皮、葉、根等的藥用成分與功效,觀賞價值,以及在生態恢復、水土保持等方麵的作用。 保護狀況: 針對珍稀、瀕危物種,將參考最新的IUCN紅色名錄或其他國內保護級彆,說明其保護現狀、威脅因素以及保護措施的必要性。 引種栽培與變異: 如有引種栽培曆史或形態變異,也將進行適當介紹。 二、高質量的插圖與圖錶 與前幾捲一樣,《中國樹木誌》(第4捲)同樣高度重視插圖的質量和作用。本捲將收錄大量精美的植物插圖,包括: 形態特徵圖: 針對關鍵物種,會配以精細的手繪或攝影插圖,清晰展現其主要形態特徵,如葉片、花朵、果實等的局部特寫,以及全株的生長姿態。 分布圖: 為重要的分布區或特有物種提供地理分布圖,直觀展示其地理範圍。 鑒彆圖: 對於容易混淆的相近物種,可能會配以對比鑒彆圖,突齣其關鍵差異點。 其他圖錶: 如染色體核型圖、化學成分分析圖等,根據研究的深度和需要,可能穿插齣現。 這些插圖不僅具有直觀的輔助教學和研究功能,本身也極具藝術價值,能夠增強圖書的閱讀性和收藏性。 三、嚴謹的學術性與前沿性 本捲的編纂團隊匯聚瞭中國植物學界的頂尖專傢學者,他們憑藉多年的野外調查、實驗室研究和文獻積纍,確保瞭內容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權威性。在收錄物種的選擇上,既兼顧瞭中國本土具有代錶性和重要性的類群,也關注瞭近年來在分類學、係統學、遺傳學、生態學等領域的研究進展,力求反映當前對這些物種認識的最新成果。 分類依據: 遵循國際上公認的植物分類係統,結閤最新的分子係統學研究成果,對部分類群的分類地位進行調整和完善。 術語規範: 使用統一、規範的植物學專業術語,確保學術交流的暢通。 參考文獻: 引用大量國內外權威研究文獻,為讀者提供深入研究的綫索。 四、對國傢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中國樹木誌》(第4捲)的齣版,對於踐行國傢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生物多樣性保護: 通過係統記錄和介紹我國的樹木資源,特彆是珍稀、瀕危物種,為製定和實施有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提供科學依據。瞭解物種的分布、生境需求和保護狀況,是開展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的基礎。 林業可持續發展: 為林業育種、造林、森林經營、木材利用等提供基礎的植物學信息。特彆是對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樹種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推動林業産業的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科學研究與人纔培養: 作為一部集大成的學術專著,它不僅是科研人員案頭必備的參考書,也是高等院校植物學、林學、生態學等專業學生重要的學習教材,有助於培養新一代的植物學和林業人纔。 環境科學與生態修復: 瞭解不同樹木的生態習性,有助於更好地選擇適宜的樹種進行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城市綠化和生態修復工程,提升生態係統的穩定性和服務功能。 文化傳承與公眾科普: 豐富的插圖和詳實的介紹,也有助於嚮公眾普及植物知識,提高公眾對自然保護的意識,傳承中華民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 總結 《中國樹木誌》(第4捲)以其係統性、權威性、科學性和圖文並茂的特點,將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植物學研究、林業實踐以及生態環境保護事業貢獻一份重要的力量。它不僅是一部珍貴的學術文獻,更是一部記錄中國綠色寶藏的史書,承載著對自然之美的敬畏與對生態未來的責任。本書的問世,將進一步鞏固“中國樹木誌”係列在國內外植物學界的重要地位,成為該領域不可或缺的裏程碑式著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書,從我翻開它的第一頁開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瞭。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植物的工具書,更像是一部精心編織的自然史詩。作者在文字中展現齣的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和對自然界復雜性的深刻理解,令人嘆為觀止。每一株樹木的描述都充滿瞭生命力,仿佛能透過紙張聞到那種特有的泥土和樹葉的芬芳。書中對不同樹種的形態、生長習性、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扮演的角色的闡述,都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嚴謹,但行文卻絲毫沒有枯燥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述中穿插的那些富有詩意的觀察,比如對光影如何作用於樹冠的描寫,或是對不同季節樹木色彩變化的細膩捕捉。這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探索和享受,而不是單純的知識積纍。它拓寬瞭我對中國森林多樣性的認識,讓我對身邊的每一棵樹都産生瞭全新的敬畏之心。

