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景观组景元素
植物
植物的分类与图面表达
1.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分类
2. 植物的选择与季节变化
3. 树木在平面图中的概括表达方式
4. 树木的平面图程式化表达方式
5. 树木平面着色时对光影效果及枝干的表达方式
6. 其他常用植物类型的概括表达方式
7. 树木的立面表达
8. 其他植被的立面表现
9. 植物的透视表达方式
10. 植物与建筑物共同塑造景观环境 植物的观赏特性
11. 观赏树形、树冠
12. 观赏树枝
13. 观赏树叶
14. 观赏叶色
15. 观赏树皮
16. 观赏树根
17. 观赏果实
18. 观赏花朵
19. 品闻花香
植物的种植手法
20.孤植
21. 对植
22. 丛植
23. 群植
24. 林植
25. 篱植
26. 花卉种植
27. 草坪种植
28. 水生植物种植
29. 攀缘植物种植
30. 屋顶绿化种植
31. 树列与行道树种植 筑山置石
32. 概述 筑山
33. 土山
34. 土山带石
35. 石山带土
36. 石山 置石
37. 特置石
38. 散置石
39. 群置石
40. 水景石
景石的图面表达
41. 景石的图面表达 理水
水景设计
42. 水体的景观形态分类
43. 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水景形式
44. 水体的造景方法与总体原则
45. 水体造景的基本规律
46. 水体的定位及比例尺度关系
47. 水体及其他相关环境要素的配置组合关系
48. 水的视线与造景手法
49. 水体景观设计中湿地的营造方式
水景的图面表达
50. 水体的表现技法
51. 水景的色彩表现
建筑、小品、铺地
建筑
52. 景观建筑物设计
53. 景观构筑物设计
小品
54. 景观艺术小品设计
55. 休憩、服务性景观小品设计
56. 景观娱乐性小品设计
57. 景观标志系统设计
铺地
58. 道路铺装表现的作用与分类
59. 几种常用材料的效果比较
60. 广场铺地
61. 道路铺地
62. 台阶设计
63. 水边铺地
64. 园林铺装艺术表现方法
65. 铺地的平面与透视图效果表达
2.景观园林设计
景观园林设计原则
66. 景观园林设计原则
景观园林布局
67. 景观园林总体布局
68. 景观园林地形布局
69. 景观园林水体布局
70. 景观园林植物布局
71. 景观园林建筑布局
景观空间设计手法
72. 渗透与层次
73. 对比与变化
74. 尺度与比例
75. 色彩与质感
园林空间造景手法
76. 主景与配景
77. 对景与夹景
78. 分景与隔景
79. 障景与添景
80. 框景与漏景
81. 借景
82. 题景
景观园林设计过程
83. 景观园林设计——准备阶段
84. 景观园林设计——方案设计阶段
85. 景观园林设计——初步设计阶段
86. 景观园林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3.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则与定位
87. 风景区功能、类型及规划基本原则
88. 现状分析及景源评价
89. 风景名胜区的分区、结构与布局
90. 风景名胜区的游人容量
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
91. 保护培育规划
92. 风景区游赏规划与典型景观规划
93. 旅游设施及建筑规划
94. 基础工程规划
95. 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96.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97. 分期建设规划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98. 规划成果与深度规定
4.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99.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内容
100.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101. 公共广场规划设计
10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
103. 滨水绿地规划设计
104. 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
105. 工厂绿化规划设计
5.景观园林施工图绘制
景观园林施工图主要内容及常用图例
106. 景观园林施工图主要内容及常用图例
景观园林施工图
107. 总平面图
108. 竖向设计图
109. 绿化种植设计图
110. 设备管线、电气管线
111. 道路、广场、地坪、水体及
景观设施小品施工图
参考文献
天呐,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直对景观设计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但总觉得入门有点难,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像迷雾一样把我团团围住。当我翻开这本《景观设计的111个学习技巧》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它没有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园丁,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把一块荒芜的土地变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书中的每一个技巧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工具,无论是构图的原理,还是材料的选择,都讲解得深入浅出。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一个小型庭院设计方案绞尽脑汁,思路完全卡住了,翻到其中关于“空间序列感”的章节,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图示,让我瞬间明白了如何引导视觉流线,那个瞬间简直是灵光乍现!而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它更像是一本随身携带的“设计宝典”,随时可以拿出来翻阅,找到你需要的“灵感火花”。强烈推荐给所有在景观设计学习路上感到迷茫的朋友们,它绝对能帮你找到方向。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技巧”的书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泛泛而谈,缺乏实质性的干货。但是,《景观设计的111个学习技巧》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只是告诉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作者似乎对景观设计师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所有“坑”都了如指掌,并提前为你铺设好了规避的路径。例如,关于植物配置的章节,它没有简单罗列植物名称,而是深入探讨了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动态变化,以及如何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来营造特定的氛围。这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接触植物学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以前总是盲目地选择那些“好看”的植物,结果做出来的设计总感觉“乱糟糟”的,自从应用了书中的一些色彩搭配和层次构建的原则后,我的设计作品的精致度和专业度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实用性,绝对是满分级别的。
