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AutoCAD2014简体中文版为讲解平台
内容全面:包括二维、三维曲线编辑,图层、图块设置,标注、打印输出的全过程。
注重实用:以AutoCAD2014应用特点为主线,以应用实战为导向,结合作者多年经验为读者量身打造。
配套丰富:全程语音讲解、图形素材文件、教学用PPT,全面提升读者的阅读价值。
内容简介
《AutoCAD 2014中文版入门·进阶·精通(第3版)》以AutoCAD 2014简体中文版为基础,结合软件功能和应用特点,循序渐进地介绍AutoCAD 2014的基础、进阶与应用知识。《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AutoCAD 2014中文版入门·进阶·精通(第3版)》知识全面、典型实用,具体内容包括AutoCAD 2014基础知识、基本二维图形绘制、基本图形修改、文字与文字样式、标注及标注编辑、图层与块、表格与表格样式、绘制二维工程图与轴测图、三维图形设计与渲染基础、三维建模进阶实例和参数化图形等。
《CAD/CAM/CAE工程应用丛书:AutoCAD 2014中文版入门·进阶·精通(第3版)》图文并茂,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实例典型,应用性强,是一本很好的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教程,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建筑制图、电气绘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同时,本书还可供CAD培训班及大、中专院校作为专业CAD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使用。
目录
前言
第1章 AutoCAD 2014基础知识
1.1 AutoCAD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概述
1.2 启动与退出AutoCAD 2014
1.2.1 启动AutoCAD 2014
1.2.2 退出AutoCAD 2014
1.3 熟悉AutoCAD 2014工作界面
1.3.1 标题栏
1.3.2 菜单栏
1.3.3 工具栏与功能区
1.3.4 绘图窗口
1.3.5 命令窗口
1.3.6 状态栏
1.3.7 快捷菜单
1.3.8 工具选项板
1.3.9 了解图样集管理器
1.4 执行命令的几种常用方式
1.4.1 范例1——使用菜单命令
1.4.2 范例2——执行工具按钮
1.4.3 范例3——命令行输入
1.5 鼠标操作基础
1.6 文件的基本操作
1.6.1 新建图形文件
1.6.2 打开图形文件
1.6.3 保存图形文件
1.6.4 输入与输出图形文件
1.6.5 关闭图形文件
1.7 取消与重复
1.8 放弃与重做
1.8.1 放弃
1.8.2 重做
1.9 快速浏览视图图形
1.9.1 缩放视图
1.9.2 平移视图
1.10 熟悉坐标系统
1.10.1 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
1.10.2 世界坐标系与用户坐标系
1.11 设置图形单位与界限
1.11.1 图形单位设置
1.11.2 图形界限设置
1.12 绘图辅助工具
1.12.1 捕捉与栅格
1.12.2 正交
1.12.3 极轴追踪
1.12.4 对象捕捉、三维对象捕捉与对象捕捉追踪
1.12.5 允许或禁止动态UCS
1.12.6 动态输入
1.12.7 显示/隐藏线宽
1.12.8 快捷特性
1.13 AutoCAD设计中心基础知识
1.13.1 AutoCAD设计中心概述
1.13.2 认识设计中心窗口
1.13.3 从设计中心搜索内容并加载到内容区
1.13.4 通过设计中心的一些常用操作
1.14 思考练习
第2章 基本二维图形绘制
2.1 绘制直线
2.2 绘制射线与构造线
2.2.1 创建射线
2.2.2 创建构造线
2.3 绘制矩形
2.4 绘制正多边形
2.5 绘制圆
2.5.1 “圆心、半径”绘制方法
2.5.2 “圆心、直径”绘制方法
2.5.3 “两点”绘制方法
2.5.4 “三点”绘制方法
2.5.5 “相切、相切、半径”绘制方法
2.5.6 “相切、相切、相切”绘制方法
2.6 绘制圆弧
2.6.1 使用“三点”法绘制圆弧
2.6.2 其他绘制圆弧的方法
2.7 绘制椭圆和椭圆弧
2.7.1 绘制椭圆
2.7.2 绘制椭圆弧
