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园林树木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园林树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庆菊 编
图书标签:
  • 园林树木
  • 高职教材
  • 示范院校
  • 核心课程
  • 园艺
  • 林业
  • 植物学
  • 园林景观
  • 职业教育
  • 园林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3289
版次:1
商品编码:1115753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1
字数:4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园林树木》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典型任务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将园林树木相关知识分成园林树木基础、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3个模块,10个项目,25个工作任务,每个任务中安排“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施”和“理论认知”等,对部分相关理论知识采用“相关链接”的方式加以阐述,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分层理解;每个项目结束前设置复习提高、课外研究等专栏,可以巩固加深知识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开放学生的思维。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采用彩色印刷,图片精美、直观,方便教学应用。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园林树木》可作为职业院校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林学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远程教育、技术培训及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模块一 园林树木基础
项目一 园林树木形态观察
任务1.1 园林树木形态观察
任务1.2 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项目二 园林树木物候期调查
任务 调查园林树木的物候期

模块二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
项目三 园林树木栽植与成活期养护
任务3.1 园林树木栽植程序与技术
任务3.2 大树移植
项目四 园林树木整形与修剪
任务4.1 修剪方法与技术处理
任务4.2 园林乔木类的修剪
任务4.3 灌木(或小乔木)的整形修剪
任务4.4 绿篱的整形修剪
项目五 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
任务5.1 园林树木的土壤管理
任务5.2 园林树木的施肥管理
任务5.3 园林树木的水分管理
项目六 树木自然灾害及损伤养护
任务6.1 自然灾害防治
任务6.2 树木损伤养护
任务6.3 养护管理作业历的制定

模块三 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
项目七 园林树木的系统分类
任务 分类检索表的制定
项目八 园林乔木识别与应用
任务8.1 行道树的调查与识别
任务8.2 独赏树的调查与识别
任务8.3 庭荫树的调查与识别
任务8.4 观花乔木的调查与识别
任务8.5 树丛和片林树种的调查与识别
项目九 园林灌木识别与应用
任务9.1 花灌木的调查与识别
任务9.2 绿篱及整形灌木的调查与识别
任务9.3 屋基种植灌木的调查与识别
项目十 园林藤木识别与应用
任务 藤木树的调查与识别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4)扣筐(箩)或扣盆 一些植株较矮小的珍贵花木(如牡丹等),可采用扣筐或扣盆的方法,即用大花盆或大筐将整个植株扣住。这种方法不会损伤原来的株形。筐或盆的外边堆土或抹泥,不留一点缝隙,给植物创造比较温暖、湿润的小气候条件,以保护株体越冬。
  (5)架风障 为减轻寒冷干燥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旱的伤害。可以在树的上风方向架设风障,架风障的材料常用高梁秆、玉米秆捆编成篱或用竹篱加芦席等。风障高度要超过树高,常用杉木、竹竿等支牢或钉以木桩绑住,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绑以细棍夹住,或在席外抹泥填缝。
  (6)涂白与喷白 用石灰加石硫合剂对枝干涂白,可以减小向阳面皮部因昼夜温差过大而受到的伤害,同时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虫害。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白,还可延迟开花,以免晚霜的危害。
  (7)春灌 早春土地开始解冻后,及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以降低土温,延迟花芽萌动与开花,避免晚霜危害,也可防止春风吹袭,使树枝干枯。
  (8)培月牙形土堆 在冬季土壤冻结,早春干燥多风的大陆性气候地区,有些树种虽耐寒,但易受冻旱的危害而出现枯梢。尤其在早春,土壤尚未化冻,根系难以吸水供应,而空气干燥多风,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经常因生理干旱而枯梢。针对这种原因,对不便弯压埋土防寒的植株,可于土壤封冻前,在树干北面,培一向南弯曲,高30~40cm的月牙形土堆。早春可挡风,反射和累积热量使穴土提早化冻,根系能提早吸水和生长,因而可避免冻旱的发生。
  (9)卷干、包草 对于不耐寒的树木(尤其是新栽树),要用草绳道道紧接地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15cm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
  ……