评分我是一名在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吸收最有效的知识,是头等大事。这本《景观设计的111个学习技巧》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效率神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设计思维转换方面的独到见解。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从平面图上去思考问题,但这本书却反复强调要从“人的体验”出发,去构建三维空间中的感知。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更具想象力的方式去阅读场地,去体会微气候、声音、气味这些非视觉因素在景观中的作用。书中的一些小窍门,比如如何快速搭建空间模型来验证设计构思,如何利用低成本材料进行快速效果模拟,这些“野路子”的技巧,在实际操作中比那些复杂的软件教程更有用。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设计视野,让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画图思维”,而是真正开始思考如何创造一个能与使用者互动的、有情感的场所。这本书,我已经推荐给我的所有室友了,大家受益匪浅。
评分坦白讲,最初我对这本书抱有怀疑,因为“111个学习技巧”听起来有点像营销口号,我担心内容会过于零散和肤浅。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将看似不相关的111个点,巧妙地串联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它不仅教你如何设计,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学习者”。比如,书中提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如何构建自己的设计案例库,以及如何批判性地吸收他人的优秀作品。这些“元学习”的技巧,对于任何想在设计领域精进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它让我意识到,学习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学习软件和规范,更是一种持续性的观察、记录和反思的过程。这本书像是一张地图,标明了知识的“热点区域”和“容易迷路的地段”,让你能够高效地在这片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航行。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东拼西凑地学习零散知识,而是有了一个清晰的、可执行的长期学习计划。
评分我从事建筑行业多年,近年来开始涉足景观设计领域,深知跨界学习的难度。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快速建立起一套属于景观的逻辑体系,而不是用建筑的思维去套用景观。幸运的是,《景观设计的111个学习技巧》成功地架起了这座桥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且富有洞察力,它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来剖析每一个设计环节。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尺度感”和“细节处理”的讨论。在大型项目的设计中,宏大的概念很容易把握,但如何让一个五米宽的步行道、一个休息座椅的设计都与整体和谐统一,往往是落笔难、出彩更难的地方。书中的一些经验分享,例如如何利用铺装的纹理变化来暗示功能区域,如何通过灯光的角度来柔化硬质界面,这些都是只有长期实践才能积累的“内功心法”。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得到了一位资深设计师的私人辅导,让人感到既踏实又充满信心。
评分书收到了 内容还没看
评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读书的习惯总是在一片汪洋中展示其独特而又不可掩盖。蔡元培从少年时代起,就勤于读书,天气炎热蚊虫多,他晚上读书时就把一双脚放进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但手臂上及其余裸露的皮肤满是蚊虫叮过的血迹,他依然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地读书。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争中,从未停止过读书。他晚年说:“自十余岁起,到现在满六十年了,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信念在唤着我去读书。”正由于他一生读书不缀,知识渊博,才被誉为“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成功在于他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尽管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并不贫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忽略了读书,不明白其重要性,才有俗语“书到用时方恨少。” 别让老年的我们满言后悔孩提时缺乏读书这个好习惯。所以,我们看到观察的习惯它是红色的。
评分刚开始收到的时候 发现部分是彩页部分不是 以为是盗版 后面看来应该没问题… 总体来说还可以 适合初学者来看
评分习惯是什么?习惯是绽放的鲜花,用它娇艳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习惯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习惯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习惯是挥舞的画笔,用它绚丽的色彩描绘理想的画卷。
评分首先我们养成了习惯,随后习惯养成了我们。如果你是画师,给习惯涂上一抹色彩,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假如我是一片绿,不够绿叶成荫,那么就让我在枝头缀满粉绿苍翠;假如我是一抹红,不够姹紫嫣红,那么就让我为庭院装点桃花柳绿;假如我是一簇蓝,不够蓝田生玉,那么就让我于蓝天撑起宽阔无边。
评分书收到了 内容还没看
评分刚开始收到的时候 发现部分是彩页部分不是 以为是盗版 后面看来应该没问题… 总体来说还可以 适合初学者来看
评分刚开始收到的时候 发现部分是彩页部分不是 以为是盗版 后面看来应该没问题… 总体来说还可以 适合初学者来看
评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观察的习惯总是在平凡之处而又突出它的不可或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经常观察昆虫的活动情况,他很感兴趣,因此数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一种昆虫他往往要观察研究几年,十几年,甚至四十年才下结论。他对昆虫的观察极为专心、仔细,常常为了研究毛虫的生活规律把眼睛都看肿了,连手指被毒刺刺肿了他也毫不在乎。他用尽一生详细观察各种昆虫,最终续写完《昆虫记》。法布尔的成功源于他养成了观察的习惯,他成天与绿虫为伴,惺惺相惜,照顾并观察记录它们的习性,从不因为过程中的枯燥而放弃这种好的习惯,事实证明他成功了。所以,我们看到观察的习惯它是绿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