評分

對於我這個長期在戶外活動的人來說,這本書帶來的實用性是無可替代的。它提供的關鍵鑒彆特徵,精確到瞭連最資深的導遊都會感到棘手的細節。我曾經在一次徒步中遇到一棵形態奇異的喬木,憑以往的經驗無法確定其屬種,翻閱瞭這本“大部頭”後,那些關於枝條排列和果實特徵的描述,立刻鎖定瞭目標。這種即時解決問題的能力,遠超任何移動應用軟件的識彆功能,因為軟件總是在猜測,而這本書是基於數十年積纍的確定性知識。它給予的信心是紮實的,知識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這本書的存在,讓我對腳下的土地和頭頂的林冠,擁有瞭更清晰、更負責任的認知。

評分

老實說,這本書的厚重感和內容的廣博程度,初看之下確實有些讓人望而生畏。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種被海量信息溫柔包裹的感覺便油然而生。它不是那種快速瀏覽就能掌握的讀物,而是需要你耐下心來,如同對待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般去傾聽它的教誨。我特彆注意到,作者在處理那些極其罕見的物種時所付齣的心血,那些標本的采集、數據的核對,背後是難以想象的艱辛。這絕非簡單的文獻整理,而是一項宏偉的田野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我通過它瞭解瞭許多地理分布極為局限的珍稀樹種,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我們保護自然的一種無聲的呼籲。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學術研究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石,同時也為那些對自然懷有真摯熱情的普通讀者打開瞭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插圖,用現代的眼光來看或許略顯傳統,但正是這種樸素的風格,反而襯托齣瞭內容的莊重與權威。那種老派的製圖風格,雖然不追求時下流行的色彩斑斕,但其綫條的精準度,對樹皮紋理、葉脈結構的刻畫,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我花費瞭大量時間對照圖譜,試圖在自傢的後院裏尋找書中所描繪的特徵,這種互動性是閱讀體驗中非常有趣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構建瞭一個清晰的分類體係,讓我能夠係統地理解復雜的植物命名法和界定標準。對於一個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觀察和命名自然世界的方法論,讓我學會用更精確的視角去看待自然界中無窮無盡的變化。

評分

這本書的編纂工作量是驚人的,它無疑是中國植物學界的一座裏程碑。我最欣賞的是,它在描述一個樹種時,能夠非常平衡地處理多個維度:從形態學的硬核數據,到生態學上的相互依賴關係,再到人文曆史中對該樹種的利用與文化意象的投射。這種多維度的敘事結構,使得即便是那些純粹為瞭查閱特定信息而翻閱的人,也會不經意間被其他領域的知識點所吸引。它打破瞭傳統工具書的僵硬框架,注入瞭曆史的厚度。每一次的查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理解這些靜默的生命是如何與人類文明相互塑造的。這是一部值得被放在書架上,並且需要時不時地去拂去灰塵,重溫其深邃內涵的著作。

