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开始

从“绝望”开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竹内好 著,靳丛林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3283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3055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日本二周研究经典选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页数:429
字数:3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鲁迅叫我们正视自己的腐肉,而且不允许我们有一点点逃避。鲁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他执拗的阻碍着我们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内心满足的人,或想出人头地的人最好不要读鲁迅。只有那些想和周围的人一起幸福并且为此而感知自己不幸的人,才可以以鲁迅为友,来研读鲁迅。世界在病态之中,我们自身不可能健康。

作者简介

  竹内好,1910年10月生于日本长野县。1931年入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1934年毕业后发起成立“中国文学研究会”。1932年和1937年两次游学中国。1943年12月应召参军出征到中国。战后返回日本专事中国问题研究。1949年其曾陆续为庆应义塾大学、东京大学讲师,东京都立大学教授。1965年因反对日美安保条约辞去大学教职,1977年逝世。主要著作有:《鲁迅》(1944)、《鲁迅入门》(1953)、《现代中国论》(1964)、《竹内好全集》17卷(1980)等。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功能和作用

评分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评分

青简、韦编、青编

评分

“以1931年9月的“满洲事变”、1932年1月的“上海事变”为发端的侵略波浪,在1935年冀东、绥远的瓜分方面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嚣张。与之相应,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成为民众一致的热望。这种热望的激情,是曾经反对抗日的人现在又怕成为汉奸而争先呼喊统一战线的那种激情;这种激情是连曾经在国民革命途中,1927年违背孙文“革命尚未成功”的遗嘱,在革命成功之际,将革命卖给敌人军阀的革命官僚,也必须承认的“中国的革命政党”所提倡的激情。但是,鲁迅知道,1931年9月让持有武器,“曾经训练过的‘民众’”出来对付为对日出兵请愿而徒步南京的学生团体的革命官僚,和1919年5月4日杀害抗日学生的军阀官僚一样,都不是真实的迎接抗日的力量。鲁迅还知道,“‘联合战线’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渐出现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鲁迅知道,害怕镇压而背叛了革命作家的大众组织“左翼作家联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不是民族主义正确内容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真正承担者;鲁迅知道,在对内敌斗争方面背叛同伴的卑劣者,在对外敌的斗争方面也有背叛同伴的危险;鲁迅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知道,无论战线统一如何必要,毋宁说战线的统一越是必要,仅仅依靠妥协形式建立的统一就越是妨碍形成真正的统一。

评分

鲁迅那冷峻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我们,他执拗的阻碍着我们只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内心满足的人,或想出人头地的人最好不要读鲁迅。以1931年9月的“满洲事变”、1932年1月的“上海事变”为发端的侵略波浪,在1935年冀东、绥远的瓜分方面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嚣张。与之相应,抗日统一战线问题成为民众一致的热望。这种热望的激情,是曾经反对抗日的人现在又怕成为汉奸而争先呼喊统一战线的那种激情;这种激情是连曾经在国民革命途中,1927年违背孙文“革命尚未成功”的遗嘱,在革命成功之际,将革命卖给敌人军阀的革命官僚,也必须承认的“中国的革命政党”所提倡的激情。但是,鲁迅知道,1931年9月让持有武器,“曾经训练过的‘民众’”出来对付为对日出兵请愿而徒步南京的学生团体的革命官僚,和1919年5月4日杀害抗日学生的军阀官僚一样,都不是真实的迎接抗日的力量。鲁迅还知道,“‘联合战线’之说一出,先前投敌的一批‘革命作家’,就以‘联合’的先觉者自居,渐渐出现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鲁迅知道,害怕镇压而背叛了革命作家的大众组织“左翼作家联盟”的“民族主义文学者”,不是民族主义正确内容的民族革命战争的真正承担者;鲁迅知道,在对内敌斗争方面背叛同伴的卑劣者,在对外敌的斗争方面也有背叛同伴的危险;鲁迅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知道,无论战线统一如何必要,毋宁说战线的统一越是必要,仅仅依靠妥协形式建立的统一就越是妨碍形成真正的统一。

评分

与中国大陆的学者的角度很不一样,细致而深入。值得一读。

评分

评分

这本书也很不错,卖家很贴心

评分

“缥”是青白色丝织物,“缃”是浅黄色的丝织物,古人常用这两种丝织物作书籍的封皮、封套,“缥缃”等遂成为古代书籍的代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