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葫芦丝、巴乌(基础教程)

从零开始学葫芦丝、巴乌(基础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玻,章国华 著
图书标签:
  • 葫芦丝
  • 巴乌
  • 民族乐器
  • 乐器教程
  • 入门
  • 基础
  • 音乐
  • 演奏
  • 零基础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 , 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1431401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520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学习音乐的人越来越多了,人们已经认识到没有艺术、没有音乐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从零开始学葫芦丝、巴乌(基础教程)》就是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两件吹奏乐器巴乌和葫芦丝的吹奏方法,以供巴乌和葫芦丝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葫芦丝、巴乌简介
一、葫芦丝与巴乌的传说
1.葫芦丝
2.巴乌
二、葫芦丝与巴乌的关系
1.葫芦丝巴乌的共同点
2.葫芦丝巴乌的不同点
三、葫芦丝与巴乌的种类及构造
1.葫芦丝的构造与种类
2.巴乌的构造与种类
3.葫芦丝和巴乌的音域
4.葫芦丝、巴乌好坏的鉴别与选择

第二章 葫芦丝、巴乌演奏基本知识
一、葫芦丝和巴乌的吹奏姿势
1.葫芦丝的吹奏姿势
2.巴乌的吹奏姿势
二、葫芦丝和巴乌的吹奏指法
1.葫芦丝和巴乌的本调指法
2.改革加键巴乌的吹奏指法
三、葫芦丝和巴乌吹奏的用气方法

第三章 简谱简介
1.什么是音符?
2.什么是简谱?
3.简谱中的高、低音写法
4.简谱中音的长短记写方法
5.附点音符与休止符
6.葫芦丝巴乌演奏符号说明
7.力度符号
8.简谱与五线谱的对照

第四章 葫芦丝、巴乌的吹奏练习
1.长音与换气的结合练习
2.吐音练习
3.连音的吹奏
4.五声音阶练习
5.单拍子练习
6.顿音和重音练习
7.附点的吹奏
8.渐强、渐弱的练习
9.切分音的吹奏
10.复拍子的练习
11.打音练习
12.三吐音练习
13.双吐音练习
14.滑音练习
15.指颤音练习
16.虚颤音的吹奏
17.打音的运用
18.叠音练习
19.历音练习
20.综合练习
21.波音的吹奏
22.震音的吹奏
23.倚音的吹奏

