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化大系”丛书 七十部精选经典文存
全七辑囊括经史子集 儒释道独领诸子百家
汇聚青年学子才力 萃取中华文化精华
《千家诗》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是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在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
陈超敏,中国澳门。澳门理工学院社会工作学士,担任五年社工后转投文学,厦门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曾获第五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亚军。
前言
七言绝句
春日偶成…… 程颢
春日……朱熹
春宵…… 苏轼
城东早春…… 杨巨源
春夜……王安石
初春小雨…… 韩愈
元日…… 王安石
上元侍宴…… 苏轼
立春偶成……张栻
打球图…… 晁说之
宫词…… 王建
廷试…… 夏竦
咏华……杜常
清平调词…… 李白
题邸间壁…… 郑会
绝句…… 杜甫
海棠…… 苏轼
清明…… 杜牧
清明……王禹偁
社日…… 王驾
寒食…… 韩翃
江南春…… 杜牧
上高侍郎…… 高蟾
绝句…… 僧志南
游小园不值…… 叶绍翁
客中行…… 李白
题屏…… 刘季孙
漫兴…… 杜甫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滁州西涧…… 韦应物
花影…… 谢枋得
北山…… 王安石
湖上…… 徐元杰
漫兴…… 杜甫
春晴…… 王驾
春暮…… 曹豳
落花…… 朱淑贞
春暮游小园…… 王淇
莺梭…… 刘克庄
暮春即事…… 叶采
登山…… 李涉
蚕妇吟…… 谢枋得
晚春…… 韩愈
伤春…… 杨万里
送春…… 王令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
客中初夏…… 司马光
有约…… 赵师秀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三衢道中…… 曾几
即景……朱淑贞
初夏游张园…… 戴复古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山亭夏日…… 高骈
田家…… 范成大
村居即事…… 翁卷
题榴花…… 韩愈
村晚……雷震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乌衣巷…… 刘禹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题北榭碑…… 李白
题淮南寺…… 程颢
秋月……朱熹
七夕…… 杨朴
立秋…… 刘翰
秋夕…… 杜牧
中秋月……苏轼
江楼有感…… 赵嘏
题临安邸…… 林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入直…… 周必大
夏日登车盖亭…… 蔡确
直玉堂作…… 洪咨夔
竹楼…… 李嘉祐
直中书省…… 白居易
观书有感…… 朱熹
泛舟…… 朱熹
冷泉亭……林稹
冬景…… 苏轼
枫桥夜泊…… 张继
寒夜…… 杜耒
霜月…… 李商隐
梅…… 王淇
早春……白玉蟾
雪梅 其一…… 卢梅坡
雪梅 其二…… 卢梅坡
答钟弱翁…… 牧童
泊秦淮…… 杜牧
归雁…… 钱起
题壁…… 无名氏
七言律诗
早朝大明宫……贾至
和贾舍人早朝…… 杜甫
和贾舍人早朝……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岑参
上元应制…… 蔡襄
上元应制…… 王珪
侍宴…… 沈佺期
答丁元珍…… 欧阳修
插花吟……邵雍
寓意…… 晏殊
寒食书事…… 赵鼎
清明…… 黄庭坚
清明…… 高翥
郊行即事…… 程颢
秋千……释惠洪
曲江 其一……杜甫
曲江 其二…… 杜甫
黄鹤楼…… 崔颢
旅怀…… 崔涂
答李儋…… 韦应物 171
江村…… 杜甫
夏日…… 张耒
辋川积雨…… 王维
新竹…… 陆游
表兄话旧…… 窦叔向
偶成…… 程颢
游月陂…… 程颢
秋兴 其一…… 杜甫
秋兴 其三…… 杜甫
秋兴 其五…… 杜甫
秋兴 其七…… 杜甫
月夜舟中…… 戴复古
长安秋望…… 赵嘏
新秋…… 杜甫
中秋…… 李朴
九日蓝田会饮…… 杜甫
秋思…… 陆游
与朱山人…… 杜甫
闻笛…… 赵嘏
冬景…… 刘克庄
冬至…… 杜甫
梅花……林逋
自咏…… 韩愈
干戈……王中
归隐…… 陈抟
时世行…… 杜荀鹤
送天师……朱权
送毛伯温…… 朱厚熜
五言绝句
春眠…… 孟浩然
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洛阳道…… 储光羲
独坐敬亭山…… 李白
登鹳鹊楼…… 王之涣
观永乐公主入蕃…… 孙逖
春怨…… 金昌绪
左掖梨花…… 丘为
思君恩…… 令狐楚
题袁氏别业…… 贺知章
夜送赵纵…… 杨炯
竹里馆……王维
送朱大入秦…… 孟浩然
长干行…… 崔颢
咏史……高适
罢相作……李适之
逢侠者…… 钱起
江行望匡庐…… 钱起
答李浣……韦应物
秋风引……刘禹锡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秋日…… 耿湋
秋日湖上…… 薛莹
宫中题…… 李昂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汾上惊秋…… 苏颋
蜀道后期……张说
静夜思…… 李白
秋浦歌……李白
赠乔侍御…… 陈子昂
答武陵太守…… 王昌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婕妤怨……皇甫冉
题竹林寺……朱放
三闾庙…… 戴叔伦
易水送别…… 骆宾王
别卢秦卿……司空曙
答人…… 太上隐者
五言律诗
幸蜀回至剑门…… 李隆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 杜审言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长宁公主东庄侍宴…… 李峤
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张说
送友人…… 李白
送友人入蜀……李白
次北固山下…… 王湾
苏氏别业…… 祖咏
春宿左省…… 杜甫
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甫
终南山…… 王维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登总持阁…… 岑参
登兖州城楼……杜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送崔融…… 杜审言
扈从登封途中作…… 宋之问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醉后赠张九旭……高适
玉台观……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杜甫
旅夜书怀……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江南旅情……祖咏
宿龙兴寺…… 綦毋潜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题松汀驿…… 张祜
圣果寺…… 释处默
野望…… 王绩
送别崔著作东征…… 陈子昂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其一…… 杜甫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其二…… 杜甫
…………
坦白说,我刚拿到这本《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千家诗评注》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古典诗词的读物已经不少了。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一味地堆砌名家名作,而是在“千家诗”这个相对集中的范围内,做到了“精”。精在选本,精在评注。每一首诗的选取都显得颇为用心,感觉是将那些最能代表某个时期、某种情感、某种意境的佳作罗列出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诗歌谱系。而它的评注,我必须说,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动辄引经据典,让人读得云里雾里,而是将复杂的文化背景、历史细节,用一种非常平实、却又充满智慧的语言呈现出来。我尤其喜欢它对诗歌中一些情感的解读,那些隐藏在字里<bos>下的喜怒哀乐,被评注者细腻地挖掘出来,让我感同身受,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诗人一同经历了那段时光。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古典诗歌,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古人真实生活和情感的写照,是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诗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和深度。
