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顆子彈(全新修訂版) 38.0元
齣版社: 東方齣版中心,中國齣版集團; 第1版 (2018年1月1日)
精裝: 300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條形碼: 9787547311783
商品尺寸: 20.8 x 14.8 x 1.8 cm
商品重量: 481 g
品牌: 東方齣版中心
在這本書新修訂的書裏,除瞭被“審視”的東西雜七雜八,有街上的瘋老頭,有同宿捨的室友,有愛情、電影和書,大到製度,小到老鼠。由於我寫這些東西的時候,齣發點並不是寫一本書,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風格迥異,長短不一,質量不均,隨著社會形勢、荷爾濛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同時增加多篇新的內容和篇章,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觀念的水位 36.0元
齣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齣版社; 第1版 (2014年8月1日)
平裝: 280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條形碼: 9787539975818
商品尺寸: 23 x 16 x 2 cm
商品重量: 440 g
劉瑜的文字嚮來擁躉眾多,之前的作品更多關注美國民主,與中國相關度不高。而本書更多關注東亞、中東歐、南美洲以及非洲國傢的政治與民主化,比如英國、俄羅斯、委內瑞拉、贊比亞等,這些國傢的民主化進程參差不齊,而很多情況與現今中國有較強的可比性,這無疑讓這本書更生動,更接地氣。
喜歡劉瑜文字的人,在本書中仍然可以找到驚喜,她是幽默的:“所謂民主,就是選一個人上去挨罵。”她還是犀利的:“彆說什麼‘關瞭燈都一樣’,21世紀瞭,為什麼總要關著燈呢。”書中內容,包括、國際時政、政治書評影評以及一些個體化思考的雜論,更為多樣化,閱讀上帶有跳躍感,但並不會有斷裂之感,相反,用劉瑜自己的話說:“我相信這些文章集結在一起所傳遞的信息,相比它們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樣的,而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國值得被反復和清晰地傳遞。”
一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製度的降臨並不是“自動”的,觀念的變化是必要環節,而本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將過於霸道的聲音擰小,將被屏蔽的聲音放大,將司空見慣的思維方式打上一個問號,將盒子裏的光釋放”,“告訴他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觀念”。
民主的細節 25.0元
齣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裝: 293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條形碼: 9787542629586
商品尺寸: 20.6 x 14.6 x 2.4 cm
商品重量: 399 g
《民主的細節》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專院校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閱讀使用。
………………………………………………………………………………………………………………………………………………
編輯推薦
與十年前那種稀薄到齣現高原反應的生活狀態不同,這十年來,劉瑜的生活發生瞭很大變化——結婚、生子、育兒、裝修、工作、指標、職稱……讀者或可從新增的篇目裏窺知一二。她在新版後記裏這樣談到:如果不以“曆史意義”、而隻是以對待生活的熱忱程度來審視這本小書,或許它也並不完全隻是不堪。現在迴望當年的自己,我看到的,是一隻昆蟲努力破解砸中自己的每一滴雨,相信如果自己觀察得足夠認真,每一滴雨裏都有通嚮自我拯救的道路。如果這企圖愚蠢,這愚蠢中也包含相信生活值得熱愛的善意。
作者簡介
作者:劉瑜,2000~2007年曾留學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2007~2010年執教於英國劍橋大學,2010年後任清華大學副教授。
目錄
送你一顆子彈·他人
002·淵博的人
004·積極的人
006·另一個高度
009 . what ‘ s he building in there ?
012·自然
015·你比你想象的更自由
019·紅唇
021·廚房政治
030· Intimacy
033·有關的無關的人
036·他們學理工的
039·集體早操
041·煽情的藝術
044·宴席散盡之後
送你一顆子彈·自我
050·學習焦慮
052·對豬頭肉的鄉愁
054·過去的理想
057·韆一行,恨一行
059·謝謝收看
066·Ace
068·紐約客
071·與崔健有關的日子
076·開頭
078·甜蜜的恐怖
081·非正式瘋狂
084·毛姆
087·亂
090·裙子
092·技術問題
095·缺乏彈性的人
097·七年之後
105· Slow like honey
107·我想乘一艘慢船去
114·逃避權利
送你一顆子彈·意義
118·被擱置的生活
120·無用功
123·逃避自由
125·請彆讓我消失
128·吞下那顆紅藥丸
131·迴到巴黎
134·買瞭一堆意義
136·一天長一點
138·娜拉齣國之後
142·老鼠與上帝
144·這時候的迴憶
146·25個箱子
148·世相
153·小芳
155·雪花點
157·形而下生活
160·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
165·記一次"邪教"活動
170·長達五分鍾的愛意
176·在死亡的強光中
179·來到地球第一天
182·寫給末日
送你一顆子彈·愛情
186·園丁與花園
189·約會文化
193·Heo
198·愛情飢渴癥
201.你所能想到的全部理由
203·獨身主義
206.這個,那個以及其他的
209·愛是
212·沒有人比我更懂你
214· Crush
217·欲望都市
219·兔子跑什麼跑
222.但是不要隻是因為你是女人
225·最好的時光
228·論婚姻製度的演進趨勢
232·願你慢慢長大
237·布榖在美國
送你一顆子彈·社會
244·未來世界
246·心型卡片
250·道德極限
253·超越那一天
258·政治的盡頭
261· They just give up
262·送你一顆子彈
265·沒有你們就沒有他們
268·匈牙利咖啡館
271· Life after people
272·學術辯論
274·製度主義
275·牛校牛在哪
282·五個女博士
285·在不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288·莫把加州當汴州
293·後記
297·2017修訂版後記
………………………………………………………………………………………………………………………………………………
編輯推薦
丘露薇、趙薇、任誌強、蔣方舟、張力奮、寜財神、黃集偉、方泉傾情推薦
用醒來的文化喚醒沉睡的製度
將過於霸道的聲音擰小,將被屏蔽的聲音放大,將司空見慣的思維方式打上一個問號,將盒子裏的光釋放
對國傢之頑固,對普通人之麻木,乃至知識分子之矜驕說“不”!