第五章 转调
1.葫芦丝、巴乌的本调(5)
2.几种常用的葫芦丝、巴乌
……

第六章 经典歌曲与乐曲
第七章 独奏曲

前言/序言


《竹韵悠扬:民族管乐入门精选》 书籍简介 本书旨在为民族管乐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且易于上手的入门指南。我们深知,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引导。《竹韵悠扬:民族管乐入门精选》聚焦于几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吹管乐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块,帮助初学者跨越最初的门槛,领略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一部分:民族管乐基础理论与乐器概览 本部分是理解民族管乐艺术的基石。我们不会直接涉及任何具体乐器的演奏技巧,而是建立一个宏观的认知框架。 1. 中国音乐的声响世界: 探讨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体系(如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及其与西方十二平均律的差异。分析传统音乐中“气”、“韵”、“意”等抽象美学概念在器乐中的体现。 2. 管乐器家族谱系: 简要介绍中国常见的吹管乐器,包括但不限于笛子、箫、唢呐、笙等,描述它们在民族管弦乐队或民间乐社中的功能和地位,但不深入讲解任何一种乐器的构造或演奏法。 3. 气息的哲学: 深入探讨“气”在吹奏乐器中的核心作用。这部分内容侧重于气息在人体中的生理结构认识,以及如何培养稳定、深沉的呼吸习惯,这是一种通用的声音塑造基础,适用于所有需要用气驱动的乐器。我们将探讨腹式呼吸的原理和基础练习方法,但不与任何特定乐器进行关联。 4. 识谱初步: 介绍中国传统记谱法(如工尺谱)与现代五线谱的对照阅读基础,帮助学习者建立对音高和节奏的初步感知能力。 第二部分:弦乐与弹拨乐器入门导引 本卷扩展视野,介绍在民族音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吹奏乐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音乐图景。 1. 筝的结构与魅力: 详细解析古筝的基本构造,包括琴弦、岳山、码子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地调试音高。内容侧重于乐器认识,不包含任何弹奏指法或曲目练习。 2. 弹拨技巧的通用认知: 概述弹拨乐器(如琵琶、阮)对指力和灵活性的要求。讨论右手拨弦力度与音色变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基础的指尖力量训练方法,例如模拟拨弦的“空气拨弦”练习。 3. 弓弦的对话: 简要介绍二胡、板胡等拉弦乐器的基本部件(琴杆、琴筒、弓毛),并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弓与弦摩擦产生音色的原理,为读者理解弓弦乐的张力美学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节奏与合奏的艺术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单线条的旋律,更在于节奏的律动和多人协作的和谐。 1. 节奏的骨架: 讲解小节线、拍子记号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身体打拍来培养内在的节奏感。提供一些纯粹的节奏型练习,不涉及任何旋律。 2. 合奏中的听觉训练: 探讨在小型民族乐队中,如何学会倾听他人声部,如何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速度以适应整体,这是一种音乐交流的必备技能。内容集中于团队协作的理念,而非具体的乐队编配知识。 3. 传统曲牌与调式运用: 介绍一些常见的民族音乐曲式结构(如引子、主部、再现部等),帮助理解乐曲的内在逻辑,使学习者在未来接触到具体曲目时,能更快地把握其骨架。 目标读者: 对中国传统音乐抱有浓厚兴趣的音乐爱好者。 希望系统了解民族管乐器整体构架,但尚未决定主修具体乐器的初学者。 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一份全面介绍民族乐器门类的参考资料。 本书的编排逻辑清晰,语言平实,避免了对任何特定乐器(如葫芦丝或巴乌)演奏技巧的直接教授或曲谱的引用,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扎实的音乐理论与乐器认知基础平台。读者将通过本书,建立起对中国民族管乐体系的宏观理解,为日后深入学习任何一种乐器做好充分的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接触这两种民族乐器,完全是一腔热爱驱使,但说实话,心里没底。之前也零散地在网上找过一些教学视频,感觉不成系统,学起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效果甚微。尤其是对葫芦丝和巴乌的一些基础指法、气息控制,还有口腔的配合,总觉得摸不着门道,练起来总是不顺畅,要么声音发闷,要么气息不稳,甚至还会出现“漏气”的情况,严重打击了我的积极性。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内容很扎实,适合零基础的初学者。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一下。整体的排版设计很清晰,图文并茂,对于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非常友好。每一个基础的指法、气息的调整,都有详细的图示和文字说明,生怕你理解不了。更重要的是,它从最基本的手型、口型开始讲起,一点点引导,循序渐进,感觉学习的过程被拆解得很细致,一步一个脚印,不会让人感到 overwhelming。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乐器,尤其是像葫芦丝、巴乌这样需要细腻情感表达的乐器,光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音乐本身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在基础技法讲解之后,似乎也在努力地拓展这方面的视野。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吹”,更是在引导你“为什么这么吹”,以及如何通过吹奏来表达音乐的情感。比如,在讲解颤音、倚音等技巧时,它会告诉你这些技巧在乐曲中起到的作用,如何运用才能更好地烘托旋律,让音乐更生动。虽然我现在离真正运用自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开始意识到,吹奏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音符,更是用声音去“说话”,去“讲故事”。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乐曲赏析和音乐风格的简单介绍,也让我对葫芦丝和巴乌的音乐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感觉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更加激发了我深入学习的兴趣。

评分

刚开始学的时候,最让我头疼的就是气息控制。总觉得自己能吹出声音,但就是没有穿透力,而且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根本吹不长。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深吸气,慢吐气”,而是详细地讲解了腹式呼吸的要领,如何找到正确的发力点,以及如何通过腹部的支撑来稳定气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练习方法,比如针对气息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训练,甚至还有一些气息的“游戏”式的练习,让枯燥的呼吸练习变得有趣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气息变得更加绵长和有力,吹出来的音色也更加圆润饱满,不再是之前那种“气若游丝”的感觉。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让我对继续学习下去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巴乌的了解非常有限,总觉得它和葫芦丝差不多,但又好像少了点什么。拿到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巴乌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妙之处。书里对巴乌的介绍非常细致,从它的构造、发声原理,到与葫芦丝在演奏技巧上的区别,都讲解得一清二楚。尤其是关于巴乌特有的“簧片”发声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簧片来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让我大开眼界。书中也提供了一些巴乌的入门曲目,听起来那种略带沧桑而又悠扬的音色,真的非常打动人。相比于葫芦丝明亮、甜美的音色,巴乌的音色更具表现力,更容易演奏出深沉、婉转的情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巴乌的独特魅力,也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它的音乐世界。

