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2版)

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家隆 著
图书标签:
  • 农药化学
  • 农药合成
  • 有机化学
  • 化学合成
  • 农药
  • 化学
  • 农药中间体
  • 合成方法
  • 农药研发
  • 农药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67804
版次:2
商品编码:1128086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页数:3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2版)》在一版的基础上,将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知识分散融汇于各章,系统介绍了包括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类农药重要品种的结构、性能与化学合成。并通过对重要农药品种的化学合成与相关生产实例的剖析,以及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及新农药分子设计的初步分析,展现给读者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农药化学合成研究知识体系。
  《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2版)》适合作为大学农药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农药学专业研究生及企业基层技术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农药合成及农药工业
1.2 农药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基本方法

2 杀虫剂
2.1 概述
2.2 有机磷杀虫剂
2.2.1 结构特点与合成思路
2.2.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3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2.3.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2.3.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4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2.4.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2.4.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5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
2.5.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2.5.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6 肼类杀虫剂
2.6.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2.6.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7 沙蚕毒素杀虫剂
2.7.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2.7.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8 烟碱类杀虫剂
2.8.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2.8.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2.9 其他重要杂环类杀虫剂
2.9.1 噻嗪酮(buprofezin)
2.9.2 溴虫腈(chlorfenapyr)
2.9.3 蚊蝇醚(pyriproxyfen)
2.9.4 茚虫威(indoxacarb)
2.9.5 吡蚜酮(pymetrozine)
2.9.6 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
2.9.7 唑虫酰胺(tolfenpxrad)
2.9.8 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

3 杀螨、杀线虫及杀鼠剂
3.1 杀螨剂
3.1.1 三氯杀螨醇(dicofol)
3.1.2 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
3.1.3 双甲脒(amitraz)
3.1.4 三唑锡(azocyclotin)
3.1.5 苯丁锡(fenbutatinoxide)
3.1.6 克螨特(propargite)
3.1.7 哒螨酮(pyridaben)
3.1.8 四螨嗪(clofentezine)
3.1.9 吡螨胺(tebufenpyrad)
3.1.10 噻螨酮(hexythiazox)
3.1.11 唑螨酯(fenpyroximate)
3.1.12 螺螨酯(spirodiclofen)
3.1.13 嘧螨酯(fluacrypyrim)
3.1.14 丁氟螨酯(cyflumetofen)
3.2 杀线虫剂
3.2.1 噻唑磷(fosthiazate)
3.2.2 硫线磷(cadusafos)
3.2.3 丰索磷(fensulfothion)
3.3 杀鼠剂
3.3.1 灭鼠安
3.3.2 杀鼠灵(warfarin)
3.3.3 敌鼠隆(brodifacoum)
3.3.4 敌鼠(diphacinone)
3.3.5 溴鼠胺(bromethalin)

4 杀菌剂
4.1 概述
4.2 无机及金属、非金属有机杀菌剂
4.2.1 石硫合剂(LimeSulphur)
4.2.2 波尔多液(Bordeauxmixtue)
4.3 氨基甲酸衍生物类杀菌剂
4.3.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3.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4 二羧酰亚胺类杀菌剂
4.4.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4.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5 酰胺类杀菌剂
4.5.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5.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6 吡啶类杀菌剂
4.6.1 结构特征与合成设计
4.6.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7 嘧啶类杀菌剂
4.7.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7.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8 吗啉类杀菌剂
4.8.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8.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9 三唑类杀菌剂
4.9.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9.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10 咪唑类杀菌剂
4.10.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10.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11 唑与噻唑类杀菌剂
4.11.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11.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12 有机磷类杀菌剂
4.12.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12.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1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4.13.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4.13.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4.14 其他类杀菌剂

5 除草剂
5.1 概述
5.2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5.2.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5.2.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5.3 脲类及磺酰脲类除草剂
5.3.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5.3.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5.4 酰胺及氨基甲酸酯除草剂
5.4.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5.4.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5.5 醚类除草剂
5.5.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5.5.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5.6 杂环类除草剂
5.6.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5.6.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5.7 其他类除草剂
5.7.1 结构特点与合成设计
5.7.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6 植物生长调节剂
6.1 概述
6.2 重要品种的结构与合成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前言/序言

