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套装共3册)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套装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林宝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1048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642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9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56
套装数量:3
字数:19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套装共3册)》于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记裁颇详。其论得姓受氏,多源于世本、风俗通义,三辅决录、百家谱及姓苑等书。诸书后世颇多失传,赖林氏之征引,后之学者始得约略考知其梗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祖其文而损益之,盖古姓谱之存于今而称详赅者,莫先于此矣。然林氏以二十旬而纂撰成帙,姓繁时迫,故援引讹谬者有之,考稽失实者有之,世代颊倒者有之,此其所以见讥于洪迈也。且是书于北宋时即颇有散佚。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凡例
总目
韵目
元和姓纂原序
元和姓纂原序
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
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后序
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
元和姓纂四校记再序
元和姓纂四校记凡例
元和姓纂四校记卷首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
元和姓纂四校记卷末
附录一 古今万姓统谱之姓纂引文
附录二 张氏四书姓纂引文之检讨
附录三 沈涛书元和姓纂后
附录四 罗韩姓纂佚文删定补正记
附录五 罗振玉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之采正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新增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提要辩证
后记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姓氏索引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人名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该书收录姓氏486个,编为四言韵文,但无文理可循,旧时作为启蒙读物。一千年来,《百家姓》翻印多次,版本众多,并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先后问世。明、清两代学者曾对《百家姓》进行讨论考证,其中以康熙初年山东琅琊人王相所著《百家姓考略》影响较大。《考略》对《百家姓》所列姓氏先注五音、郡望,而后考其姓源所自出,并列举各姓著名人物,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评分

《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评分

第八、九世纪的大唐帝国,内外有藩镇跋扈和吐蕃、南诏边患。为解决边患,调动三千名徐州军至安南服役三年。但三年的约期没有兑现,归乡之路遥遥无期。其中八百位戍守桂林的家眷获知消息后,发动请人代写家书,让前线的丈夫不要傻等。这八百封信遂促成了士兵杀掉队长、敌前逃亡、私自返乡的大规模行动。他们回到徐州后与城内军眷里应外合,最后攻陷徐州并叛乱年余,帝国几乎束手无策。

评分

关于《世本》的作者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战国时期史官所作,托名为左丘明所撰。另一说成书于汉代初年。唐代刘知几在其《史通·正史篇》中称:“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卿大夫之世系,终乎秦末,号曰《世本》。”因当时《世本》原书尚存,刘知几又为著名史学家,可能得见全书原貌。而该书中所记姓氏“终于秦末”,其成书年代当在汉初。

评分

至原序称皇族之外各以四声类集,则李姓必居首卷。今独无一字之存,殆修《永乐大典》时已佚其第一册欤?然残编断简,究为文献之所徵也。(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

评分

一是除少数几个双音复姓(如令孤)外大多采用了单音姓、双音名的形式,反映了汉代民间开始流行的姓名形式。

评分

《春秋谷梁

评分

该书收录姓氏486个,编为四言韵文,但无文理可循,旧时作为启蒙读物。一千年来,《百家姓》翻印多次,版本众多,并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先后问世。明、清两代学者曾对《百家姓》进行讨论考证,其中以康熙初年山东琅琊人王相所著《百家姓考略》影响较大。《考略》对《百家姓》所列姓氏先注五音、郡望,而后考其姓源所自出,并列举各姓著名人物,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评分

第一、二册是《姓纂》原文和岑仲勉校记,第三册是索引。条目清楚,排版精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