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世界地圖冊》保持36開《世界地圖冊》原作風格,一麵地圖,一麵文字,內容結構、編排不變,地圖部分圖幅配置大幅調整,圖式圖例重新設計,增加新的現勢資料,擴大比例尺,調整符號、字體和顔色,使之更具現代風感。文字說明全麵改寫,體例保持原樣,增加現勢內容,增加對世界重點和熱點地區的敘述篇幅。新版《世界地圖冊》是一本具有很高實用價值、內容豐富、形式美觀大方、攜帶方便的世界地圖參考工具書。
★新版《世界地圖冊》與《中國地圖冊》內容、形式全麵配套
★平裝版與塑封版兩種裝幀形式,滿足不同需求
★傳承瞭原地圖設計的優良傳統,采用一麵圖一麵文的形式
★地圖內容全麵更新,大幅增加熱點地區圖幅和新的現勢資料
★文字說明全麵改寫,增加對世界重點和熱點地區的敘述篇幅
世界各國傢和地區 世界地形
亞洲
中華人民共和國
濛古
日本
朝鮮韓國
越南老撾
柬埔寨
緬甸
泰國
馬來西亞
文萊新加坡
印度尼西亞
東帝汶菲律賓
尼泊爾
不丹
印度
斯裏蘭卡馬爾代夫
孟加拉國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哈薩剋斯坦
烏茲彆剋斯坦土庫曼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
塔吉剋斯坦
伊朗
格魯吉亞亞美尼亞
阿塞拜疆
伊拉剋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
阿曼
也門
巴林卡塔爾
阿拉伯聯閤酋長國
敘利亞黎巴嫩
塞浦路斯
約旦
巴勒斯坦
以色列
土耳其
歐洲
挪威
瑞典芬蘭
冰島丹麥
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
立陶宛白俄羅斯
、、、、、、
突尼斯
概況 突尼斯共和國,麵積164 150平方韆米。首都突尼斯。國慶日(獨立日)為3月20日。貨幣第納爾。1964年1月10日與中國建交。
簡史
公元前9世紀腓尼基人在突尼斯灣沿岸建立迦太基城,後發展成奴隸製強國。公元前146年成為羅馬帝國的阿非利加省的一部分。公元5-6世紀先後被汪達爾人和拜占庭人占領。公元703年被阿拉伯人徵服。13世紀哈夫斯王朝建立瞭強大的突尼斯國傢。1574年淪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1881年成為法國的保護領地,1956年3月20日獨立。1957年廢除君主製,宣布成立共和國。
地理環境
位於非洲北端。北部多山,鄰近阿爾及利亞邊境的捨阿奈比山海拔1 544米,是全國最高峰;中西部為低地和颱地;東北部為沿海平原;南部為沙漠。邁傑爾達河是全國唯一的常流河。北部屬地中海型氣候,中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
居民 人口1 043萬,其中阿拉伯人占90%以上,其餘為柏柏爾人等。
文化 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伊斯蘭教為國教,主要是遜尼派,少數人信奉天主教、猶太教。
經濟
以農業為主的國傢。資源貧乏,主要礦物資源為磷酸鹽,還有石油、天然氣、鐵、鉛、鋅等。工礦業以石油和磷酸鹽開采、製造業和紡織業為主。糧食不能自給。盛産橄欖,橄欖油是突尼斯主要的齣口創匯農産品。中南部居民大多從事畜牧業,多飼養綿羊、牛和駱駝。齣口紡織品、石油製品、毛皮製品、化學製品、酸鹽、橄欖油等。進口産品主要是機械、電器設備、車輛及鋼鐵等。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是第一大外匯來源。近年來,在移動通信、互聯網、電子商務和高科技産業等領域發展迅速。交通運輸發達。
主要城市
突尼斯:首都,人口225萬,曆史名城。曾是古迦太基國的一個海濱村鎮。公元698年在今突尼斯城地址建麥地那城,並興建港口、船塢。建國後定為首都。市區由民族傳統的舊城麥地那和歐化的新城組成。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是主要的對外貿易港口。
名勝 突尼斯市、蘇塞、莫納斯提爾、邦角和傑爾巴島是著名的旅遊區。
集錦 傑姆古羅馬競技場始建於公元3世紀,呈橢圓形,長軸148米,短軸122米,高36米,分3層,有60個拱門,可容納3.5萬觀眾。是世界上三大古羅馬競技場之一。
……
32開本《世界地圖冊》自1995年初版以來。曆經3次改版,銷售量已愈110萬冊。該書已深入韆傢萬戶,為瞭更好地服務讀者。在多方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編製齣版瞭升級版32開《世界地圖冊》。
我不得不說,《世界地圖冊》簡直就是藝術品!它的紙張質感非常棒,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而且印刷質量也無可挑剔,色彩鮮艷飽滿,細節清晰銳利。我最喜歡的是它的信息密度,但又不會顯得雜亂無章。在有限的空間裏,它塞滿瞭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但組織得非常有條理,讓我能夠快速找到我想要的內容。舉個例子,當我查看某個國傢的地圖時,除瞭政治地理信息,它還會標注齣一些重要的自然資源分布,比如礦産、森林、水源等等。這些信息對於瞭解一個國傢的經濟基礎和發展潛力非常有幫助。而且,它還包含瞭一些關於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功能等社會經濟方麵的數據,這些都讓地圖更加立體和生動。這本書不僅僅是給那些需要查閱地理信息的人準備的,對於我這樣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來說,它就像一本百科全書,總能滿足我無盡的求知欲。我甚至覺得,這本書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瞭精心設計,每一個地方都充滿瞭巧思。
評分真的,我太愛《世界地圖冊》瞭!它給我帶來的驚喜,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考究,每一頁都充滿瞭視覺衝擊力,色彩運用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花哨,又能精準地傳達信息。我特彆喜歡它在標注一些文化符號和曆史遺跡時的用心,那些小小的圖標,卻承載著豐富的曆史和人文信息。我經常會對著地圖,想象著那些古老的文明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那些偉大的事件又是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地圖冊,更像是一本濃縮的世界曆史教科書,讓我能以一種更加直觀和生動的方式去學習。而且,我發現這本書在一些邊緣地區或者爭議地區,也會給齣相對客觀和中立的標注,這對於一個想要全麵瞭解世界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引導我去思考,去探索,去理解不同地區和國傢之間的復雜關係。每次翻開這本書,我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它讓我對世界的認知不斷地更新和拓展。
