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宗德,呂光宏,劉雍 著
圖書標籤:
  • Linux
  • 係統編程
  • C語言
  • 內核
  • 網絡編程
  • 多綫程
  • 進程間通信
  • API
  • 高級編程
  • Unix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292902
版次:3
商品編碼:11116797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11-01
頁數:486
字數:95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圍繞Linux操作係統“一切都是文件”的特點,講述瞭Linux操作係統下應用層“一段執行單元(進程)對係統資源(CPU資源、各類文件資源)的管理”。詳細介紹瞭Linux係統編程環境及編程工具(GCC/Makefile/GDB)、文件管理(文件屬性控製、ANSI以及POSIX標準下文件讀寫操作、終端編程)、進程管理(創建、退齣、執行、等待、屬性控製)、進程間通信(管道、消息隊列、共享內存)、進程間同步機製(信號量)、進程間異步機製(信號)、綫程管理(創建、退齣、取消等以及屬性控製)、綫程間同步(互斥鎖、讀寫鎖、條件變量)、綫程與信號以及BSD socket編程中的TCP、UDP、原始套接口、網絡服務器應用開發等內容,並對Linux係統下的音頻應用程序開發做瞭講解。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內容豐富、緊扣應用,適閤從事Linux下C應用編程的人員閱讀,也適閤從事嵌入式Linux開發的人員閱讀。

目錄

第1章 Linux下C語言開發環境
1.1 Linux操作係統簡介
1.1.1 Linux操作係統簡介
1.1.2 GNU/Linux簡介
1.1.3 相關術語介紹
1.2 Linux開發初步
1.2.1 Linux下C程序標準
1.2.2 庫函數和係統調用
1.2.3 在綫文檔介紹
1.2.4 獲取錯誤信息
1.3 部分常用工具簡介
1.3.1 tar打包器
1.3.2 Linux常用命令及工具
1.4 Linux下編碼風格
1.4.1 GNU編碼規範
1.4.2 Linux內核編碼規範

第2章 Linux下C語言開發工具
2.1 常用編輯工具
2.1.1 VIM編輯器
2.1.2 Emacs編輯器
2.1.3 Source Insight工具
2.2 GCC/GDB編譯調試工具基礎
2.2.1 GCC/G++簡單介紹
2.2.2 GDB調試工具簡介
2.2.3 使用GCC編譯C程序示例
2.2.4 使用g++編譯C++程序示例
2.2.5 GDB演示示例

第3章 Linux進程存儲管理
3.1 Linux程序存儲結構與進程結構
3.1.1 Linux可執行文件結構
3.1.2 Linux進程結構
3.1.3 C變量及函數存儲類型
3.1.4 棧和堆的區彆
3.1.5 示例:查看代碼中各數據存儲位置
3.1.6 常見內存錯誤示例分析
3.2 ANSI C動態內存管理
3.2.1 內存分配的基本方式
3.2.2 示例:為程序申請動態內存空間
3.2.3 內存數據管理函數
3.3 Valgrind及valkyrie內存管理工具
3.3.1 Valgrind介紹
3.3.2 Valgrind安裝與使用
3.3.3 valgrind圖形化工具Valkyrie
3.3.4 內存檢測示例
3.4 Linux進程環境及係統限製
3.4.1 進程與命令行選項及參數
3.4.2 進程與環境變量
3.4.3 Linux係統限製
3.4.4 Linux時間管理

第4章 ANSI C文件IO管理
4.1 文件及文件流
4.1.1 文件與流的基本概念
4.1.2 標準流及流主要功能
4.1.3 文件流指針
4.1.4 緩衝區類型
4.1.5 指定流緩衝區
4.2 ANSI C文件I/O操作
4.2.1 打開關閉文件
4.2.2 讀/寫文件流
4.2.3 文件流定位
4.2.4 實現文件復製操作示例
4.3 流的格式化輸入/輸齣操作
4.3.1 printf/scanf函數分析
4.3.2 fprintf/fscanf函數分析
4.3.3 sprintf函數分析
4.3.4 sscanf函數分析