作者簡介
劉瑜: 學者,作傢,就職於清華大學政治學係。著有《民主的細節》、《送你一顆子彈》。
目錄
自序:春天裏
觀念·此處
素什麼質
民意與僞民意
給理想一點時間
不知道與寜可不知道
惡之平庸
貴族範兒
迷人的憤怒
肩負自由的疲憊
告彆印象主義
今天您施密特瞭嗎
彈性的限度
怎樣推銷糖果
標簽戰
沒來的請舉手
法治何以可能
他也可以是我
閤同異
權力的道德捆綁
觀念的水位
觀念·彆處
倒黴的英國議員
提問時間到
過去的怎樣讓它過去
沉默罪
大傢一起來算賬
敲開最好的可能
讓政治變得傢常
絞死銀行傢
民主的褲衩
吵吵更健康
蘇東巨變:20年之後
俄羅斯的徘徊
當“革命”成為傢常便飯
“亞洲特色”的民主
當民主缺失中産階級
曆史螺鏇式終結
選舉式獨裁
憲法這隻兔子
我們在輸齣什麼
有多少資本主義可以重來
新自由主義的兩種命運
從更人道的到更霸道的
書
幸福的與被幸福的
當他們開始用腳投票
成聖又如何
紅旗未曾下過這隻蛋
那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人
底綫時分
超越那些“想當然”
當自由遭遇一絲微風
在黑暗中消失之前
重新發現我們自己
法治的“秘密”
你比你想象得更自由
諸善之間
像一滴水一樣
從經典到經驗
電影
願像那水中浮木
快樂的可能
如此優雅的平庸
沒有你們就沒有他們
語言的貧睏
愛是
善的理由
迴到巴黎
剩下的
琥珀之城
記得當年草上飛
另一個高度
請彆讓我消失
兔子跑什麼跑
最好的時光
詩的世界在每一個角落等待
在死亡的強光中
論時尚
那些剩下的東西
附錄
國傢轉型多種樣式
………………………………………………………………………………………………………………………………………………
編輯推薦
《民主的細節》是作者過去幾年給一些期刊報紙寫的專欄文章結集,其中主要是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書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可供各大專院校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閱讀使用。你聽說美國標榜言論自由,但你知道有政治正確這個底綫緊箍咒嗎?你聽說美國政府權力巨大,但你知道“公款公用”都要納稅人監督嗎?你聽說美國進行反恐戰爭,但你知道前司法部長一次次為薩達姆辯護嗎?你聽說美國妄圖稱霸全球,但你知道民眾為瞭幫助巴西農民甘願買昂貴的咖啡嗎?你聽說美式民主隻是謊言,但旅美學者劉瑜以其老辣、詼諧、生動的文筆,講述瞭一個個發生於美國政治、法律、經濟、福利、教育中的真實小事兒。民主到底是意識形態的幻景還是柴米油鹽的真切?這些不夠完美卻足夠震撼我們的故事,足以迴答我們所有疑問。忘掉那些政治課上的晦澀字眼,世間的常識其實無比簡單。民主真的好嗎?聽聽劉瑜怎麼說。
目錄
托剋維爾的那場旅行
權力製衡篇
選誰都差不多
哪怕隻增百分之一的稅
比道德製高點更高的
所謂秘訣
動什麼,不能動憲法
君讓臣下,臣可以不下
耳朵上的記號
咱們美國工人有力量
金融危機裏的左中右
公民社會篇
至少還有記憶
就這樣被你笑話
怎樣保護弱勢群體
對你罵罵罵不完
從問題到議題
他人瓦上霜
嘩眾取寵主義
大學嚮左,草根嚮右
大傢好纔是真的好
當美國要建柏林牆
控製石油的什麼
敵人的權利
民主現實主義
美國大選貴不貴
福利—平等篇
他人眼中的刺
美國的“社會主義”
民主請客誰買單?
建設世界一流中小學
怎樣悼念死者
有病的政治與治病的政治
有錢人該交多少稅?
越民主,越低效?
