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

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彦 著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民主政治
  • 乌托邦
  • 启明文丛
  • 西方政治思想
  • 社会思想
  • 政治理论
  • 思想史
  • 现代政治
  • 公共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27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3076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启明文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页数:338
字数:19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所谓民主的双重性,即一方面民主具有对平等、自由等普世价值的庄严承诺,一方面又具有一种总是不能完全达到目的的不可兑现性。换句话说,民主机制从其降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种内在紧张。
  同亚洲比较,欧洲民主显得精疲力竭,政治乌托邦曾经影像了整个20世纪,如今意识形态的退潮与经济的困顿则使人们怀疑民主制度本身。
  新观察家给乌托邦加上现实主义的限制词,反映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幻想。它恰好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回潮,体现了人们摆脱20世纪噩梦束缚的努力。

内容简介

  《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是陈彦博士多年来的点滴思考汇成的,清晰地展现了他的思想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的写作重心也有所转移:从引介法国学界的新知与观念、探求法兰西历史文化,到评析法国社会政治现象,再到对战后欧洲联合工程的关注。作者思考的领域始终在扩展,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参与也日益深入。与其说是常年对欧洲的实地观察推动着作者的思考和写作,不如说是中欧的交互映衬与换位思考牵引着他的求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

  陈彦,法国巴黎苏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执行主席,欧洲华人学会秘书长,法国政治与思想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执教于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明学院、巴黎第七大学。法国L'Aube出版社《同中国一起思考》(Penser avec la Chine)丛书主编。2005年获评《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
  著作有《中国之觉醒》(L'Aube,2002),《新汉文化圈》(译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主编《穿越中国当代思想世界的旅程》(L'Aube,2008)、《认同与全球化——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悖论》(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12)等书籍。

目录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布罗代尔及其“总体历史”观

杜梅吉尔和比较神话学

失去了布尔迪厄的法国社会批判理论

跨时代的列维-斯特劳斯

回看世纪之交的法国知识界

思想启蒙与政治变革

发现美洲与走出中世纪

法国知识分子的在野与参政

祭奠亡灵与借古释今

历史庆典:奠基神话与记忆重塑

法国废奴一百五十周年纪念省思

承担历史黑暗与民族心灵叩问

殖民历史与集体记忆

【观念与激情】

生态政治的意识形态陷阱

新闻自由与冒犯国王

从同性恋市长说到权力游戏的妙用

勒庞震撼与法国宪政危机

闲谈法国罢工文化

亚洲的崛起和欧洲的反思

向往新世纪的乌托邦

《人文科学》:民主的危机与民主的建构

《人文科学丛刊》:观念世界与政治激情

《新观察家》:本世纪最后一个集体之梦

法式犬儒

我与这几本书

【衰落与新生】

欧洲之于中国的意义

欧洲悖论与欧洲联合

理性工程与“善的反弹”

欧洲人的文化批判与文化自觉

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焦虑与紧张

第三只眼看民族与民族主义

从“美国威胁论”到“美国崩溃论”

欧美关于伊拉克危机的分歧及其渊源

从竞争到共治

天空、海洋、文明

希腊-土耳其之行

返乡的奥德赛

在欧洲与亚洲之间

“我们都是这个星球上的公民”

