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系统总结了编者研究团队十余年来对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的结果,主要包括: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国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布,以及野生稻和栽培稻起源与演化等。为保证著作的系统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还系统综述了中国稻种资源的起源、分类、收集、保存、评价和保护,以及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在基因发掘中的利用等。
作者简介
李自超,男,1962年10月生,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主任,中国作物品种资源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编委。2002年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4年被科技部评为“973”计划先进个人。长期从事稻作抗旱遗传机理、稻种资源和基因组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的科研项目已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教学成果奖i项,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在水稻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方面,提出了取样策略、核心种质规模的理论及技术体系,以及中国稻种资源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布规律、系统演化及其地理生态型分类体系。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稻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保护
第1章稻种资源概述
1.1 稻种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1.2 栽培稻的起源和传播
参考文献
第2章 中国栽培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现状
2.1 水稻种质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2.2 水稻种质资源的整理与编目
2.3 水稻种质资源的繁种保存
2.4 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2.5 水稻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
2.6 水稻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与提供利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
3.1 中国野生稻资源的种类、分布与特征特性
3.2 中国野生稻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
第4章核心种质的理论及方法体系
4.1 核心种质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4.2 建立核心种质的理论依据
4.3 核心种质的构建
4.4 核心种质的检验与评价
4.5 核心种质的应用
4.6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逐级分层构建体系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5.1 中国普通野生稻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5.2 中国栽培稻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5.3 中国云南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及微核心种质的构建
6.1 中国栽培稻的核心种质及微核心种质构建
6.2 中国普通野生稻的核心种质及微核心种质构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国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多样性及其系统演化
第7章 中国栽培稻种资源的遗传结构及其系统演化
7.1 中国水稻现代选育品种的遗传结构及品种演化
7.2 中国水稻地方品种的遗传结构与演化
7.3 中国栽培稻内各类群的SSR分子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章 中国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
8.1 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概述
8.2 水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SSR标记的选择
8.3 中国栽培稻的SSR多样性
8.4 云南栽培稻的表型和同工酶多样性
8.5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栽培稻资源系统地理学研究
8.6 贵州栽培稻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
8.7 全球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分布
参考文献
第9章 中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及群体结构
9.1 中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9.2 中国普通野生稻的群体结构及演化
参考文献
第10章 中国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进化与演化
10.1 中国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及其“得”与“失”
10.2 中国稻种资源中微卫星的方向性演化
10.3 亚洲栽培稻与普通野生稻的进化与演化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国稻种资源的鉴定及其在基因发掘中的应用与展望
第11章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优异种质鉴定和应用核心种质
11.1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重要数量性状的鉴定及评价
11.2 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
11.3 利用水稻核心种质对产量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及遗传解析
参考文献
第12章基于稻种资源的基因发掘及基因多样性
12.1 稻种资源导入系的构建与应用
12.2 基于种质资源分离群体的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发掘
12.3 基于水稻种质资源关联分析的基因发掘
12.4 水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多样性
参考文献
第13章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应用展望
13.1 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创新与利用
13.2 基于核心种质的连续断层条件组学研究平台
13.3 基于核心种质的基因发掘与分子设计育种一体化平台
附录
附表1 中国栽培稻核心种质及微核心种质清单
附表2 中国野生稻核心种质及微核心种质清单
附表3 所用275个SSR引物序列
精彩书摘
缓冲区的宽度因地制宜划分,一般为100m以上,不能种植栽培稻,以防止栽培稻花粉对野生稻产生影响;在不影响野生稻生长条件下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如果核心区周围为自然水体、山崖等天然屏障,或非稻类作物种植区,可将这些天然屏障或耕作区全部作为缓冲区范围,此时可将隔离设施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之间。
目前,物理隔离保护方式在野生稻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使之与生产用地相隔离、赔偿农民损失、建立屏障(围墙、篱笆)等措施,将这些地区的野生植物隔离起来以远离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威胁,有效地保护了野生稻资源。然而,这种保护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保护点建成后,需对所建造的物理屏障(围栏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这种方式需要连续的经费投入。
(2)最终,只有一小部分保护点可以真正被这些物理屏障所保护。随着保护面积的增加,后续的建设和维护的花费都会增加,这种方式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3)受保护的土地不允许进行农业生产,保护与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且这种方式是土地单一利用的典型,是资源严重缺乏国家最不适宜采用的。
(4)物理隔离后保护点内的物种会出现消长,物种消长结果是否对野生稻正常生存繁衍有利尚无确切证据,很难保证物理隔离是否能够真正促进保护,也许低强度的耕作反而对野生植物有利。
(5)尽管农民会因为丧失土地得到赔偿,但这种方式没有让农民参与到保护中来,他们对保护野生植物的意愿会越来越差。
目前农业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缺陷,尽管仍然计划建立更多物理隔离的保护点,但寻找可持续的、可共享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2.2.2主流化保护方式
保护区的建立,是人类为了维护自身长远利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自然资源的保护,尤其是植物的保护,必定要占用原驻地民众的土地,也限制了他们原来的生产与活动,这种国家的长期利益与民众的短期利益矛盾在一定时间内将会显得很突出,因此主流化保护方式,即农民参与的开放性保护方式在未来野生稻保护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农民是野生稻保护的主体,如果依靠他们的自觉行动能消除引起资源遭受破坏的因素及根源,可选择农民参与性的开放式保护方式。2007年开始,农业部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在中国选择了3个野生稻分布点进行主流化保护方式的保护。主要通过下列活动,使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到野生稻的保护中来,从而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
(1)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使当地农民首先认识到野生稻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保护知识和意识。
(2)在各野生稻保护点建立“以政策法规为先导,以生计替代为核心,以资金激励为后盾,以意识提高为纽带”的激励机制模式,在约束当地农民行为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实现野生稻保护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协调统一。
(3)建设农民田间学校,使农民不出村庄就能够接受到来自专家的技术指导,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甚至直接由掌握一技之长的农民培训农民,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
……
前言/序言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Core Collection i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Core Collection i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Core Collection i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丛书:中国稻种资源及其核心种质研究与利用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Core Collection i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