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是“南京大学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包括了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的进展;我们真能理解六朝时期的建康吗;历史气候研究的现有成果;六朝时期建康的干湿情况与自然灾害;六朝时期建康长江段的历史地理概貌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时空范围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六朝建康城市研究的现状
二、历史地理信息化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历史地理学研究视野中的六朝建康
一、六朝建康的文化地位及其在中国城市史上的独特魅力
二、区域史视角下的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
三、六朝时期人们视野里的建康
四、我们真能理解六朝时期的建康吗?
第四节 基础文献与研究方法
一、基础文献——以《建康实录》为中心
二、研究方法的梳理
第五节 研究主旨与内容安排
上篇 城市历史地理
第二章 岁岁曾冰合——六朝建康的气候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 现代南京气候
第二节 六朝时期建康的气候形势
一、历史气候研究的现有成果
二、六朝时期建康的偏玲气候形势
第三节 六朝时期建康的干湿情况与自然灾害
一、六朝时期建康的干湿情况
二、六朝时期建康的城市水旱灾害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湛湛长江水——六朝时期的长江与建康
第一节 六朝以前的长江及其河口形势
一、第四纪早期的南京长江河段——砾石堆积时代的曲流形巨河床
二、全新世以来至六朝时期的南京长江河段——现代长江及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第二节 六朝时期建康长江段的历史地理概貌及主要特征
一、现代长江河口段的划分与南京长江段概况
二、六朝时期建康长江段的历史地理概貌
第三节 六朝时期的长江与建康
一、“守中”与“制衡”——六朝建康的政治、军事地理区位
二、“进取”与“自保”——六朝时期长江的防御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金陵帝王州——六朝建康的地理形势及其“城市一区域”格局
第一节 引言
一、南京政区建置的历史脉络
二、现代南京的区域地理形势述要
第二节 区域地理视角下的六朝建康地域界定
一、六朝建康的“城市”与“区域”界定的基本思路
二、六朝建康的城市范围
第三节 丹阳郡——六朝建康所在的京邑首郡
一、丹阳郡政区沿革述要——宛陵时期(两汉时期)
二、丹阳郡政区沿革述要——建康时期(六朝时期)
三、西汉至六朝时期丹阳郡政区变迁与区域发展分析
第四节 吴会经济区的崛起——六朝建康的经济腹地
一、“三吴”、“吴会”称谓的变迁
二、六朝时期吴会经济区的形成
三、六朝建康与吴会经济区的交通联系
第五节 六朝建康的主要水陆交通线路
一、京口建康线(竹里路)
二、姑孰一建康线
三、岭南建康的水陆交通线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淮水六代烟——六朝建康的城市水网空间格局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南京城市水网现状概说
一、秦淮河(城区部分)
二、金川河
三、南京城区的主要湖泊
第三节 六朝以前南京城区的河道形势
一、史前期的南京古河道形势
二、距今30000—6000年前的南京古河道形势
三、距今5000年一六朝之前的南京古河道形势
第四节 六朝时期建康的城市水道建设与水网空间格局的形成
一、六朝时期建康的城市水道建设
二、六朝时期的秦淮河(城内)及其桥梁、津渡
三、六朝时期的青溪及其桥梁、津渡
四、六朝时期运渎的桥梁、津渡及其今址考辨
第五节 六朝之后南京城市水空间格局的变迁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青山似洛中——六朝建康城市空间格局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现状
一、问胚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关于刘淑芬六朝建康城市建设研究的评述
一、六朝时期建康城市的发展与衰败
二、六朝建康与北魏洛阳在时间与空问上的比较
三、六朝建康与北魏洛阳在都城规划上的比较
四、六朝建康与北魏洛阳在都城风貌上的比较
五、六朝建康和北魏洛阳的都城营建关系
第三节 六朝建康城市范围的复原研究
一、六朝建康城市范围复原研究的文献梳理
二、近年来六朝建康城市考古的新发现
三、六朝建康都城及其外郭
第四节 六朝建康建设与城门概说
一、六朝建康的都城城门:建康“八门之说”
二、六朝台城的兴废与宫门设置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十月纳禾稼——六朝建康的粮食供应及农业生产
第一节 农业社会中的乡村农业与都市粮食供应问题
第二节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以丹阳郡、晋陵郡为主
一、丹阳郡南部地区的开发——丹阳湖滨湖围(圩)田农业区的围垦
二、丹阳、晋陵郡的北部地区开发——宁镇丘陵陂塘灌溉农业区的拓垦
三、秦淮河流域圩田农业区的发展
第三节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以丹阳郡为主
一,六朝时期本区的农作物种类
二、六朝时期本区的稻、麦农作制度
第四节 六朝时期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的产量粗估
一、六朝时农民户均耕田数与平均亩产的粗估
二、六朝人的平均食量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台城竞豪华——六朝建康的人口蠡测
第一节 六朝建康城市人口问题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六朝建康城市人口的研究方法
一、建康人口估测的资料基础
二、建康城市空间范围的界定
三、建康人口估测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建康城市人口的组成结构及数量蠡测
一、建康城市人口的职业结构
二、建康城非在籍人口的主要情况
三、建康城在籍人口的主要情况
四、建康城市人口的粗估
第四节 从京师粮食供给情况分析建康的城市人口及侯景乱后的衰亡情况
第五节 小结
下篇 历史地理信息化
第九章 地理信息技术与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
第一节 历史地理学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一、历史地理学“时空观”的演进
二、历史地理学的计量化取向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GIs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四、数字地图技术在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的应用
第二节 六朝建康历史地名数据库建设
一、六朝建康历史地名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二、六朝建康历史地名数据库建设的内容
三、六朝建康历史地名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要点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六朝建康历史地图的编制
一、历史地图及其编绘的特色
二、六朝建康历史地图的编绘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超媒体地理信息技术在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第一节 超媒体地理信息技术与六朝建康信息化研究
第二节 面向地理信息服务的OOMH—GIS模型
一、超文本与超媒体
二、国际超媒体基础参考模型——Dexter模型的总体结构
三、面向超媒体地理信息应用的扩展——OOMH—GIS模型
四、OOMH—GIS模型应用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第三节 基于OOMH—GIS的超媒体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步研究
一、系统网络环境
二、超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
三、基于(X)MH—GIS超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工程
第四节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基础历史地理数据框架初步研究
二、六朝建康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思路
三、六朝建康历史地理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实例研究
四、六朝建康历史地理电子地图集制作
五、基于超媒体电子地图界面的网络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研制
第五节 超媒体GIs技术在六朝建康历史地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展望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六朝建康历史地理及信息化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