从中西文化对话到探索生命奥妙

欧洲的衰落与新生




前言/序言


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 一、 思想的熔炉:民主何以成为人类的终极理想? 自古希腊的城邦议事厅,到启蒙时代思想家的理性之光,再到现代社会多元声音的交响,民主的理念始终是人类社会追求进步与解放的灯塔。然而,民主并非一成不变的圣坛,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面对着内外的挑战与诘问。 民主的起源与演进: 从雅典的直接民主,到罗马共和国的代议制萌芽,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选举民主,民主的形式和内涵都在不断丰富。本书将追溯民主思想的源头,剖析其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实践形态,以及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对民主理解的关键时刻。我们将考察古希腊的公民政治、中世纪的自由宪章、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以及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实践,从中提炼民主的核心价值——自由、平等、人民主权。 民主的理论基石: 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学说,构筑了现代民主的理论框架。本书将深入解读这些奠基性的思想,探讨它们如何在理论上为民主的合法性提供辩护,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宪政实践。我们还将审视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多元主义等不同思潮对民主理论的补充和修正,理解民主并非单一的意识形态,而是一个不断被讨论、被完善的开放性概念。 民主的当代挑战: 在信息爆炸、全球化加速的今天,民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民粹主义的兴起、技术对政治的渗透、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撕裂的加剧,都对民主制度的稳固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本书将审视这些现实问题,分析其对民主肌体的侵蚀,并探讨如何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重新凝聚共识,强化民主的韧性。我们将讨论如何应对虚假信息、如何保障少数群体权益、如何平衡个体自由与集体利益,以及如何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参与性的民主治理模式。 二、 乌托邦的幻梦:理想社会的设计与幻灭 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从未停止。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再到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构想,乌托邦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现实、憧憬未来的思想力量,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乌托邦的起源与多样性: 乌托邦并非铁板一块,其形态千差万别。本书将考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乌托邦思想,从宗教的千年王国到哲学的理性城邦,从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社区到革命的暴力变革,揭示其共同的驱动力——对现有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秩序的追求。我们将梳理柏拉图、莫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代表人物的观点,理解他们对权力、财产、社会关系的独特构想。 乌托邦的诱惑与警示: 乌托邦的魅力在于其纯粹的理想主义,在于其承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幸福的社会。然而,历史也一次次证明,当理想被强行推向现实,当对完美的追求演变成对个体的压制,乌托邦往往会走向其反面,成为反乌托邦的悲剧。本书将深入剖析乌托邦的内在张力,分析其在实践中为何常常走向极权、压抑人性和扼杀创造力。我们将借鉴20世纪的经验教训,反思那些以乌托邦之名行反乌托邦之实的政治实践。 乌托邦作为思想的遗产: 尽管许多乌托邦的构想已成泡影,但乌托邦主义作为一种批判现实、激发想象的思想资源,其价值不容忽视。它促使我们思考社会变革的可能性,挑战既有的权力结构,探索更公平、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本书将探讨如何在批判性继承乌托邦遗产的同时,避免其潜在的危险,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转化为推动现实社会进步的动力,而非脱离实际的空想。 三、 民主与乌托邦的辩证关系:理想的边界与现实的可能 民主与乌托邦,一个是实现人民权利、保障个体自由的政治实践,一个是构建理想社会的思想蓝图。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存在张力。 民主为乌托邦提供实践的可能性: 民主制度下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参与机会,为各种理想社会构想的提出、讨论和尝试提供了空间。民主的包容性使得不同理念得以共存,并为社会变革的和平演进提供了可能。然而,本书也将审视,当某些乌托邦构想以牺牲民主为代价时,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乌托邦思想对民主的启示与挑战: 乌托邦对公平、正义、解放的追求,可以成为推动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它们不断提醒我们,民主不应止步于程序正义,更应追求实质正义,努力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实现更广泛的民众福祉。然而,本书也将探讨,当乌托邦的理想过于激进、缺乏对人性和社会复杂性的考量时,它可能成为民主的威胁,导致社会动荡和个人自由的丧失。 在现实中寻求平衡: 本书旨在探索如何在民主的框架内,汲取乌托邦思想中积极的营养,同时警惕其潜在的危险。我们如何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中,既尊重个体差异,又追求社会公平?我们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既保持对理想的追求,又脚踏实地地推进改良?本书将提供一种审慎的思考路径,鼓励读者在理解民主与乌托邦的复杂关系后,以更成熟、更理性的态度,参与到现实社会的设计与建设之中。 “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将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学术分析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的迷雾,审视思想的激辩,理解人类永恒的追问——如何构建一个更公正、更自由、更美好的社会。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旅行,更是一次关于未来社会的深刻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手捧着这本名为“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的书,我的思绪已经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时代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在于把握它对“好日子”的想象,以及为实现这种想象所付出的努力。而“民主”与“乌托邦”,恰恰是这种想象与努力的两种极端而又彼此呼应的表达。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出民主制度在不同文明中的播撒与生长,它是如何从星星之火,逐渐燎原,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政治模式。但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是不够的,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如何揭示民主背后那些涌动的思想潮水——那些关于人民主权、个体自由、集体福祉的深刻辩论,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而“乌托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超越现实的诗意与野心。它代表着人类永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寻更美好可能性的内在动力。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民主”与“乌托邦”之间的张力。是认为民主是通往乌托邦的必由之路,还是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书中是否会探讨历史上那些激进的、试图通过民主手段一蹴而就建立理想社会的运动,以及它们最终的命运?我希望它能引发我对于“完美社会”是否可能存在的深度思考,以及我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是否会不自觉地走向另一极端。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就自带一种庄重与思辨的色彩,仿佛在邀请我进入一场关于人类社会未来图景的深度对话。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人类文明核心议题的作品充满敬意,而“民主”和“乌托邦”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两个概念。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将如何勾勒出民主制度从萌芽到发展的完整图景。它是否会深入探讨民主的核心价值,如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以及这些价值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语境下的具体呈现?我期待能看到作者对不同民主模式的分析,无论是雅典的直接民主,还是现代的代议制民主,亦或是那些尚在探索中的新型民主形态。更让我着迷的是“乌托邦”的维度。它象征着人类对完美社会的永恒向往,对现实缺陷的深刻批判。这本书是否会探究那些将民主理想推向极致,试图构建理想国度的思想家和实践者?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民主”与“乌托邦”之间可能存在的紧张关系。是认为民主是通往理想社会的必经之路,还是乌托邦式的过度追求反而会损害民主的根基?我期待本书能够引发我对“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以及“理想社会是否可能实现”等根本性问题的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洞见。