2.8 绘制多线
2.8.1 使用现有多线样式绘制多线
2.8.2 创建多线样式来绘制多线
2.9 绘制多段线
2.10 绘制点
2.10.1 设置点样式
2.10.2 绘制单点和多点
2.10.3 绘制定数等分点和定距等分点
2.11 绘制样条曲线
2.12 绘制圆环
2.13 图案填充与渐变色
2.13.1 在封闭区域进行图案填充
2.13.2 控制填充原点
2.13.3 使用孤岛检测
2.13.4 建立关联图案填充
2.13.5 在不封闭区域进行图案填充
2.13.6 渐变色填充
2.14 修订云线
2.15 边界与面域
2.15.1 创建边界
2.15.2 创建面域
2.16 思考练习
第3章 基本图形修改
3.1 删除对象
3.2 复制对象
3.3 镜像对象
3.3.1 镜像操作
3.3.2 镜像文字和属性
3.4 偏移对象
3.5 阵列对象
3.5.1 矩形阵列
3.5.2 环形阵列
3.5.3 路径阵列
3.6 移动对象
3.7 旋转对象
3.8 缩放对象
3.9 拉伸与拉长
3.9.1 拉伸对象
3.9.2 拉长对象
3.10 修剪对象
3.11 延伸对象
3.12 打断与合并
3.12.1 打断对象
3.12.2 合并对象
3.13 倒角与倒圆角
3.13.1 倒角
3.13.2 倒圆角
3.14 光顺曲线
3.15 分解对象
3.16 编辑多段线、多线、样条曲线和阵列
3.16.1 编辑多段线
3.16.2 编辑多线
3.16.3 编辑样条曲线
3.16.4 编辑阵列
3.17 使用夹点编辑
3.18 思考练习
第4章 文字与文字样式
4.1 创建单行文字
4.1.1 创建单行文字的步骤
4.1.2 创建单行文字时指定文字样式
4.1.3 创建单行文字时设置对正方式
4.2 创建多行文字
4.2.1 创建多行文字的步骤
4.2.2 在多行文字中插入符号
4.2.3 向多行文字对象添加不透明背景或进行填充
4.2.4 创建堆叠文字
4.3 控制码与特殊符号
4.4 设置文字样式
4.5 修改文字
4.6 思考练习
第5章 标注及标注编辑
5.1 尺寸标注的基本组成元素
5.2 创建线性标注
5.3 创建对齐标注
5.4 创建弧长尺寸
5.5 创建坐标标注
5.6 创建半径标注和直径标注
5.6.1 创建半径标注
5.6.2 创建直径标注
5.7 创建角度标注
5.8 创建折弯标注
5.9 创建基线标注
5.10 创建连续标注
5.11 创建圆心标记
5.12 快速标注
5.13 设置标注间距
5.14 标注打断
5.14.1 为某个对象创建折断标注
5.14.2 一次为多个标注或多重引线创建自动折断标注
5.14.3 删除折断标注
5.14.4 创建折断标注的操作实例
5.15 多重引线对象
5.15.1 熟悉“多重引线”工具
5.15.2 创建多重引线对象
5.15.3 编辑多重引线对象
5.15.4 设置多重引线样式
5.16 折弯线性
5.16.1 创建折弯线性
5.16.2 删除折弯线性
5.17 使线性标注的尺寸界线倾斜
5.18 创建几何公差
5.18.1 创建不带引线的几何公差
5.18.2 创建带引线的几何公差
5.19 设置标注样式
5.20 编辑标注及编辑标注文字
5.20.1 “编辑标注”按钮的应用
5.20.2 “编辑标注文字”按钮的应用
5.20.3 使用DDEDIT来修改标注文字
5.20.4 标注的其他一些实用工具命令
5.21 使用“特性”选项板设置尺寸公差
5.22 思考练习
第6章 图层与块
6.1 图层应用基础概述
6.2 管理图层与图层特性基础
6.3 新建图层
6.4 定制绘图基本图层实例
6.5 管理图层状态
6.5.1 新建和保存图层状态
6.5.2 编辑图层状态
6.5.3 恢复图层状态
6.6 图层工具的操作功能
6.7 创建图形块
6.7.1 由当前图形创建块的典型方法
6.7.2 将块写入新图形文件
6.7.3 创建块库概念
6.8 属性定义与编辑
6.8.1 创建属性定义
6.8.2 编辑属性定义
6.9 插入块
6.10 编辑块定义的典型方法
6.11 分解块
6.12 思考练习
第7章 表格与表格样式
7.1 表格
7.1.1 插入空表格
7.1.2 修改表格
7.1.3 从链接的电子表格创建AutoCAD表格
7.2 表格样式
7.3 使用表格及表格样式创建标题栏实例
7.4 思考练习
第8章 绘制二维工程图与轴测图
8.1 平面图绘制实例
8.2 典型零件图绘制实例1
8.3 典型零件图绘制实例2
8.4 轴测图绘制实例
8.5 思考练习
第9章 三维图形设计与渲染基础
9.1 三维中的坐标系
9.1.1 熟悉三维坐标系
9.1.2 了解和控制三维中的用户坐标系
9.2 绘制三维线条
9.2.1 在三维空间中绘制直线
9.2.2 在三维空间中绘制样条曲线
