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

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剑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
  • 武器
  • 美国陆军
  • 图鉴
  • 装备
  • 战争
  • 历史
  • 技术
  • 军事科技
  • 冷战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358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377364
包装:平装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0
字数:4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防大学李莉教授作序并推荐;CCTV国防军事频道鼎力推荐;美国海军陆战队组织结构及职能解析;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战斗机、直升机图解;美国海军陆战队现役轻武器、火炮、坦克装甲车辆等地面武器渣U能够被图解

内容简介

  美国陆军是一支具备全球部署及作战能力的地面军事力量。《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以彩图图解的方式,系统介绍了美国陆军的组织结构、基地公布、军事院校,并对现役部队装备的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牵引式火炮、直升机、防空导弹等武器进行了概要介绍。本套丛书由国防大学、总装备部装备学院等军队院校的资深教员编著,内容通俗易懂。
  《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既可以作为了解美国陆军的科普读物,也是一本值得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精美图册。

目录

第一章 美国陆军简介
1.美国陆军组织机构
2.美国陆军主要司令部

第二章 美国陆军国家训练中心
第三章 美国军事学院

第四章 美国陆军地面武器
1.装甲战斗车辆
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2A3“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史崔克”轮式装甲车
2.火炮
M109“帕拉丁”自行榴弹炮
M270 MLRS多管火箭发射系统
M119 105毫米榴弹炮
M777 155毫米榴弹炮
M982“神剑”155毫米制导炮弹

第五章 美国陆军现役导弹
FIM-92“毒刺”单兵防空导弹
“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
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
FGM-148“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

第六章 美国陆军现役直升机
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
CH-47“支努干”直升机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OH-58D“奇奥瓦勇士”侦察直升机
MH-6/AH-6“小鸟”直升机

