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身世医之家,绵阳市名中医。幼读四书、五经,古汉语基础扎实。2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资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医疗工作,后又任教于绵阳中医学校(现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育工作,善于思索,屡起沉疴,擅于治疗疑、难、重、危、怪病证,学验俱富。临证追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伤寒与温病相结合,古方与时方相结合,内、妇、儿、外各科相结合,四诊与现代检查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不存门户之见,求真务实,不断创新,深得群众爱戴。
评分1999年,邓宇,等; 藏象分形五系统的新英译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09期分形藏象五系统,心系统,肝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肾系统,藏象五系统,超脱出心肝脾肺肾五脏腑,五器官的传统局限性认识
评分3月3日四诊,肢节烦疼虽解,但膝以下浮肿有增,扪之不温,背部仍疼,苔黄不退,脉来沉细。此为湿热已去,阳亦衰微,当舍苔从脉,易辙改弦,拟五积散水煎,少少与之。青蒿10g草果仁7g槟榔12g知母10g厚朴12g甘草2g白芍12g黄芩10g白芥子10g郁金12g藿香12g佩兰10g一剂水煎,分六次,日四夜二服。
评分(5)在体为脂肪:胰脏维持体内糖、脂肪的代谢,将食物化生、吸收,保持体内有丰富的脂肪及糖分,以贮藏和调节体内必需的热能供求量。主要体现在葡萄类物质的化生及统摄作用,阻断糖分的流失,以维持脂肪的活性;脂肪的活性强,利于体内湿热之气的散发,脂肪的密闭性,可抵御风寒外袭进入体内;如果脏腑功能失常,体内津液得不到控制,而挟带糖分等营养物质外流,则出现脂肪松软无力,体内热量减少而畏寒怕冷、肢体酸楚无力等一系列病症。
评分熟读《四书》、《五经》等古籍而能文,深究《内经》、《伤寒》等经典而能医,知识不断深化和更新,40余年之医教研紧密结合,被同行誉为学验俱丰。对肝硬化《腹水》,倡"软肝宜刚,不伤脾胃,利水淡缓,无损气阴"的原则。创系列专方,具有独特的疗效,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冠心病均有系列专方,疗效超群。肝胆结石和泌尿系结石,多采用溶化而解,无痛而安。萎缩性胃炎、消化系溃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肺结核出血和支气管扩张出血,创有高效奇特专方。白疲风多王月内痊愈。对内、妇、儿科之诸多疾病有其独特建树。追求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伤寒与温病相结合,内妇儿各科相结合,古方与时方相结合,现代检查手段与四诊相结合,取长补短。撰《推拿学》10万余字,发表论文10余篇。
评分(2)主统摄:是指胰脏有化生和控制散布津液的功能,使津液在体内正常利用不致外泄。胰统津液的机理,即是胰气的固摄作用。胰脏是津液的化生之源,胰气旺盛,就能保证津液的充分布施,如果出现胰不化生和统摄布施,就会产生体内津液不足或流失,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不固,造成消瘦、无力、神疲等阴阳两虚的症候。所以胰脏具有养阴固阳的作用。
评分28日复诊,寒热往来次数减半,口不甚渴,自觉热退,他觉肤热微汗,胸闷胁胀,大便溏,苔黄而厚腻。湿热交蒸之象已露,法拟利湿清热,方遣甘露消毒丹加味:
评分临阵的经验值得学习
评分青蒿10g草果仁7g槟榔12g知母10g厚朴12g甘草2g白芍12g黄芩10g白芥子10g郁金12g藿香12g佩兰10g一剂水煎,分六次,日四夜二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