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考试教材及典型题解(含真题)基础考试(套装上下册)

2014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考试教材及典型题解(含真题)基础考试(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给排水
  • 公用设备
  • 注册工程师
  • 考试教材
  • 真题
  • 2014年
  • 基础考试
  • 勘察设计
  • 教材
  • 工程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218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30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2-01
页数:108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气与信息、法律法规、工程经济、水文学和水文地质、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分析化学、工程测量、执业法规。
本书是从考生的角度把考试内容、真题、习题融为一体,学以致考的辅导材料,适合参加2014年全国给水排水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数 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 微分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3 积分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无穷级数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5 常微分方程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6 线性代数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7 概率与数理统计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2 物理学
2.1 热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2.2 波动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2.3 光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3 化 学
3.1 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3.2溶液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他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3.5 有机化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4 理论力学
4.1静力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4.2 运动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4.3 动力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 材料力学
5.1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2 拉伸和压缩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3 剪切和挤压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4扭转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5 截面几何性质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6 弯曲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7应力状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8 组合变形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5.9 压杆稳定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 流体力学
6.1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2沆体动力学基础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3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4孔口管嘴管道流动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5 明渠恒定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6渗流、井和集水廊道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6.7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 电气与信息
7.1 电磁学概念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2 电路知识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3 电动机与变压器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4 信号与信息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5 模拟电子技术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6 数字电子技术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7 计算机系统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8信息表示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9 常用操作系统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7. 10计算机网络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 法律法规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8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8. 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8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 工程经济
9.1 资金的时间价值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4财务分析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5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6 不确定性分析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7 方案经济比选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8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9.9价值工程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水文学和水文地质
10.1 水文学概念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2 洪、枯径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3 降水资料收集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4地下水储存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5 地下水运动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6地下水分布特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0.7地下水资源评价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1水处理微生物学.
II.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1.2 细菌生理特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1.3 其它微生物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1.4水的卫生细菌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1.5废水生物处理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 水力学
12.1水静力学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2水动力学理论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3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4孔口、管嘴m流和有压管路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5 明渠均匀流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6 明渠非均匀流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2.7堰流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3水泵及水泵站
13.1 叶片式水泵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3.2 给水泵站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3.3 排水泵站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水分析化学
14.1水分析化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2 酸碱滴定法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3 络合滴定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4 沉淀滴定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5氧化还原滴定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6 吸收光谱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4.7 电化学分析法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5 工程测量
15.1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5.2 控制测量
【孝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5.3 地形图测绘
【考试要点】
【真题回顾】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5.4 地形图的应用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15.5 建筑工程测量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职业法规
【考试要点】
【考点解读】
【典型习题】