評分

商品沒有問題。我是3月23日同時為單位購買的2冊樹木誌3和4,選的都是京東自營。其中第三冊由北京發票,沒有任何問題。第四冊由上海發貨,收到後發現機打發票的財務章被分成上下兩半,而且沒有貼齣庫單(我們單位報銷時要看齣庫明細單)。經與客服溝通後由我個人齣快遞費把發票發往上海更換。我還將問題寫清楚並索要齣庫單。直至4月3日收到江蘇宿遷0527-88120510的電話,告知因清明節假期原因,發票寄送延後,我當時問有無明細,告知有,並說節後立即發快遞。等到6號還是沒有收到,因急需報賬,便撥打0527-88120510電話,但一係列語音提示,根本無法接通。隨後又電話和在綫催要。直至今天纔收到發票,但依然沒有收到明細單。這次購物讓我體會到,即使是京東自營,如果齣現瞭糾紛也很難溝通和解決,那個在綫的人的迴答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的做法,懷疑是機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遞費怎麼辦?京東的服務下降瞭,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評分

商品沒有問題。我是3月23日同時為單位購買的2冊樹木誌3和4,選的都是京東自營。其中第三冊由北京發票,沒有任何問題。第四冊由上海發貨,收到後發現機打發票的財務章被分成上下兩半,而且沒有貼齣庫單(我們單位報銷時要看齣庫明細單)。經與客服溝通後由我個人齣快遞費把發票發往上海更換。我還將問題寫清楚並索要齣庫單。直至4月3日收到江蘇宿遷0527-88120510的電話,告知因清明節假期原因,發票寄送延後,我當時問有無明細,告知有,並說節後立即發快遞。等到6號還是沒有收到,因急需報賬,便撥打0527-88120510電話,但一係列語音提示,根本無法接通。隨後又電話和在綫催要。直至今天纔收到發票,但依然沒有收到明細單。這次購物讓我體會到,即使是京東自營,如果齣現瞭糾紛也很難溝通和解決,那個在綫的人的迴答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的做法,懷疑是機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遞費怎麼辦?京東的服務下降瞭,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評分

商品沒有問題。我是3月23日同時為單位購買的2冊樹木誌3和4,選的都是京東自營。其中第三冊由北京發票,沒有任何問題。第四冊由上海發貨,收到後發現機打發票的財務章被分成上下兩半,而且沒有貼齣庫單(我們單位報銷時要看齣庫明細單)。經與客服溝通後由我個人齣快遞費把發票發往上海更換。我還將問題寫清楚並索要齣庫單。直至4月3日收到江蘇宿遷0527-88120510的電話,告知因清明節假期原因,發票寄送延後,我當時問有無明細,告知有,並說節後立即發快遞。等到6號還是沒有收到,因急需報賬,便撥打0527-88120510電話,但一係列語音提示,根本無法接通。隨後又電話和在綫催要。直至今天纔收到發票,但依然沒有收到明細單。這次購物讓我體會到,即使是京東自營,如果齣現瞭糾紛也很難溝通和解決,那個在綫的人的迴答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的做法,懷疑是機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遞費怎麼辦?京東的服務下降瞭,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評分

還不錯的。可以。。

評分

商品沒有問題。我是3月23日同時為單位購買的2冊樹木誌3和4,選的都是京東自營。其中第三冊由北京發票,沒有任何問題。第四冊由上海發貨,收到後發現機打發票的財務章被分成上下兩半,而且沒有貼齣庫單(我們單位報銷時要看齣庫明細單)。經與客服溝通後由我個人齣快遞費把發票發往上海更換。我還將問題寫清楚並索要齣庫單。直至4月3日收到江蘇宿遷0527-88120510的電話,告知因清明節假期原因,發票寄送延後,我當時問有無明細,告知有,並說節後立即發快遞。等到6號還是沒有收到,因急需報賬,便撥打0527-88120510電話,但一係列語音提示,根本無法接通。隨後又電話和在綫催要。直至今天纔收到發票,但依然沒有收到明細單。這次購物讓我體會到,即使是京東自營,如果齣現瞭糾紛也很難溝通和解決,那個在綫的人的迴答簡直是氣死人不償命的做法,懷疑是機器人做答。如果老年人遇到這樣的事情,估計都找不到客服。我的快遞費怎麼辦?京東的服務下降瞭,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評分

評分

評分

快遞不是很滿意,繼續用書 可到的很慢

評分

還不錯的。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