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年人在回忆起自己童年强烈的求知欲被忽视时会说:“假如那时……”, 现在当年的孩子已成为父母,他们还能记得自己儿时的感受吗?《小小哲学家》就是一群想着孩子的成年人精心打磨的一本书。握住孩子的小手,在讲解中,在启发中,在问答中,打开他的心灵之窗,接受阳光的沐浴。
谁是“小小哲学家”?
“小小哲学家”是指四个小动物:天真的小猪、实际的小猫、爱幻想的小鸟以及爱怀疑的小狼。四个小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事情时,会相互询问,思索,就像哲学家一样。四个小动物,代表的是三岁以上的孩子们。哲学不一定是哲学家们的专属。法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儿童哲学专家雅克·莱维纳(JacauesLévine)认为,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哲学家。儿童从三四岁开始,就能提出成年人始终在思索的有关人生的问题,如“什么是死亡”,“人出生之前是在哪里”,“什么是幸福”,等等。
为什么要鼓励孩子自发提出这种哲学上的疑问?
因为这可以让每个孩子更加了解人性。
因为这表明孩子对世界自我完善的方式好奇。
还因为这是求知的一种表现,对于孩子的知识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本书汇集了《红苹果》杂志“小小哲学家”专栏上出现的所有主要哲学问题。这是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其他青年研究专家们在一起共同合作的结果。为尽可能贴切,每一个哲学问题都以孩子们之间对话的形式展开。
作为对每个主题的补充,书中引用了著名哲学家、学者的名言,或是谚语俗语,有助于开拓知识面,引人深思。
我们希望这本《小小哲学家》有助于大人跟孩子一起思考这些问题。哲学问题有时候恰如“大道无言”。
安娜-克莱尔·博尔泰(Anne-ClaireBeurthey)
[法]苏菲·孚尔罗(Sophie Furlaud),巴黎索邦大学文学系毕业,巴雅尔青年出版社儿童新闻编辑,主要从事女性文学、青少年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写作。主要作品为《家庭》、《圣经预言集》。
什么叫小孩?
什么是礼物?
为什么要努力?
朋友是什么呀?
弄错了就说明很笨吗?
为什么要有头儿?
嘲笑,是什么意思?
梦是真的吗?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什么叫长大?
好吃还是不好吃?
什么使人快乐?
这不公平!
死,是什么呀?
什么叫爱护自然?
为什么要过节?
为什么要上学?
害怕是什么?
出生前我们在哪里呢?
为什么总是要等呢?
什么叫恋爱呀?
什么叫烦?
生气有什么用呢?
什么叫思考?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它完美地诠释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文字块的分布、留白的运用、甚至字体的大小变化,都在为传递核心思想服务。有几页的布局设计得特别巧妙,比如在探讨“界限”的概念时,文字会故意被分割成两部分,中间用一个巨大的空白隔开,营造出一种“未完成”或“间隔”的感觉,读者需要自己把注意力在两部分之间来回穿梭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这种设计迫使我必须慢下来,仔细观察文字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扫过。此外,这本书中对对话的处理也十分高明,那些角色之间的问答,常常充满了双关和反讽的意味,这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语感和对潜台词的捕捉能力。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互动的、多层次的体验,而不是单向的灌输。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那种特有的、略带一丝忧郁却又充满希望的基调。它不像很多同类书籍那样,总是过度强调积极和光明的一面。相反,它敢于触碰那些孩子们内心深处可能藏有的困惑、孤独感,甚至是面对“无解”时的那种清醒的迷茫。比如,书中关于“遗憾”的探讨,并没有教导我们如何消除遗憾,而是教会我们如何与这种复杂的情绪共存。这种坦诚的态度,让我感到被理解和尊重。它没有把我们看作是需要被保护起来的、纯洁无瑕的个体,而是承认我们已经具备了处理复杂情感的能力。这种深刻的同理心贯穿始终,使得全书在保持其思辨性的同时,拥有了非常温暖的人文关怀。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加成熟、也更包容了,知道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简单的答案,而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深厚得令人惊叹,它有一种老派文学的韵味,但又完全贴合现代儿童的语境。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擅长使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件来展开讨论。例如,用一个坏掉的玩具时钟来探讨“停滞与前进”的关系,用一棵经历四季的树来讨论“身份的连续性”。这些意象的选择,既具象又充满诗意。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解构一种精心布置的符号系统。对于我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种审美和逻辑构建能力的潜移默化训练。这本书没有用那些廉价的、迎合大众的叙事方式,它坚持自己的节奏和深度,这让我更加尊重创作者的态度。每读完一个小故事,我都会合上书本,在脑海里默默地复述一遍核心的疑问,那种“被挑战”的感觉,太有意思了。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节奏掌控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完全没有拖沓感,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它不像那些传统的儿童读物那样,只是简单地讲述一个道理,然后戛然而止。相反,它更像是一系列精心编排的哲学小品集合,每一个“小品”虽然独立成篇,但又彼此呼应,构成了一个宏大的思考网络。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大问题”时的那种克制与开放。他把那些复杂的、抽象的概念(比如时间、变化、存在)打碎、重塑,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和场景包裹起来,但绝不把最终的结论钉死。这给我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去填补空白。我昨天晚上读完关于“记忆的可靠性”那一章后,竟然开始审视自己对童年的一些记忆,思考它们是否完全真实,还是已经被我的情感和后来的经历润饰过。这种对自身认知过程的反思,对于一个七岁多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体验。这本书简直是思维的健身房,让我体会到了思辨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简直太棒了!我完全沉浸在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里,每一次阅读都像进行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探险。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他总能用最简单的词汇,构建出最深刻的思考场景。比如,书中关于“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的探讨,并不是简单地引用科学知识,而是引导着小读者去思考“观察”本身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角度看问题可能带来的全新视角。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什么是公平”,作者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几个不同身份的小角色之间的互动,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判断,那种引导式的教育方式,比直接说教有效太多了。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也极其独特,色彩运用大胆而富有想象力,完全符合我这个年纪孩子的审美。我常常盯着图画看很久,那些线条和色块本身就在向我诉说着一些我还没完全理解,但能强烈感受到的情绪和概念。这本书真的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让我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追问的欲望,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内容很不错的一本绘本书,不过不太适合小宝宝自己直接读,更加适合家长读取其中的精髓,在实际生活中慢慢渗透,内容真的很有帮助!
评分小孩子值得看,很不错的书,推荐了!
评分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的服务,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货及时,配送员也非常的热情,
评分很好的一本绘本,孩子特别喜欢看,推荐购买!快递很负责任!
评分图文并茂,小孩子蛮喜欢阅读的。
评分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评分很可爱的说,活动囤了,正版书籍,就喜欢京东买书
评分适合6+小孩看,大人看着挺喜欢的。
评分印刷很好内容也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