前言/序言

  园林树木是阐述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规律、栽培养护措施和识别与应用等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的学科。本教材共分园林树木基础、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识别与应用3大模块,10个项目,25项任务。
  园林树木基础模块分为园林树木形态观察和园林树木物候期调查两个项目,详细阐述了园林树木的形态和生长发育规律基础理论,介绍了园林树木形态观察、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和物候期的调查方法3项任务,物候期的调查可以促进了解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的理论知识,为掌握园林树木栽植及各种栽培养护管理技术打下理论基础;园林树木形态观察与腊叶标本采集与制作,可以促进学生对各种园林树木形态特征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识别各园林树种,并能合理地应用于园林中。园林树木基础模块是全面掌握园林树木栽培与应用技能的前提。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模块分为园林树木栽植与成活期养护、园林树木整形与修剪、园林树木土肥水管理、树木自然灾害及损伤养护4个项目,从实践技能角度分别介绍了园林树木栽植程序与技术,大树移植,修剪方法与技术处理,园林乔木类、灌木(或小乔木)和绿篱的整形修剪,园林树木的土壤、施肥和水分管理,树木自然灾害防治及损伤养护,养护管理作业历的制定等12项任务的实施过程,并在理论上全面阐述了园林树木的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模块是全面提升实践技能的过程。
  ……
《园林树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深入的园林树木知识体系,涵盖了从树木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到在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力求成为园林从业者、爱好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第一篇 园林树木基础 第一章 园林树木概述 1.1 园林树木的定义与重要性: 详细阐述园林树木在现代园林绿化中的核心地位,分析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品质、营造文化氛围、促进公众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树木作为园林骨架与灵魂的独特价值。 1.2 园林树木的分类与鉴别: 介绍园林树木的多种分类方法,包括按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按形态特征分类(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按生态习性分类(阳性、阴性、喜湿、耐旱、耐寒、耐热)以及按园林用途分类(观花、观叶、观果、观形、香花、刺篱、绿篱)等。重点讲解常见的分类依据和关键鉴别特征,如叶片(形状、边缘、脉序、着生方式)、花(花瓣、花萼、雄蕊、雌蕊)、果实(形态、颜色、成熟期)、树皮、枝条、芽等。 1.3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深入剖析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到衰老死亡的各个阶段。讲解光照、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环境因子对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介绍根系、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功能及其协同作用。 1.4 园林树木的生态适应性: 探讨不同树种对土壤、气候、光照、水分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析树木在不同生态环境(如城市绿地、山地、水边、盐碱地)中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性表现。强调选择适地适树的重要性。 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主要类群 2.1 乔木类: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常用乔木,详细介绍其植物学特征、园林用途、生态习性、繁殖方法、栽培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涵盖常绿乔木(如松、柏、榕树、雪松、鹅掌楸、广玉兰、香樟)和落叶乔木(如杨、柳、枫、槭、榆、槐、银杏、悬铃木、樱花、玉兰、桃花、海棠)。 2.2 灌木类: 选取常用的灌木,详细介绍其形态特征、园林应用(孤植、丛植、花境、绿篱、花球、盆栽)、繁殖方法、栽培管理及常见病虫害。涵盖常绿灌木(如黄杨、女贞、月季、杜鹃、茶梅、冬青)和落叶灌木(如月季、绣球、连翘、迎春、丁香、紫薇、锦带花)。 2.3 藤本类: 介绍攀援性藤本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如棚架、廊架、墙体攀附),讲解其形态特征、繁殖技术、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重点介绍如爬山虎、常春藤、凌霄、紫藤、蔷薇、金银花等。 2.4 草本花卉类(园林应用): 尽管本书主要关注“树木”,但为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与色彩,简要介绍一些在园林中常与树木结合使用的草本花卉,如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一年生及二年生花卉,并阐述其与乔灌木搭配的应用原则。 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繁殖与栽培 3.1 园林树木的繁殖技术: 3.1.1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讲解种子采集、处理、贮藏及播种方法。分析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及技术要点。 3.1.2 无性繁殖(营养繁殖): 详细介绍扦插(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叶插)、嫁接(枝接、芽接)、压条(高压、低压)、分株等常用无性繁殖方法。重点讲解不同树种适用的繁殖方式及操作技巧。 3.2 园林树木的栽培管理: 3.2.1 苗木繁育与培育: 阐述苗圃的建设与管理,从育苗、移栽到苗木规格的养成。 