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2018-01-01实施

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2018-01-01实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 50084-2017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消防工程
  • 设计规范
  • 建筑安全
  • 防火规范
  • 规范标准
  • 工程建设
  • 消防设计
  • 灭火系统
  • 2018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1580058679
商品编码:1113286994

具体描述




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定价 48.00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开本 32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150
字数 127000
ISBN编码 155182015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12]6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修订完成的。 本次修订在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我国给水排水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结合了近年来我国给水排水技术、材料、设备的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要求,对标准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完善。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水质、管材管件、设备、施工安装、验收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包括: 1. 整合与优化: 将原《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如雨水排水、中水利用等,以及相关国家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形成更为系统、完整的设计标准。 2. 标准体系衔接: 充分考虑了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堰色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技术指南》等相关标准的衔接,形成系列化、配套化的设计标准体系。 3. 技术内容更新: 给水系统: 增加了对二次供水设备选型、安装、运行的要求,完善了建筑中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内容,对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排水系统: 完善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排水的设计要求,增加了对污泥脱水、处理等内容的指导。 热水系统: 完善了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要求,包括系统形式、水箱选型、管材选择等。 消防给水系统: 依据最新消防技术标准,完善了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道等的计算和选型。 水质与卫生: 更加注重饮用水水质安全和卫生要求,补充了相关标准和规范。 材料与设备: 引入了更多新型、环保、节能的管材、管件和设备,并对其性能、选用和安装提出了具体要求。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体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了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4. 条文表述优化: 对原有条文进行了梳理和优化,力求表述清晰、准确,便于理解和执行。 5. 强制性条文的明确: 明确了强制性条文,并对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提出了要求。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全国各地勘察、设计、施工、科研、生产以及管理部门的意见,并组织了多次审查。在此,对参与本标准修订的专家和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目次 1 总则 1.0.1 制定目的 1.0.2 适用范围 1.0.3 设计原则 1.0.4 设计依据 1.0.5 设计标准 1.0.6 术语定义 2 术语 2.0.1 建筑给水 2.0.2 建筑排水 2.0.3 热水供应 2.0.4 消防给水 2.0.5 中水 2.0.6 雨水排水 2.0.7 虹吸雨水排水 2.0.8 污水 2.0.9 废水 2.0.10 饮用水水质 2.0.11 压力容器 2.0.12 水泵 2.0.13 阀门 2.0.14 管材 2.0.15 管件 2.0.16 支吊架 2.0.17 管道连接 2.0.18 管道保温 2.0.19 管道防腐 2.0.20 管道清扫 2.0.21 管道强度试验 2.0.22 管道严密性试验 2.0.23 压力试验 2.0.24 冲洗 2.0.25 消毒 2.0.26 验收 3 一般规定 3.0.1 设计依据和文件 3.0.2 设计条件 3.0.3 系统划分 3.0.4 管道布置 3.0.5 管道安装 3.0.6 管道材料 3.0.7 管道连接 3.0.8 管道支吊架 3.0.9 管道保温与防腐 3.0.10 管道附件 3.0.11 管道清扫与试验 3.0.12 绿色建筑要求 4 给水系统 4.1 室外给水管道 4.1.1 设计参数 4.1.2 管道敷设 4.1.3 管道材料 4.1.4 管道连接 4.1.5 管道保护 4.2 室内给水管道 4.2.1 设计流量与管径计算 4.2.2 管道布置与敷设 4.2.3 管道材料与连接 4.2.4 管道附件 4.2.5 管道支吊架 4.2.6 管道保温与防腐 4.2.7 管道清洗与试验 4.3 供水方式 4.3.1 直接供水 4.3.2 间接供水 4.3.3 压力供水 4.4 二次供水设备 4.4.1 设备选型 4.4.2 设备安装 4.4.3 设备运行与维护 4.5 建筑中水利用系统 4.5.1 系统组成 4.5.2 水源与水质 4.5.3 系统设计 4.5.4 管道布置与连接 4.5.5 设备选型与安装 4.5.6 运行与管理 5 排水系统 5.1 室内排水管道 5.1.1 设计流量与管径计算 5.1.2 排水系统形式 5.1.3 管道布置与敷设 5.1.4 管道材料与连接 5.1.5 管道附件 5.1.6 管道支吊架 5.1.7 管道防腐 5.1.8 管道清扫与试验 5.2 污水、废水处理 5.2.1 系统划分 5.2.2 污水处理 5.2.3 废水处理 5.2.4 污泥处理 5.3 雨水排水系统 5.3.1 雨水收集 5.3.2 雨水排放 5.3.3 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设计 5.4 室外排水管道 5.4.1 设计流量与管径计算 5.4.2 管道敷设 5.4.3 管道材料 5.4.4 管道连接 5.4.5 检查井与雨水口 6 热水系统 6.1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6.1.1 系统形式 6.1.2 设计流量与管径计算 6.1.3 管道布置与敷设 6.1.4 管道材料与连接 6.1.5 管道附件 6.1.6 管道保温 6.1.7 管道清洗与试验 6.2 热水设备 6.2.1 热水器 6.2.2 热水储罐 6.2.3 其他热源设备 6.3 水质要求 7 消防给水系统 7.1 设计范围与依据 7.2 消防水源 7.2.1 消防水源要求 7.2.2 消防水池 7.3 消防水泵 7.3.1 消防水泵选型 7.3.2 消防水泵安装与调试 7.4 消防给水管道 7.4.1 管道材质与连接 7.4.2 管道布置与敷设 7.4.3 管道支吊架 7.4.4 管道防腐与保温 7.4.5 管道试验 7.5 消防用水量计算 7.5.1 建筑类别 7.5.2 确定消防用水量 7.6 消防给水系统形式 7.6.1 干式系统 7.6.2 湿式系统 7.6.3 预作用系统 7.6.4 雨淋系统 7.7 消防给水附件 7.7.1 消防水枪、水炮 7.7.2 消防水泵接合器 7.7.3 减压阀 7.7.4 其他附件 8 管材、管件及设备 8.1 管材 8.1.1 给水管材 8.1.2 排水管材 8.1.3 热水管材 8.1.4 消防管材 8.1.5 中水管材 8.2 管件 8.2.1 