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立项的“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教材建设”项目的成果。本书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主线,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全书共分13章:第1~2章介绍DSP技术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时钟电路;第3章介绍中断系统与应用;第4章介绍通用输入输出GPIO与CPU定时器;第5章介绍存储器映射和外部接口XINTF;第6章介绍DSP的事件管理器,事件管理器是控制电机的重要模块;第7章介绍串行通信接口SCI应用技术;第8章介绍A/D转换模块;第9章介绍DSP应用中的C语言以及程序结构;第10章介绍串行外设接口SPI和D/A转换功能的实现。第11~13章介绍无刷直流电机、异步感应电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具体应用案例。
本书通过每章综合举例或者对重点内容的总结,力求使读者深入了解DSP各个模块,并具备应用DSP技术解决工程应用型问题的基础。《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通过实例分析掌握重要模块的核心内容、特点和应用方法,重点介绍DSP原理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在无刷直流电机、异步感应电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应用案例。
《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DSP原理及应用》既可作为大专院校自动化、计算机、电气工程、测控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测量、运动控制系统、智能仪表设计和开发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DSP技术概述
1.1 什么是DSP
1.2 DSP技术的分类与主要技术指标
1.2.1 DSP的分类
1.2.2 DSP的主要技术指标
1.3 DSP的应用
1.4 DSP的基本结构及主要特征
1.5 TMS320F28xDSP芯片硬件特征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TMS320F2812CPU和时钟
2.1 TMS320F281xCPU
2.1.1 CPU功能块和寄存器
2.1.2 状态寄存器(STO,STl)
2.1.3 乘法操作
2.2 CPU中断向量与优先级
2.3 可屏蔽中断与非屏蔽中断
2.3.1 可屏蔽中断
2.3.2 非屏蔽中断
2.4 流水线
2.5 TMS320F2812引脚功能
2.6 时钟电路
2.6.1 时钟单元
2.6.2 振荡器和锁相环PLL时钟模块
2.7 锁相环与时钟控制寄存器
2.7.1 PLL控制寄存器PLLCR
2.7.2 外设时钟控制寄存器PCLKCR
2.7.3 高速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HISPCP
2.7.4 低速外设时钟预定标寄存器LOSPCP
2.8 三种低功耗模式
2.9 低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
2.9.1 诋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0(LPMCRO)
2.9.2 低功耗模式控制寄存器1(LPMCRl)
2.10 看门狗
2.10.1 看门狗工作原理
2.10.2 看门狗复位和中断模式
2.10.3 低功耗模式下看门狗操作
2.11 看门狗相关寄存器
2.11.1 系统控制和状态寄存器SCSR
2.11.2 看门狗计数器寄存器WDCNTR
2.11.3 看门狗复位密钥寄存器WDKEY
2.11.4 看门狗控制寄存器WDCR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中断系统与应用
3.1 PIE中断控制概述
3.2 中断向量表的映射
3.3 中断源
3.4 PIE中断向量表
3.5 PIE中断寄存器
3.5.1 PIE控制寄存器PIECTRL
3.5.2 PIE中断应答寄存器PIEACK
3.5.3 PIE中断标志寄存器PIEIFRx
3.5.4 PIE中断使能寄存器PIEIERx
3.6 CPU中断寄存器
3.6.1 CPU中断标志寄存器IFR
3.6.2 CPU中断使能寄存器IER
3.7 外部中断控制寄存器
3.7.1 外部中断l控制寄存器XINTICR
3.7.2 外部中断2控制寄存器XINT2CR
3.7.3 外部NMI中断控制寄存器XNMICR
3.7.4 外部中断1计数器XINTlCTR
3.7.5 外部中断2计数器XINT2CTR
3.8 LED显示与按键中断应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GPIO功能与CPU定时器
4.1 GPIO功能框图
4.2 TMS320F2812GPIO寄存器
4.3 I/O映射
4.4 输入量化与I/O引脚
4.4.1 输入量化控制寄存器
4.4.2 两种类型输入量化
4.5 CPIO与按键应用实例
4.6 CPU定时器结构与工作愿理
4.7 CPU定时器寄存器
4.7.1 CPU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IMERxTCR
4.7.2 CPU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TIMERxTIM
4.7.3 CPU定时器计数器寄存器高位TIMERxTIMH
4.7.4 CPU定时器周期寄存器TIMERxPRD
4.7.5 CPU定时器周期寄存器高位TIMERxPRDH
4.7.6 CPU定时器预定标寄存器TIMERxTPR
4.7.7 CPU定时器预定标寄存器高位TIMERxTPRH
4.8 CPU定时器中断应用举例
4.9 外部中断XINT13应用举例
4.10 非屏蔽中断应用举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存储器与外部接口XINTF
5.1 总线
5.2 存储器映射
5.2.1 存储器映射图
5.2.2 存储器映射图中各部分功能
5.2.3 片内存储器与外部接口映射
5.2.4 CSM影响的片内资源
5.2.5 寄存器映射
5.3 存储器和寄存器的等待状态
5.4 Flash存储器
……
第6章 事件管理器
第7章 串行通信接口SCI
第8章 A/D转换模块
第9章 DSP软件开发与C语言编程
第10章 串行外设接口SPI
第11章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
