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怎麼瞭》通俗地闡述心理生活中情感在人與人以及社會關係中的作用,在提升人類幸福感中的作用。內容涉及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體育等領域.深入淺齣地談淪影響人類情感的各種因素和有關心理學規律,包括認知和情感、人際關係和群體規律、敘事建構與心理疏導等。
作者簡介
施鐵如,廣東陽江人,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原廣東教育學院)心理學教授。1978年春作為“文革”後恢復高考第一屆學生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係,畢業後在廣東教育學院工作。1985年赴美國密執根大學人類發展與研究中心學習。1987年迴國後在學院教育係、教科所任教和承擔所長工作。主要從事心理學有關學科及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學、研究。公開發布的學術淪文有數十篇,主要個人專著有《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學校教育研究導引:方法、思路與策略》、《敘事心理學與敘事心理輔導》等。
目錄
1 情感與理智
1.1 “兩難”故事後麵的難
1.2 古代先賢們的嘮叨
1.3 “人機大戰”與“科學”、“人文”之爭
1.4 被晾在一旁的情感
1.5 社會秩序如何可能
1.6 麵對“鴨梨”的年代
2.人與人
2.1 情感是社會性的
2.2 “人言可畏”畏什麼
2.3 試捲考不齣來的“情商”
2.4 正在醒來的“社會技能”
2.5 情緒勞動的推齣
3.群體的秘密
3.1 個體離不開群體
3.2 “群體靈魂”
3.3 曾經的群體喧嘩
3.4 從眾與張悟本現象
3.5 小悅悅和旁觀者效應
3.6 “人多力量大”的解讀
4.道德、情感與群體
4.1 道德與情感
4.2 道德情感的群體性
4.3 “利己”與“利他”
4.4 “鏡中我”與鏡中的“他”
4.5 良心在哪裏
5.網絡群體與網絡情感
5.1 膨脹著世界的網絡
5.2 網絡中的群體特徵
5.3 “哥上的不是網,是寂寞”
5.4 調侃後麵的親民
5.5 網絡問政
6.人之常“情”
6.1 馬斯洛的“性善”論
6.2 自尊與自信
6.3 你受挫摺瞭嗎
6.4 都在舞颱上
6.5 誘導自殺的“情”
7.人性的部分“揭發”
7.1 曾經的專製製度
7.2 對鬥爭的曾經青睞
7.3 “熟人社會”與麵子
7.4 情感錶達的遮掩
7.5 麻木的看客
7.6 懺悔的缺失
8.經濟大旗下的秩序
8.1 現代化也有痛
8.2 經濟學傢對道德和情感的呐喊
8.3 職業幸福的追求
8.4 帕金森的發現
9.現代變遷中的教育
9.1 狼爸虎媽的影子
9.2 遊戲規則還在嗎
9.3 第4R和第5R的強調
9.4 新課程的情感目標
9.5 跳齣“路徑依賴”的怪圈
10.政治過程中的心理空間
10.1 在“國”與“傢”之間
10.2 資源分配的社會公平
10.3 公民的錶達
10.4 政治參與和民主型人格
10.5 從“你輸我贏”到“共贏”
10.6 社會建設的到來
11.越軌與懲罰
11.1 社會之軌、群體之懲罰與人之常情
11.2 標簽與越軌
11.3 懲罰與社會控製
11.4 “拒絕冷漠”與大愛延伸
12.群體事件分析
12.1 從倫敦騷亂和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說起
12.2 群體事件及其要素
12.3 從等級社會到契約社會
12.4 民生視閾下群體事件的處理
13.在敘事中完善
13.1 喚醒蒼生靠什麼
13.2 完善心靈的敘事
13.3 穿越與反思
13.4 神經語言程序學與敘事心理輔導
13.5 交談、敘說與傾聽
13.6 故事、曆史與文化
14.文化長河的流淌
14.1 鄧麗君現象的文化解讀
14.2 形象的文化力量
14.3 “草根”的文化
14.4 文化不是什麼
14.5 信仰的文化思考
15.體育的力量
15.1 超越百年的“百年奧運”
15.2 體育文化的符號錶達
15.3 大眾體育的和諧取嚮
16.幸福在哪裏
16.1 幸福是一種感受
16.2 追逐幸福的積極心理學
16.3 尋找生活的意義
16.4 幸福感大比拼
16.5 從“福”文化到幸福指數與社會質量
後記
精彩書摘
1.6 麵對“鴨梨”的年代
經濟的迅速增長,物質上的成功似乎並沒有給這個東方國度帶 來應有的自信與平靜,壓力、焦慮像野火一樣,以每一個個體切身 感受到的方式蔓延。“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街頭阿叔的這句話,似乎已成為這個充滿壓力和普遍焦慮的時代最好的注腳。麵對無處不在的“壓力”,網友用諧音戲稱為“鴨梨”。它既 指愚笨,也指可愛。這是感受到壓力又不願被壓力所迫的網民的戲 謔之語,其中充滿瞭挑戰生活的小智慧,也蘊含瞭化解壓力的內在 能量。如果把壓力等同於鴨梨,那麼我們真的沒必要那麼壓抑 不安。壓力、焦慮以及動機像同義詞一樣發揮著同樣的作用。這種作 用曾經被心理學傢研究著。耶基斯·多得森定律認為並非動機越強 效率越高,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呈倒U形關係。各種活動有一個 最佳動機水平,動機的最佳水平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而有下降的趨 勢。也就是說,業績開始時隨著壓力、焦慮以及動機上升而上升,到瞭頂點後則反而開始下降。閤適壓力和焦慮對産生閤適的動機和 高的業績,是必要的。在計劃經濟年代,一切聽命於紅頭文件,普 通人不用想,跟著上麵的指揮棒轉就行瞭。沒有壓力與焦慮,也就 沒有動機。於是一切像蝸牛一樣爬行,時間停滯瞭,社會像死瞭 一般。改革開放給人們帶來瞭機會,也帶來瞭壓力、焦慮和充滿乾一 場的動機。它們促使整個國傢翻天覆地地變化著,走上瞭快車道。可是不適當的壓力和焦慮也隨之而來。這不適當也給人的生活帶來 瞭“不適應”。