前言/序言


《陆战利刃:重型装备巡礼(下)》 引言 在波澜壮阔的军事历史长河中,陆地作战力量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作为陆军的“拳头”与“盾牌”,重型装备更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因素。它们以压倒性的火力、坚固的防护和强大的机动性,成为战场上不可忽视的威慑力量。本书《陆战利刃:重型装备巡礼(下)》旨在深入剖析那些定义了现代陆战格局的杰出重型装备,聚焦于其背后的设计理念、技术革新、实战应用以及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我们将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分析和生动的叙述,带领读者一同走进这些钢铁巨兽的世界,感受其澎湃的力量与精湛的工艺。 第一章:制霸地表的钢铁洪流——现代主战坦克的演进与巅峰 现代战场上,主战坦克(Main Battle Tank, MBT)无疑是陆军的灵魂。它集火炮、装甲防护与机动性于一身,是夺取制陆权的核心力量。本章将追溯主战坦克自二战后至今的辉煌历程,剖析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设计哲学。 冷战时期的经典对决: 从苏联的T系列坦克(如T-55、T-72)与美国的M系列坦克(如M48、M60)之间的技术较量,到西方国家如英国“挑战者”、德国“豹”系列的崛起,我们将详细解读各型坦克的性能特点、火力配置、装甲技术以及战术应用。重点将放在它们如何应对核战争的威胁,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升级来保持战场优势。 后冷战时代的革新与融合: 随着冷战的结束,主战坦克的设计理念也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威胁(如反坦克导弹、城市战)要求坦克具备更高的战场生存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我们将重点分析M1“艾布拉姆斯”系列、T-90系列、德国“豹2”系列等当代顶尖主战坦克在这些方面的突破,包括复合装甲、主动防护系统(APS)、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战场管理系统(BMS)的集成。 火力与精准的极致追求: 坦克的“牙齿”——主炮,是其核心战斗力。本章将深入探讨滑膛炮与线膛炮的优劣,以及不同口径、不同弹药(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高爆反坦克弹HEAT)的威力与射程。同时,我们将分析先进的火控系统如何实现“行进间射击”和“先敌发现、先敌摧毁”的目标。 坚不可摧的防御体系: 装甲是坦克的生命线。从早期单一的钢板,到后来的复合装甲、爆炸反应装甲(ERA),再到如今集成了先进材料和传感器的模块化装甲,本章将详细解析坦克的防御技术发展。主动防护系统(APS)作为一种革命性的防御手段,也将进行深度探讨,分析其拦截来袭弹药的原理与效率。 机动性的秘密: 强大的引擎、精密的传动系统以及优化的悬挂设计,是坦克在复杂地形中快速部署和高效作战的保障。我们将分析不同坦克的动力系统和履带设计,以及如何平衡速度、越野能力和燃油经济性。 第二章:战场上的移动炮台——自行火炮的威力扩张与战术演进 虽然主战坦克是战场上的直接交锋者,但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Artillery)则以其强大的远程火力支援,成为战场纵深的“手术刀”和“雷霆万钧”的打击力量。本章将聚焦于现代自行火炮的发展与应用。 口径与射程的不断拓展: 从传统的155毫米,到更强大的203毫米,再到适应现代战争需求的105毫米等,本章将分析不同口径自行火炮的火力特性。我们将深入研究远程炮弹、末敏弹、末制导炮弹等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以及它们如何极大地提升了自行火炮的打击精度和效率。 轮式与履带式的抉择: 现代自行火炮主要分为轮式和履带式。本章将对比分析两者的优劣,包括机动性、越野能力、射击效率、部署速度以及战场生存能力。例如,轮式自行火炮(如PzH 2000、CAESAR)以其高机动性和快速部署能力在现代战争中愈发受到青睐,而履带式自行火炮(如M109、2S19)则在复杂地形下展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防护性。 信息化作战的赋能: 现代战场瞬息万变,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自行火炮如何融入信息化作战体系,包括战场态势感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火力协同系统等。精确的目标指示、实时的弹道修正以及多炮协同攻击,都将大幅提升自行火炮的作战效能。 火箭炮的狂轰滥炸: 作为自行火炮的另一重要分支,多管火箭炮(Multiple Rocket Launcher, MRL)以其瞬间倾泻大量弹药的强大火力,成为战场上名副其实的“死亡风暴”。我们将分析其在压制敌方火力、支援步兵进攻以及进行区域封锁方面的独特优势,并重点介绍如“海马斯”(HIMARS)、“喀秋莎”(BM-21)等经典及现代火箭炮系统。 反炮兵作战与电子战: 面对敌方火炮的威胁,反炮兵作战能力也日益凸显。本章将介绍雷达探测、无人机侦察以及精确反击等战术手段。同时,电子战对火箭炮和自行火炮的干扰与反干扰也将是探讨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钢铁巨兽的僚机——装甲侦察车与步兵战车的角色定位 在主战坦克和自行火炮的钢铁洪流之外,装甲侦察车(Armored Reconnaissance Vehicle)和步兵战车(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同样是现代陆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灵活性、火力支援和载员能力,在战场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配角。 侦察的利器:装甲侦察车: 战场上的眼睛,是装甲侦察车的核心职能。本章将详细解析其在侦察、监视、目标指示、战场情报收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将重点关注其轻型化设计、强大的传感器系统(包括夜视、红外、激光测距等)、通信能力以及隐蔽渗透能力。例如,美国“斯瑞克”(Stryker)侦察车、德国“狐”(Fuchs)侦察车等,都将是案例分析的对象。 步兵的移动堡垒:步兵战车: 步兵战车是战场上集火力、防护与机动性于一体的载具,它能够为搭载的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并使其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安全高效地机动。本章将深入分析步兵战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BTR系列到现代的M2“布莱德利”(Bradley)、“黄鼠狼”(Marder)等。我们将重点探讨其搭载的武器系统(如机关炮、反坦克导弹)、装甲防护水平、载员能力以及与步兵协同作战的战术。 火力与反装甲的结合: 步兵战车并非只能提供辅助火力。许多现代步兵战车都装备了先进的武器系统,使其具备一定的反轻装甲能力。我们将分析其武器系统的射程、威力以及在反坦克作战中的作用。 战场适应性: 无论是侦察车还是步兵战车,都需要具备强大的战场适应性。本章将探讨其在不同地形(森林、沙漠、城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模块化设计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 第四章:战场上的“移动堡垒”——装甲输送车与特种装甲车辆 除了上述核心重型装备,装甲输送车(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APC)以及各种特种装甲车辆,同样在现代陆军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坚固的运输保障:装甲输送车: 装甲输送车的主要任务是将步兵安全地运送到战场前线,并为其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本章将分析其与步兵战车的区别,重点在于其火力配置相对较弱,更侧重于载员能力和防护性。我们将介绍如M113、BMP系列(作为APC原型)等经典装甲输送车,以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改进与演变。 特种作战的利器: 现代陆军还拥有各种各样的特种装甲车辆,以满足特定作战需求。本章将涵盖以下几类: 装甲工程车辆: 包括扫雷车、排爆车、架桥车等,它们是战场上的“修理工”和“开路先锋”,保障了装甲部队的顺利推进。 防空导弹车: 承担着为地面部队提供低空和中低空防空保护的任务,如“斯汀格”(Stinger)导弹发射车、“道尔”(Tor)防空导弹系统等。 电子战车辆: 具备干扰敌方通信、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能力,是现代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挥通信车: 为指挥官提供战场态势感知、信息处理和通信指挥的平台。 医疗救护车: 在战场上为受伤士兵提供及时救治,是战场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载体。 适应多样化作战环境: 随着非对称作战、城市战和反恐任务的增多,特种装甲车辆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模块化、智能化和隐蔽性。本章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现这些特种车辆如何应对多样化的战场挑战。 结论 《陆战利刃:重型装备巡礼(下)》通过对现代主战坦克、自行火炮、装甲侦察车、步兵战车以及各类特种装甲车辆的深入剖析,力图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现代陆军重型装备的宏大图景。这些钢铁巨兽的每一次革新,都凝聚着人类智慧与科技的结晶,它们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国家安全与战略威慑的重要基石。本书旨在通过严谨的研究和客观的呈现,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些陆战利刃的威力、技术含量以及在现代战争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审视未来战争形态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军事科技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对陆军的主战武器有着莫名的好感。它们身上所承载的工业力量、科技创新以及战略意义,都让我觉得非常震撼。“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这个书名,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为我打开一扇了解现代陆军强大武装的窗口。不仅仅是那些闪闪发光的坦克和装甲车,我还想了解它们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不同的战场环境下,这些武器的性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它们在火力、机动性、防护力等方面,是如何达到一种平衡的?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武器系统的剖析,例如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等,用相对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武器研制背后的故事,那些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是如何将先进的科技理念转化为实际的军事装备,又有哪些创新的设计理念在这本图鉴的武器中得以体现。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这些武器的服役历史、战术运用以及一些有趣的轶闻趣事,那无疑会大大增加阅读的乐趣。

