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

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瑞特 著,陈昕 编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机制设计
  • 博弈论
  • 微观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 社会选择
  • 信息经济学
  • 译著
  • 学术著作
  • 经济模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34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42167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译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是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维兹的主要著作,重点介绍了机制设计理论。这是由赫维兹本人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目的是要解释何种制度或分配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作为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这一理论为最优贸易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认为,良好的机制设计可以保证机制的有效运行,节约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主要介绍信息有效、分散决策的经济机制的设计方法。《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为机制设计者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使得机制设计者根据委托人(可能是个人或政府)各种可能的既定宗旨、目标,设计制定出可以实现委托人目标的信息有效和分散决策的机制。

作者简介

  利奥尼德·赫维茨(1917—2008),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赫维茨教授在经济理论特别是机制和制度设计、数理经济学等领域的先驱研究举世闻名,享有“机制设计理论之父”的赞誉。 斯坦利·瑞特,美国西北大学莫里森讲席教授,凯洛格商学院管理经济学和决策科学莫里森讲席教授,凯洛格商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数理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1 机制与机制设计
1.1 机制与设计
1.2 环境与目标函数
1.3 机制:信息交换空间和博弈形式
1.4 初始的信息散布与隐私保障
1.5 机制设计
1.6 基于瓦尔拉斯均衡阐释的机制设计
1.7 信息有效概念的初步讨论
1.8 国家森林
2 从目标到工具:构建机制
2.1 第一阶段:机制构建
2.2 第二阶段:从参数指标化的乘积结构构建分散决策机制:趋向信息指标化的乘积结构
2.3 利用“标杆法”构造划分的光滑截面
2.4 分析工具
2.5 重叠
2.6 信息效率
3 使用集合语言设计信息有效的机制
3.1 引言
3.2 机制设计
3.3 机制与覆盖
3.4 构造rRM覆盖的系统方法(算法)
3.5 从截面法(TM)的覆盖构造机制
3.6 覆盖和划分
3.7 信息有效性
3.8 重访1.9 节:图形表述
3.9 策略性行为
附录 划分的特性
4 显示机制
4.1 引言
4.2 初始的集合论构造
4.3 拓扑情形
4.4 证明与例子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 本书聚焦于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刻洞察。 这部译著汇集了多位国际顶尖经济学家的经典论文与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读者系统、全面地展示经济机制设计这一宏大理论框架的精髓、发展脉络及其在解决现实世界复杂问题中的强大潜力。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核心概念的构建 本书的开篇部分致力于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即面对信息不对称(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时,如何设计出能促使具有私人信息的主体做出最优决策的“规则”或“机制”。 核心概念的引入包括对机制(Mechanism)的严格定义,从合同、市场规则到拍卖形式的方方面面。重点讲解了可实现性(Feasibility)、激励相容性(Incentive Compatibility)和个体理性(Individual Rationality)这三大设计约束的内在逻辑与数学表达。读者将深入理解米尔格罗姆(Milgrom)和莫里斯滕(Moffitt)等先驱者如何将博弈论的分析工具引入到信息结构的设计之中。 一个重要的章节专门讨论了信息结构对机制设计的影响。它剖析了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以及私人信息状态下,机制设计者面临的不同挑战。例如,在信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最优机制可能仅仅是简单的帕累托改进;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优机制往往需要引入筛选(Screening)或信号传递(Signaling)的元素,以揭示隐藏的信息。 第二部分:经典的机制设计范式:拍卖理论的深度挖掘 本书的第二大部分将核心关注点聚焦于拍卖理论,这是机制设计理论最成功和最成熟的应用领域之一。这一部分超越了基础的英式、荷式、英式和密封第二价格拍卖的简单描述,转而深入到最优拍卖设计的殿堂。 重点章节包括: 1. 风险中性下的最优拍卖: 详细阐述了Myerson的收入等价定理(Revenue Equivalence Theorem)及其局限性。随后,引入了虚拟估值(Virtual Valuations)的概念,并基于此推导出了Myerson最优拍卖机制。该机制通过引入保留价格(Reserve Price),确保了在特定信息结构下,对卖方而言是收入最大的设计。读者将看到如何运用严格的数学工具来证明该机制的优越性。 2. 风险厌恶与联合销售(Joint Selling): 随着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考量增加,本书探讨了买方持有风险厌恶偏好时,拍卖设计如何变化。同时,对于涉及多个相关资产的捆绑销售(Bundling)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何时应采用分离拍卖,何时应采用集合拍卖,以及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来管理买家之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 3. 动态拍卖与信息暴露: 针对高价值商品(如频谱拍卖或艺术品交易),动态拍卖机制(如英式增价拍卖的迭代形式)的效率分析被提上日程。本书探讨了信息在拍卖过程中逐步暴露对最终价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如何设计机制以防止“赢家的诅咒”(Winner's Curse)。 第三部分:机制设计的拓展应用与前沿课题 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视野从传统的资源配置问题,拓展到更具挑战性的社会治理和组织设计领域,展示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普适性。 1. 公共物品的配置与激励问题: 在公共物品(如国防、环境保护)的提供中,个体存在“搭便车”的倾向。本章系统梳理了Groves-Ledyard机制(GL机制)及其改进版本,如Clarke机制。读者将学习到如何设计一种税收/补贴机制,使得个体报告真实成本(或偏好)成为其自身的纳什均衡策略,从而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过度或不足供给问题。同时,也会讨论这些机制在计算复杂性上的挑战。 2. 市场失灵与监管设计: 经济机制设计在监管经济学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是在处理自然垄断和存在外部性的行业。本书分析了规制者如何设计价格上限、绩效奖励或特许经营权,以激励受监管的私人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如成本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提供社会最优水平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对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深入解析,为理解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3. 匹配理论(Matching Theory)的机制设计视角: 虽然匹配理论本身有其独立的发展线索,但本书将其置于机制设计的框架下进行考察。