前言/序言


《给水排水工程基础理论与实践》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水排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保障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还是处理城市污水以保护生态环境,都离不开精深专业知识和扎实实践经验的给水排水工程师。本书旨在系统梳理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核心理论知识,深入剖析关键技术环节,并结合大量工程实例,帮助读者建立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投身于给水排水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内容涵盖了给水排水工程的各个主要方面,从最基础的水文学原理和水处理工艺,到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泵选型,再到排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和设备配置,以及雨水收集与排放、污泥处理与处置等,力求做到内容详实、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为广大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院校师生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本高质量的参考书籍。 第一章 水文学基础及其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将深入探讨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重点关注其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我们将从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入手,详细介绍降水、蒸发、渗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关键要素的形成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阐述水文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包括雨量站、水位站的布设与观测,以及水文统计方法的应用,如频率分析、旱涝分析等,这些都为给水工程的水源评价和水量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给水工程而言,理解区域水文特征是确定水源可靠性、评估供水潜力的关键。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影响水源涵养和补给的因素。同时,本章还将探讨水文要素的变化对供水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例如洪水对取水构筑物的影响,枯水期对水源保证率的挑战等。 在排水工程方面,水文学原理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将研究降雨径流模型,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和历场对城市雨水系统的影响,包括雨水管网的设计流量计算、面源污染物的产生与迁移规律等。此外,还将探讨地表形态、土壤性质、城市化程度等因素如何影响雨水径流的形成和变化,为城市防洪减排和雨水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章 水处理工艺原理与技术 本章将系统介绍给水处理的各种工艺原理和技术,旨在为读者提供处理不同类型原水、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所必需的知识。我们将从原水水质分析入手,讲解水质指标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工艺选择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详细阐述混凝、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工艺。对于混凝过程,将深入讲解各种混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的作用机理、投加方式、pH值和温度的影响,以及絮凝剂在提高沉淀效率中的作用。沉淀过程方面,将介绍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倾斜板沉淀池等不同类型沉淀池的结构特点、水力条件和沉淀效率的影响因素。过滤是进一步去除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的主要手段,本章将重点介绍快滤池、慢滤池、虹吸滤池等过滤构筑物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管理以及反冲洗技术。 接着,我们将重点讲解消毒工艺,这是保障饮用水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常用消毒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都将得到深入解析。此外,还将介绍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如反渗透、纳滤)等深度处理工艺,它们在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色度、异味、重金属以及特定污染物方面的应用。 本章还将关注给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设计,包括如何根据原水水质特点和出水水质要求,合理组合和优化各项处理单元,实现经济高效的水处理。同时,还将简要介绍水厂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技术。 第三章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与管材选择 本章将聚焦于城市给水管网的设计与分析,重点在于管网的水力计算和管材选择。我们将从给水管网的基本组成要素开始,介绍输水管道、配水管道、水泵、阀门、消火栓等构筑物和设备的连接方式及其在管网中的作用。 管网水力计算是给水管网设计的基础,本章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将讲解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原理,包括修正的哈根-威斯巴赫公式、达西-威廉姆斯公式等,以及如何通过假定流量分配、修正水量、循环计算等迭代方法求解各管段的流量和水头损失。其次,我们将介绍树枝状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此外,还将探讨管网的稳态水力计算和瞬态水力分析,后者对于理解水锤现象和保障管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水泵在给水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章将详细介绍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性能曲线、效率特性,以及如何根据管网的水头损失和所需流量选择合适的水泵。同时,还将介绍水泵的串联和并联运行方式及其优缺点。 管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给水管网的投资成本、使用寿命和水质安全。本章将全面介绍各类给水管材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包括铸铁管、钢管、塑料管(如UPVC管、PE管)、复合管等。我们将从材料强度、耐腐蚀性、水力摩阻系数、连接方式、经济性以及对水质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做出明智的管材选择。 第四章 排水管网设计与雨水排放控制 本章将深入探讨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及现代雨水排放控制的理念与技术。