评分

这本《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的书名,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政治与社会理想的求索。作为一个对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清晰梳理历史脉络、深刻剖析思想渊源的读物。“民主”这个词,无疑是现代政治最核心的议题之一,我渴望了解它的起源、它的发展、它的各种形态,以及它在全球范围内所遭遇的挑战与机遇。这本书是否会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探寻民主思想最初的火种,理解它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又如何演变成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模样?从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到近代代议制的民主,再到当代更加多元化的民主实践,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而“乌托邦”的加入,则为这本书增添了更为迷人的色彩。它指向的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永恒追寻,是对现实不满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探讨“民主”与“乌托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与张力。是民主为实现乌托邦提供了可能性,还是乌托邦式的激进追求反而会破坏民主的基础?书中是否会回顾历史上那些以民主为名,试图构建理想社会却最终走向极端的案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发我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以及我们在追求更美好社会的道路上,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

评分

一本关于“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的书,单看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我一直对社会制度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理想社会形态的不断探索着迷,而“民主”与“乌托邦”这两个词汇,无疑触及了人类文明中最深刻也最常被讨论的议题。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这场思想盛宴的绝佳契机。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呈现民主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实践与理论的。民主,这个听起来如此美好,却又在现实中充满挑战的概念,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形态的?其核心理念,如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在实践中又遭遇了怎样的困境与变异?更何况,书中还叠加了“乌托邦”的维度,这便将讨论的深度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乌托邦,那个永远在远方、难以企及的理想国度,究竟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是注定失败的空想?当民主的实践与乌托邦式的理想相结合,又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是能为现实的困境指明方向,还是会加剧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探讨不同思想流派如何理解和构建他们的民主乌托邦,例如是侧重个体自由的自由主义乌托邦,还是强调集体和谐的社群主义乌托邦,亦或是其他更为激进的形态。这本书,似乎承诺了我一场关于思想的深度旅行,一次对人类文明终极关怀的探寻。

