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紅粉》是張耀傑先生為《時代人物》雜誌的“民國紅粉”欄目所寫文章的結集,並對原文進行瞭增補和修改。作者以嚴謹的史學態度描述瞭劉一、張幼儀、呂碧城、王右傢賽金花、阮玲玉、宋慶齡、何香凝、蕭紅、冰心等二十餘位民國女性的傢國情愫和理想追求,從另一個側麵錶現瞭民國的社會生態,也為我們瞭解近代中國女性的生存狀態和麯摺命運提供瞭絕佳的素材。
張耀傑,1964年生人,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史學者、傳記作傢,中國農工民主黨北京市委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已齣版著作:《誰謀殺瞭宋教仁:政壇懸案背後的黨派之爭》、《曆史背後:政學兩界人和事》、《民國底色:政學兩界人和事》、《民國背影:政學兩界人和事》、《魯迅與周作人》、《影劇之王田漢:愛國唯美的浪漫人生》、《曹禺:戲裏戲外》、《中國話劇史》等。
★耀傑兄不僅是書齋中著述頗豐的人文學者,而且與我閤作過多項田野調查。現在寫曆史的人越來越多,像他這樣以實錄精神寫齣新意的,卻是少數中的少數。
——於建嶸
★我眼中的張耀傑,是一位愛較真、重考據的嚴肅學者。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要重新講述民國時期風華絕代、冰雪聰明的紅粉美女撲朔迷離的八卦傳奇。當然,他采用的依然是考據實錄的信史筆法。
——聶聖哲
★那些高舉個性解放大旗揮刀斬棘的女性傳奇,曾經喧騰一時。尤其是那些追隨共産革命的女性人物,“革命”與“戀愛”如影隨形,私領域的情感在曆次革命風暴中,成為某種“理想”的標榜。但事實上,當她們把自己的人生交齣去之後,“自我”便在“集體意識”中逐漸消融,導緻她們的生命中滿是政治刻痕,甚至於傷痕纍纍。
——範泓
序 民國紅粉的傢事國事/範泓
01 隆裕太後:1912年的“光榮革命”
公元1912年2月12日,剛剛六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奉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後的懿旨下詔遜位。《清帝遜位詔書》以及與其相配套的另外兩道詔書連夜頒布,一舉打破中國南北雙方分裂敵對的政治僵局。真正意義上的南北統一、五族共和、民主授權、憲政限權的中華民國,應該從這一天算起。
02 劉一:民國第一女官員
1951年除夕之夜,已經在土改運動中變成地主婆的劉一,在睡夢之中離開人世。傢人害怕當地政府齣麵乾預,隻好用幾塊門闆拼裝成棺材,把劉一的屍體用闆車拉到臨近河堤的一棵老槐樹下,匆匆掩埋。這位曾經在辛亥革命前後叱吒風雲的巾幗英雄,死後卻連一個墳頭、一塊墓碑都沒留下。
03 黎本危:民國第一如夫人
京津上流社會都知道副總統黎元洪的夫人黎本危女士,近年跟著教師學習英、法語言,已經能與外國人直接談話。每當有社交舞會,黎夫人就負責招待女賓,她深諳西方禮儀,每每令賓主盡歡。
04 湯月瑛:辛亥革命中殉情殉道
湯月瑛的殉情殉道,所證明的並不是她的文明理性,而是她遭受中國傳統儒學禮教或者說是儒、釋、道三教閤流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毒害太深。湯月瑛的服毒自殺,並沒有為當年的革命事業做齣任何實質性貢獻,反而為中國傳統禮教的反人道、反文明,添加瞭一例充滿血淚的標本個案。
05 瀋佩貞:男權社會的照妖鏡
瀋佩貞是中國女權運動史上最具爭議的一名傳奇女性,同時也是中國男權社會的一麵照妖鏡。圍繞著她的是是非非,既可以充分展現中國女權運動及女權人士的曆史局限,更可以摺射齣中國男權社會摧殘敗壞女性權利的專製傳統。
06 馬青霞:豪門富孀的財富傳奇
馬青霞,在周作人的印象裏,是一個富孀傳說;在孫中山筆下變成“巾幗英雄”;到瞭魯迅筆下,又獲得瞭“纔貌雙全”的美譽。
07 呂碧城:女權高唱與絕情獨身
呂碧城的女權高唱,於第一時間贏得上流社會半新半舊的文人雅士、官場大吏的唱和響應,從而成就瞭中國女子公學第一女校長和中華民國第一女徽商的人生輝煌。
08 賽金花:“護國”名妓的真假是非
經過諸多文人騷客大肆渲染,賽金花與瓦德西的跨國情事成為當時報刊的熱門話題。賽金花本人為抬高身價也將錯就錯,順水推舟地推齣各種捏造誇張的口述自傳,從而演繹齣一段令局外人難辨真僞的文史懸案。
09 陳粹芬:孫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侶
父母雙亡的陳粹芬,自從1891年認識比自己大七歲的孫中山之後,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裏,一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她經常給革命同誌洗衣做飯、傳遞密函,甚至從事秘密運送槍枝彈藥之類的地下工作,是革命先驅孫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侶。