3.2.2 定植技术: 详细介绍定植前的准备工作(选址、土壤改良、树穴挖掘),以及定植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树苗处理、栽植深度、回土、浇水)。 3.2.3 水分管理: 讲解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树种、不同季节对水分的需求,以及灌溉(滴灌、喷灌、沟灌)和排水的方法。 3.2.4 养分管理(施肥): 介绍有机肥和化肥的种类、特性及施用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树木的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 3.2.5 土壤管理: 讲解土壤的结构、肥力与改良。介绍中耕、松土、除草、覆盖等措施。 3.2.6 修剪技术: 阐述修剪的目的(整形、控制生长、促进开花结果、更新复壮)与原则。详细介绍各类修剪方法,如摘心、疏枝、短截、抹芽、环剥等,并区分不同类型树木的修剪要点。 3.2.7 防寒与防暑: 介绍冬季防寒(培土、包裹、防风)和夏季防暑(遮荫、喷雾、降温)的常用技术。 第二篇 园林树木的应用与实践 第四章 园林树木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 园林树木的功能性应用: 4.1.1 遮荫与降温: 分析树木的遮荫效果,讲解如何通过树冠大小、叶片密度选择树种,优化城市热岛效应。 4.1.2 净化空气与减少噪音: 阐述树木对粉尘、有害气体的吸附作用,以及对噪音的隔绝功能,分析不同树种的净化和降噪效果。 4.1.3 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 探讨树木根系对土壤的固着作用,以及树冠对风力的削减作用。 4.1.4 营造微气候: 分析树木蒸腾作用对局部环境温湿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树木形成舒适的休憩空间。 4.2 园林树木的观赏性应用: 4.2.1 构成景观骨架与空间: 讲解乔木在形成园林空间层次、引导视线、分隔区域中的核心作用。 4.2.2 营造色彩景观: 重点介绍观花树木(春季丁香、樱花、玉兰,夏季紫薇、合欢,秋季黄栌、鸡爪槭,冬季腊梅)、观叶树木(枫树、彩叶栎、红叶李、银杏)、观果树木(海棠、石榴、山楂、火棘)的应用。 4.2.3 塑造形态美: 介绍具有特殊树形(如垂枝、独干、球形、龙形)的树木,以及通过修剪塑形的应用。 4.2.4 营造特殊意境: 分析具有象征意义(如松柏象征坚韧,柳树象征柔美)或文化内涵(如竹子、梅花)的树木在营造特定氛围中的作用。 4.3 园林树木的组合与搭配原则: 4.3.1 色彩搭配: 学习不同季节、不同树种的花、叶、果色彩搭配,创造和谐或对比的视觉效果。 4.3.2 形态搭配: 结合乔木、灌木、藤本的形态特征,形成丰富的立体空间和多样的景观构图。 4.3.3 季相变化应用: 强调不同季节树木的观赏特点(春花、夏荫、秋叶、冬枝/果),设计能四季皆有景的园林。 4.3.4 生境与生态搭配: 根据树木的生态习性,选择适宜的生境,促进植物群落的健康稳定。 第五章 园林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与养护管理 5.1 园林树木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介绍常见的病害类型,如真菌病害(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细菌病害(溃疡病、枯萎病)、病毒病害及生理病害(黄化病、冻害)。讲解病害的发生原因、症状识别及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5.2 园林树木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介绍常见的虫害类型,如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介壳虫)、咀嚼式口器害虫(食叶害虫、钻蛀性害虫)及其他害虫(螨类)。讲解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5.3 园林树木的日常养护管理: 涵盖巡查、清洁、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监测等日常工作。强调根据树木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5.4 珍稀濒危与古树名木的保护: 介绍珍稀濒危树种的特性与保护意义,以及古树名木的鉴定、保护措施、复壮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 5.5 城市绿化树木的更新与改造: 探讨老龄化、衰弱化树木的更新复壮方法,以及城市绿化改造中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第六章 园林树木的实践案例与发展趋势 6.1 经典园林树木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国内外著名园林实例,分析其在树木选择、配置、应用上的独到之处。 6.2 新型园林树木品种的引进与应用: 介绍近年来引进的具有优良性状(抗性强、观赏性高、适应性广)的新型园林树木品种。 6.3 绿色建筑与生态园林中的树木应用: 探讨绿色屋顶、垂直绿化、海绵城市等理念下树木的新型应用模式。 6.4 智能化园林养护管理技术: 介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的智能化园林监测与养护管理。 6.5 园林树木发展前景展望: 预测未来园林树木在生态修复、城市美化、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书力求内容严谨,图文并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实用、易于理解的园林树木知识平台,从而更好地运用树木塑造美丽的园林环境,服务于社会与自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绝对称得上是教科书中的典范。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油墨印刷清晰,即便是细节丰富的植物插图也能展现出极高的分辨率,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教材的编排逻辑兼顾了初学者的认知习惯和专业人员的查阅需求。每一个知识点都被结构化地处理过,采用了大量的对比表格、关键术语的加粗和定义框,使得信息的获取效率非常高。比如,当你需要快速区分两种相似的落叶阔叶树时,那种并列对比的表格会让你一目了然,立刻抓住两者间的核心差异。这种“为学习者着想”的排版哲学,贯穿全书始终,体现了编者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它成功地将庞杂的生物学知识,转化成了一套易于消化、便于检索的知识系统,这对于高强度的专业学习来说,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