第12章 基于DSP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第13章 异步感应电机DSP的矢量控制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技术的进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自动测试诊断设备、数字信号处理和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控制等方面。在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矢量控制等先进算法时也可以考虑采用DSP为中心组成控制系统。对电子信息和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来讲,在DSP技术方面的深入应用,对今后从事自动化专业、计算机专业以及交叉学科的研究起着积极作用。针对各高校陆续开出的DSP原理及应用课程,选择具有先进性的2000系列DSP作为教材主线,是比较容易入门的学习方法。教材的出版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具备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与系统设计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点
1.容易入门
DSP的寄存器多,内容跨度较大。本书讲解思路清楚,力争使学生容易入门
2.突出重点,与实例相结合
针对重要知识点结合实例讲解,结合应用程序讲解。如中断、定时器、通用输入输出GPIO、A/D和串行通信接口SCI。阐述事件管理器产生PWM控制电机,捕获单元和正交编码脉冲电路应用,利用串行外设接口SPI实现D/A转换等。通过课内学时的教学,基本掌握2000系列DSP主要应用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 概述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是一本面向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教材。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字信号处理(DSP)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着重于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转化与实现。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DSP技术应对通信、音频、图像、控制、医疗等众多领域的挑战。 内容特色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坚信,脱离工程背景的理论是空洞的,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因此,本书在讲解每一个抽象的DSP概念时,都会辅以丰富的工程实例和应用场景,让读者直观地理解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在介绍实际的工程实现方法时,也会追溯到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帮助读者建立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认知。 章节概览 第一部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第一章:引言与信号模型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数字信号处理的世界,阐述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我们将探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介绍采样、量化、编码等数字信号处理的关键流程。同时,会介绍常用的信号模型,如离散时间信号、离散频率信号、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等,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重点内容: DSP的定义与发展;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采样定理;量化误差;常用信号模型。 第二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本章将深入探讨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学表示和性质,包括单位冲激信号、单位阶跃信号、指数信号等基本信号。我们将介绍描述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模型——差分方程,并引入卷积运算,这是分析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核心工具。读者将学习如何通过卷积来理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以及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与因果性。 重点内容: 离散时间信号的分类与运算;LTI系统的定义;差分方程;卷积和;系统稳定性与因果性。 第三章: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 傅里叶变换是理解信号频谱特性的基石。本章将系统介绍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及其性质。我们将重点讲解DFT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高效地计算DFT,从而实现信号的频谱分析。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算例,读者将理解如何从时域信号中提取频率域信息,识别信号的频率成分,并理解傅里叶变换在滤波、调制解调等应用中的作用。 重点内容: DTFT与DFT;DFT的性质;FFT算法原理;频谱泄漏与窗函数。 第四章:Z变换 Z变换是分析离散时间系统频域特性的有力工具,它类似于拉普拉斯变换在连续时间系统中的作用。本章将详细介绍Z变换的定义、性质以及收敛域的概念。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Z变换来求解差分方程,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并理解其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Z变换还为理解滤波器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重点内容: Z变换的定义与性质;收敛域;逆Z变换;利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系统函数。 第二部分:数字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第五章:数字滤波器基础 数字滤波器是DSP中最核心的应用之一。本章将介绍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包括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和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我们将深入探讨两类滤波器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本章还将介绍滤波器设计的基本要求,如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 重点内容: 数字滤波器的作用与分类;IIR与FIR滤波器的区别;滤波器设计指标;零极点图。 