10 宋慶齡:孫中山的一生摯愛
當年曾經有人詢問孫中山有什麼嗜好,孫中山迴答說:“第一是革命,第二是女人。”迴顧曆史,在孫中山所喜愛、所追求的所有女性中間,曾經留學美國且纔貌雙全的宋慶齡,纔是他的一生摯愛。
11 何香凝:革命女性的參政議政
辛亥前後參加各種革命活動的女性中,能夠把革命與參政貫穿始終,並且跨越國民黨與共産黨兩個時代的,隻有何香凝一人。在革命與參政之餘,何香凝還是著名國畫傢。美中不足的是,何香凝的外孫女李湄認為,外婆“不是一個成功的母親”。
12 萬冰如:可歌可泣的賢妻良母
在抗日戰爭初期著名的“高陶事件”中,錶現得最可歌可泣的,並不是高宗武、陶希聖,而是成長於湖北鄉下的普普通通的傢庭婦女、陶希聖的妻子萬冰如。
13 陶琴熏:民國名媛的生離死彆
1957年,“不平則鳴”的陶希聖之陶琴薰在總工會國際部張貼大字報公開訴苦:“我和祥林嫂一樣,領導上看見我不愉快,這也不許我摸,那也不許我動。我的父親是‘戰犯’,因此領導上對我的懷疑和不信任比任何非黨同誌都深。我隻能感恩地、無聲無息地在這兒乾下去,什麼要求都不必提。”
14 張幼儀:男權棄婦的依附與自強
張幼儀既是徐誌摩的男權棄婦,又是徐誌摩的父親徐申如的摯愛養女。她正是通過對徐氏傢族的有限依附,纔在工商業界創造瞭一麯自力更生、發奮自強的女權傳奇,並且當仁不讓地充當著徐氏傢族集傳統大管傢與現代經理人於一身的代理掌門人。
15 李超:女大學生之死的轟動效應
假如沒有《新青年》雜誌直接啓動的新文化運動以及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的推動影響,李超很可能隻是被中國傳統的男權傢庭和強權社會所殘害埋沒的一名殉葬者,而不是轟動一時並助推人性解放、女權進步的殉道者。
16 廬隱:“興風作浪”於文壇情場
廬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性婚戀作傢。她創作的大部分婚戀小說,其實是自己遭遇的三段自由婚戀的真實記錄。她對於男女婚戀任性而為、縱情縱欲的病態逆反,在傷害最為親近的傢庭成員的同時,也直接導緻自己在貧病交加中難産而死的悲慘結局。
17 馮沅君:自由戀愛還是讀書進取
馮沅君的婚戀小說所依據的主要是她與王品青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經曆。馮沅君移情彆戀於陸侃如,直接導緻失戀發瘋的王品青在河南老傢離開人世。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品青與馮沅君的生死戀愛逐漸淡齣世人的視野,從而演變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撲朔迷離的一樁懸案。
18 阮玲玉:真假遺書與三角情愛
無論是“前夫張達民”還是“乃夫唐季珊”,都隻是阮玲玉事實婚姻中的性伴侶,而不是現代法律意義上的閤法丈夫。最為直接地刺激阮玲玉自殺的不是張達民的依法控告,也不是報刊記者的“人言可畏”,而是唐季珊的移情彆戀和傢庭暴力。
19 王右傢:與羅隆基糾纏一生
王右傢是羅隆基的婚外情人,也是曹禺創作《日齣》和《橋》的靈感源泉。1943年6月28日,王右傢與羅隆基絕情離異。在男女情場上從來都戰無不勝、攻無不剋的羅隆基,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承受這樣的精神打擊,於是在此後的情愛生活中,變本加厲地逢場作戲、玩世不恭。
20 劉清揚:革命女性的情愛糾結
張申府從風行一時的英國哲學傢羅素身上學到的,主要是隻享受弱勢女性的單邊忠誠和單邊責任,而不肯對更加柔弱的女性伴侶付齣對等責任和對等忠誠的男權意識。相對於張申府的男權意識,公開提倡女權運動的劉清揚,在長達27年的婚外同居中,所扮演的隻是自相矛盾的女性玩偶角色。
21 蕭紅:情癡作傢的錯愛人生
蕭紅既不是大眾爭相追捧的美女作傢,也不是鬥誌激昂的文藝戰士;她隻想做自己,卻又永遠做不好自己。她的一生都在疲於奔命和動蕩不安中苦苦掙紮,文學創作雖然部分成全瞭她,卻沒有徹底改變她的錯愛人生。
22 冰心:左右逢源的女性智慧
1948年前後,旅居日本的冰心把“集各種各樣的特點於一身”的贊美之辭,奉獻給當年的第一夫人宋美齡。到瞭1991年,冰心又把更高規格的“我國20世紀的十億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奉獻給共和國總理周恩來。世紀老人冰心既左右逢源又政治正確的處世方略和女性智慧,在這兩句話中錶現得淋灕盡緻。
外一種:冰心與林徽因的是非恩怨
後記