  本书自2008年初版以来,已被多所农业类高校农药合成专业选为教材,成为从事农药合成与生产研究人士的参考著作,并受到好评。业界的肯定,实为对作者的鼓励和鞭策。初版书稿基本上是讲义直接付印,相当粗糙,甚至还有许多疏漏和不足,十分汗颜。
  这次修订,除了纠正原书中的不妥,精简和更新农药品种之外,还做了如下调整:首先是删除原第二章“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知识”,将必需的内容融汇于各章节;再者是引入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及新农药分子设计的初步概念,以期读者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最后是增加了与生产实践有关的实例,希望能让读者对某些产品的开发有所借鉴。
  这本小书,一如其他诸多书籍,表达了作者期待已久的愿望,即若宗师高手们当年的启蒙读物一般,为对农药化学合成研究或开发有兴趣的读者打下必要的基础知识。归根结底,作者真诚地期望本书会使已经或即将在奇妙而迷人的农药合成研究领域中工作的同仁产生兴趣。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读者需要有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对于化学基础薄弱者来说,若在一定水平农药研究者指导下阅读,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再版之际,首先衷心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读者的关心和鼓励。青岛农业大学杜春华博士审读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农药合成研究发展极快,文献资料极其丰富。限于作者的水平和经验,这次修订也只能从手头和感兴趣的资料中做一些选择与加工,难免挂一漏万。恳请广大读者将宝贵意见赐予,以便在重印和再版时作进一步修改和充实。
  孙家隆
  2013年2月1日
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前沿应用。旨在为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和参考书。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展现新材料领域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第一篇:材料科学基础与发展脉络 第一章:材料科学的范畴与研究方法 本章首先界定了材料科学的学科边界,阐述了其与传统学科的交叉融合关系。重点介绍了材料的微观结构、性能、加工工艺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四元关系”模型。详细讲解了表征材料结构的关键实验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套的能谱分析(EDS)和波谱分析(EELS)。同时,概述了计算材料学(如第一性原理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材料设计中的作用和方法。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缺陷理论 深入探讨了晶体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布拉维点阵、晶体结构类型(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密堆积)的几何描述。详细分析了晶体中存在的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取代原子)、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晶界、孪晶界)的形成机制、运动特性及其对材料宏观性能(如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的影响。重点解析了位错滑移和增殖在金属塑性变形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章: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基础 本章回顾了材料科学领域必需的热力学基础知识,如吉布斯自由能、相图的构建原理(单组分、二元相图)。着重阐述了相变过程中的形核与长大理论,包括成核速率和长大机制的动力学控制。深入讨论了扩散理论,包括菲克定律的应用,以及在材料热处理、烧结和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篇:传统材料的性能优化与新型化 第四章: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 系统介绍了工程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重点讲解了固溶强化、晶界强化、第二相粒子强化(沉淀强化)和加工硬化(形变强化)的机理。详述了热处理工艺(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精确调控。引入了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第五章: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功能化 阐述了结构陶瓷(如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硅)和功能陶瓷(如铁电、压电、半导体陶瓷)的特性。详细介绍了陶瓷的粉体制备技术(如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以及成型与烧结工艺,强调了孔隙率控制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关键作用。探讨了先进陶瓷在耐磨、耐腐蚀和高温结构件中的应用。 第六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加工 本章聚焦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包括链结构、拓扑结构(线性、支化、交联)对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行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全面覆盖了合成方法(如缩聚、加聚)、加工成型技术(如注塑、挤出、吹塑)以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基体选择和增强机制。 第三篇:功能性与前沿新材料 第七章: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深入讲解了本征半导体和掺杂半导体的能带理论。详细分析了N型和P型半导体的载流子输运机制。重点介绍了硅基材料的生长技术(如直拉法、区熔法)和薄膜沉积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简要概述了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关键工艺步骤。 第八章:磁性材料与应用 系统介绍了铁磁性、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的微观机理,包括磁畴、磁化过程和磁滞回线。分类讨论了软磁材料(如坡莫合金、铁氧体)和硬磁材料(如稀土永磁材料NdFeB)。分析了磁记录、磁传感器和磁屏蔽等现代技术对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 第九章:光学与光电材料 本章探讨了材料与光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内容涵盖了透明介质的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特性。重点介绍了发光材料(如有机电致发光OLED材料、量子点QDs)的发光原理和性能优化。讨论了光纤、激光增益介质以及光伏电池材料的特性和制备。 第十章:复合材料与纳米结构材料 深入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增强理论,包括界面作用对性能的贡献。详细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MMC)、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和聚合物基复合材料(PMC)的典型结构和应用。纳米材料部分重点介绍了零维(量子点)、一维(纳米线、碳纳米管)、二维(石墨烯)材料的独特尺寸效应,及其在催化、储能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第四篇:材料加工、性能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先进材料加工技术 本章侧重于现代先进制造技术对新材料的适用性。详细介绍了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如SLM、EBM)在复杂结构金属和高分子材料成型中的优势。讨论了精密塑性加工(如旋压、深冲)和材料连接技术(如先进钎焊、扩散连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十二章: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系统讲解了金属材料在化学和电化学环境下的腐蚀机理,包括电化学腐蚀的控制因素。分类介绍了腐蚀的常见形式(如均匀腐蚀、点蚀、应力腐蚀开裂)。详细阐述了金属的钝化保护、牺牲阳极保护、外加电流保护以及涂层防护技术的原理和工程应用。 第十三章:材料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 本章关注材料的长期服役性能和环境责任。探讨了材料的疲劳、蠕变和断裂力学基础,并引入了断裂韧性的评价方法。最后,讨论了绿色化学在材料设计中的体现,包括可回收材料的设计、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生命周期评估(LCA)在材料工程决策中的重要性。 本书内容覆盖面广,逻辑清晰,配有大量工程实例和图表,旨在培养读者扎实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之详实,让我深感佩服!我原本以为,农药化学合成是一个相对狭窄的领域,但阅读过程中才发现,它其实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化学知识。从基础的命名法、官能团反应,到更复杂的立体化学、区域选择性控制,再到现代的绿色化学理念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本书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阐释。作者在讲解各种合成反应时,不仅给出了详细的反应式,还深入分析了反应机理,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农药的分类和结构-活性关系的讨论,这让我能够从宏观层面理解不同农药的设计思路和发展趋势。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农药化学合成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当然,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有些内容需要反复研读,但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收获,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好书。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化工专业学生,平时也关注一些与农业相关的科技进展。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这本书,本来以为会是枯燥的化学反应式堆积,但读起来却意外地吸引人。书中对于农药分子的设计思路,从最初的“先有药再有毒”到如今的“精准打击”,这种理念的转变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介绍不同类型农药的作用机理,以及相应的化学合成方法,勾勒出了农药研发的宏大图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生物活性分子设计的部分感兴趣,了解如何根据靶标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来设计具有特异性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分子,这其中的化学智慧令人惊叹。虽然有些反应机理我还需要反复学习,但书中提供的清晰图示和详尽的步骤,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扎实的农药化学合成知识,更让我看到了化学科学在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让我对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充满了信心。