说实话,我手上关于园林植物的书籍不下十本,但大多要么过于侧重理论而缺乏实践指导,要么就是简单罗列图谱,可操作性不强。然而,这本《园林树木》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最让我赞叹的是其极强的实用导向。在描述每一种重点树种时,作者群似乎都在模拟我们真实工作场景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前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如,针对华北地区常见的病虫害,书中会专门辟出一个版块,详细分析其发生规律、识别要点,并给出最新的绿色防控策略,而不是简单地列出化学药剂名称了事。更值得称道的是,教材中对树木的“生态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探讨,没有沦为空洞的口号,而是与具体树种紧密结合,探讨如何利用特定树种的遮荫、固沙、净化空气等特性,来优化城市微气候和提升居民的宜居体验。这种将生态学、美学、工程技术融会贯通的叙事手法,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让人感觉每翻一页都在为未来的项目设计积累着可靠的“弹药”。

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套教材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教科书”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本土及常见园林树木的“百科全书式指南”。它的深度和广度,确保了读者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能够迅速迈入到更高级的、需要综合判断的领域。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不同树种的“抗逆性”和“适地性”分析时所展现出的细致入微。比如,它会详细说明某一树种在土壤pH值、排水条件、风力抵抗力上的具体要求和极限范围,这对于进行复杂场地条件下的植物选择决策至关重要。这种层层剥离,深入到“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写作风格,培养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因地制宜”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它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扎实的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基础之上的理性选择。

评分

这本《园林树木》教材,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种扎实的学术气息所吸引。封面设计简洁大方,透着一股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通识读物,而是真正深入一线、服务于实践教学的精品。书中的内容组织脉络清晰,逻辑性极强,从宏观的植物分类学基础,到微观的个体形态特征,再到它们在实际园林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层层递进,没有一丝含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植物志描述上,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与养护技术的前沿知识。比如在介绍某一类乔木时,不仅详述了其科属特征,还配以大量高清的实物照片和精细的手绘图解,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术语变得直观易懂。即便是对园林专业背景不深的初学者,也能通过这本书建立起对树木世界的系统认知框架。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导师,引导我们一步步揭开园林树木的神秘面纱,去理解每一个物种背后的生态意义与美学价值。这种将理论深度与应用广度完美结合的编排方式,无疑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和知识的保留率。

评分

作为一名在职的园林技术人员,我最关注的是教材的更新速度和前沿性。这套教材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它没有固守陈旧的知识体系,而是积极吸收了近年来国际园林界关于“乡土植物优先”、“抗逆性品种选育”等热点方向的研究成果。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引入了许多在传统教材中鲜少被提及的新型观赏树种,以及一些经过改良、更适应城市环境挑战的优良品种介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非常到位,那些高清彩图不仅清晰展示了树木的典型形态,还细致标注了关键识别点,比如叶脉结构、花序排列、树皮纹理等,这对于野外识别工作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不同树种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习性曲线”分析,也为我们制定长期养护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石,更是我们专业人士手中不可多得的、与时俱进的参考工具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