9.2.3 绘制三维多段线
9.2.4 绘制螺旋线
9.3 绘制三维网格
9.3.1 创建三维面
9.3.2 创建旋转网格
9.3.3 创建平移网格
9.3.4 创建直纹网格
9.3.5 创建边界网格
9.3.6 绘制预定义的网格图元
9.3.7 处理网格对象
9.4 曲面建模进阶命令
9.5 创建基本三维实体
9.5.1 创建长方体实例
9.5.2 创建多段体实例
9.5.3 创建楔体实例
9.5.4 创建球体实例
9.5.5 创建圆锥体实例
9.5.6 创建圆柱体实例
9.5.7 创建圆环体实例
9.5.8 创建棱锥体实例
9.6 通过现有直线和曲线创建实体和曲面
9.6.1 拉伸
9.6.2 旋转
9.6.3 扫掠
9.6.4 放样
9.6.5 按住并拖动
9.7 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
9.7.1 并集运算
9.7.2 差集运算
9.7.3 交集运算
9.8 实体编辑
9.8.1 倒角边
9.8.2 圆角边
9.8.3 抽壳
9.8.4 倾斜面
9.8.5 偏移面与拉伸面
9.9 三维操作
9.9.1 三维阵列
9.9.2 三维镜像
9.9.3 三维旋转
9.9.4 三维移动
9.9.5 三维对齐
9.9.6 对齐
9.9.7 剖切
9.9.8 加厚
9.9.9 提取边
9.9.10 转换为实体
9.9.11 转换为曲面
9.9.12 干涉检查
9.10 为三维图形指定视觉样式
9.10.1 使用预定义的视觉样式
9.10.2 自定义视觉样式
9.11 渲染基础
9.11.1 设置渲染目标和过程
9.11.2 光源设置
9.11.3 材质设置与调整
9.11.4 贴图设置
9.11.5 渲染环境与背景
9.12 思考练习
第10章 三维建模进阶实例
10.1 定位连接件
10.2 连杆零件
10.3 油泵盖
10.4 思考练习
第11章 参数化图形
11.1 参数化图形简介
11.2 创建几何约束关系
11.2.1 各种几何约束应用
11.2.2 自动约束
11.2.3 使用约束栏
11.3 标注约束
11.3.1 标注约束的形式
11.3.2 创建标注约束
11.3.3 将标注转换为标注约束
11.4 编辑受约束的几何图形
11.5 约束设置与参数管理器
11.5.1 约束设置
11.5.2 参数管理器
11.6 思考练习
前言/序言
AutoCAD是一款出色的、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它功能强大、性能稳定、兼容性好、扩展性强,具有卓越的二维绘图、三维建模和二次开发等功能,在机械、建筑、电子电气、化工、石油、服装、模具、广告等行业应用广泛。
本书是在读者喜爱的畅销书《AutoCAD 2012中文版入门?进阶?精通(第2版)》一书的基础上升级改版而成的,专门针对AutoCAD 2014补充了实用内容,实战性更强,并根据新的工程制图标准修正了一些图例。本书以AutoCAD 2014简体中文版为软件操作基础,并以其应用特点为知识主线,结合设计经验,注重应用实战。
alt="" />
揭秘工程设计与数字建造的未来之钥:深度解析BIM与参数化设计实战 本书籍并非关于AutoCAD 2014中文版入门、进阶或精通的教程。 本书聚焦于当代工程设计领域最前沿、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与参数化设计方法论的深度实践与应用。它旨在为已经掌握传统CAD软件操作,并渴望迈入数字化建造和智能设计新纪元的工程师、建筑师、设计师和项目管理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前瞻性的实战指南。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效率至上的时代,传统的二维制图和孤立的设计流程已无法满足复杂工程对信息集成、协同工作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本书正是为填补这一知识鸿沟而作,它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如何利用前沿的数字工具,实现从概念设计到施工交付,再到运维管理的无缝衔接。 第一部分:BIM核心理念与生态系统构建 本章首先摒弃对BIM仅仅是“三维CAD”的肤浅理解,转而深入探讨BIM作为一种信息管理过程的本质。我们将详细剖析国际标准(如ISO 19650系列)对BIM在不同项目阶段(从0级到5级)的信息交付要求。 信息资产的构建与管理: 详细介绍如何定义、采集和组织建筑构件的模型数据(包括几何信息、材料属性、成本数据、时间排布信息等)。