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语言能够跨越种族、年龄、性别,使之共享同乐,恐怕非音乐莫属。而古典音乐绝对是所有音乐篇章中华丽、动人的一幕。咿咿呀呀的练习声静止,一流的乐师们端坐,射灯打下,指挥划下第1个手势,钢琴、提琴、铜管、鼓声接二连三响起,身处其中只能感受震撼与满足。作为一个乐迷,李教授这本书谈的是主观聆乐经验,不尽苟同,却获益良多。他从舒伯特谈到马勒,从阿巴多谈到苏博轩、从香港谈到维也纳……不仅谈已故的音乐巨人,也谈如今的交响乐团、新晋指挥,更谈及音乐与城市、文化艺术的交界,娓娓道来,如梦幻曲般舒缓、小夜曲般沉静,又回味悠长。本书作为李欧梵教授完整的聆乐全纪录,特别收录李欧梵教授指挥生涯的亲身经历,封面更由妻子李子玉女士特别绘制而成。更值得一提的书全书对所提音乐家皆有注释,即使不熟悉古典音乐的读者也可借此一窥古典音乐之容。
内容简介
李欧梵教授将自己70年来的聆听古典音乐的经验分为六讲与读者分享。在书中与作者一同细品马勒、舒伯特、瓦格纳、贝多芬、李斯特的不朽巨篇;聆赏阿巴多、索尔蒂、托斯卡尼尼的指挥英姿。共乘音乐的飞毯,享世界圣殿级音乐盛宴;同驱文化之车感悟音乐的跨界魅力。诚如书中所言:“在这个动乱不堪的21世纪,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求精神的滋养,音乐于我的意义即在此。至于古典音乐的市场能坚持多久,我当然在所不顾。只要有古典音乐听,我就有足够的勇气活下去——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作者简介
李欧梵,著名人文学者,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此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荣誉博士。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著作包括《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学的回想》《西湖的彼岸》《上海摩登》《狐狸洞话语》《世纪末呓语》《寻回香港文化》《都市漫游者》《清水湾畔的呓语》《我的哈佛岁月》《苍凉与世故》《又一城狂想曲》《交响》《人文六讲》等。
目录
第一讲 我的音乐缘分
第二讲 我心中的音乐巨人们
第三讲 指挥家与交响乐团
第四讲 青年音乐家
第五讲 城市与音乐
第六讲 音乐与文化
精彩书摘
小序:一个乐迷的开场白
这本小书,名曰《音乐六讲》,其实并非演讲,而是闲谈。本社编者有心把它编成像我的上一本书《人文六讲》的模式,把近年来我在香港报刊发表的乐评文章收集在一起,分成六个主题,让读者和音乐同好随便翻阅。也许各位可以想象一个"音乐沙龙",由我主持,把自己聆听古典音乐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沙龙的性质本来就是民主的,不分等级或长幼次序,只要对音乐稍有"发烧"经验,甚或有点好奇,愿意听(看)我吹牛,也就够了。
既然此次由我主讲,理当有一个开场白。如果我面对的是众乐迷和发烧友,我得事先声明:我属于前者,但不够资格作后者;我家的音响系统只不过中等,都是靠我的发烧友朋友帮忙购买的。至于我的乐迷资格,需要先做一番解释。
"音痴"一生
我曾多次说过,我对音乐完全出自兴趣,没有受过训练,如果有,那就是我幼年的家庭背景:父母和妹妹都是学音乐的,因此我反而被隔在门外。父亲曾说:一家四口,三个人学音乐足够了。然而,我想自己对音乐的热情,绝不低于任何专业人士,甚至犹有过之。作一个乐迷的好处就是我不必刻苦练习,只作欣赏,其乐趣当然穷。诚然,我的乐趣也是自幼培养出来的,本书中我特别选了旧作两篇:《爱之喜·爱之悲》和《听舒伯特》,再次收入集中,就是为了纪念父母亲意中留给我的缘分。不但我的前半生和音乐结了缘,而且后半生更是痴迷,几乎每天没有音乐就活不下去。也许,到了这个动乱不堪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求精神的滋养,音乐对我的意义更大了。
因此,我发现自己的音乐文章(包括乐评)的背后都含有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换言之,我把聆听音乐的经验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我的生活价值又和我心目中的人文精神和广义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也许在此有必要再次(因为以前也曾提过)交代一下这些文章背后的个人思绪。