评分

我最近对政治哲学中的一些经典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关于“民主”的起源、演变及其面临的挑战。在翻阅书架时,“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我猜测这本书大概率会深入剖析民主制度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轨迹,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兴起,再到现代普选制民主的普及,作者或许会一一梳理其中的关键节点和思想流派。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阐释民主的核心价值,比如自由、平等、权利、法治等等,以及这些价值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具体体现和变迁。同时,“乌托邦”这个词的加入,也让这本书的吸引力倍增。它不仅仅是对民主制度的政治学分析,更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探索。乌托邦,作为一种对完美社会秩序的设想,常常与民主的理念紧密相连,因为民主本身就承载着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美好的社会的愿景。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两种看似遥远却又息息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的?是探讨了历史上那些试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乌托邦的尝试,还是分析了乌托邦思想对民主发展产生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宏大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人类在追求理想社会道路上的探索与反思,以及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其背后所承载的深层人文关怀。

评分

该文集是陈彦多年来的点滴思考汇成的,清晰地展现了他的思想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的写作重心也有所转 移:从引介法国学界的新知与观念、探求法兰西历史文化,到评析法国社会政治现象,再到对战后欧洲联合工程的关注。作者思考的领域始终在扩展,对现实世界的 观察与参与也日益深入。

评分

然而,就我们的这个时代而言,还是要留有一丝憧憬:世界正逐步趋于多元化,知识和知识界同样趋于多元化,时代已经不需要那种奋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神领袖和知识领袖,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和我们平等对话的知识人,甚至可以说,按照葛兰西的说法,我们自己都可以是知识人。只要我们还在,还在按照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萨特和阿尔都塞的方向思考着,知识人就永远不会黄昏。

评分

据介绍,《民主与乌托邦》是三联新品牌“启明文丛”系列的第一辑,收录了陈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 《读书》、《文景》等杂志上的近40篇文章。目前,“启明文丛”已经出版《民主与乌托邦》、《知识人的黄昏》、《生活和文本中的社会学》3本书,其他的系 列丛书将陆续出版。

评分

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评分

新观察家给乌托邦加上现实主义的限制词,反映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幻想。它恰好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回潮,体现了人们摆脱20世纪噩梦束缚的努力。 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一说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评分

《启明文丛:民主与乌托邦》是陈彦博士多年来的点滴思考汇成的,清晰地展现了他的思想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的写作重心也有所转移:从引介法国学界的新知与观念、探求法兰西历史文化,到评析法国社会政治现象,再到对战后欧洲联合工程的关注。作者思考的领域始终在扩展,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参与也日益深入。与其说是常年对欧洲的实地观察推动着作者的思考和写作,不如说是中欧的交互映衬与换位思考牵引着他的求索和研究。 陈彦,法国巴黎苏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执行主席,欧洲华人学会秘书长,法国政治与思想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执教于法国里昂第三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明学院、巴黎第七大学。法国L'Aube出版社《同中国一起思考》(Penser avec la Chine)丛书主编。2005年获评《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

评分

然而,就我们的这个时代而言,还是要留有一丝憧憬:世界正逐步趋于多元化,知识和知识界同样趋于多元化,时代已经不需要那种奋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神领袖和知识领袖,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和我们平等对话的知识人,甚至可以说,按照葛兰西的说法,我们自己都可以是知识人。只要我们还在,还在按照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萨特和阿尔都塞的方向思考着,知识人就永远不会黄昏。

评分

巴黎索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欧社会论坛”执行主席陈彦是80年代《读书》杂志作者群中“巴黎五大才俊之一”,多年来人在欧洲,心怀故国,一直用中文为国 内期刊写稿,如今汇集成书:《民主与乌托邦》。此书既有历史学家的明理睿智,又有社会活动家的远见卓识,内容丰富,意蕴深厚。

评分

然而,就我们的这个时代而言,还是要留有一丝憧憬:世界正逐步趋于多元化,知识和知识界同样趋于多元化,时代已经不需要那种奋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神领袖和知识领袖,我们所需要的是能和我们平等对话的知识人,甚至可以说,按照葛兰西的说法,我们自己都可以是知识人。只要我们还在,还在按照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萨特和阿尔都塞的方向思考着,知识人就永远不会黄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