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目前在中國,中外閤作辦學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種形式,已經越來越受到民眾的認可。伴隨著這個項目,我們也一直在思考教育國際化的意義和價值。去年上海世博會期間,CDK的全體同學專程赴上海參觀瞭三天,這三天給大傢的觸動是很大的。我們同時看到各色各樣的人種、語言、理念和材枓在一個區域內存在並發生聯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和而不同”的存在,我們還看到許多需要全人類共同麵對的挑戰,諸如低碳環保、貧富均衡、文化共存等等。這就讓我們有瞭重新思考人類未來發展的新基點。
在這方麵,我們的CDK項目已經有瞭嘗試,不僅參與教學的老師是個國際化的團隊,來自亞、歐、美、非多個國傢,而且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能夠聽到來自不同文明的聲音。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讓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相互深入瞭解,中華優秀文化也因此融入世界公民的培養過程中。現有CDK的學生大部分是屬於八五後的獨生子女,你們或許是被過度“塑造”的一代,但也是極具希望的一代。你們視野開闊且瞳得思考,自我意識強又富有同情心,你們單純敏感、喜歡新奇卻不會人雲亦雲。你們是獨特的,是能夠把握自己的未來的。對你們,我們充滿信心。預祝同學們順利通過畢業答辯,滿懷知識的力量走上社會,走嚮未來!
內頁插圖
目錄
東西交匯 時代呼喚——中德學院辦學五周年紀念——宋建明
慶賀中德碩士項目(CDK)成立五周年緻辭
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 培養高層次美術人纔——楊修憬
文化普世——CDK的藝術和設計
在這裏如同在那裏
當你破除所有障礙時,你也得到瞭一堆碎石
自我發現之路
五周年的迴顧——樊小明
藝術教育齣口與進口——高端美術教育交流的促進——單增
設計是感悟、是應答——談中外閤作教育的優勢所在與創新型設計人纔培養——陳曉蕙
融通中西 懷本創新——吳曉淇
關於攝影教學的幾點感想——矯健
淺談中外閤作辦學的教學組織和管理——劉小誼
在CDK的教學
繪畫與繪畫理論
教學感想——Oliver Stoermer
教學感想——Filip Zorzorzor
教學感想——Jussi Angesleva
教學感想——Judy Ross
教學感想——Robert Lauz
教學感想——Karen Donndorf
教學感想——Birgit Tummers
教學感想——Andrea Schmlidt
跨文化性——教學中的交流
超越設計
教學感想——Wulf Bottger
教學感想——Philip Engelbrecht
關於轉化的對話式教學
迴顧在CDK的工作——Meike Schalk
2011屆優秀畢業生作品
2012屆優秀畢業生作品
精彩書摘
文化普世——CDK的藝術和設計
柏林藝術大學工業設計教授EgonChematis
藝術的反麵是消費。因為人們不能像對待冰淇淋那樣去舔它。人們必須努力獲取知識,銳化感知,用比較的方法去學習。
——Vivier、neWestwooc
本文將討論兩個問題。當然,本人所說未必是(或尚未成為)真理。首先是藝術和設計之間關係的問題,這兩門學科之間韋明顯的交集嗎?或是存在著順暢的過渡’另一個問題則是這篇文章的動機,即在藝術和設計實踐中,自我的文化界限能擴展到多遠’這兩個問題主要從教學的角度提齣。“藝術可教否’”有誰沒聽說過這樣的問題?或者藉以此問來展開激烈的討論。我們應該感謝這樣的爭議性主題,因為無論肯定還是否定,爭議的雙方都具有代錶性,且都無法真正地去論證。誰否定該問題,結果比較容易些。誰肯定該問題,必須還要迴答.那麼如何教’這是因為,依照學習規則所教授的東西,必須被考試規則所清除。
自16世紀以來,藝術已在藝術院校中作為“美術”、”自由藝術”、”造型藝術”被學習和被教授。或許存在的可教性使藝術教學的存在和藝術院校的運營閤法化。那麼,是誰讓“藝術可教否”這個問題冒瞭齣來,並使其答案有瞭爭議’以下是一些猜測:在藝術中,似乎人已經獲得瞭解放,這是一個問題。自然就是自然,無所謂感性或理性。這些是我們所賦予的,隻要我們還能思考,我們就會嘗試去掌控這些事物。自笛卡兒和啓濛運動以來,最晚到近現代社會以來,我們知道,這些在異教徒的宗教活動中(前基督教時代)沒有做過,而基督教的世界觀也不允許我們與自然相乾。對此,藝術起到瞭幫助作用。但它是非自然的觀念,它是一種現代的藥劑,雖然這是矛盾的兩麵。真正的藝術雖然戰勝瞭自然,但僅僅是通過我們(人)産生的,非自然中的自然錶現在某種觀念的形式中,如天分、天纔、天賦。然而這類詞匯所描述的東西是不精確的,與其說是特殊性,更像是一種規範的偏離。藝術源自其非異化的主體,它要求高於文明的平均值,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原真“(primitiv)。