《民國紅粉》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我常常覺得,曆史書往往太過宏大,太過冰冷,充斥著各種數據和事件,卻忽略瞭那些構成曆史脈絡的個體生命。而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種空白。它不是枯燥的史實堆砌,也不是無謂的浪漫渲染,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手術師,用精湛的筆觸,解剖齣那個時代女性的生存狀態,以及她們在社會變遷中的掙紮與蛻變。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那些微妙的情緒變化,那些在關鍵時刻的內心掙紮,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讀到某處,我甚至會因為角色的某個選擇而替她捏一把汗,為她的不幸而黯然神傷,又為她的堅強而由衷贊嘆。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民國女性的故事,更是在講述一種女性的韌性,一種在睏境中依然能夠尋找光明,努力活齣自我的人生態度。它讓我意識到,即使在那個男權至上的時代,女性也從未停止過對自由和尊嚴的追求,她們用自己的方式,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評分讀《民國紅粉》這本書,真的像推開瞭一扇古老的雕花木門,裏麵是風起雲湧的年代,更是那些被時代洪流裹挾,卻又努力綻放的女性生命。我一直對民國時期有著濃厚的興趣,那個時代的服裝、建築、文化,乃至人們的思想碰撞,都充滿瞭迷人的魅力。而這本書,更是將我帶入瞭一個更為細膩、更為真實的視野。它沒有聚焦於宏大的曆史事件,而是將鏡頭對準瞭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閃爍著獨特光芒的女子。讀的時候,我仿佛能聽到她們在閨閣中低語,在舞廳裏笑靨如花,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裏,為瞭各自的理想和命運,發齣微弱卻堅定的呐喊。書中的人物並非臉譜化的符號,她們有血有肉,有歡笑有淚水,有堅韌也有脆弱,正是這種真實,讓我對她們的命運感同身受。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與一位久違的老友重逢,聽她訴說往昔,品味那個時代的悲歡離閤。這本書就像一杯陳年的老酒,初嘗時或許有些許澀意,但越品越能感受到那份醇厚和迴甘,它讓我看到瞭女性在那個特定時代裏,所經曆的種種掙紮與不屈,以及她們在命運麵前所展現齣的獨特姿態。
評分我之所以會選擇《民國紅粉》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我對那個年代的女性生活充滿疑問,她們是如何在這種劇變的社會環境中生存的?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的理想與現實,究竟是怎樣的圖景?而這本書,給瞭我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它不像一些傳記那樣,隻聚焦於某個名垂青史的女性,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廣闊的群體,那些或許在史書上留下隻言片語,卻同樣在那個時代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女子。我驚喜地發現,書中的人物並非簡單地被標簽化,她們有自己的矛盾,有自己的選擇,有時甚至是充滿爭議的。這讓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的復雜性,以及女性在其中扮演的多樣化角色。她們可能齣身名門,也可能布衣齣身,她們的人生軌跡韆差萬彆,但她們身上都閃爍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光芒,也映射齣那個時代女性所麵臨的普遍睏境與挑戰。這本書就像一個巨大的萬花筒,每一次轉動,都能看到不一樣的色彩,不一樣的風景。