第六章: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设计 FIR滤波器因其线性相位特性而备受青睐。本章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FIR滤波器设计方法,包括窗函数法(如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凯泽窗等)、频率采样法以及最优逼近法(如Parks-McClellan算法)。我们将详细讲解各种方法的原理,分析其设计过程中的权衡,并提供具体的设计算例。 重点内容: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频率采样法;Parks-McClellan算法(Remez算法);FIR滤波器的线性相位。 第七章: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设计 IIR滤波器以其对有限的计算量实现更陡峭的过渡带而著称。本章将介绍几种经典的IIR滤波器设计方法,包括巴特沃斯、切比雪夫(I型和II型)以及椭圆(Cauer)滤波器。我们将讲解这些滤波器从模拟原型设计到数字滤波器实现的转换过程,以及它们在幅频特性上的不同表现。同时,也会讨论IIR滤波器的稳定性问题。 重点内容: 模拟滤波器原型设计;冲激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巴特沃斯、切比雪夫、椭圆滤波器;IIR滤波器稳定性。 第八章:滤波器实现 本章将探讨数字滤波器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直接型、规范型(如级联型、并联型)等结构。我们将分析不同实现结构对计算量、存储量以及对数值误差的影响。此外,还会介绍一些常用的滤波器实现技巧,以提高运算效率和精度,为实际的硬件或软件实现提供指导。 重点内容: 直接型实现;级联型实现;并联型实现;数据格式与数值误差。 第三部分:数字信号处理应用 第九章:多速率信号处理 多速率信号处理是DSP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处理的是不同采样率信号之间的转换。本章将介绍上采样(插值)和下采样(抽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它们在音频、图像压缩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我们还将探讨多速率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如插值滤波器和抽取滤波器。 重点内容: 上采样与下采样;插值与抽取;多速率滤波器的设计;变采样率系统。 第十章:自适应滤波器 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自动调整其系统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滤波效果。本章将介绍几种经典的自适应滤波器算法,如最小均方(LMS)算法及其变种。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些算法的工作原理,分析其收敛性能,并给出在噪声消除、回声消除、信道均衡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重点内容: 自适应滤波器的基本原理;LMS算法;RLS算法(简述);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 第十一章:谱估计 谱估计是从含有噪声的观测数据中估计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本章将介绍多种谱估计方法,包括经典谱估计(如周期图法、Welch法)和现代谱估计(如AR模型、MA模型、ARMA模型)。我们将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信号分析、故障诊断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内容: 功率谱密度;周期图法;Welch法;参数化谱估计。 第十二章: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本章将聚焦于DSP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将探讨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如ASK, FSK, PSK, QAM)、信道编码与解码、均衡技术以及扩频通信等。通过具体的通信系统架构分析,读者将深刻理解DSP如何赋能高速、可靠的无线和有线通信。 重点内容: 数字调制解调;信道编码;信道均衡;OFDM技术(简述)。 第十三章:数字信号处理在图像与音频处理中的应用 本章将展示DSP在图像和音频领域的强大能力。在图像处理方面,我们将介绍图像增强、滤波、边缘检测、图像压缩(如JPEG)等技术。在音频处理方面,我们将探讨音频信号的采样与量化、音频压缩(如MP3)、语音识别、音频效果处理等。 重点内容: 图像增强与滤波;边缘检测;JPEG图像压缩;音频信号处理;MP3音频压缩;语音信号处理。 本书的编写目标 系统性: 全面覆盖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 深度性: 深入剖析原理,不满足于表面描述。 实用性: 强调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供丰富的应用案例。 前沿性: 介绍部分新兴的DSP技术和发展趋势。 可读性: 语言清晰,逻辑严谨,图文并茂,便于读者理解和吸收。 适用读者 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从事通信、控制、音频、图像、嵌入式系统、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程师。 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学习建议 本书的编写兼顾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建议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思考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尽可能通过编程(如MATLAB, Python等)或使用DSP开发板进行仿真和实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 结语 数字信号处理是现代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技术。掌握DSP理论与技术,将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广阔技术应用领域的大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将是您踏上这一精彩旅程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