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SolidWorks 2012中文版机械设计完全自学手册》以最新的SolidWorks 2012版本为演示平台,着重介绍SolidWorks 2012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全书分为13章。第1章主要介绍SolidWorks 2012基础;第2章主要介绍草图相关技术;第3章主要介绍基于草图的特征;第4章主要介绍基于特征的特征;第5章主要介绍装配体的应用;第6章主要介绍工程图基础;第7章主要介绍连接紧固类零件;第8章主要介绍轴系零件;第9章主要介绍箱盖零件;第10章主要介绍叉架类零件;第11章主要介绍制动器设计综合实例;第12章主要介绍球阀设计综合实例;第13章主要介绍柱塞泵设计综合实例。
《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SolidWorks 2012中文版机械设计完全自学手册》随书配送了多功能学习光盘。光盘中包含全书讲解实例和练习实例的源文件素材,并制作了全程实例动画AVI文件。利用作者精心设计的多媒体界面,读者可以像看电影一样轻松愉悦地学习本书。
本书突出了实用性以及技巧性,使读者可以很快地掌握SolidWorks 2012的机械设计方法和技巧。本书可作为广大技术人员和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各大中专学校的教学参考书。
这本《SolidWorks 2012中文版机械设计完全自学手册》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作为一本入门级教材的详尽和耐心,恨的是2012年的版本在面对如今层出不穷的新功能和新工作流程时,显得力不从心。我当时刚踏入机械设计领域,对SolidWorks这个软件一窍不通,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它的排版非常清晰,大量的截图配合文字解释,几乎每一个步骤都交代得明明白白。比如,讲解草图绘制工具时,它会细致到鼠标应该点哪里、快捷键是什么,这对零基础的用户来说至关重要。初学者最容易在“基准面”和“特征”这两个概念上绕晕,但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具体零件的实例,把这些抽象的3D建模逻辑掰开了揉碎了讲。我记得我跟着书上的教程,成功地画出了一个简单的连杆机构零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然而,随着我接触到更复杂的装配体和曲面建模时,这本书的局限性就暴露了。很多关于高级工程分析(CAE)和更现代化的钣金展开技巧,它要么只是浅尝辄止,要么完全没有涉及,这让我在后续的学习中不得不大量依赖网络资源和更专业的手册去填补知识空白。对于追求效率和最新技术的前辈来说,这本书可能显得过于基础和冗长,但对于像我一样,需要一个“手把手”的伙伴来建立信心的菜鸟,它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这份手册最让人称道的一点,无疑是它对SolidWorks界面的细致入微的介绍,简直达到了地毯式的扫描级别。初学者往往会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工具栏和层级菜单吓倒,但这本书非常贴心地为每一个图标、每一个下拉菜单都配上了截图和简短的说明。我记得我曾经为了搞清楚“插入参考几何体”和“插入基准面”之间的微妙差别而苦恼不已,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这极大地缓解了我最初的焦虑感。但是,这种详尽的“地毯式”介绍也带来了副作用:信息密度过高,节奏略显拖沓。对于那些已经对CAD软件有一定基础,或者学习能力较强的用户来说,翻阅前几章会感觉像是在读一本流水账,很多基础操作的重复讲解显得有些浪费时间。更关键的是,2012年的软件特性,尤其是在用户体验(UX)方面,与后续版本有着显著差异。比如,近几年SolidWorks在任务窗格的设计、特征管理器树的操作逻辑上都有优化,但这本书里的界面截图和操作逻辑明显停留在旧版,这让我在尝试对照新版软件进行学习时,需要不断地进行“版本转换”的心智活动,偶尔会因为找不到某个功能按钮而感到沮丧,这无疑降低了自学的流畅性。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把双刃剑,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对基础操作的极度细致和对初学者极大的包容性,使得机械设计这个看似高不可攀的领域,在最初阶段变得触手可及。它构建了一个坚实的操作基础,让你敢于点击软件中的每一个按钮并理解其后果。然而,其最大的不足在于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和对现代工程实践的覆盖不足。它教会了你如何“画”图,但没有深入教你如何“设计”得更聪明、更符合工业标准。在软件版本迭代如此迅速的今天,依赖一本十多年前的版本进行全面学习,无疑会造成知识结构的偏差。这本书更适合作为一名零基础学员在学习初期用来建立肌肉记忆和基本概念的“拐杖”,一旦掌握了基础操作,就必须果断地将其束之高阁,转而投向更贴近当前行业标准和软件最新特性的资料。它是一份优秀的“起点指南”,但绝非通往“精通之路”的唯一地图。
评分关于高级应用方面,这本书的覆盖面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特别是涉及到与其他工程软件的协同工作,也就是书名中提到的“CAE”部分,感觉像是被硬生生地塞进来的一小块内容。当我试图通过这本书来了解如何将SolidWorks模型导出并导入到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应力计算时,内容戛然而止。它顶多展示了如何使用SolidWorks自带的“动态组件”或“运动分析”功能,看看零件在理想状态下的受力情况,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分析(如材料属性定义、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有着天壤之别。对于现代机械设计流程而言,从CAD到CAE的无缝对接是提升设计质量和缩短开发周期的关键。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的缺失,使得它无法成为一本涵盖“工程应用”全貌的参考书。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SolidWorks画出零部件”的说明书,而不是一本指导如何“进行工程验证和优化的工具书”。如果读者希望通过它来掌握现代设计验证流程,恐怕需要立刻转向其他更专业的CAE教材。
评分坦白讲,当我翻开这本厚厚的“秘籍”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名字里带着“完全自学手册”的字样,总觉得它应该涵盖一个机械工程师从新手到熟练工所需的一切知识体系。从初期的零件建模到中期的装配体管理,这本书的逻辑编排确实体现了一定的匠心。它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解如何利用参数化设计理念来构建可变尺寸的模型,这一点我非常欣赏,因为它强调了设计思维而非仅仅是软件操作的堆砌。然而,当我们进入到“工程图”这一环节时,我发现它的深度明显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图纸的标注规范、GD&T(几何尺寸与公差)的正确应用,以及如何生成符合出图标准的视图,才是决定设计能否被顺利制造的关键。这本书给出的工程图示例,虽然能让你看到一个基本的2D视图,但在处理复杂零件的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的细节处理上,讲解得过于简单化了,甚至有些地方的尺寸标注风格,与我后来在公司规范中学到的标准存在出入。我感觉作者似乎更侧重于“让模型能动起来”,而对于“如何让模型能被工厂准确理解和加工”这一核心环节,投入的精力不够,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建模操作指南,而非一个完整的机械设计流程手册。
评分对我来说看不懂,听不明白
评分还没有看,正在学习中,纸张质量不是很好
评分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
评分挺实用的 易懂 推荐大家购买
评分简单,给予初学者学习的信心,但有待深入
评分简单,给予初学者学习的信心,但有待深入
评分多少都会有点用,学习中
评分没学过这软件,打算自学,内容很丰富,
评分教材蛮好的!!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