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琦,彭兆弟 编
图书标签:
  • 铸造
  • 合金
  • 配料
  • 材料
  • 速查
  • 手册
  • 金属
  • 冶金
  • 工业
  • 参考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71069
版次:2
商品编码:1095418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29
字数:13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内容取材于生产实际,并服务于生产实际。手册共分3篇:第1篇是铸铁配料,主要收录和编写了包括灰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低合金铸铁(耐磨铸铁),抗磨铸铁(冷硬铸铁),耐热铸铁,耐蚀铸铁等八个方面的693例典型铸铁的配料;第2篇是铸钢配料,主要收录和编写了包括铸造碳钢,铸造低(中)合金钢,铸造耐磨钢,铸造耐热钢,铸造耐蚀钢,铸造中、高强度不锈钢,铸造超低碳不锈钢等七个方面的129例典型铸钢的配料;第3篇是铸造非铁合金配料,主要收录和编写了包括铸造铝合金,铸造镁合金,铸造锌合金,铸造铜和铜合金,铸造钛和钛合金,铸造轴承合金,压铸合金等七个方面的198例典型铸造非铁合金的配料。这有助于广大现场铸造工作者进行铸造合金配料的速查,开阔其进行铸造合金配料的新视野;更有益于铸造科研人员和好学上进的青年铸造工作者,给他们以新的启迪,并为其努力探索铸造合金的新成分设计和配制提供新的思路。
本手册可供从事铸造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中级技术工人使用,也可供从事铸造合金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陈琦,1949年在工厂从事铸造生产,1963年在沈阳铸造研究所从事铸造科学研究,之后还从事过铸造行业的技术发展、情报信息、造型材料与重要铸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以及全国铸造学会等行业工作,并热心和致力于铸造文化和铸造技术的传播。
涉及铸造方面的图书有:
《铸铁手册》(编写组组长)1979年
《机械工程手册》第1版(参编)1984年
《中国铸造行业录》(主编)1985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1版(参编)1987年
《铸造质量手册编写方法与指南》(主编)1992年
《铸铁件配料实用手册》(主编)1992年
《铸造手册》(卷编委、参编)1993年
《机械工程手册》第2版(参编)1996年
《铸造配料手册》第1版(主编)2000年
《铸件热处理实用手册》(主编)2000年
《铸造技术问题对策》第1版(主编)2001年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1版(主编)2004年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篇主编)2006年
《铸造质量检测技术》(主编)2006年
《铸造技术问题对策》第2版(主编)2008年
《实用铸造手册》(主编)2009年
《铸造循环利用技术》(主编)2009年
《铸造配料手册》第2版(主编)2009年
《中外铸件材料速查手册》(主编)2011年
《铸件热处理应用手册》(主编)2011年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主编)2012年