評分天哪,我最近挖到瞭一本《世界地圖冊》,簡直讓我這個平時對地理一竅不通的人,瞬間變身成為瞭一枚小小的探險傢!這本書真的太有魔力瞭,我拿到手的第一感覺就是厚實,打開它,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就吸引瞭我。封麵設計也非常大氣,感覺就像在翻開一本古老而神秘的寶藏圖。最讓我驚喜的是,裏麵不僅僅是簡單的國傢輪廓和首都名字,而是充滿瞭各種生動有趣的插圖和信息點。比如,在介紹某個國傢的時候,它會標注齣當地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築,配上簡短卻十分吸引人的介紹,讓我仿佛身臨其境。我特彆喜歡它在地圖旁邊標注的一些小知識,比如某個地區的特産、獨特的風俗習慣,甚至是當地的一些神話傳說。這讓我覺得,地圖不再是冰冷的數據,而是充滿瞭人文氣息的故事。我甚至花瞭整整一個下午,僅僅是在看著那些色彩斑斕的國傢和海洋,想象著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讓我覺得,世界真的很大,充滿瞭無限的可能,也讓我對接下來的探索充滿瞭期待。它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繼續深入瞭解。
評分我之前一直覺得地圖冊就是那種枯燥的、一張張冷冰冰的圖,但《世界地圖冊》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這本書的細節處理得太到位瞭,無論是海洋的深淺變化,還是山脈的起伏走勢,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伸手就能觸碰到那真實的地理景觀。我尤其欣賞它在標注上的清晰度和全麵性,各種大小城鎮、河流湖泊,甚至是重要的交通綫路,都一目瞭然。更絕的是,它在一些區域還專門加入瞭詳細的區域地圖,比如某個大都市的內部布局,或者某個著名國傢公園的景點分布,這種細緻入微的呈現方式,對於想要深入瞭解特定區域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最近在計劃一次旅行,這本書簡直就是我的齣行寶典!我能找到所有我感興趣的目的地,並且能清晰地瞭解當地的地形地貌,這讓我對旅行的規劃更加得心應手。它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信息,比如不同氣候帶的介紹,不同地貌的形成原因,這些都讓我對地理知識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感覺自己不像是單純在看地圖,而是在和這個世界進行一場沉浸式的對話,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故事和學問。
評分說實話,自從我有瞭《世界地圖冊》,我感覺自己的世界觀都被拓寬瞭。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它不僅僅關注政治邊界,還會深入到地理環境的細節,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某些國傢會形成,為什麼某些文化會在此興盛。我特彆喜歡它對於地形地貌的描繪,那些高山、河流、沙漠、雨林,都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呈現在我眼前,讓我能夠想象到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和生態係統的獨特性。它還會標注齣一些重要的地理現象,比如闆塊構造、洋流等等,這些都讓我對地球的運作有瞭更深的理解。我曾經在學習某個曆史事件時,總是覺得雲裏霧裏,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結閤著地圖去理解當時的地形地勢,一切都豁然開朗瞭。它讓我明白,地理環境在人類曆史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老師,用最直觀的方式,引導我認識這個奇妙的世界,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探索的勇氣和熱情。
評分在生態係統之中,不僅各個物種之間相互依賴,彼此製約,而且生物與其周圍的各種環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從結構上看,生態係統主要由生産者、消費者、分解者所構成。生態係統的功能是對地球上的各種化學元素進行循環和維持能量在各組分之間的正常流動。生態係統的多樣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態係統組成、功能的多樣性以及各種生態過程的多樣性,包括生境的多樣性、生物群落和生態過程的多樣化等多個方麵。其中,生境的多樣性是生態係統多樣性形成的基礎,生物群落的多樣化可以反映生態係統類型的多樣性。有些學者還提齣瞭景觀多樣性(landscape diversity),作為生物多樣性的第四個層次。景觀是一種大尺度的空間,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景觀要素組成的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域。景觀要素是組成景觀的基本單元,相當於一個生態係統。景觀多樣性是指由不同類型的景觀要素或生態係統構成的景觀在空間結構、功能機製和時間動態方麵的多樣化程度。遺傳多樣性是物種多樣性和生態係統多樣性的基礎(施立明等1993葛頌等1994),或者說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物種多樣性是構成生態係統多樣性的基本單位。因此,生態係統多樣性離不開物種的多樣性,也離不開不同物種所具有的遺傳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如何從有限的基因庫演化而來的呢?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驚人復雜性的關鍵在於轉錄因子對基因錶達的調控。隨著越來越多生物的基因組被測序,人們發現基因組中的基因總數並不能反映生物的復雜性,而轉錄因子往往以多種組閤的形式起作用,由此帶來瞭更大的復雜性。
評分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買過兩次,印刷質量還可以
評分一本好書,值得一看。
評分紙質不是最好的那種,內容簡明扼要,大的城市都能看到,跟介紹的差不多。
評分滿意,很愉快的一次購!贊!
評分查的方便 清晰 查詢方便
評分買過兩次,印刷質量還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