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这本《乌丢丢的奇遇:十年纪念典藏本》作者想用这个童话中吟痴老诗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这部诗童话,贯穿着追寻:追寻艺术的完美,追寻生命的完美。故事始于欠完美:乌丢丢只是一只丢失的小脚丫,成为完整的人时,便也有了人的弱点。因而他的奇遇,乃是他的成长经历。他所遇到的奇人异事,不可思议却蕴涵情理。无论种鸡蛋还是蘑菇伞,无论逆风的蝶还是与蛇对话,孩子们都曾经幻想过,感受过。这些感受和幻想,使孩子们追寻到了各自的心。乌丢丢跟珍儿融为一体,终于获得完美的生命。
内容简介
这本《乌丢丢的奇遇:十年纪念典藏本》这是一个优美的童话故事,优美之中透着些许忧伤。
作品围绕“乌丢丢”这个可爱的木偶形象,通过十四行诗花环首尾相扣的神奇叙事手法,展开了优美而忧伤的奇遇。
乌丢丢因为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他懂得用爱滋养生命,他用爱回报生命……
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鲜活。
爱,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乌丢丢的奇遇:十年纪念典藏本》以金波一以贯之的优美和抒情风格呈现,颂扬真、善、美,颂扬童心的可贵,是弥足珍贵的经典原创童话。由于作品优美动人、文句规范,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示范课的常用作品。
金波倾情奉献的这部作品自2003年首次出版以来,不仅深受广大儿童读者喜爱,也深深打动了成年读者的心,原《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先生专门撰写了激情洋溢的文学评点,使这个版本独具阅读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金波,1935年生。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了童话集、散文集、诗歌集、评论集等六十余册,代表作有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追踪小绿人》,短篇童话集《影子人》,散文集《和树谈心》,诗集《让太阳长上翅膀》等。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音乐教材。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的小脚印
第二章 小脚丫从哪里来
第三章 认识了“诗篓子”
第四章 孩子的情话
第五章 我的名字叫可人
第六章 重返童年的晚会
第七章 远行第一天
第八章 逆风的蝶
第九章 种鸡蛋的小姑娘
第十章 与蛇对话
第十一章 蘑菇人
第十二章 雕塑家的梦
第十三章 探访口袋村
第十四章 回归生命
尾声
附录一 作者手迹
附录二 我们都是乌丢丢
附录三 七十岁的幸福——《乌丢丢的奇遇》出版十周年访谈
精彩书摘
他陷入了沉思,仿佛看到了那个一跳一跳的“独脚”娃娃。可是,既然他是“跳”着来的,我怎么会没听到他的脚步声呢?
他又想起他梦中的那两行诗,怎么偏偏是“迈开左右脚”呢?明明是一只脚啊!有什么暗示吗?这一切都太蹊跷了。
吟痴先生心神恍惚了。他无法完成今天上午的“诗作业”了。
他每天一早都要出去散步,想一想昨夜梦见了什么诗句,或者看到什么值得写成诗的事情,回到家中就伏案写作,直到中午。
但他对于自己的诗,一向要求十分严格,写完了大多扔进了字纸篓。
他每天都扔掉许多废诗稿,所以他的纸篓子特别大,大得可以藏进一个小娃娃。别人都叫它“诗篓子”。
今天是安不下心来写诗了,都是被这小脚印闹的。
他穿着肥大的拖鞋满屋子走来走去,想发现一点蛛丝马迹。他弄不明白,怎么会只有左脚的脚印呢?这是个什么样的怪人呢?
吟痴先生从来很好奇,他常跟朋友说:“哪怕半夜里有鬼来找我,我都愿意跟他一块儿喝喝酒、谈谈诗。只是到今天,也没有鬼来拜访我。”他觉得很遗憾。
他开始想象满屋子的小脚印,他给他取名叫“小脚丫”,是个男孩,脏兮兮的;他是个孤儿,整天四处流浪。他今天到我家来,就是为了偷些吃的。
想到这,他立刻冲进厨房,他相信在那里可以发现一些新情况,帮助他破解小脚丫之谜。
他走进厨房,一切如故,案板上放着面包和水果,都原样摆着。看看地上,连个脚印都没留下,这证明“小脚丫”压根儿就没来过。
“小脚丫”不是个贪吃的孩子。他好像对他又了解了一些。不过,当他回到卧室,坐在老藤椅上的时候,他对自己的种种猜测和想象感到很可笑。他自觉不自觉地又进入了梦境。他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常常把梦看做真,把真看做梦。究竟有没有发生小脚丫的事,这小脚印是不是真的存在,还真说不准呢!