我们将对比主流BIM平台(如Revit、ArchiCAD、Bentley AECOsim)在信息结构管理上的异同,并重点讲解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标(如GB 50882-2013)的信息交付标准。 协同工作流程的重塑: 传统设计依赖图纸传递,极易产生信息丢失和版本冲突。本书将详尽阐述基于CDE(Common Data Environment,公共数据环境)的协同工作流。内容涵盖: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标准在跨平台数据交换中的关键作用、版本控制策略(如“Check-in/Check-out”机制),以及如何通过MVD(Model View Definition)确保信息在不同专业间准确传递。 项目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BIM应用: 不仅仅停留在施工图阶段。我们深入探讨BIM在前期规划(日照分析、能耗模拟)、施工模拟(4D排期、成本优化,即5D应用)以及设施管理(FM集成,利用LOD 400及以上的资产信息)中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数据接口要求。 第二部分:参数化设计:从几何控制到智能生成 参数化设计是实现设计自动化和探索设计空间多样性的核心驱动力。本书将这一概念从理论推向可操作的工程实践。 算法思维在设计中的导入: 我们将介绍构建参数化模型所需的基本逻辑结构,包括输入变量(Inputs)、处理节点(Nodes)和输出结果(Outputs)。重点分析如何将工程约束(如最大跨度、最小净空、规范限值)转化为驱动模型的参数关系。 可视化编程环境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以主流的节点编程环境(如Grasshopper/Dynamo)为载体,讲解高级算法模块的应用。内容包括: 数据结构管理: 深入讲解数据树(Data Tree)的组织、切割、重塑技巧,这是处理复杂几何关系的基础。 几何生成与拓扑优化: 教授如何利用Voronoi图、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和网格细分技术,快速生成复杂形态的建筑表皮或结构系统。 与BIM平台的双向链接: 核心内容是实现参数化模型(如Grasshopper生成的复杂曲面)到BIM构件的精确映射。讲解如何利用特定的插件,确保生成的几何体能正确解析为具有BIM属性的墙、楼板或幕墙系统,而非简单的几何体。 性能驱动的设计优化(Performance-Driven Design): 介绍如何将环境分析工具(如气象数据接口、阴影分析引擎)集成到参数化工作流中。读者将学习如何建立一个反馈回路,让设计迭代过程自动根据能耗、采光或结构效率进行优化调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设计”。 第三部分:数据驱动的高级应用与集成 真正的数字化建造依赖于数据流的畅通无阻。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聚焦于前沿工具的集成与高级数据处理。 点云数据处理与逆向工程: 针对现有建筑改造(Retrofitting)项目,详细介绍如何从激光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出发,利用软件工具(如ReCap/CloudCompare)进行数据清洗、配准,并最终重建出符合BIM标准的“As-Built”模型。 轻量化模型与虚拟现实(VR/AR)交付: 讲解如何对高精度的BIM模型进行优化(LOD降级策略),并将其导出为适用于游戏引擎(如Unity/Unreal)的格式。内容包括材质贴图的优化、模型数据剔除,以实现流畅的沉浸式项目审阅体验。 数据库与API接口: 对于追求极致定制化的用户,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编程接口(API)实现软件功能扩展。内容涉及如何利用Python或C脚本,定制化读取和修改BIM数据,例如批量生成结构计算报表或自动化合规性检查流程。 本书以项目案例为导向,所有讲解均围绕实际工程需求展开。读者将通过阅读,掌握的不仅仅是软件的按钮操作,更是驾驭未来工程信息流与设计创新的核心方法论。它是一本面向“未来五年”工程技术的深度学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