第5章 POSIX文件及目錄管理
5.1 文件描述符與內核文件錶項
5.1.1 文件流與文件描述符的區彆
5.1.2 文件錶結構圖
5.1.3 文件描述符與文件流的轉換操作
5.2 POSIX標準下文件IO管理
5.2.1 創建/打開/關閉文件
5.2.2 文件控製fcntl
5.2.3 讀/寫文件內容
5.2.4 使用POSIX IO實現大於2G文件復製
5.2.5 文件定位
5.2.6 同步內核緩衝區
5.2.7 映射文件到內存
5.2.8 鎖定/解鎖文件
5.3 目錄流基本操作
5.3.1 打開/關閉目錄文件
5.3.2 讀/寫目錄內容
5.3.3 定位目錄位置
5.3.4 添加和刪除目錄
5.3.5 當前工作路徑操作
5.3.6 文件流、目錄流、文件描述符總結
5.4 應用案例:遞歸文件目錄復製操作
5.4.1 應用需求及流程圖
5.4.2 示例代碼

第6章 普通文件、連接文件及目錄文件屬性管理
6.1 Linux文件係統管理
6.1.1 Linux下VFS虛擬文件係統
6.1.2 ext2文件係統結構
6.1.3 目錄文件及常規文件存儲方法
6.2 Linux係統下文件類型及屬性
6.2.1 Linux文件類型及權限
6.2.2 Linux文件類型
6.2.3 文件權限修飾位
6.2.4 文件訪問權限位
6.3 Linux文件屬性管理
6.3.1 讀取文件屬性
6.3.2 修改文件權限操作
6.3.3 修改係統umask值
6.3.4 修改文件的擁有者及組
6.3.5 用戶名/組名與UID/GID的轉換
6.3.6 創建/刪除硬連接
6.3.7 符號連接文件特殊操作
6.3.8 文件時間屬性修改與時間處理
6.4 示例:ls ?l以排序方式列齣目錄信息
6.4.1 需求及知識點涵蓋
6.4.2 流程及源代碼實現
6.5 示例:實現tree係統命令

第7章 終端及串口編程
7.1 終端設備類型
7.1.1 實際的物理串口
7.1.2 控製颱終端
7.1.3 虛擬終端
7.1.4 當前終端
7.2 終端屬性控製
7.2.1 讀取/設置終端屬性信息
7.2.2 c_cflag終端控製選項
7.2.3 c_lflag終端本地選項
7.2.4 c_iflag終端輸入選項
7.2.5 c_oflag終端輸齣選項
7.2.6 c_cc[NCCS]終端控製字符
7.2.7 IOCTLs控製終端
7.2.8 進程與終端
7.3 串口編程
7.3.1 串口物理設備
7.3.2 串口終端基本操作
7.3.3 串口編程示例
7.4 控製颱終端應用基礎
7.4.1 終端屬性設置
7.4.2 控製命令基本格式
7.4.3 從控製颱終端獲取信息不迴顯

第8章 Linux進程管理與程序開發
8.1 進程環境及進程屬性
8.1.1 程序、進程與進程資源
8.1.2 進程狀態
8.1.3 進程基本屬性
8.1.4 進程用戶屬性
8.2 進程管理及控製
8.2.1 創建進程
8.2.2 在進程中運行新代碼
8.2.3 迴收進程用戶空間資源
8.2.4 迴收內核空間資源
8.2.5 孤兒進程與僵死進程
8.2.6 修改進程用戶相關信息
8.3 Linux特殊進程
8.3.1 守候進程及其創建過程
8.3.2 日誌信息及其管理
8.3.3 守候進程應用示例

第9章 進程間通信--管道
9.1 進程間通信--PIPE
9.1.1 無名管道概念
9.1.2 無名管道文件操作的特殊性
9.1.3 文件描述符重定嚮
9.1.4 實現who|sort
9.1.5 流重定嚮
9.2 進程間通信--FIFO
9.2.1 有名管道概念
9.2.2 有名管道管理及其特殊性
9.2.3 管道基本特點總結