而藝術傢就是——ZviGoldstejn從他的社會地位的角度描述道:作為一個藝術傢,他是”一個圈外人”。市民中産階級階級(譯者注:通常翻譯成在漢語語境中具有貶義色彩的“資産階級”)革命將貴族廢除、追捕和砍頭後,藝術傢登上瞭舞颱。原則上,貴族就是非尋常的。從族譜上講,是一係列世代相傳的王朝正統的變體——他披掛著”本真性”(dasAuthentjsche),如同藝術中的“靈光”(Aura),其價值隨著正統和其同時代的代錶之間的距離而增加。藝術傢作為資産階級的社會結構是站在非尋常的原則之上的,僅僅隻是反過來而己原創必須是直接的,是由可以被證實的作為主體的他或她創造的。要符閤不可描述的社會契約,藝術必須生産非同尋常的東西,或本身就是非同尋常的東西,又或者能喚醒人的幻想。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一個自我的創造史,因為隻有如此,它纔能獲得社會的認同。
並非奇跡,有些藝術傢端著顔枓盤像半個上帝那樣登颱亮相,或隨大流地像王公貴族那樣自我策演。這種人直到當代仍顯示齣對自大癥和自閉癥的免疫力的缺乏。然而,對待這種人,社會不僅采取瞭容忍的態度,而且還有著隱藏的需求——這是一個一清二楚卻又充滿隱患的陷阱。藝術傢需要通過他們的作品和自身包括某些其他的東西來代錶所謂的非世俗,且要要將其錶現齣來。但同時,人們又以尖銳的鄙視態度對待他們的行為。社會從來就沒有邏輯。
設計類專業作為學術和行業曆史都不算長,它們是工業化的産物,與勞動分工的生産方式緊密相連。雖然設計實現也要求創造力和相關的天分,但它更具有目的導嚮性。因此總是被相對化地描述為”應用藝術”一種概念化的逆喻。這種相對性造成瞭其與自由藝術,美術和造型藝術之間的距離,但同時又被允許使用藝術詞匯。
……
前言/序言
寫在2011屆CDK學生畢業時
春暖花開時節,又一屆學生行將畢業。至此,中德美術學碩士項目已經走過將近五個年頭,已有三屆畢業生。我們欣慰高興的同時也一直感受著肩負的重任。
此時此刻,我們要衷心感謝一直關注本項目的各位領導和參與教學的老師們,正是他們的理解與支持,保證瞭項目的順利運行在這裏,我們還要對項目部的全體教師錶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五年來的辛勤工作和全力付齣,沒有他們就沒有項目的今天我們還要感謝全體CDK的同學,你們是項目的真正主人。兩年半的學習過程並不輕鬆,但你們堅持,你們努力,憑毅力走到今天。你們的成功就是項目的成功!
目前在中國,中外閤作辦學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種形式,已經越來越受到民眾的認可。伴隨著這個項目,我們也一直在思考教育國際化的意義和價值。去年上海世博會期間,CDK的全體同學專程赴上海參觀瞭三天,這三天給大傢的觸動是很大的。我們同時看到各色各樣的人種、語言、理念和材枓在一個區域內存在並發生聯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和而不同”的存在,我們還看到許多需要全人類共同麵對的挑戰,諸如低碳環保、貧富均衡、文化共存等等。這就讓我們有瞭重新思考人類未來發展的新基點。
聯閤國最近提齣瞭一個“學術影響力項目”,旨在促進各國高等教育機構的閤作與變革,宣傳國際公認的基本原則,探討培養全球公民責任的問題。當然,這裏的全球公民不是法律層麵的概念,而是從道德的角度宋探討人類的責任和義務。現在“讓中國走嚮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已經成為國民走嚮未來的積極姿態,中國的各個領域都正與世界産生著強烈的互動。我們要實現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就要以世界的眼光來審視自身的文化價值,不僅要在全球化的趨勢中規劃自身未來的發展,還應該關心全人類的命運,承擔起培養世界公民的責任。
在這方麵,我們的CDK項目已經有瞭嘗試,不僅參與教學的老師是個國際化的團隊,來自亞、歐、美、非多個國傢,而且在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始終能夠聽到來自不同文明的聲音。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讓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相互深入瞭解,中華優秀文化也因此融入世界公民的培養過程中。現有CDK的學生大部分是屬於八五後的獨生子女,你們或許是被過度“塑造”的一代,但也是極具希望的一代。你們視野開闊且瞳得思考,自我意識強又富有同情心,你們單純敏感、喜歡新奇卻不會人雲亦雲。你們是獨特的,是能夠把握自己的未來的。對你們,我們充滿信心。預祝同學們順利通過畢業答辯,滿懷知識的力量走上社會,走嚮未來!
中德碩士項目年鑒(2010-2012·套裝共2冊)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德碩士項目年鑒(2010-2012·套裝共2冊)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