我们将从城市雨水和污水的产生源头讲起,介绍雨水和污水的组成特点、水量变化规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在排水管网设计方面,本章将详细介绍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对于雨水管网,我们将重点讲解雨量公式、设计暴雨强度历时曲线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降雨特性和汇水面积计算管网的设计流量。同时,还将介绍不同类型排水管网(如合流制、分流制)的设计特点和各自的优缺点。我们将详细解析各种计算公式,如柯林公式、曼宁公式等,以及如何在不同地质条件、地形条件下进行管径、坡度、流速的设计,确保管网的排洪能力和自排能力。 污水管网的设计同样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将分析污水流量的构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以及如何计算不同汇水区域的污水流量。我们将重点讲解管网的最小流速和最大流速的控制,以防止管壁积泥和管道堵塞。 近年来,低影响开发(LID)和海绵城市理念日益受到重视,本章将专门辟出章节介绍雨水排放控制的新思路和新技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渗透、滞留、调蓄等手段,有效减少进入排水管网的雨水量,缓解城市内涝,并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本书将介绍绿色屋顶、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蓄水池等雨水控制设施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案例。 第五章 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 本章将系统介绍城市污水处理的各种工艺和技术,旨在使读者全面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我们将从污水处理的目标出发,解析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重点介绍污水处理的主要单元。一级处理主要包括格栅、筛网、沉砂池等构筑物,其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砂粒等,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二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核心,本章将详细讲解各种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包括A/O、A2/O、SBR等改良工艺)、生物膜法(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厌氧-好氧组合工艺等。我们将深入分析这些工艺的生物学原理、动力学模型、影响因素(如溶解氧、pH、温度、泥龄等)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对于出水水质要求更高的地区,我们将介绍三级处理工艺。这包括化学处理(如混凝沉淀、化学氧化)、深度处理(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技术)以及营养物(氮、磷)的去除技术。我们将详细解析硝化-反硝化过程、吸附除磷、化学除磷等关键技术。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介绍污泥浓缩、消化(好氧消化、厌氧消化)、脱水(机械脱水、自然干化)以及最终处置(如填埋、焚烧、农用)等工艺。 第六章 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 污泥处理和处置是给水排水工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本章将聚焦于污泥的特性、处理技术、处置方式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我们将从污泥的产生源头、性质(如含水率、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病原微生物等)入手,分析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污泥预处理技术,如筛分、浓缩(重力浓缩、气浮浓缩、机械浓缩)等,旨在减少污泥的体积,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污泥稳定化技术,包括好氧消化和厌氧消化。好氧消化是通过好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达到减量化和稳定化的目的;厌氧消化则是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具有能源回收的潜力。本书将详细解析这两种工艺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如温度、pH、停留时间等)以及工艺设计要点。 污泥脱水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小运输和处置成本的关键步骤。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机械脱水设备,如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离心脱水机等,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脱水效率以及操作维护要点。此外,还将介绍自然干化等处理方式。 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多种多样,本书将对填埋、焚烧、土地利用(如农用、绿化)等常见处置方式进行详细的论述,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适用条件以及环境影响。 近年来,污泥资源化利用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本章将着重介绍污泥的能源化(如生产沼气)、肥料化(如作为有机肥)以及建材化(如作为建筑材料添加剂)等多种资源化利用途径。我们将探讨这些资源化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效益,为实现污泥的循环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第七章 泵与泵站设计 泵作为给水排水系统中的关键动力设备,其合理选择和泵站的优化设计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本章将深入探讨泵的工作原理、性能特性以及泵站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我们将从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入手,详细讲解叶轮、泵壳、吸水管、出水管等主要部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泵的性能曲线,包括流量-扬程曲线、功率曲线、效率曲线等,并阐述如何根据工程需求(如设计流量、设计扬程)来选择合适的泵型。同时,我们将介绍泵的运行方式,如恒速运行、变速运行,以及泵的串联和并联运行,并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优缺点。 泵站的设计是保障供水和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本章将详细介绍泵站的组成部分,包括进水池、集水池、吸水井、出水池、水泵机组、电气设备、通风设备、控制系统等。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泵站,如淹没式泵站、干式泵站、低洼式泵站等,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选址原则和设计要点。 针对给水泵站,我们将重点关注其供水可靠性和水质保障。我们将讨论水泵选型的经济性原则,以及如何设置备用泵以应对故障。针对排水泵站,我们将重点关注其排涝能力和防止倒灌的设计。我们将详细讲解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流量控制、远程监控等,以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八章 水锤及其防护 水锤现象是给水排水工程中常见且潜在危害较大的水力瞬变现象,它可能导致管道爆裂、设备损坏,甚至威胁人身安全。本章将深入剖析水锤的产生机理,并详细介绍各种防护措施。 