第10章 Linux異步信號處理機製
10.1 Linux常見信號與處理
10.1.1 信號與中斷
10.1.2 信號基本概念
10.1.3 信號的生命周期
10.1.4 發送信號
10.2 安裝信號與捕獲信號
10.2.1 信號處理辦法
10.2.2 signal安裝信號
10.2.3 sigaction安裝信號
10.2.4 signal的係統漏洞
10.3 安裝信號與捕獲信號
10.3.1 設置進程屏蔽信號集
10.3.2 獲取當前未決的信號
10.3.3 信號集閤操作
10.3.4 信號集閤操作應用示例
10.4 等待信號
10.4.1 pause函數
10.4.2 sigsuspend函數
10.5 信號應用實例

第11章 System V進程間通信
11.1 System V IPC基礎
11.1.1 key值和ID值
11.1.2 擁有者及權限
11.2 消息隊列
11.2.1 消息隊列IPC原理
11.2.2 Linux消息隊列管理
11.2.3 消息隊列應用實例
11.3 信號量通信機製
11.3.1 信號量IPC原理
11.3.2 Linux信號量管理操作
11.3.3 SEM_UNDO參數的應用
11.3.4 使用信號量實現生産消費問題
11.4 共享內存
11.4.1 共享內存IPC原理
11.4.2 Linux共享內存管理
11.4.3 共享內存的權限管理示例
11.4.4 共享內存處理應用示例

第12章 Linux多綫程編程
12.1 綫程基本概念與綫程操作
12.1.1 綫程與進程的對比
12.1.2 創建綫程
12.1.3 綫程退齣與等待
12.1.4 取消綫程
12.1.5 綫程與私有數據
12.2 綫程同步機製
12.2.1 互斥鎖通信機製
12.2.2 條件變量通信機製
12.2.3 讀寫鎖通信機製
12.3 多綫程異步管理--信號
12.3.1 綫程信號管理
12.3.2 綫程信號應用實例
12.4 綫程屬性控製
12.4.1 獲取綫程ID
12.4.2 初始化綫程屬性對象
12.4.3 獲取/設置綫程detachstate屬性
12.4.4 獲取/設置綫程棧相關屬性

第13章 Linux Socket網絡編程基礎
13.1 網絡通信基礎
13.1.1 TCP/IP協議簇基礎
13.1.2 IPv4協議基礎
13.1.3 點分十進製IP地址與二進製IP地址轉換
13.1.4 網絡數據包封包與拆包過程
13.1.5 字節順序與大小端問題
13.2 BSD Socket網絡通信編程
13.2.1 BSD TCP通信編程流程
13.2.2 BSD Socket網絡編程API
13.3 使用TCP實現簡單聊天程序
13.3.1 服務器端代碼分析
13.3.2 客戶器端代碼分析
13.4 網絡調試工具
13.4.1 tcpdump的使用
13.4.2 netstat工具使用
13.4.3 lsof工具使用

第14章 TCP高級應用
14.1 文件I/O方式比較
14.2 I/O阻塞與非阻塞操作
14.2.1 阻塞與非阻塞基本概念
14.2.2 非阻塞應用示例
14.3 socket多路復用應用
14.3.1 select()與pselect函數介紹
14.3.2 poll與ppoll函數
14.3.3 多路復用應用示例
14.4 控製socket文件描述符屬性
14.4.1 set/getsockopt()修改socket屬性
14.4.2 fcntl控製socket
14.4.3 ioctl控製文件描述符

第15章 UDP網絡編程應用
15.1 UDP網絡編程基礎
15.1.1 UDP網絡通信流程
15.1.2 使用AF_INET實現UDP點對點通信示例
15.2 UDP廣播通信
15.2.1 廣播地址與廣播通信
15.2.2 UDP廣播通信示例
15.3 UDP組播通信
15.3.1 組播地址與組播通信
15.3.2 UDP組播應用示例
15.4 socket信號驅動
15.4.1 異步信號處理機製流程
15.4.2 信號驅動方式處理UDP數據
15.5 域名與IP信息解析
15.5.1 Linux下域名解析過程
15.5.2 通過域名返迴主機信息
15.5.3 通過域名和IP返迴主機信息
15.5.4 getaddrinfo獲取主機信息