内页插图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篇 铸铁配料
第1章 灰铸铁配料
1.HT100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1~15)
2.HT150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16~114)
3.HT200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115~221)
4.HT225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222~255)
5.HT250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256~300)
6.HT275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301~316)
7.HT300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317~335)
8.HT350的灰铸铁配料(配料实例336~340)
第2章 球墨铸铁配料
1.QT400-18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341~354)
2.QT400-15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355~373)
3.QT450-10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374~413)
4.QT500-7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414~444)
5.QT600-3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445~489)
6.QT700-2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490~495)
7.QT800-2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496-498)
8.QT900-2的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499~500)
9.QTD800-10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01)
10.QTD900-8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02)
11.QTD1050-6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03)
12.QTD1200-3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04)
13.QTD1400-1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05)
第3章 蠕墨铸铁配料
1.RuT260的蠕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06~509)
2.RuT300的蠕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10~519)
3.RuT350的蠕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20、521)
4.RuT420的蠕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22、523)
第4章 可锻铸铁配料
1.KTH300-06的黑心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24、525)
2.KTH330-08的黑心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26、527)
3.KTH350-10的黑心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28~536)
4.KTH370-12的黑心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37)
5.KT2550-04的珠光体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38)
6.KTB350-04的白心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39、540)
7.球墨可锻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41~543)
第5章 低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
1.含P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44-549)
2.含P、Cu、Ti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50、551)
3.含P、Cr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52、553)
4.含P、Cr、Mo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54)
5.含P、Cr、Mo、Cu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55、556)
6.含P、Cr、Mo、Ni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57、558)
7.含P、Cr、Cu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59)
8.含P、Ni、Cr、W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60)
9.含P、W、Cr、Mo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61~563)
10.含P、W、V、Ti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64~566)
11.含P、V、Ti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67、568)
12.含P、V、Ti、RE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69)
13.含P、B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70)
14.含Cr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71~575)
15.含Cr、Cu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76~585)
16.含Cr、Mo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86~591)
17.含Cr、Mo、Cu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592~606)
18.含Cr、Mo、Ni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607)
19.含Cr、Ni、Mo、Cu的合金铸铁(耐磨铸铁)配料(配料实例608)
……
第2篇 铸钢配料
第3篇 铸造非铁合金配料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 内容概要 本书为《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二版,是对第一版内容的全面更新与升级。在深入调研铸造行业发展趋势与材料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本书致力于为广大铸造工程师、技术人员、材料研发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份详尽、实用且权威的合金配料参考。 本书重点聚焦于当前主流铸造合金的配方设计与优化,覆盖了包括黑色金属(如各类铸铁、铸钢)和有色金属(如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在内的多种重要合金体系。在每个合金类别下,本书详细阐述了其基本的合金组成、性能特点、典型的应用领域,以及针对不同性能要求(如强度、韧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导电性等)的常用配方实例。 核心内容模块: 合金基础知识与分类: 系统梳理铸造合金的基本概念、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以及影响合金性能的关键因素。 依据化学成分、应用特性及冶炼工艺,对各类铸造合金进行科学分类,便于读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主流铸造合金配料指南: 铸铁系列: 重点涵盖灰口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可锻铸铁等,详细列出不同牌号铸铁的典型化学成分范围、微观组织特征、力学性能指标(如抗拉强度、硬度、延伸率等),并提供针对特定用途(如发动机缸体、齿轮、管材、建筑构件等)的推荐配方与工艺要点。 铸钢系列: 深入介绍碳素铸钢、低合金铸钢、高合金铸钢(如不锈钢铸件、耐热合金铸件)等。为每类铸钢提供详尽的成分范围、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及常见牌号的应用场景,如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船舶、石油化工等。 铝合金系列: 细致解析铸造铝合金两大类:变形铝合金与铸造铝合金。重点突出常用铸造铝合金(如A356, A380, ZL101, ZL102等)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如流动性、缩松倾向),并提供针对汽车零部件、航空航航天、电子设备外壳等领域的配方参考。 铜合金系列: 涵盖铸造黄铜、铸造青铜、铸造铝青铜、铸造锡青铜、铸造镍青铜等。阐述不同铜合金的成分特点、相组成、优异性能(如耐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磨性),并给出在水管阀门、电气设备、艺术品、轴承等领域的典型配方。 镁合金系列: 介绍镁合金的轻质、高比强度特性,重点讲解常用铸造镁合金(如AZ91D, AM60B等)的成分、性能及典型应用,尤其是在汽车、3C产品领域的应用。 锌合金系列: 详细阐述铸造锌合金(如Zamak系列)的成分、卓越的尺寸精度、良好的流动性和表面光洁度,以及在玩具、家居五金、汽车装饰件等领域的应用。 配料计算与调整方法: 提供实用的配料计算公式与步骤,指导用户如何根据目标性能和原材料成分进行精确的配料设计。 深入讲解影响合金性能的各种微量元素(如Ti, B, Sr, Na等)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通过添加这些元素来细化晶粒、改善缩松、提升机械性能。 提供针对常见缺陷(如气孔、夹渣、缩孔、裂纹等)的预防措施与成分调整建议。 性能测试与质量控制: 简要介绍铸造合金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和金相组织分析。 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成分和性能检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质量控制来保证产品合格率。 特殊用途合金与新兴材料: 简要介绍一些特殊用途的铸造合金,如耐磨铸铁、耐热铸钢、高强度铝合金等。 关注行业前沿,对一些正在兴起的新型铸造合金或改性合金材料进行初步介绍,为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本书的特色: 系统性强: 覆盖范围广,从基础理论到具体配方,条理清晰。 实用性高: 聚焦实际生产需求,提供大量具体配方实例和操作指南。 权威性准: 基于行业标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力求信息准确可靠。 查阅便捷: 结构化设计,配有索引和图表,方便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更新及时: 充分吸收了行业内的最新技术进展和材料发展动态。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不仅是一本配料工具书,更是铸造行业技术人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提升产品质量、进行工艺优化的得力助手。本书的出版,旨在为我国铸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拿到这本《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真是太及时了!我是一名刚刚接触铸造行业的菜鸟,之前看那些复杂的配方和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例,简直头疼欲裂。每次想配个简单的合金,都要翻阅好几本书,查半天资料,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出错。这本书简直就像及时雨,直接把各种常用铸造合金的配料都整理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喜欢它那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不是枯燥地罗列数据,而是很清晰地分类,比如按用途、按性能,然后每种合金都有详细的成分范围,甚至连一些关键的添加剂和它们的含量都有说明。而且,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还会稍微解释一下为什么需要某种元素,或者某种元素含量变化会对性能产生什么影响,这对我理解背后的原理非常有帮助。以前我只知道“按方抓药”,现在感觉自己慢慢能理解“药方”的含义了,这对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来说,是质的飞跃。这本书的纸质和排版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拿在手里很有质感,阅读起来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很多内容都是可以直接套用到实际生产中的,省去了我大量的摸索时间和试错成本。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保姆级”的指导手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价格,绝对是铸造行业入门者和需要快速查找配料信息的专业人士的必备藏书。