评分

作为一个对民族乐器充满好奇但又“手残”的初学者,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因为学不会而放弃。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易懂性”和“可操作性”。它并没有用过于专业的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插图,将复杂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分解到最小的单位,让你能够轻松理解并照着练习。每一个练习步骤都非常明确,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音乐的人,也能按照书中的指示一步步来。而且,书中提供的练习曲目也是由浅入深,从最简单的单音练习,到简单的旋律,再到稍微复杂一点的乐曲,让你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获得成就感。这种“学有所得”的感觉,是支撑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评分

评分

不错,不错,还行吧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很详细。适合初学者

评分

很好的书,慢慢看,京东是个不错的买书地!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英国著名学者培根说的。诚然,知识对于年青一代何等重要。而知识并非生来就有、随意就生的,最主要的获取途径是靠读书。在读书中,有“甘”也有“苦”。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简洁而极富哲理地概括了人生的意义。虽说读书如逆水行舟,困难重重,苦不堪言;但是,若将它当作一种乐趣,没有负担,像是策马于原野之上,泛舟于西湖之间,尽欢于游戏之中。这样,读书才津津有味、妙不可言。由此,读书带来的“甘甜”自然而然浮出水面,只等着你采撷了。 读书,若只埋首于“书海”中,长此以往,精神得不到适当地调节,“恹倦”的情绪弥满脑际,到终来不知所云,索然无味。这种“苦”是因人造成的,无可厚非。还有一种人思想上存在着问题,认为读书无关紧要,苦得难熬,活受罪。迷途的羔羊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等待死亡;另一种能回头是岸,前程似锦 我的房间里有一整架书籍,每天独自摩挲大小不一的书,轻嗅清清淡淡的油墨香,心中总是充满一股欢欣与愉悦。取出一册,慢慢翻阅,怡然自得。   古人读书有三味之说,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佳肴,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我无法感悟得如此精深,但也痴书切切,非同寻常。   记得小时侯,一次,我从朋友那儿偶然借得伊索寓言,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读书心切,回家后立即关上房门。灯光融融,我倚窗而坐。屋内,灯光昏暗,室外,灯火辉煌,街市嘈杂;我却在书中神游,全然忘我。转眼已月光朦胧,万籁俱寂,不由得染上了一丝睡意。再读两篇才罢!我挺直腰板,目光炯炯有神,神游伊索天国。   迷迷糊糊地,我隐约听到轻柔的叫喊声,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不真切,定神一听,是妈妈的呼唤,我不知在写字台上趴了多久。妈妈冲着我笑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用功了?”我的脸火辣辣的,慌忙合书上床,倒头便睡。   从此,读书就是我永远的乐事。外面的世界确实五彩缤纷,青山啊,绿水啊,小鸟啊,小猫啊,什么也没有激发起我情趣,但送走白日时光的我,情由独钟——在幽静的房间里伴一盏灯,手执一卷,神游其中,任思绪如骏马奔腾,肆意驰骋,饱揽异域风情,目睹历史兴衰荣辱。与住人公同悲同喜,与英雄人物共沉共浮,骂可笑可鄙之辈,哭可怜可敬之士。体验感受主人公艰难的生命旅程,品尝咀嚼先哲们睿智和超凡的见解,让理性之光粲然于脑海,照亮我充满荆棘与坎坷之途。在书海中,静静地揣摩人生的快乐,深深地感知命运的多舛,默默地慨叹人世的沧桑。而心底引发阵阵的感动,一股抑制不住的激动和灵感奔涌。于是乎,笔尖不由得颤动起来,急于想写什么,想说什么……   闲暇之余,读书之外,仍想读书寄情于此,欣然自愉。正如东坡老先生所云:“此心安处吾乡。”   早晨,我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我临水倚林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我对窗借光吟诗词,不亦乐乎!整天都是快乐,因为我有书,我在!

评分

挺全的,还没时间看,先好评了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不错

评分

优惠就成了一个空文,本来就是第一次去当当网,

评分

加油加油再加油,好好学学葫芦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