第16章 網絡服務器應用設計
16.1 迭代服務器設計
16.1.1 xinetd服務介紹
16.1.2 時間服務器應用
16.2 多進程/多綫程並發服務器設計
16.2.1 多進程實現多客戶端
16.2.2 多綫程實現多客戶端
16.2.3 基於HTTP的多進程並發文件服務器
16.3 進程池/綫程池服務器設計
16.3.1 進程池/綫程池服務器模型
16.3.2 綫程池文件服務器示例

第17章 本地通信與原始套接口
17.1 sock實現本地進程間通信
17.1.1 使用socket實現本地進程通信
17.1.2 使用AF_UNIX實現本機數據流
17.2 本地socket傳遞文件描述符
17.2.1 sendmsg/recvmsg函數
17.2.2 傳遞文件描述符示例
17.3 原始套應用程序開發
17.3.1 原始套接口基本原理
17.3.2 原始套接口實現ping應用程序
17.3.3 原始套實現DOS攻擊

第18章 音頻應用程序開發基礎
18.1 WAV音頻文件格式分析
18.1.1 數字音頻基本參數
18.1.2 WAV音頻文件結構
18.1.3 讀齣WAV格式文件頭信息
18.4.4 MP3文件格式
18.2 OSS音頻設備編程
18.2.1 OSS音頻設備基本架構
18.2.2 OSS音頻編程應用示例
18.3 ALSA音頻設備編程
18.3.1 ALSA基本架構
18.3.2 alsa-libs基本應用
18.3.3 ALSA音頻編程示例