评分对于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化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晦涩难懂的古代文献所困扰的读者来说,《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千家诗评注》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它不像那些过于学术化的著作,上来就抛出一堆理论,让人望而却步;也不像一些通俗读物,过于浅显,流于表面。《千家诗》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入门读物,而这本书的评注,更是将这种“入门”的体验做到了极致。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穿越古代的诗意山河。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这本评注做得非常扎实,它会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这首诗为何能够流传千古,其中有哪些精妙的表达,甚至是一些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人情,都被巧妙地融入到评注之中。我特别喜欢它的讲解方式,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那些原本可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了解的典故,在这里被讲解得一清二楚,而且往往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这本书让我感觉,学习古典文化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一次充满惊喜和发现的旅程。它不仅提升了我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评分这本《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千家诗评注》真是让我爱不释手,虽然我平常也不是那种特别爱钻研古典文学的“学究”,但这本书真的有种魔力,能轻易俘获我的心。我尤其喜欢它对诗歌的选择,感觉就像是精心挑选的珍珠项链,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光泽和韵味。那些耳熟能详的篇章,比如“床前明月光”或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在这里都能找到不一样的解读。评注的部分更是点睛之笔,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带点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诗中的典故、情感,以及诗人生平的一些小故事。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和古代的文人墨客隔着时空对话,听他们聊诗,聊人生。特别是读到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结合着评注中对当时地理环境、时节变化的细致描述,我仿佛真的能闻到江南的烟雨味,或是感受到塞北的朔风寒。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有品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质也很好,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常常会在睡前翻几页,让那些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慢慢浸润我的心田,感觉一整天的疲惫都被洗涤干净了。对于想要入门古典诗词,又怕被过于深奥的学术理论吓退的朋友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绝佳的选择。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带你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千家诗评注》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阅读困扰。我一直觉得,很多古典诗词虽然意境优美,但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典故、背景知识对现代人来说都显得陌生,导致理解上总隔靴搔痒,难以真正体会其中的妙处。而这本书,恰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评注部分做得极其到位,不是那种简单地解释几个词语,而是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当时的心境、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甚至是一些细微的用词和修辞手法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我特别佩服的是,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做到了语言的通俗易懂,完全没有那些枯燥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娓娓道来,让我一步步走进诗歌的世界。每次读到一首新诗,我都会先看原诗,然后尝试自己理解,接着再对照评注,发现自己之前忽略的细节,或者对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种“啊,原来是这样!”的惊喜感,是阅读的最大乐趣。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不仅关于诗,更关于那个时代的文化、社会风貌,甚至是当时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以及它们是如何跨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
评分我一直觉得,阅读古诗词,尤其是一些经典的篇章,就好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而这本《中国古典文化大系:千家诗评注》,无疑是一瓶上乘的好酒,而且是那种经过精心酿造,将酒香、酒体、回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的佳酿。这本书的评注,让我耳目一新。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几句解释,而是非常注重诗歌的“情境”还原。比如,当读到一首描绘离别之苦的诗时,评注会详细介绍当时的交通状况、古代送别的习俗,以及诗人与被送别者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些细节的补充,瞬间就把我带入了那个场景,让诗歌的情感变得更加饱满和真实。而且,我发现这本书的评注者,对于诗歌的理解非常到位,他能够抓住诗歌中最核心的情感,然后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释,让我这种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读诗,更是在体验一种文化。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文人是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的。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滋养了我的心灵,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又加深了一层。
评分商品不错 内容不错 物流给力
评分印刷和纸张非常好!
评分京东购物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值得信赖
评分质量非常不错的, 很好用的!
评分非常喜欢,爱不释手,值得收藏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蛮好的,
评分这个书皮完全是外翻的,很划手。而且不平整。唉:-( 难过。质量太堪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