评分

我一直对军事历史和装备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在现代战争中扮演关键角色的陆军主战武器。当看到“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这个书名时,我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了解这些强大的军事装备。我不仅仅想看到它们精美的图片和基本参数,更希望能了解到它们在设计理念、技术革新以及实战应用等方面的深度信息。比如,书中是否会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型号的武器,分析它们在性能上的演进和优劣?对于那些我非常感兴趣的经典型号,例如“艾布拉姆斯坦克”或者“布莱德利”步兵战车,我希望能看到它们在不同作战场景下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在现代战争理论中的战略地位。此外,我对于一些非常规的武器装备,比如特种作战车辆、侦察车或者电子战装备,也同样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如果书中能够对这些装备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分析它们在整体作战体系中的作用,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美国陆军的“硬实力”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对于“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份沉甸甸的专业性。我并非专业军人,但凭借多年的阅读和关注,我多少也了解一些关于陆军装备的基本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我现有的认知基础上,提供更深层次的解读。比如,对于一款坦克的火力系统,我不止想知道它的主炮口径,更想了解其弹药的种类,穿透力如何,以及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的射击精度。对于装甲防护,书中是否会涉及复合装甲的材质、结构以及它们各自的防护原理?在机动性方面,发动机的功率、悬挂系统的设计,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越野能力,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一款武器的战场生存率。更让我期待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经典战役中,这些主战武器是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分析。例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这些装备在当时的战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们的成功或失败,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图例和数据,将这些复杂的军事技术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领略到陆军主战武器的魅力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了,金属质感的厚重感,再加上那几款经典的陆军主战武器的剪影,简直让人迫不及待想翻开。我一直对现代军事装备,尤其是陆军重型装备充满好奇,从坦克到自行火炮,再到装甲车,它们的力量感和科技感总是让我着迷。这本书的下册,顾名思义,应该深入探讨了更多我们熟知也未知的陆军“杀手锏”。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介绍一些我感兴趣的型号,比如M1艾布拉姆斯坦克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或者“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实战中的战术运用。不仅仅是冰冷的参数堆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它们如何被运用,它们在历史战役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设计师们在研发过程中的一些幕后故事。例如,在恶劣地形和气候条件下,这些武器的适应性如何?它们与敌方装备相比,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里?再者,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正在研发或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型装备?我对未来武器的发展趋势同样充满兴趣。毕竟,军事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动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总之,我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扇了解现代陆军强大力量的窗户。

评分

我最近对军事历史和装备的演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美国陆军图鉴:主战武器(下册)”这个名字,无疑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深度和广度。我不仅仅满足于看到一张张精美的武器照片,我更渴望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比如,某一款经典的坦克,它的设计初衷是什么?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又是如何克服的?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历史性的照片,展示这些武器在不同年代的服役场景,以及它们在训练和实战中的表现?我对陆军的支援性武器,例如自行高炮、扫雷车、工程车辆等也同样感兴趣。它们虽然不像主战坦克那样引人注目,但在战场上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这些“幕后英雄”,展现陆军体系作战的完整性。此外,对于武器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以及一些基本的战术运用原则,如果书中能够有所提及,那将极大地提升这本书的实用性和信息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装备陈列室,或者军事演习现场,去近距离感受这些陆军大家伙的强大。

评分

送给男生的礼物,很喜欢

评分

长度在5-200个字之间 填写您对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该商品或某功能为您带来的帮助,或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最多可输入200字

评分

很好的一次网购,很满意

评分

评分

对王牌武器均配有清晰大图,解释很详细,小朋友很喜欢看

评分

很好的一次网购,很满意

评分

太贵了,学习中

评分

送给男生的礼物,很喜欢

评分

很好的一次网购,很满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