前言/序言


《掌握 Linux 內核:從源碼到實踐》 本書深入剖析瞭 Linux 內核的運行機製,旨在為廣大 Linux 係統開發者、內核愛好者以及希望深入理解操作係統底層原理的工程師們提供一本權威且實用的參考。我們不局限於枯燥的理論闡述,而是緊密結閤最新的內核源碼,帶領讀者一步步揭開 Linux 內核神秘的麵紗。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的結構設計遵循從宏觀到微觀、從概念到實現的脈絡,確保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 Linux 內核的復雜體係。 第一部分:Linux 內核概覽與架構 內核的誕生與演進: 迴顧 Linux 內核的發展曆程,理解其設計理念的演變,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曆史基礎。 內核空間與用戶空間: 詳細解析進程上下文切換、係統調用接口,以及兩者之間嚴格的界限和交互機製。 內核模塊化機製: 深入探討內核模塊的加載、卸載、參數傳遞等,理解其在驅動開發和功能擴展中的重要性。 進程與綫程管理: 詳解進程的生命周期、調度策略(O(1)調度器、CFS調度器),以及綫程的創建、同步與通信。 內存管理: 剖析虛擬內存的實現,包括頁錶、內存分配器(Slab、Buddy)、缺頁中斷處理等,理解高效內存利用的奧秘。 中斷與異常處理: 深入講解中斷的産生、中斷控製器、中斷服務例程(ISR)的編寫,以及異常嚮量錶的處理。 定時器與延遲: 掌握軟中斷、tasklet、工作隊列(workqueue)等在異步處理中的應用,以及不同精度定時器的使用場景。 第二部分:關鍵子係統的源碼深度解析 進程調度器深入: 精細分析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的實現原理,包括紅黑樹、調度實體、公平調度等核心概念,以及進程在不同優先級下的行為。 內存管理精細化: 詳細講解 Huge Pages、內存壓縮、匿名內存管理、文件緩存等高級內存管理技術,並結閤源碼分析其性能優化策略。 I/O 調度器: 剖析 CFQ、BFQ、Deadline 等 I/O 調度器的設計思想和實現細節,理解它們如何平衡吞吐量和延遲。 文件係統: 深入講解 VFS(Virtual Filesystem Switch)的設計,以及 ext4、XFS、Btrfs 等主流文件係統的內部結構和操作流程。 網絡協議棧: 詳細解析 TCP/IP 協議棧的內核實現,包括套接字(socket)的創建、數據包的收發、擁塞控製算法等。 設備驅動模型: 講解 Linux 設備模型(kobject、kset、sysfs),以及總綫(bus)、設備(device)、驅動(driver)之間的注冊和綁定關係。 第三部分:係統調用與內核調試 係統調用接口: 詳盡分析常見的係統調用(如 fork, exec, read, write, open, close 等)的內核實現,理解用戶態程序如何與內核交互。 信號處理機製: 深入講解信號的産生、傳遞、處理以及信號量的應用。 同步與互斥: 掌握自鏇鎖、互斥鎖、信號量、讀寫鎖等內核同步原語的使用,避免競態條件。 內核調試技術: 介紹 GDB、Kprobes、Ftrace、SystemTap 等強大的內核調試工具,幫助讀者定位和解決內核問題。 性能分析工具: 學習使用 perf、vmstat、iostat 等工具,對係統性能瓶頸進行精準分析。 第四部分:高級主題與應用 容器與虛擬化: 探討 Linux 容器(如 Docker)和虛擬化技術(如 KVM)背後的內核支持,理解 cgroups 和 namespaces 的作用。 安全加固: 介紹 SELinux、AppArmor 等安全模塊的原理和配置。 實時 Linux: 探討 PREEMPT_RT 補丁,理解其如何實現更低的延遲和實時性。 eBPF 技術: 介紹 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在內核動態追蹤、性能分析和網絡加速方麵的強大能力。 本書特色: 源碼導嚮: 大量引用最新的 Linux 內核源碼片段,並進行詳細的注解和分析,讓讀者直接麵對內核的實現細節。 理論與實踐結閤: 講解清晰透徹的理論概念,並輔以相關的示例代碼和實際操作指導,幫助讀者融會貫通。 循序漸進: 從基礎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復雜的子係統和高級主題,適閤不同層次的讀者。 麵嚮未來: 關注 Linux 內核的最新發展趨勢,引入 eBPF 等前沿技術。 適讀人群: 有一定 Linux 操作和 Shell 腳本基礎,希望深入理解操作係統原理的開發者。 從事 Linux 內核開發、驅動開發、嵌入式係統開發的工程師。 對操作係統底層機製充滿好奇,希望成為“懂內核”的係統管理員。 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 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 深刻理解 Linux 內核的設計哲學和工作流程。 熟練運用內核提供的各種機製進行係統開發和性能調優。 掌握調試內核和定位疑難雜癥的實用技巧。 為進一步探索更底層的操作係統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是一次對 Linux 內核精彩世界的探索之旅,期待與您一同開啓這段深度學習的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枯燥的概念轉化為生動、可操作的代碼示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係統調用時,那種抽絲剝繭般的分析。他會從一個簡單的 `open()` 係統調用開始,然後追溯到內核中的具體實現,包括係統調用的入口、用戶空間到內核空間的切換、係統調用號的作用,以及參數的傳遞方式等等。這種深度的剖析,讓我對 Linux 的工作原理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舉個例子,在書中關於文件 I/O 的部分,他詳細比較瞭標準 C 庫提供的 `read()/write()` 和底層的 `syscall(SYS_read)/syscall(SYS_write)`,並解釋瞭它們之間的區彆以及在高並發場景下的性能考量。這對於我選擇閤適的文件操作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性能損失,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另外,關於進程管理和信號處理的章節,也非常精彩。作者用大量的圖錶來展示進程狀態的切換、進程樹的結構,以及信號如何在進程間傳遞和處理。他甚至還講解瞭如何通過 `ptrace` 係統調用來實現一個簡單的調試器,這讓我對調試的底層機製有瞭更直觀的理解。我之前一直覺得信號處理很神秘,但讀完這一章,我纔明白它其實是一套精心設計的通信機製,用來通知進程發生瞭某些特定事件。書中提供的示例代碼,我都親自編譯運行過,並且嘗試著修改和擴展,每一次實踐都加深瞭我對概念的理解。這本書的實踐性極強,絕對是想深入理解 Linux 底層運作的程序員的必備參考。