连接件 8.2.2 变径件 8.2.3 支承件 8.3 阀门 8.3.1 闸阀 8.3.2 止回阀 8.3.3 减压阀 8.3.4 其他阀门 8.4 水泵 8.4.1 离心泵 8.4.2 潜水泵 8.4.3 其他水泵 8.5 储水设备 8.5.1 储水罐 8.5.2 储热罐 8.6 其他设备 9 施工安装 9.1 施工准备 9.1.1 技术准备 9.1.2 材料准备 9.1.3 设备准备 9.2 管道安装 9.2.1 预制加工 9.2.2 管道连接 9.2.3 管道支吊架安装 9.2.4 管道保温与防腐 9.2.5 阀门及附件安装 9.3 设备安装 9.3.1 水泵安装 9.3.2 储水设备安装 9.3.3 其他设备安装 9.4 系统调试 9.4.1 管道冲洗 9.4.2 管道强度与严密性试验 9.4.3 系统试运行 9.5 质量控制 10 验收 10.1 验收依据 10.2 验收内容 10.2.1 材料与设备验收 10.2.2 隐蔽工程验收 10.2.3 系统安装验收 10.2.4 系统试运行验收 10.3 验收程序 10.4 验收记录与文件 附录 A 常用计算公式 附录 B 术语英文对照 本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旨在为各类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给水、排水、热水供应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统一的技术标准。本标准内容涵盖了从室外管网接入到室内末端用水的各个环节,确保建筑内部的用水安全、水质卫生、排水通畅,以及满足消防安全需求。 在给水系统方面, 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要求,包括管道的材质选择、敷设方式、连接方式以及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城市或区域供水管网向建筑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对于室内给水管道,本标准提供了科学的流量计算方法和管径确定原则,确保各用水点都能获得充足的水压和水量。同时,标准重点关注了供水方式的选择,包括直接供水、间接供水以及压力供水等,并对二次供水设备(如水箱、水泵)的选型、安装、运行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水质的安全。此外,本标准还对建筑中水利用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鼓励和指导用户对生活杂排水进行处理和回用,以节约水资源,符合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排水系统方面, 本标准对室内排水管道的设计进行了全面规范。它指导设计师如何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用水量确定排水流量,并选用合适的管材和管径,以保证污废水能够快速、顺畅地排出,避免积水、堵塞和异味。本标准详细阐述了各种排水系统形式,如重力排水、压力排水等,并对管道的布置、坡度、连接、通气等关键要素提出了严格要求。对于污废水处理,本标准根据不同的废水性质,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原则和技术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雨水排水系统设计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屋面雨水收集、竖管排放以及地面积水排放等,并对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虹吸雨水排水系统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提供了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技术要点。 热水供应系统 是满足人们生活舒适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标准对热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规范,包括确定热水需求量、选择合适的热水供应方式(如集中供应、分散供应)、计算管道管径、选择管材和保温措施等,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稳定、充足的热水供应。同时,标准也对热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提出了要求,例如热水器、储热罐等。 消防给水系统 是保障建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本标准严格依据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对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这包括对消防水源的要求,如消防水池的容积、设置要求;对消防水泵的选型、性能参数和安装调试;以及对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包括管道材质、连接方式、敷设要求、支吊架设置、防腐保温以及管道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标准还提供了详细的消防用水量计算方法,并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火灾风险,指导设计师选择合适的消防给水系统形式,如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和雨淋系统等。此外,标准也涵盖了消防栓、喷头、水炮、减压阀等消防给水附件的选用和安装要求。 在材料与设备方面, 本标准根据不同的系统和使用环境,对管材、管件、阀门、水泵、储水设备等各类产品提出了详细的规格、性能要求和选用原则。这有助于确保所选用的材料和设备能够满足设计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并适应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标准鼓励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和设备。 施工安装和验收部分 是将设计转化为实际工程的关键环节。本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施工安装指导,包括管道预制、连接、支吊架安装、保温防腐、设备安装等各个工序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要点。同时,标准也规定了系统调试的内容,如管道冲洗、强度和严密性试验,以及最终的验收程序和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达到预期的使用功能。 总而言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国家标准,它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提高建筑的运行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物业管理人员,负责一个大型综合体。日常工作中,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是我的重中之重。之前,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维护和检查,我们更多是依靠维保公司的报告和设备自带的说明书,总觉得不够系统,缺乏主动性。这本《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简直是为我们物业管理人员量身定做的。我重点翻阅了关于“系统维护与管理”的部分。这里面详细说明了哪些部件需要定期检查,检查周期是多久,以及发现问题后应该如何处理。比如,关于水箱的水位、水质,水泵的启动性能,喷头的清洁度等,都有明确的要求。这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日常的巡检工作,不再是“凭感觉”或者“出了问题再说”。我还注意到,书中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演练”的指导。这对于我们物业来说非常实用,可以帮助我们定期检验系统的可靠性,并在员工中普及消防知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整个系统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掌握,也能更有底气地与维保单位进行沟通,确保我们所负责的建筑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评分