評分在讀《民國紅粉》的過程中,我仿佛經曆瞭一場時空的穿越。我不再是現代社會的讀者,而是那個充滿變革與挑戰的民國時期的一員,近距離地觀察著那些女性的命運。書中的文字,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學的細膩與溫度。我尤其欣賞作者的敘事方式,她並沒有刻意去煽情,也沒有過度的拔高,而是用一種平靜而客觀的筆調,將那些故事娓娓道來。這種真實的力量,反而更加打動人心。我看到瞭她們在時代的洪流中,如何掙紮,如何抉擇,有時是無奈的妥協,有時是頑強的抗爭。她們的愛情,她們的友情,她們的親情,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都濛上瞭一層特殊的色彩。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曆史並非隻有男人和宏大敘事,女性的視角同樣是構成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她們的故事,往往更加觸動人心。
評分《民國紅粉》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民國女性的一些刻闆印象。我原以為那個年代的女性,要麼是深閨中的大傢閨秀,要麼是命運悲慘的底層女性。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更多元的可能性。我看到瞭那些在風月場所中周鏇,卻有著自己原則和智慧的女子;我看到瞭那些在亂世中,為瞭傢庭和孩子,展現齣驚人毅力的母親;我甚至看到瞭那些在思想浪潮中,勇敢追求新思想和新生活的女性。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一次挖掘,都能發現新的驚喜。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她能夠將復雜的時代背景和人物內心活動,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常常在閱讀中,被她們的故事所吸引,甚至忘記瞭自己是在讀一本書,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與她們一同經曆著命運的跌宕起伏。這本書讓我對民國女性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評分本書是“在北大聽講座”書係的第一輯,所收文章皆為專傢、教授、知名學者、社會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講。文章深入淺齣、簡練樸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並蓄,皆可謂思想的精萃、智慧的集錦。在浮華之風日盛的今日社會,對所有“為國求學、努力自愛”的人們來說,北大講座中傳來的思想之聲是真正值得認真品味和用心領會的。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我一生中的八個重要抉擇、德國古典哲學與精神生活、自由與保守之間――保守主義答問、法團主義及其相關問題的對話、目前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分析、寡民背後的大國:底層與體驗、中國第二步改革戰略、深化國企改革的一些理論與實踐問題、三網復閤與中國電信業的一場爭論、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製度變遷理論綱要、知識經濟與大學教育、對書法藝術垢理解、麵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在北大百年樣慶典上的講話、訪華期間在北大的演講、在北大的演..
評分——於建嶸
評分幫彆人買的幫彆人買的幫彆人買的幫彆人買的
評分書是正版,包裝很完美,物流超級給力,支持京東,全部好評!
評分看瞭一點點瞭。紙張很好!看起來是正版!會慢慢品味那時的民國!發貨很速度!物流業很好!
評分15 李超:女大學生之死的轟動效應_201
評分幫彆人買的幫彆人買的幫彆人買的幫彆人買的
評分還行吧,看看你再說!
評分民國女性中的傳奇人物基本都在內瞭,比如賽金花、宋慶齡、張幼儀、阮玲玉、蕭紅,甚至冰心。她們確是女中豪傑,有著一般女性所沒有的情商、智商,但在正史中她們大多是作為男性的附庸形象和花邊新聞而齣現。所以,讀《民國紅粉》瞭解到這些女性個人不俗魅力的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麵扒拉到不少與她們相關的那些“君子”們的八卦消息,讓人腦洞大開,加幻滅和毀滅。拿張幼儀來說,早先隱約知道該女雖為舊式女子,但人品和纔乾頗讓人尊敬,可惜她的大詩人丈夫徐誌摩極具反叛精神,反對一切舊東西,當然包括舊婚姻和舊夫人。自此之後,張幼儀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後終在學識上讓徐誌摩颳目相看,更讓人竪起大拇指的是,該女還在當時的上海工商業界譜寫齣一麯女權傳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