評分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在介紹 Linux 係統安全方麵,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技巧和深入的原理分析。作者從用戶和權限管理的基礎講起,然後深入到文件權限、ACL(Access Control List)、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等高級的安全機製。我尤其欣賞他關於 SELinux 的講解,他通過生動的例子,解釋瞭 SELinux 的安全上下文、策略規則等核心概念,以及如何使用 `chcon`、`restorecon` 等命令來管理安全上下文。這讓我對 SELinux 這個曾經讓我感到神秘和難以理解的安全機製,有瞭清晰的認識。書中還詳細介紹瞭 `chroot` 機製,以及如何利用它來創建一個隔離的運行環境,從而提高程序的安全性。我曾經嘗試著使用 `chroot` 來部署一個 Web 應用,實現瞭進程的隔離,有效提升瞭應用的安全性。此外,作者還講解瞭套接字選項 `SO_PEERCRED` 的用法,可以通過它來獲取對方進程的 UID、GID 和 PID,從而實現更精細化的訪問控製。書中還提到瞭關於緩衝區溢齣攻擊的原理,以及如何通過棧保護、ASLR(Address Space Layout Randomization)等技術來防範此類攻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讓你瞭解 Linux 的安全特性,更能教會你如何利用這些特性來構建更安全的應用程序。

評分

拿到《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這本書,說實話,在打開封麵之前,我心裏是帶著點忐忑的,畢竟“高級”這兩個字就夠讓人望而生畏的。但翻開第一頁,那些密密麻麻的字符和圖錶,並沒有像我擔心的那樣,讓我感到無從下手。相反,它仿佛是一扇通往 Linux 內核深處的大門,正在徐徐展開。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紮實,沒有故弄玄虛,而是用一種嚴謹且富有邏輯性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我特彆喜歡他對於 C 語言在 Linux 係統編程中應用的講解,比如在講解內存管理時,他不僅僅是給齣 API 的調用示例,而是深入到底層,分析瞭 malloc/free 的實現機製,以及頁麵置換算法等核心概念。這對於我理解為什麼某些代碼會比其他代碼更有效率,提供瞭堅實的基礎。而且,書中對多綫程編程的闡述也相當到位,不僅涵蓋瞭 POSIX 綫程的標準用法,還詳細講解瞭綫程同步、死鎖的預防與檢測,以及進程間通信(IPC)的各種方式,如管道、消息隊列、共享內存等等。這些知識點對於構建高性能、高並發的係統至關重要。我記得有一次在開發一個需要處理大量並發請求的服務端程序時,就遇到瞭性能瓶頸,當時我就翻閱瞭這本書中關於綫程池和異步 I/O 的章節,從中獲得瞭不少啓發,最終成功優化瞭程序的性能。這本書真的不是那種“一目十行”的書,需要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地品讀,並動手實踐。但正是這種深入骨髓的講解,讓我感覺收獲巨大,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體會。

評分

本書對 Linux 內核中的內存管理機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這對於我理解 C 語言程序在 Linux 下的運行效率至關重要。作者從虛擬內存的基本概念入手,詳細講解瞭內存分頁、頁錶、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等核心組件的工作原理。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內存分配和迴收的章節,他不僅講解瞭 `malloc` 和 `free` 的一般用法,還深入到瞭 glibc 的內存分配器(ptmalloc)的內部實現,包括堆的劃分、空閑鏈錶、內存池等機製。這讓我對程序的內存占用和迴收有瞭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也明白瞭為什麼某些內存操作會比其他操作更消耗資源。書中還對大頁(Huge Pages)和內存映射(Memory Mapping)進行瞭詳細的講解,並給齣瞭實際的應用場景,比如如何通過 `mmap` 來實現高效的文件 I/O 和進程間通信。我曾經在優化一個需要頻繁讀寫大文件的程序時,嘗試使用瞭 `mmap`,效果非常顯著。此外,作者還介紹瞭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構下的內存分配策略,以及如何優化 NUMA 係統的程序性能。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如何使用內存,更是讓你理解內存的底層運作,從而能夠編寫齣更具內存效率的程序。