评分

拿到《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内容扎实”。这本书的编写团队显然是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积累,它涵盖的合金种类之多、信息之全面,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在铸造工艺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常常需要针对不同的铸造方法(比如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等)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阀门管道等),来选择和调整合适的合金配方。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推荐相应的合金种类,并且对每种合金的特点、优势、劣势以及典型的配料范围进行了清晰的说明。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种合金时,还会提及一些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工艺参数,比如熔炼温度、浇注温度、热处理工艺等。虽然这本书的主要重点是配料,但这些附加信息的提供,对于我们全面掌握一种合金的生产应用非常有帮助。它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考虑问题,避免因为只关注配料而忽略了其他关键因素。书的章节划分也非常合理,查找起来很方便,即使是临时需要查找某个特定合金的资料,也不会感到手足无措。

评分

说实话,当初买这本《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毕竟市面上这类书籍不少,担心内容会比较陈旧或者不够深入。但当我真正翻开它之后,我的疑虑就完全打消了。这本书在信息的新颖性和前沿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收录了传统的、应用广泛的铸造合金,还重点介绍了许多在现代工业中越来越重要的特种合金和高性能合金,比如用于3D打印的金属粉末的合金配比,或者是一些新能源领域(如电动汽车电池组件)所需的特殊合金。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跟进行业发展,掌握最新技术动态的研发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一些新型合金时,不仅给出了配方,还附带了该合金的典型应用案例和性能优势的分析,这让我能够迅速了解这种合金的价值和潜力。而且,书中的一些图表和数据表格,都设计得非常精炼,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关键信息,便于比较和分析。我甚至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工作台旁边,随时可以翻阅,解决一些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配料难题。

评分

我是一位在高校材料学院任教的老师,平时也承担一些工业界的研发项目。《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我一直把它作为我的重要参考资料。我最欣赏的是它在学术严谨性和工程实用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它里面引用的数据和理论,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验证,很多参考文献都来自权威的学术期刊和行业标准,这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它又不是一本脱离实际的理论著作,而是非常贴合工业生产的需求。例如,在介绍各种合金时,它不仅给出了理想的配比,还会给出合理的成分波动范围,并且会说明这种波动对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这对于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我还注意到,这本书在一些配方中,还考虑到了成本和可获得性等因素,这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是必须考虑的。总的来说,这本书既有学术上的深度,又有工程上的广度,是教学和科研的理想读物。

评分

这本书,我大概用了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也算是有点发言权。《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系统性”。它不像某些书籍那样零散地介绍一些合金,而是建立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常见合金,到各种特殊用途的合金,再到一些更复杂的复合材料,它都有涉及。而且,它不仅仅是罗列配方,更重要的是,它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配方。比如,它会分析不同元素对合金的物理性能(如强度、硬度、延展性)和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耐氧化性)的影响,还会讨论不同配方在铸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缩孔、气孔、裂纹等。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从源头解决铸造缺陷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指导。我尤其看重它在“疑难杂症”方面的帮助。当我们的生产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材料性能问题,或者需要开发一些非常规的合金时,我往往能在书中找到一些相似的案例和解决方案的提示。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能够给你指点迷津,帮助你避开一些常见的“坑”。