病瞭你得管
美國的“四項基本原則”
誰有特權上大學
法治-自由篇
不告白不告
你有什麼科學依據
你管得著嗎
先天下之急而急
自由社會就是責任社會
人物篇
人民公敵在裸奔
你好死,我賴活
“憤青”的下場
敢飛
新保守主義的“哲學王”
“美奸”剋拉剋
為什麼是他
奧巴馬的言與麥凱恩的行
奧巴馬會成為羅斯福第二嗎?
告彆布什:新保守主義的興衰
後記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時事政治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深度和廣度的解讀,而劉瑜老師的作品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她的文字,不像那些新聞報道一樣快餐式地推送信息,而是經過深度的思考和梳理,呈現齣一種厚重感。她能夠從看似零散的事件中,提煉齣其背後的邏輯和規律,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她並不迴避矛盾和復雜性,反而敢於直麵,並以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去分析。這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對於我這樣希望能夠更理性地看待世界的人來說,尤為寶貴。她讓我在紛繁復雜的政治語境中,能夠保持一份清醒,不被錶麵的喧囂所迷惑。她的書,不僅僅是關於政治,更是關於如何思考政治,如何理解政治對我們生活的影響。閱讀她的作品,就像是獲得瞭一副能夠辨彆真僞、洞察本質的眼鏡,讓我能夠更明智地做齣自己的判斷。
評分一直以來,劉瑜老師的作品都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吸引著我,而這次一次性讀完她這幾本書,更是讓我對這位作者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她的文字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總能輕易地觸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又能夠引發最深刻的思考。無論是對民主政治的冷峻剖析,還是對個體觀念的細膩梳理,亦或是對生命體驗的真摯記錄,她都展現齣瞭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我最欣賞她的一點是,她從不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而是始終以一個平等的姿態,與讀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她的文章就像是一扇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更廣闊的世界,更深入地理解人性和社會。閱讀她的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永無止境的探索,每一次翻頁,都可能是一次新的發現,一次認知的升級。她用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喚醒瞭我們對周遭世界的敏感度,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評分讀到劉瑜老師的《民主的細節》,著實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這本書與其說是理論探討,不如說是一次充滿洞察力的現場觀察。劉瑜老師用一種極其冷靜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解剖瞭民主製度在不同語境下的實際運作,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政治概念,在她筆下變得鮮活而具體。她不是那種高高在上地宣講普世價值的學者,更像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觀察者,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去捕捉那些關乎權力、自由、權利的點滴印記。我尤其欣賞她對“細節”的重視,因為正是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構成瞭民主的肌理,決定瞭其成敗。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思考,我們所處的環境,哪些與她描繪的相似,又有哪些差異?這種比較讓我對“民主”這個詞有瞭更深刻、更具象的理解,不再隻是一個抽象的政治術語,而是一種需要不斷實踐、不斷修正的生存方式。她並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提齣瞭問題,引導讀者去思考,去審視。這種開放式的探討,比任何一本直接灌輸理論的書籍都更有力量,因為它激活瞭我自己的思考能力,讓我能夠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周遭的一切。
評分《觀念的水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場與智者促膝長談。劉瑜老師以她一貫的敏銳和深刻,將各種看似龐雜的社會現象、思想觀念,梳理得條理清晰,鞭闢入裏。她擅長從宏觀的曆史變遷到微觀的個體感受,都能信手拈來,並將其巧妙地聯係起來。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她提齣的某個觀點而豁然開朗,仿佛長期以來睏擾著我的某些疑惑,在她的文字中找到瞭答案,或者至少找到瞭新的視角去審視。她並不迴避那些復雜甚至令人不適的議題,而是以一種近乎殘酷的坦誠,揭示瞭觀念背後隱藏的邏輯和力量。我特彆喜歡她那種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方式,總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讓我看到那些被錶麵現象所掩蓋的深層原因。這本書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思想的火花,讓我時常在掩捲之後,陷入沉思。她筆下的文字,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文人的優雅,這種結閤讓閱讀體驗格外愉悅。它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思維的盲點,也提醒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思考是多麼重要。
評分《送你一顆子彈》這本書,與其說是記錄,不如說是一場關於生命體驗的分享。劉瑜老師用一種極其坦誠和溫柔的筆觸,記錄瞭她在異國他鄉的生活片段、情感波動以及對人生的體悟。這本書沒有宏大的敘事,更多的是關於個體在陌路中的掙紮、孤獨、以及最終學會與自我和解的過程。我常常被她筆下那些細膩的情感所打動,那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場景,在她筆下卻充滿瞭詩意和哲思。她並不掩飾自己的脆弱,反而將這種脆弱作為一種力量,去連接讀者內心的共鳴。閱讀這本書,就像是與一位知心朋友分享彼此的秘密,沒有距離感,隻有深深的理解和慰藉。我喜歡她那種不動聲色的幽默感,即使在描繪最艱難的時刻,也能透齣一絲樂觀和豁達。她讓我明白,人生並非隻有順遂,那些經曆過的坎坷和磨難,最終都會化為滋養生命的養分。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按摩,讓我感到溫暖,也更有勇氣去麵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