評分

這本書在描述係統性能調優和監控方麵,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幾個工具,而是深入分析瞭係統性能的瓶頸可能齣現在哪些環節,比如 CPU、內存、磁盤 I/O、網絡等,並針對每個環節提供瞭相應的監控和調優方法。我特彆喜歡關於 CPU 調度的章節,他講解瞭各種調度策略,如 CFS (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過 `/proc` 和 `/sys` 文件係統來查看和修改進程的 CPU 親和性。這對於我理解為什麼有些進程會占用過高的 CPU 資源,以及如何對其進行限製,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思路。書中還詳細介紹瞭 `strace` 和 `ltrace` 等工具的使用,它們可以幫助我們跟蹤係統調用和庫函數調用,從而定位程序的性能問題。我曾經通過 `strace` 發現一個程序在執行某個操作時,反復進行瞭大量的無效係統調用,通過修改代碼,成功地提升瞭程序的效率。此外,書中還講解瞭性能剖析工具 `perf` 的高級用法,包括事件采樣、熱點函數分析等,這對於我深入挖掘程序性能瓶頸,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教授你如何編寫代碼,更教會你如何理解程序的運行狀態,如何找齣性能瓶頸,以及如何通過各種手段來優化程序的性能。

評分

這本書對 Linux 的信號處理機製進行瞭非常細緻的講解,讓我對這個曾經讓我睏惑的概念有瞭豁然開朗的理解。作者從信號的基本概念,如信號的類型(異步信號、同步信號)、信號的發送和接收開始,然後深入到信號的處理流程,包括信號的阻塞、未決、傳遞和執行。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 `sigaction()` 的講解,它詳細介紹瞭 `struct sigaction` 結構體的各個字段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它來精確地控製信號的處理行為。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編寫信號處理函數時,需要注意一些細節,比如信號安全函數的使用,以及避免在信號處理函數中執行耗時操作。書中還通過一個實際的例子,演示瞭如何使用信號來實現進程間的異步通信,以及如何優雅地關閉一個長時間運行的服務。我曾經按照書中的示例,實現瞭一個簡單的信號處理程序,用來接收 `SIGTERM` 信號並進行清理工作,這讓我在程序的可維護性和健壯性方麵有瞭很大的提升。此外,作者還講解瞭 `sigprocmask()`、`sigsuspend()` 等函數的使用,它們提供瞭更精細的信號控製能力,對於編寫復雜的並發程序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你能夠真正掌握 Linux 的信號處理技術,從而能夠編寫齣更可靠、更具響應性的應用程序。

評分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在對綫程和進程同步機製的講解上,可謂是鞭闢入裏。作者不僅僅羅列瞭互斥鎖(mutex)、信號量(semaphore)、讀寫鎖(rwlock)等基本同步原語,更深入剖析瞭它們底層的實現原理,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死鎖的章節,作者通過詳細的例子,解釋瞭産生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互斥、占有並等待、不可剝奪、循環等待),並提供瞭多種避免和解除死鎖的策略,例如資源預分配、有序資源分配等。這對於我之前在多綫程編程中屢次遇到的死鎖問題,提供瞭根本性的解決方案。書中還對條件變量(condition variable)的使用進行瞭詳盡的講解,通過實際場景,展示瞭如何利用條件變量來實現綫程間的復雜協作。我曾嘗試著按照書中示例,實現瞭一個生産者-消費者模型,並通過調整生産者和消費者的綫程數量,觀察其性能變化,這讓我對並發編程的精妙之處有瞭更深的體會。作者還講解瞭如何利用 `pthread_once` 來實現綫程安全的單例模式,以及 `sem_timedwait` 來設置等待超時,這些都是在實際開發中非常實用的技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讓你能夠熟練地使用同步原語,更能讓你理解它們的工作機製,從而寫齣更安全、更高效的多綫程程序。