评分

我是一家小型铸造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最近正在着手更新我们公司的产品线,开发一些对材料性能要求更高的新产品。 《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这次产品升级过程中最得力的助手!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基础的配料表,更重要的是,它会详细分析不同元素添加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比如哪些元素可以提高强度,哪些可以改善耐腐蚀性,哪些又会影响铸造性能。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配方的科学原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照抄”的层面。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解释一些复杂合金体系时,能够化繁为简,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阐述清楚,即使是对于我这种主要负责技术管理,但实际动手能力相对弱一些的负责人来说,也能迅速掌握核心要点。而且,这本书对于一些特殊用途的合金,比如耐磨合金、耐热合金、以及一些有色金属合金,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这为我们拓展新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我还在思考如何优化现有的一些配方,以降低成本或者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这本书里面的一些关于替代材料和优化配比的建议,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我还会定期把书里的新内容和我团队的技术人员分享,组织内部的技术研讨,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们提升团队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

评分

我是一名铸造行业的自由职业者,经常承接一些小批量、定制化的铸造项目。对于我这种需要灵活应对各种不同需求的“单干户”来说,《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秘密武器”。它提供的配方信息非常全面,而且涵盖了各种传统和新兴的合金材料。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种合金时,不仅仅是给出冰冷的数字,还会对该合金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加工要求进行说明。比如,在为客户推荐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铝合金时,我就可以参考书中的内容,不仅能给出合适的配方,还能向客户解释为什么这个配方适合他的产品,以及它在实际使用中的优势。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配方的建议,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精打细算、控制成本的小型项目来说,非常有价值。它让我能够更自信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建议,并且更有把握地完成每一个项目。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

我是一名铸造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服务工程师,经常需要到客户现场去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铸造材料的性能和配方。《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本“随身携带的专家库”。当客户在铸造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铸件强度不够、硬度不达标、或者出现异常的组织结构时,我就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合金种类,快速查阅书中的相关信息,了解这个合金的典型成分范围,以及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性能偏差。这本书的分类非常清晰,我可以通过合金的基体金属(如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等),或者按性能特点(如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腐蚀等)来查找。而且,它对于每种合金的常见杂质元素以及其影响,也都有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们诊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能够帮助我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并提供可行的技术建议,从而提高我解决现场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

作为一名在铸造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技师,我不得不说,《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绝对是技术人员案头的“老伙计”。别看现在信息爆炸,网络发达,但真正需要精确、可靠、快速的配料信息时,纸质版的专业书籍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本书,我用下来觉得最大的优点就是“快”和“准”。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而且经过了严谨的梳理和验证,不像网上那些零散的信息,可能存在滞后或者错误。我最常使用的是它关于各种高性能特种合金的配料部分,比如一些航空航天或者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所需的耐高温、高强度合金。以前我们配这些料,除了遵循标准,很多时候还要依靠经验,甚至是在实验室反复试验。而现在,这本书直接给出了多种成熟的配方选项,每种配方都有明确的成分范围和一些注意事项,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选择最合适的方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第2版的更新也做得非常到位,加入了一些近年来新兴的合金体系,以及对现有合金性能提升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对于我们保持技术领先性非常重要。有时候,客户会提出一些非常规的要求,我们需要快速评估可行性,并给出初步的配料建议,这本书就能派上大用场,因为它涵盖的合金种类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目前主流的铸造合金。书的装订也很牢固,每天翻来翻去也不会轻易散架,这点细节对于经常使用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收到《铸造合金配料速查手册(第2版)》这本书,我简直欣喜若狂!我之前一直为公司一个特殊的铸造项目犯愁,需要一种能够承受极高温度和强腐蚀环境的合金,但我们现有的资料库里,关于这类极端性能合金的配方信息非常匮乏。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里面有一个专门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高温合金和耐腐蚀合金的配方,以及它们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特点。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某种镍基高温合金的配料描述所吸引,它不仅给出了详细的元素含量,还分析了其中关键合金元素(如铬、钼、钨、钴等)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元素的比例来优化合金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这本书的图文并茂,很多合金的显微组织照片都非常清晰,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不同配方下的材料特性。而且,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这些特种合金的常见失效模式和预防措施,这对于我们进行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都非常重要。我感觉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

好书啊 不错的东西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很好,很实用!快递挺快的

评分

专业必备用书,对铸造生产有指导意义。

评分

蛮好,。。。。。。。。。

评分

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来武装自己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来武装自己

评分

内容充实,纸质不错,学到不少知识

评分

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来武装自己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来武装自己

评分

印刷精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