作为一名专注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研究者,我对消防系统设计中的“用水量”和“水质”问题尤为关注。在这本《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中,我找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我注意到,新规范在考虑火灾扑救效率的同时,也对“最小有效喷水强度”和“水流量计算”做了精细化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过度用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书中也对“水质”的要求有所提及,比如要求系统水源的水质应满足一定的标准,以防止腐蚀管道和堵塞喷头。这不仅关系到系统的长期可靠性,也对后续的维护和更换成本有影响。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雨淋系统”和“水雾灭火系统”的应用场景描述。这些系统在某些特定场所,可能比传统的喷水灭火系统更具优势,例如在控制火势蔓延、减少财产损失方面。了解这些不同系统的设计理念和适用范围,对于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如何更好地集成消防系统,使其与整体的节能环保目标相协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

我是一名消防设备安装公司的技术负责人,经常需要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这本书,对于我们安装人员来说,是指导我们施工的“圣经”。我最关注的是书中关于“管道安装”、“阀门设置”和“试压”的部分。新版规范在管道的连接方式、支吊架的设置、管道坡度等方面,都给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比如,对于不同材质的管道,推荐了什么样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接口的密封性和强度。而对于支吊架的间距和承载能力,规范里也有明确的计算依据和要求。这对于防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管道变形、松动等问题至关重要。我还特别重视书中关于“水压试验”和“系统冲洗”的章节。这些是保证系统最终能够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规范中详细规定了试压的介质、压力、保压时间,以及系统冲洗的标准。这让我们能够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装的系统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能够可靠地发挥作用。

评分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毕竟消防安全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拿到这本《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时,首先就被它严谨的条文和详尽的图表所吸引。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关于水泵选型的内容,规范里详细地规定了水泵的流量、扬程计算依据,以及如何考虑系统的最不利水压。这对于我理解消防水泵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我特别对其中关于“试运行”和“验收”的章节印象深刻。虽然我目前还不能直接参与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但通过阅读这些章节,我能够了解到设计出来的系统是如何被检验的,以及有哪些关键的验收标准。这让我明白,设计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图纸,更是对未来安全运行的承诺。书中提到的“喷头布置密度”和“保护半径”的计算方法,也让我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覆盖范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在不同的建筑空间和火灾危险等级下,喷头的数量和布局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本书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初步的、系统的消防设计认知框架,为我未来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个常年在一线进行消防工程设计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要知道,在过去,很多设计细节的处理都依赖于经验和一些零散的资料,常常感到力不从心。GB 50084-2017 的发布,特别是更新到2018版并实施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权威的设计框架。我尤其欣赏它在喷头选型、水流指示器设置、报警阀组配置等方面的具体指导。以往,对于不同类型、不同保护对象的喷头选择,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生产厂家资料,并进行反复比对。而新规范则给出了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指引,比如针对不同火灾危险等级的场所,推荐了哪些类型的喷头,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考量因素。这不仅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我还注意到,新规范在系统组件的联动控制方面也做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现代消防系统中,联动排烟、防排烟等系统与喷水灭火系统的协同工作至关重要。过去,这些联动逻辑的设定常常是设计的难点,需要与其他专业进行大量的沟通和协调。现在,规范里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这方面的设计。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默默地指导着我们如何做得更好,更安全。