下崗工人在為下一個月全傢的開銷著急;農民在咒罵化肥和種 子的漲價;公司白領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穿行在擁擠的地鐵裏; 政府公務員在抱怨工資太低;學生們被沉重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 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綫上”的念頭令傢長們在連夜排隊報名的 優質學校門前熬夜;大學畢業生麵對非研究生不要的“就業高消 費”艱難地尋找工作;擁有財富的私營業主苦於因所有製歧視帶 來的正道融資無門便找上瞭充滿危險與變數的私募或民間藉貸;一 些有權有錢的人傢熱衷把子女送到西方國傢接受教育,為將來準備 好一條退路;醫療、教育、房價成為擺在人們麵前的“新三座大 山”。我們是從負麵角度來談這些壓力,如果我們是從解決溫飽之後 纔齣現這些問題考慮,當然會從正麵的角度接受它,並進一步思考 如何化解。“西方社會200年的現代化轉型,在中國被壓縮在30年 內進行著。”一位西方評論傢感嘆地說。我們高興地看到,在新中 國成立62周年之際,香港鳳凰衛視中文颱“一虎一席談”節目敢 拿“中國是否應該拯救歐債危機”這樣的問題來討論,確實使我 們為“中國人有錢瞭”而高興。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現在有錢瞭,可以幫助世界瞭。這種既可喜又可慮的現象當然使我們要更多地考 慮如何讓國民在新的挑戰中勇敢麵對壓力,重拾曾經的雍容氣度和 大國雄風。壓力和焦慮麵前,人們麵對的更多是情感。一些人笑傲壓力,牢記“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常宜放眼量”;有一些人長籲短嘆、藉酒消愁;也有一些人罵這罵那,總以為人傢與他過不去;還有個 彆人似乎走投無路,與個人生命過不去。壓力與“鴨梨”在客觀 上是一迴事,但在主觀情感上,則是苦著臉憂愁地“活著”與微 笑著麵對生活挑戰的區彆。這種區彆也導緻瞭生理反應上的區彆,從而真的影響生活。科 學心理學對情感的腦機製研究清楚地告訴我們,管理情感的下丘 腦,也是管理植物性神經係統的腦機構。呼吸、血壓、脈搏、消化 等都歸下丘腦管。於是,它把人的情感和人的許多生理狀態捆綁在 一起。在20世紀20年代末和30年代,一位瑞士生理學傢沃爾特·希斯在一種實驗動物的下丘腦中植入瞭電極,並釋放齣一陣微弱的 電刺激,動物作齣瞭憤怒的反應。當希斯將同樣強度的電流送入下 丘腦前麵的區域時,動物就鎮定下來,並很快入睡。再過瞭很久以 後,一位西班牙神經科學傢約西·德爾加多利用鬥牛進行瞭同樣的 下丘腦憤怒控製實驗。他在牛的下丘腦前部植入一根電極,然後進 入鬥牛場,手握著一個控製箱,箱子會通過電極發齣電脈衝。牛被 放入鬥牛場,看見瞭德爾加多,很憤怒,並開始攻擊。德爾加多毫 不退縮,按下一個鍵,牛就停下來瞭,並轉過頭去。後來,歐德和米爾納把這種實驗變得分外有趣:1954年兩人用埋藏微電極於老鼠下丘腦某一部位,再施予電 刺激的方法進行“自我刺激”實驗。老鼠按開關可達每小時5000 次,連續15-20小時,直到精疲力竭。實驗告訴我們,小白鼠不 停製造刺激的地方給它帶來瞭快樂。於是下丘腦的“快樂中樞” 被發現。杜剋布森、湯爾可遜把這種“自我刺激法”首次用於人 類,也發現有類似“快樂中樞”存在。確實,現代心理醫學研究已經錶明,一個人心情舒暢、精神愉 快時,中樞神經係統處於最佳功能狀態,那麼,這個人的內髒及內 分泌活動在中樞神經係統調節下處於平衡狀態,使整個機體協調,充滿活力,身體自然也健康。愁多瞭不想吃,氣壞瞭頭直疼,這是 反麵的實踐證明。為此,心理學傢把人的情緒歸納為兩大類:一類 是愉快的情緒(如快樂、喜悅等);另一類是不愉快的情緒(如悲 傷、焦慮、沮喪、緊張、憎恨等)。情感使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聯 係在一起瞭。為瞭健康,現代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隨遇而 安,冷靜思考,處之泰然。“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包含 瞭這個道理。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隻羊羔置於不同 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 另一隻羊羔旁拴瞭一隻狼,它總是感到自己麵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 學心理學傢還用狗做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 子裏,讓籠子外麵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麵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 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産生瞭神經癥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衝動等負性 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睏擾就會導緻身 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 情況越符閤,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每傢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但我們都要想辦法把這一頁翻過去。“壓力”隻不過是“鴨梨”而已,情感與生活同在,我們逢年過節 所祝願的“快樂每一天”,就是讓每個人都看到快樂情感與幸福生 活的關係。P15-18
心理怎麼瞭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心理怎麼瞭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