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著名设计师王志弘亲自操刀设计!
一部了解中国节气文化的入门书,一部可以按时阅读、读上一年,从而了解时间、空间及其于我们生命意义的作品。
首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背景和时间,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本书以宏大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介绍了节气在天文、气候、农业、养生、历史、美学、哲学观念等方面的常识,对于每一节气、物候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
解读中国人的时间哲学。节气不仅跟农业、养生等有关,也跟我们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和认知有关。作者将节气的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的关系作了说明,让当代人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古典时间在我们身上依然发挥着作用。
引领当代人重温古典时光,亲近天地万物。二十四节气既是生存方式,也是生活方式。重温节气不仅仅是追忆逝去的田园牧歌,更是温故知新的寻根感悟之旅。
文人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4幅节气美图。每个节气篇章都配有老树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一幅,让读者直观感受节气之美。
著名设计师王志弘亲自操刀,赋予本书一种现代美感,切合了《时间之书》将古典时光呈现给当下的初衷。
余世存:“这本书是关于节气时间的书。关于节气时间,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或听说过,但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不知道节气时间的历史、习俗,也不知道节气跟我们自身的关系,更不知道节气时间对人类的要求。如果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我的这本书就是讲节气与我们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书,节气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如果借用霍金的话来说,我的这本书是讲中国文化眼里的时间简史。只不过,跟海德格尔的晦涩、霍金的高远相比,时间之书更平实,也更有实用性
“人不分古典现代,都跟时间有深刻的联系。就像我们经常说,时间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却总是忘了了解这个朋友,珍惜这个朋友。生物学有几个关于时间的概念:调时、定时。定时是生物调节自身生命活动,使之按照一定的时序起动、进行和终止的过程。植物的开花与蜜蜂的采蜜同步;而某些小型无脊椎动物的交配时间异常短暂,交配双方必须准时到达同一地点。科学研究的结论是,准确的定时能力是生物世界得以进化到目前规模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很遗憾,我们现代人在调时、定时方面不如古人,不如大自然的动物植物。我们把时间紊乱当作一种进步,把时间当作文明的飞跃,这是片面的。任何生命,乃至非生命存在,都有时间的烙印,比如钢铁也有记忆。任何生命都在演进中把握自己的时间,如果我们不把握到自己的时间,我们就会被圈子的时间、网络时间、微信时间、社会时间裹挟走了。
“我们的身体当然并未丧失调时、定时的能力,我们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比如大家都熟悉到乡村去住一两天,生物钟就调整到位了。还有,倒时差也是。一个人从国外旅行回来,我们都知道他要倒时差,这就是调时,调到位了,他的胃口、他的精力才能恢复正常。一个人到了一个陌生环境,比如一个老外来中国,也要倒时差,调时,有的老外过半年就能用中文开玩笑了,很快适应了我们社会的环境,这有利于他的生活和事业。所以说,现代人仍离不开时间。”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本书依托作者的研究,将节气等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格规定做了说明,以及人在时间中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作者对每一节气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对二十四节气中众多的物候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做了精彩的介绍;又从现代人的视野出发,理性地分析了时间的功能,证实中国人将律历并称的意义,在日历变易之际,有我们生存的规律和律令。每个节气都配有老树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一幅。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坠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坠富有思想冲击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老树,画家、学者,本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初读《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我便被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深深打动。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置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而是以一种极具共情力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脉络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小满的麦浪翻滚,大暑的蝉鸣聒噪,寒露的层林尽染,冬至的炉火正旺。他笔下的节气,不再是书本上的冰冷名词,而是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变得鲜活而有温度。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源于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根基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是如何顺应天时,耕作生息,并将这种智慧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每一个节气时,总能巧妙地连接起自然景物、农事活动、民俗风情,乃至古人的情感世界。这种多维度的解读,让节气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构成了一幅宏大而精妙的时间画卷,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深刻联系。
评分这本《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设计所吸引。书页泛着温暖的米黄色,散发着淡淡的纸张香气,仿佛握住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凝固了时光的古老卷轴。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让我着迷。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人心,“时间之书”,这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余世存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略有耳闻,但深入了解他的文字,还是从这本书开始。翻开第一页,就被他那如涓涓细流般却又蕴含深邃力量的文字所吸引。他不是简单地罗列节气名称,更不是枯燥地讲解天文地理知识,而是将每一个节气都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故事,赋予了情感。读他的文字,总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中国式韵味,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一种对生命流转的哲思。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书桌前,在窗边,在田野间,用他的笔触,捕捉着四季轮回的细微变化,用他的思想,洞察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他笔下的每一个节气,都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个生活场景的缩影,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评分《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温润的、渗透性的启发。作者的语言风格不张扬,但字字珠玑,蕴含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他仿佛是一位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的向导,指引我们去感受每一个节气的独特韵味。我特别喜欢他在描述节气时,那种将宏观的自然景象与微观的个体感受相结合的写法。例如,他写立春,不仅仅是万物复苏的景象,更是蕴含了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和期盼。他写白露,不仅仅是空气中弥漫的水汽,更是隐藏着一种微妙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秋意。这种多层次的描绘,让每一个节气都变得立体而富有感染力。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去回想自己经历过的那些节气,去感受那些被时间冲淡的情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时间的意义,让我意识到,我们生活在每一个当下,都与漫长的历史和广阔的自然紧密相连。它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更加懂得感恩自然,也更加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与其说是讲解,不如说是沉醉。余世存先生的笔触,如同老酒,越品越醇厚。他没有选择那种大刀阔斧、直奔主题的写作方式,而是像一位智者,娓娓道来,将二十四节气的奥秘,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呈现在读者眼前。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一次与自然的对话。我惊叹于他对每一个节气背后蕴含的文化意涵的深刻挖掘。他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物候变化,更是深入到节气的精神内核,探讨它们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我曾以为对节气已有相当的了解,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作者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传统智慧,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解读,让我们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重新找回与土地、与自然的连接,找回那份久违的宁静与从容。这种对传统的温情回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切体认,让我读来既有共鸣,也备受启发。
评分读完《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与时间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深刻,也更充满诗意。余世存先生以他独特的笔触,将二十四节气这一古老而又鲜活的概念,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不是在教导,而是在分享,分享他对时间,对自然,对生命最真挚的感悟。我喜欢他那种旁征博引,却又浑然天成的叙述方式。他能将历史典故、文学诗歌、甚至现代的生活细节,都巧妙地融入到对节气的解读之中,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回味。这本书让我明白,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划分季节的刻度,更是中国人生活节奏的脉搏,是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智慧的体现。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找到一种与时间对话的方式,一种与自然连接的温度。合上书页,心中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以及对生命轮回的深深敬意。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友,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提醒我,在匆忙赶路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天,感受一下风,听听雨,体味时间的真正含义。
评分看了一部分,感觉百度就足够了,没必要抱着一本看,不好说书不好,肯定是没买好。
评分正版图书,价格便宜,值得推荐
评分看此书长知识,谢谢作者!
评分日常用品,物流给力。
评分一直都想买余世存老师这本,终于到了
评分看此书长知识,谢谢作者!
评分好
评分看了一部分,感觉百度就足够了,没必要抱着一本看,不好说书不好,肯定是没买好。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