他又开始想他的诗,自然还是从那两句开始想起。他终于完成了一首诗,看了三遍,他觉得一无所取,团成一团,随手扔进了诗篓子。
这时,突然从诗篓子里站起一个丑娃娃,他往上一蹿,就像被弹簧弹了出来,平平稳稳地落在吟痴先生面前。
吟痴先生曾说过,他是一个敢招待小鬼喝酒的人,可是,现在,当这个丑娃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竟然手足无措了。
他先注意到他的脚。他真的只有一条左腿,他光着小脚丫。那胖胖的小脚丫上沾满了泥巴,有的已经干了,落下片片泥渍。
他再看看他的脸,也是沾满了灰,蓬头垢面,像个流浪儿。他戴着一顶小尖帽,帽顶上缀着一个红红的绒球。
“你是从马戏团逃出来的吗?”老诗人先开了口。
“您看我像吗?”小脚丫反问一句。
这小家伙还挺机灵的。他越不回答,越像逃出来的。老诗人想,既然他不愿回答,就换个话题。
“你能告诉我,你怎么会来到我家的?”
“这说来话就长了。”
吟痴先生点起了烟斗,准备听听小脚丫的故事。
……
《星尘的低语:宇宙探险家的航程》 献给所有敢于仰望星空的孩子 一本关于勇气、友谊与探索未知奥秘的史诗级绘本 --- 第一章:寂静的呼唤 故事开始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地球上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观星者”——一位名叫里奥的十岁男孩。里奥生活在一个被高耸入云的“信息墙”包围的城市里,墙内的人们沉迷于虚拟的景象,早已忘记了头顶那片浩瀚的夜空。 里奥不同。他的祖父,一位退休的宇航工程师,留给他一个布满灰尘的工具箱和一本泛黄的星图。每当夜幕降临,里奥会偷偷爬上城市最高建筑的残骸,用那架祖父亲手打磨的望远镜,窥探墙外那片被光污染几乎吞噬的星光。 一天晚上,当他将望远镜对准猎户座的腰带时,他捕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号——不是无线电波,而是一种近乎“颜色”的震颤,一种古老而温柔的低语,直接穿透了数百万光年的距离,抵达了他的心灵。信号源指向一片被所有现代星图标注为“虚空”的区域。 里奥知道,这不仅仅是科学发现,这是一种召唤。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留在安全却空虚的城市,还是追随那份寂静的呼唤,踏上可能永远无法回头的旅程? --- 第二章:拾荒者的智慧与“回声” 里奥的第一个盟友,是一个生活在城市边缘贫民窟里的女孩,名叫琪拉。琪拉比里奥年长两岁,她精通机械改造和电子垃圾的“再生艺术”。她不是一个梦想家,而是一个务实至极的生存者。她能将废弃的无人机部件、报废的能源电池和破损的太阳能板,重构成能抵抗城市治安机器人的有效工具。 当里奥向琪拉描述他听到的“星尘低语”时,琪拉起初不以为然,直到里奥展示了望远镜接收到的、无法用现有科技解释的“频率图谱”。琪拉的眼睛亮了,这不是神话,这是她擅长的领域——未被解密的信号。 他们决定建造一艘“星际拾荒船”。他们偷取了城市废料场最坚固的钛合金残片,用琪拉从报废的能源核心中提取出的稀有元素进行焊接。他们将船命名为“回声号”,意为对遥远星辰的应答。 这部分情节详细描绘了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躲避巡逻无人机的扫描,破解能源分配系统的防火墙,以及在一次险些被抓捕的遭遇中,琪拉如何用一个巧妙的电磁脉冲干扰,为他们争取了宝贵的逃脱时间。 --- 第三章:穿越迷雾之海 “回声号”最终在一次罕见的城市电力系统维护的间隙,冲破了城市上空的“信息墙”。他们成功进入了真实的大气层,而那片漆黑、深邃的宇宙,第一次以其真实的宏伟姿态展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他们首先遭遇了被称为“迷雾之海”的小行星带。这个星带并非由岩石构成,而是由高速漂浮的、带有电荷的冰晶云组成,任何常规的导航系统都会被瞬间烧毁。 在这里,里奥的“星图”发挥了作用。他发现,祖父的星图并非基于可见光,而是基于引力波的波动模式。