评分

我是一名火灾调查员,在处理火灾现场时,经常需要分析消防设施的失效原因。这本《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对于我来说,是理解系统设计缺陷、判断火灾蔓延规律的重要工具。我重点关注书中关于“系统组件的失效模式”和“系统响应时间”的章节。比如,规范中对不同类型喷头的动作温度和响应时间有明确的规定。如果火灾调查发现喷头未能及时动作,或者动作异常,我就可以对照规范,分析是设计上的问题,还是安装或维护上的疏忽,甚至是产品质量问题。另外,书中关于“水压不足”或“水流量不够”的分析,也为我判断火灾是否因为消防系统性能不足而导致蔓延提供了依据。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系统联动”的规定,如果火灾发生时,排烟系统、报警系统没有按预期联动,那么我就可以通过比对规范,来确定是否存在设计或安装上的缺陷。这本书帮助我更加客观、科学地分析火灾原因,为准确界定事故责任提供技术支撑。

评分

我是一名在消防技术咨询公司工作的工程师,日常需要为各类项目提供消防设计方案。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的更新,对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显著的便利和提升。我尤其看重它在“系统类型选择”和“组件性能参数”方面的权威性。过去,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哪种类型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湿式、干式、预作用、雨淋系统等),往往需要依据大量的案例和经验来判断。而新规范则给出了非常明确的适用范围和设计原则,大大减少了选择的盲目性。例如,对于一些低温环境或者有特殊工艺需求的场所,规范中对干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的设计细节做了详细的阐述,包括管道排水、水处理器选择等。此外,书中对喷头的水流系数、动作温度、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参数,也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值和选用原则。这对于保证系统在火灾发生时的有效响应至关重要。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例,客户对某个特殊工艺流程中的火灾风险感到担忧,通过查阅新规范中针对类似场景的设计要求,我们最终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高效可靠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评分

作为一名消防工程师,我可以说,这本书的更新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关注的是其在“特殊风险场所”设计部分的更新。众所周知,例如数据中心、高层仓库、易燃易爆品储存区域等,对消防系统的要求极为严苛。新版规范在这些区域的喷头类型选择、水雾系统应用、预作用系统设计等方面,都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完善的规定。我特别注意到,它在“水系统”部分,对管道的材质、连接方式、防腐蚀处理等方面有了更严格的要求,这对于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提高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新版规范在“联动控制”方面,也与时俱进,更加强调了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之间的联动逻辑。这对于实现火灾发生时的“多道防线”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复杂的项目,涉及到一个大型的机械停车库,其消防设计就受到了新版规范的极大启发。书中关于“水幕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应用,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

评分

我是一名对消防安全有着强烈兴趣的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这本《GB 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8版)》对我来说,就像一本“消防百科全书”。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大量的图例和表格,它们将原本枯燥的条文变得生动易懂。我尝试着去理解“喷头类型”和“布置方式”之间的关系,书中展示了不同喷头在不同场景下的覆盖效果,让我对“精确灭火”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还对“水泵接合器”的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消防车如何通过它向系统供水,这让我意识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仅仅是内部的设施,它还与外部的消防力量紧密相连。我对书中关于“系统报警”的部分也格外关注,了解系统是如何检测到火情、如何发出警报,以及如何联动其他消防设备,这让我对整个消防安全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这本书让我感觉,消防安全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通过严谨的设计和技术的应用,一点一滴地构建起来的。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消防安全有点“小强迫症”的普通市民来说,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我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更加安心了。我主要关注的是书中关于“家庭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喷水灭火系统设计部分。虽然很多家庭可能没有安装喷水灭火系统,但了解其设计原理,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我看到了书中关于住宅楼的喷头布置密度和类型的一些要求,这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们在一些新建的公寓楼里,会看到天花板上安装着一些不起眼的小装置。我特别对书中关于“水压”和“水流量”的要求感到好奇,虽然我看不懂复杂的计算公式,但书中的描述让我明白,这些参数的设定是为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系统能够喷出足够的水量,及时扑灭火源。对于公共建筑,比如商场、办公楼,书中详细的图示和说明,让我能够想象到,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隐藏在天花板里的喷头会如何工作,它们是如何协同作战,将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这让我对现代建筑的消防安全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消防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敬意。

评分

东西不错,赞一个!

评分

正版书,不错!

评分

包装完好,完全没有损坏。。。。点赞点赞

评分

很好,很给力

评分

价格便宜,送货快,还搞活动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东西不错,赞一个!

评分

就是这本,找对了。

评分

质量很好,正版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