我们将从水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出发,推导水锤波动的传播速度和幅值。我们将详细讲解关闭阀门、启动或停止水泵等操作引起的瞬态水力波动,以及压力波如何沿着管道传播并发生反射。我们将介绍影响水锤强度的主要因素,如管道的弹性、流体的压缩性、操作的速率以及管道的几何形状等。 本书将详细介绍多种水锤防护措施。对于阀门关闭引起的水锤,我们将讲解缓慢关闭阀门、设置缓闭止回阀等方法。对于水泵启停引起的水锤,我们将讨论设置水锤消除器、稳压罐、泄水阀等装置的作用。我们还将介绍管道设计中的一些原则,如合理布置管道、选择合适的管径和壁厚等,以提高管道的抗压能力。 此外,本章还将讨论水锤的监测和诊断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和评估水锤风险。通过对水锤现象的深入理解和有效的防护,可以显著提高给水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九章 城市给水工程实例分析 本章将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将前几章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我们将选取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中等城市供水系统扩建工程。我们将分析该工程的背景、设计目标、原水水质特点,然后重点解析新水源地的选择、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管网的扩建方案以及水泵选型等关键环节。我们将展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将理论计算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完成工程设计。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给水工程。我们将分析该工程的特点,如工业用水量大、水质要求高、水量波动性强等,并重点解析其取水构筑物的设计、预处理单元的选择(如去除特定工业污染物)、管网敷设以及对水泵和水质监测的要求。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将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各种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学习如何处理复杂工程问题,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将重点突出设计过程中的决策依据、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引导读者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 第十章 城市排水工程实例分析 与给水工程类似,本章也将通过真实的工程案例,加深读者对城市排水工程设计的理解。我们将选取不同规模、不同地理条件的城市排水工程项目进行深入剖析。 案例一:某城市合流制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我们将分析合流制系统的弊端,如雨季溢流污染,以及改造的必要性和目标。重点解析如何通过增设截流井、调蓄池、雨污分流改造等措施,改善管网的排放能力,降低对受纳水体的污染。我们将展示管网水力计算、管径和坡度优化的具体过程。 案例二:某滨海城市雨水排放与防洪排涝工程。我们将分析该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潮汐影响、地势低洼)对雨水排放的影响,并重点解析如何通过优化雨水管网布局、设置泵站、建设蓄滞洪区等措施,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我们将探讨雨水资源化利用(如雨水收集用于景观用水)在该案例中的应用。 案例三:某工业废水处理厂设计。我们将分析该工业园区废水的特点,如污染物种类复杂、浓度高,并重点解析如何根据废水性质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单元的组合。我们将展示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案的设计过程,以及如何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 通过这些详实的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学习到在复杂环境下,如何运用给水排水工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掌握不同类型排水工程的设计要点。 附录 本书的附录部分将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以供读者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查阅和使用。 常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目录: 列出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方便读者查找和学习。 常用给水排水工程计算公式汇总: 总结本教材中涉及到的主要计算公式,提供清晰的公式表,便于快速查阅和应用。 常用给水排水工程材料性能参数: 提供常用给水排水管材、构筑材料等的性能参数,如强度、耐腐蚀性、水力摩阻系数等,为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常用给水排水设备选型参考: 提供常见给水排水设备(如水泵、阀门、格栅机、污泥脱水机等)的选型参数和基本原则,帮助读者了解设备选型的方法。 相关术语解释: 对给水排水工程中常用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专业内容。 结语 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事业。本书的编写,是希望能够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和有志于投身此行业的人士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工程实践的进步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我国给水排水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期待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探索、深入研究,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和保障人民健康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刚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那厚实的重量和严谨的排版吸引住了。说实话,准备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尤其是给水排水方向,选对教材简直是成功了一半。我之前断断续续看了几本网上的零散资料,感觉知识点跳跃性很大,根本串不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这套教材,从最基础的原理、规范,到具体的计算方法,铺陈得非常系统和有条理。特别是它对国家现行的规范引用做得非常到位,这点对于我们做设计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毕竟考试就是查规范、用规范的体现。翻开第一册,关于水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部分,讲解得深入浅出,即便是对这部分感到吃力的朋友,也能通过书中的图示和详尽的文字说明,迅速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框架。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让你明白这些理论在实际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一点我非常欣赏。而且,教材的编排逻辑特别符合我们复习的习惯,章节划分清晰,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关系处理得非常流畅,读起来不会感到迷茫或不知所措。我对那些希望打下扎实理论基础的考生来说,这套书绝对是首选的“内功心法”。