他必须依靠感觉和祖父留下的古老三角测量法,在光速的混乱中为“回声号”开辟一条道路。 在穿越迷雾之海时,他们遭遇了首次真正的生命形式:一种以电磁场为食的、半透明的“浮游生物群”。这些生物无害,但它们聚集在一起时会产生强大的静电干扰,几乎将“回声号”的控制系统锁定。里奥和琪拉必须协作,里奥负责稳定船体,琪拉则冒险进行舱外作业,用特殊的绝缘涂层临时覆盖关键传感器。 --- 第四章:沉默的信标 经过漫长的航行,他们终于抵达了信号的原点——一个被恒星遗弃的行星系统。那里没有明亮的恒星,只有一颗缓慢旋转的、呈现深紫色的中子星,它散发着微弱但稳定的能量。 行星表面是一片寂静的晶体沙漠。信号指引他们降落在一座宏伟的、由某种非金属物质构成的巨大建筑群前。这些建筑被岁月侵蚀,但依然保持着完美的几何结构,仿佛是时间本身被雕刻成了艺术品。 他们进入了主信标塔。塔内没有复杂的仪器,只有中央悬浮着的一颗完美光滑的黑色球体。当里奥的手指触碰到球体时,真正的“奇遇”开始了。 球体没有发出声音,但它向里奥的意识中投射了海量的信息。这不是语言,而是纯粹的知识、情感和历史的洪流。里奥“看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没有战争,没有污染,他们将生命的一切意义倾注于“聆听宇宙的韵律”。他们发现宇宙的终极秘密,不是速度或力量,而是和谐的频率。 然而,这个文明在达到顶峰时,预见到了宇宙的某种“周期性消亡”,他们选择了不抵抗,而是将自己文明的全部智慧编码并发送出去,化为一种“低语”,等待着能接收到这份遗产的后来者。他们没有毁灭,他们选择了“升维”与宇宙融为一体。 --- 第五章:新的航向 里奥从这次精神接触中醒来时,他变了。他不再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他理解了他们文明遗留下的“频率”的重要性。琪拉也从塔内的能量核心中提取出了新的推进剂配方,这是一种可以利用空间自身张力进行超光速跃迁的物质。 他们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知识离开了。他们没有带走任何金银财宝,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财富是理解。 在返回地球的路上,他们面临了最后也是最艰难的抉择。他们已经拥有了改变人类命运的力量,他们可以带着先进的技术回归,也许能立刻解决地球上的能源危机和冲突。 但里奥和琪拉相视一笑,他们想起了那片沉默的晶体沙漠。他们明白,一个文明的真正进步,不能依赖于“馈赠”,而必须来源于“自身探索的渴望”。如果他们将答案直接抛给沉迷于虚拟的地球人,那只会是另一个更高级的“信息墙”。 他们决定,让“回声号”成为一个移动的知识中转站。他们将继续在宇宙中航行,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为了理解问题。他们将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在宇宙的偏远角落建立起新的观测站,并将这份探索的火种,以更微妙、更具启发性的方式,引导后来者去发现。 《星尘的低语》的最后一页,是“回声号”穿越一片充满未命名星云的空域,它不再是逃亡者,而是成为了一艘孤独而坚定的“引路灯”。 本书特色: 硬核科幻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 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对真实世界的疏离,以及科学探索的终极意义。 视觉震撼: 细腻描绘了高污染城市、冰晶星带、中子星光芒下的晶体遗迹等独特场景。 强调协作: 里奥的想象力与琪拉的实践能力是成就伟业的关键,展现了不同性格的完美互补。 开放式结局: 故事的终点是新的开始,鼓励小读者永远保持探索的姿态。 适合年龄: 8-12岁,对天文、物理和冒险故事有浓厚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