我的专业是文学,而我的业余兴趣是音乐和电影,因此我时常不自觉地把三者联在一起。我曾写过一本文学改编电影的书,也许下一本应该写文学和音乐的关系,目前正在收集材料和灵感,本书也可算是一种准备的札记吧。内中不少文章,都在有意意之间,把文学和文化拉进来了。近来我阅读的有关音乐的外文书籍,印象最深的就是Alex Ross的《其他都是噪音:聆听20世纪》(The Rest Is Noise: Listening to the 20th Century),在《人文六讲》的第五讲:<音乐与文化>中已经介绍过了,也再次收入本书作为最后一篇。
我认同此书作者的看法:20世纪西方的文化变革,可谓惊天动地,而音乐恰恰是20世纪文化最多采多姿的表现。譬如书中论到的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 , 做了七首交响曲,一首比一首短, 最后做不出来了,忧郁地躲在森林从中的家里,深居简出。另一边厢,勋伯格 在维也纳向传统权威挑战,尝试作调音乐,而马勒 虽然不同意这个年轻人的做法,但又爱他的才华,进退两难,最后发现妻子对他不忠,爱人竟然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把这三个作曲家连在一起,西贝柳斯保守,勋伯格激进,马勒夹在中间,为20世纪的现代文化织造了一个光辉灿烂的音乐光环。我也不自觉地随着他们,从古典的莫扎特和贝多芬走进20世纪。书中我最欣赏和崇敬的人物和作品,都与此相关。
现代主义古典音乐传统
最近我心血来潮,略略统计了一下我多年来收集的唱碟,如以作曲家来分的话,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唱碟虽多,还比不上马勒、勃拉姆斯 、布鲁克纳 、瓦格纳 、理查德·施特劳斯 、肖斯塔科维奇 、和德沃夏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作品的唱碟特别多。马勒的唱碟高居榜首,本书讨论最多的也是他,除了个人偏爱,也可能因为他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这个世纪之交的音乐和文化情境吧。
在这一段时期,欧洲文化产生了一个巨变,其艺术结晶就是"现代主义"(Modernism):文学、绘画、建筑到音乐,这个世纪之交可以说是一个转捩点: 就以古典音乐而言,18-19世纪的悠长传统受到挑战,瓦格纳的"总体艺术"歌剧首开其端,影响深远,到了20世纪头十年,勋伯格领导的"第二维也纳乐派"正式"叛变",采用十二音律法作曲。然而这一场音乐的革命和中国后来的五四文化运动稍有不同,它并非主张全盘扬弃传统,而是觉得传统已经走到尽头,所以必须从传统中作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也是故勋伯格一生都对勃拉姆斯保有一份尊敬,他流亡到洛杉矶教书的时候,所用的和声学教材还是勃拉姆斯!从一个普通乐迷的立场来说,这一场革命对我大有好处,因为它让我自觉:原来西方古典音乐至少有两个传统:古典和现代,而且时过境迁之后,互补互动。在交响乐的诠释中尤其可见端倪。
指挥家全胜时代
1850-1959 这一百年,在西方是一个交响乐大盛的时代,也是指挥家最出风头的时代。马勒就是一位指挥大师,它的继承人是尼基施 ,门格尔贝格 ,瓦尔特 ,富特文格勒 ,托斯卡尼尼 ,克伦佩勒 ,和斯托科夫斯基 , 稍后是卡拉扬 ,切利比达克 和小克莱伯 (他爸爸也是指挥家,但他更青出于蓝);我有幸在美国听到的莱纳 、奥曼迪 、索尔蒂 、和塞尔 ,和多拉蒂 ,都是来自这个德奥传统。当然也有"异数",如美国大师伯恩斯坦 , 但他的老师库塞维兹基 (当年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总监)则属于法俄传统,还有一位在欧美皆受遵崇的皮埃尔·蒙都 , 他们与德奥指挥家在风格上稍有不同,但训练则是同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指挥家开始崛起,阿巴多 、穆蒂 和夏依 三位一脉相承。这三条系谱交融,也构成了我喜爱的交响乐唱碟中的"英雄本色"。最近阿巴多去世,享年八十岁,令我唏嘘不已,觉得这个传统快断了(有人说蒂勒曼 是德奥传统的传人,德国音乐的救星,我觉得言之尚早)。