評分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網絡編程的詳盡闡述。作者從 TCP/IP 協議棧的基礎開始,一步步深入到 Socket API 的各種用法。他不僅講解瞭基本的 TCP 和 UDP 套接字編程,還詳細介紹瞭諸如 `select`、`poll`、`epoll` 等 I/O 復用技術的原理和應用,並對比瞭它們的優缺點。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如何構建一個高性能聊天室的示例,通過 `epoll` 的高效事件驅動模型,實現瞭對大量客戶端連接的並發處理。這個例子讓我茅塞頓開,之前在開發類似應用時,總是受限於單個進程或綫程能處理的連接數,而 `epoll` 的齣現,徹底解決瞭這個問題。此外,書中還深入探討瞭更高級的網絡編程概念,比如非阻塞 I/O、UDP 的廣播和多播、以及基本的網絡安全問題,例如緩衝區溢齣和拒絕服務攻擊的防範。作者在講解這些復雜概念時,總是能用清晰的語言和精煉的代碼來闡釋,使得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容易理解。我曾經花費瞭大量時間在理解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過程,書中對此的圖示和解釋,簡潔而精準,幫助我迅速掌握瞭其中的奧秘。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寫網絡代碼,更是讓你理解網絡通信的深層原理,從而能夠編寫齣更健壯、更高效的網絡應用程序。

評分

這本書在講解 Linux 的可擴展性和模塊化方麵,提供瞭非常深刻的見解。作者從 Linux 內核模塊(Kernel Module)的概念入手,詳細講解瞭模塊的加載、卸載、參數傳遞等過程,以及如何編寫簡單的內核模塊來擴展 Linux 的功能。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 kprobes 和 jprobes 的講解,它們允許我們在不修改內核源碼的情況下,動態地跟蹤內核函數的執行,從而方便進行性能分析和調試。我曾經利用 kprobes 來跟蹤一個特定係統調用的執行次數,從而定位瞭程序性能的瓶頸。書中還介紹瞭 Netfilter 框架,以及如何通過編寫 Netfilter 模塊來實現自定義的網絡包過濾和修改功能,這對於網絡安全和流量控製非常有幫助。我曾經嘗試著編寫一個簡單的 Netfilter 模塊,來實現對特定端口的流量限製。此外,作者還講解瞭 Udev 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過編寫 Udev 規則來動態地管理設備文件,這讓我在設備驅動開發方麵受益匪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你能夠理解 Linux 內核的模塊化設計思想,並掌握編寫內核模塊的技巧,從而能夠深入到 Linux 的底層,進行更高級的開發和定製。

評分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3版)》在文件係統和 I/O 優化的部分,提供瞭非常係統且實用的知識。作者從文件係統的基本結構,如 inode、目錄項、超級塊等講起,然後深入到各種文件係統的特性,比如 ext4、XFS 的元數據管理方式。我尤其欣賞他對 Linux I/O 棧的講解,包括塊設備驅動、文件係統層、VFS(Virtual File System)等,以及它們之間如何協同工作。書中對 Page Cache 的作用和原理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它解釋瞭為什麼 Linux 的文件 I/O 速度會如此之快,以及如何通過調整 Page Cache 的大小來優化性能。我曾經通過調整 `/proc/sys/vm/drop_caches` 來清理 Page Cache,觀察程序的 I/O 性能變化,這讓我對緩存機製有瞭更直觀的理解。此外,書中還詳細介紹瞭 `O_DIRECT` 標誌的作用,以及它如何繞過 Page Cache 來實現更直接的磁盤訪問,這對於那些對 I/O 延遲有極高要求的應用程序來說,非常有價值。我還學習瞭如何使用 `fadvise()` 係統調用來給內核提供 I/O 預讀和預寫的建議,從而優化程序的 I/O 性能。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你能夠深入理解 Linux 的文件係統和 I/O 模型,從而寫齣性能卓越的 I/O 操作。

評分

紙張有些薄,內容很不錯,講解清晰,附帶源碼,語言簡潔不拖泥帶水,我很喜歡。

評分

是正版,京東速度就是快

評分

程序的例子講的挺好的

評分

這本書關於linux編程講述的比較全麵,實例也很豐富,適閤基礎人員。如果說是高級,著實有些過瞭。總之,還是很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

《Linux高級程序設計(第三版)》圍繞Linux操作係統“一切都是文件”的特點,講述瞭Linux操作係統下應用層“一段執行單元(進程)對係統

評分

不錯的書,推薦!

評分

大概看瞭下,比較適閤入門

評分

書很不錯,很有用。。。。。。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