评分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设计人员,我深知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结合才是硬道理。这套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平衡。它在讲解设计流量、水头损失等计算时,并没有停留在理想化的状态,而是加入了大量的行业“潜规则”或者说“经验参数”的讨论。比如在描述市政给水管网设计时,书中提及了不同口径管道的最小流速和最大流速的实际工程考量,这些内容在很多基础教材中是直接被忽略的,因为它们更偏向于规范的字面意思。这套书的作者显然是深谙此道的专家,他们把这些“行话”也融入了教材,让学习过程更贴近我们未来真正的工作场景。这种“理论+实践经验”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极大地提升了教材的含金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准备一场考试,更像是在进行一次专业领域的系统化、高强度的“回炉再造”,对自己的专业认知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

我对这套教材的装帧和细节处理也想提几句。虽然我们都知道内容才是核心,但一套设计精良的工具书能让人在长时间的备考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阅读体验。这套上下册的设计就很合理,基础理论和计算放在第一册,而包含大量例题和真题解析的第二册则相对独立,方便携带和随时翻阅查阅。纸张的选择上,看得出来是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需求,墨色清晰,字号适中,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有明显的视觉疲劳。另外,它在索引和章节目录的设置上也体现了专业性,查找特定规范条目或者计算公式时非常快捷。这对于争分夺秒的备考阶段来说,简直是效率的保证。总而言之,这套教材不仅仅是一本应试的“工具书”,更是一套可以作为未来工作参考手册的“专业典籍”,它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应用性以及排版细节上,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确实是物超所值。

评分

说实话,最初选择这套教材是冲着“含真题”去的,毕竟实战演练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做后面的真题部分时,我发现这些真题的排版和难度控制,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它们不是简单地把近几年的考卷搬过来,而是根据考试的模块和知识点的分布,进行了科学的重组和分类。更重要的是,每道真题后面都紧跟着详细的考点分析,这才是王道。它会告诉你,这道选择题的设置意图是什么,哪个选项是常见的陷阱点,以及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书面表达。这种“反向工程”式的讲解,让我对出题人的思维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题目,而是主动地去预判可能出现的考点和设题方式。我甚至发现,有些过去我认为是冷门的知识点,在这套教材的真题解析中被重点强调了,这无疑给我接下来的复习指明了方向,避免了在不重要的细节上浪费过多精力。

评分

我个人觉得,这套教材的亮点不仅仅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有多么透彻,更在于它对“典型题解”部分的处理,简直是神来之笔。很多参考书给出的例题解析,无非就是把计算步骤罗列一遍,看得人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出题人是怎么联想到这一步的。然而,这本教材在解析典型例题时,会非常细致地剖析解题思路,首先会告诉你这个题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然后会强调解题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关键参数和规范依据。举个例子,在处理复杂的管网优化问题时,它不仅给出了最终的答案,还用不同的颜色和标注区分了哪些是经验值、哪些是根据严格公式推导出来的,这种“透明化”的解题过程,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做题的“内涵”,而不是仅仅记住“套路”。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那些疑难点解析,发现很多我曾经卡住的地方,茅塞顿开。这部分内容,在我看来,比单纯做真题更有价值,因为真题可能重复率不高,但通过学习解析背后的逻辑,可以迁移到任何类似的题目上去,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解题迁移能力和应试技巧。

评分

书里字不是很清楚

评分

有错别字,内容不够详细

评分

还可以吧,速度不太快

评分

我觉得不错 正在学习

评分

京东发货快,一晚上到

评分

希望京东保佑我今年的考试能通过吧。。。。。

评分

题目是照搬《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红蓝宝典》的。甚至题目还放错章节。答案讲解错漏百出。无语书一套。。。

评分

速度快~很不错~~~~

评分

书的质量还不错,有个别地方印刷有点问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