我在本书中有不少篇文章讨论到这些指挥家,或者有人会认为我太过偏袒"老指挥"(而演奏家中反而喜欢发掘新秀),也罢,可能和我的年龄与聆乐经验有关。虽然近年来年轻一代的指挥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出奇招,有时为了出头,不惜对作曲家的曲谱作"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处理。我每次为了好奇而买他们录制的新唱碟,但听多了,新奇的效果逐渐减低,还是老一代的可靠。常言"姜是老的辣",这种"辣味"我认为全在于对于乐谱本身的尊重,速度变化不大,也不故作惊人效果,而是在乐曲结构中营造音乐的本色。也许"辣味"的譬喻不当,应该说味道犹如"嚼橄榄",越嚼越有味儿。连我以前不大喜欢的卡拉扬,现在重听他的老唱片(如20世纪60年代录制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录制的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交响音诗),又发现在音色华丽的表面背后深藏不少玄机和妙处,他对于乐句地处理尤为到家。
新生代演奏家的崛起
20世纪后半期是演奏家崛起的时代,小提琴的"太上皇"海菲兹 ,我幼年就听他的唱片,同时和父亲学习小提琴,如今"琴断"已久,也许是改学文学和历史的代价。另一位演奏大师,当然是钢琴家霍洛维茨 , 它和鲁宾斯坦 是我母亲最崇拜的钢琴家,我也随她听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脑海中依稀想起小时候母亲说的童话故事:"有一天晚上,月光很好,贝多芬一个人在森林中散步,突然听到钢琴声,原来有一对年轻的兄妹在弹琴……"这个传说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我幼时听了太多母亲的学生弹肖邦的练习曲,往往错音百出,至今不能忍受钢琴演奏家出错。然而,20世纪后期崛起的钢琴家技巧太过神奇了,朗朗和王羽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犹记得文化理论家萨义德(Edward Said, 他也是一位乐评家,钢琴技艺不凡)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演奏家的文章,以鬼才古尔德 演奏的巴赫为例,大意是:技术太过超人以后,也超越了常人的领域,此等人物往往在媒体吹捧之下,成了明星,所以古尔德要急流勇退,否则在众目睽睽之下,音乐的内涵反而被遗忘了。古尔德,活了不到六十岁就英年早逝,后继人。它也许是最后一位涵养深厚的钢琴家。新一代冒起的钢琴家,个个得奖数,但听来往往技术有余,深度不足,弹弹肖邦和拉赫曼尼诺夫 则可,但演奏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我听来就没有什么味道了。
本书中提到的演奏家不算多,以华人为主,虽然音乐国界,但是华人在世界出人头地,我还是感到骄傲。我特别推崇傅聪,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演奏比别人有深度,也许得自他父亲傅雷先生的家教,加上他多年旅居英国所积累的经验吧。我有幸和他见过几面,几句闲谈,受益匪浅。年轻一代的歌唱家,我对沈阳的印象特别好,因为他孜孜不倦研究20世纪的中国艺术歌曲,这是一件吃力而不讨好的事。他为的是对中国的新音乐历史有所交代,一个男中音唱艺术歌曲,而不哗众取宠,真是十分难得,所以他每次来港演唱,我都会去捧场。为什么没有学者把文学和艺术歌曲合在一起研究?
我的收藏
20世纪后半叶也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我在动乱中成长,音乐也成了我的精神食量。20世纪60年代到了美国留学以后,才发现幼时听的古典音乐早已成了"古典",在美国大众媒体影响下,甚至显得有点"古董",但我依然我行我素,除了常去各大城市的音乐厅实地欣赏外(我至今还是芝加哥和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粉丝,因为我在这两个城市住的最久),也购买大量古典音乐唱片聆听。后来唱碟大兴,我又把黑胶唱片一股脑儿送给一位指挥家朋友,自己又逐渐"升级"改用唱碟,但买的大多还是原来黑胶再版的唱碟,奈何?将来是否又要再换血一次,把唱碟改成蓝光音碟(Blu-ray disc)?我不得而知,但蓝光影碟 (Blu-ray DVD)录制的歌剧和交响乐演奏,画面和音响确实更上一层楼。阿巴多和他的琉森节日乐团录制的蓝光影碟即是一例。我收藏的多声道音碟 (SACD)不算多,因为目前市面上的此种产品也不多。将来的趋势是否走向电脑互联网的下载?我等唱片和唱碟收藏家的命运又如何?我当然在所不顾。只要有古典音乐听,我就有足够的勇气活下去。"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说到这里,时间已过。我的"开场白"也该匆匆结束了。
2014年9月21日于香港九龙塘
……
前言/序言
音乐六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音乐六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