评分

坦白说,我当初选择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化学合成”听起来就有些门槛。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将复杂的化学概念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我这样一个对化学并不精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比如,在讲解一些关键的中间体合成时,他会用“搭建积木”的比喻,将复杂的分子结构拆解成一个个可管理的单元,然后一步步讲解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引入了关于农药安全性评估和环境影响方面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农药化学合成不仅仅是追求药效,更要关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是一种更加全面和负责任的科学态度。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化学小故事,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让我看到了化学在农业领域中无穷的潜力,也让我对“农药”这个词有了更深刻和积极的理解。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农药研发人员,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基础知识的书籍,而这本《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2版)》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合成路线设计的逻辑性阐述,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各种合成方法,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合成策略的优劣,以及如何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特点来选择最优的合成路径。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技术,以及如何控制反应条件以提高产率和选择性,这对于我们实际的研发工作非常有指导意义。此外,书中还涉及了手性农药的合成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这部分内容对于我理解农药的生物活性和靶向性至关重要。作者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即使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也能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这本书不仅是我的案头必备,更是我解决研发难题时的“智囊团”,每次遇到瓶颈,翻开它总能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路。

评分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农药世界的全新视角!我一直以为农药只是简单的化学制剂,但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背后蕴含着如此精妙的化学合成原理。从最基础的有机化学反应,到各种官能团的巧妙设计,再到如何通过结构修饰来优化药效和降低毒性,书中都进行了非常系统和深入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作者用大量图示来辅助理解,那些复杂的反应机理和分子结构图,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形象,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且,作者还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历史案例和现代研究的进展,让我了解到农药化学合成的演变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化学合成有浓厚兴趣,但又对农药领域不太了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我的入门宝典,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农药科学的强烈愿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农药化学合成感兴趣的同学和研究人员,绝对物超所值!

评分

不错

评分

作为参考书看看还行。

评分

作为参考书看看还行。

评分

不错

评分

作为参考书看看还行。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作为参考书看看还行。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