重点讨论了稳定的匹配(Stable Matching)概念,并分析了Gale-Shapley算法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机制是如何在双边市场(如医学院学生与住院医师的分配、大学与学生的录取)中实现帕累托最优且稳定的结果。书中还探讨了当存在战略性行为时,稳定匹配机制的鲁棒性问题。 4. 机制设计的计算难度与计算经济学: 进入现代研究阶段,机制设计面临着如何处理海量参与者和高维度信息空间的挑战。本书的最后章节讨论了计算机制设计(Computational Mechanism Design)的兴起。它探讨了在无法找到解析解的情况下,如何运用计算方法寻找近似最优的机制,以及在涉及多目标优化(如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时,如何进行机制的迭代和优化。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对象: 《当代经济学译库:经济机制设计》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部富有洞察力的研究工具书。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基础。本书适合高级经济学本科生、研究生、青年学者,以及从事政策制定、市场监管、金融工程和科技创新管理的专业人士。通过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够批判性地评估现有市场与制度的设计缺陷,并运用严谨的理论工具去设计更有效、更公平的经济互动规则。它为理解现代经济系统背后的“隐形规则”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就被其严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论证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许多介绍经济学的书籍那样,停留在对现有理论的简单梳理,而是将焦点放在了“如何设计出能够有效运作的经济系统”这个更具创造性和实践性的领域。书中对信息不对称、激励相容等核心问题的探讨,让我深刻理解了经济行为中普遍存在的挑战,以及机制设计如何在这些挑战面前提供解决方案。 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的逻辑清晰和条理分明。他能够将看似晦涩的数学模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来阐述理论。比如,在讲解最优合同设计时,作者不仅展示了理论推导的过程,还详细分析了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合同来激励委托人和代理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把握经济机制设计的精髓。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当下学习经济学理论的读者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之前一直觉得经济学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有些遥远,更多的是一些宏观的数字和抽象的概念。但这本书在“经济机制设计”这个主题下,将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性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像一些教材那样,只是枯燥地罗列理论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让我们看到经济学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一些核心概念时,总是能将抽象的原理与具体的场景相结合。比如,在讨论拍卖机制的设计时,作者不仅仅是解释了不同拍卖规则的优劣,还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选择最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拍卖方式。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经济现象,比如商品定价、资源分配、甚至公共政策的制定,背后都蕴含着精妙的“机制设计”思想。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经济现象观察者,变成了一个能够主动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如何能做得更好?”的参与者。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构造性”的经济学视野。它让我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解释市场如何运作,更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出更有效的市场。书中对各种经济机制的深入剖析,从最初的产权界定到复杂的市场交易规则,都让我看到了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力量。我之前对一些经济现象的疑惑,在这本书的引导下,似乎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并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有了一种更清晰的预判。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现实中的经济困境时,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并不回避问题的复杂性,而是通过严谨的分析,将复杂的问题分解,然后逐一提出可能的机制设计。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让我对经济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本书让我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生活的。它是一本真正能够启发思考、指导实践的佳作。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一次对经济学理论的“解构与重塑”。它并没有回避经济学理论的复杂性,反而选择深入其中,并且将其与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我最看重的是它所提供的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如何通过设计规则和激励来影响个体行为,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目标的框架。书中对各种经济机制的细致分析,从拍卖到匹配,再到激励合同,都让我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经济活动的运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讨论一些前沿的机制设计问题时,能够保持一种开放和探索的态度。他并没有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不同方案的利弊,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最优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这种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对于我这样希望能够真正掌握经济学精髓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让我意识到,经济学并非一套僵死的理论,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演进的领域。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经济活动。它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如何设计”。我之前对经济学的一些理解,多停留在描述和解释层面,而这本书则将我引入了一个更具主动性的领域——如何通过巧妙的机制设计来引导和优化经济结果。书中对信息、激励和约束的精妙运用,让我惊叹于经济学家们如何在看似混乱的市场中,构建出秩序和效率。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阐述一些经典经济模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匠心独“。他不仅仅是呈现模型本身,更是深入分析了模型背后的逻辑和假设,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模型能够成立,又在何种条件下模型可能失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的精髓,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公式。通过这本书,我仿佛获得了一套“经济设计的工具箱”,能够用来分析和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济现象,甚至尝试去提出改进的建议。

评分

需要跨学科的视野来研究。

评分

为了写毕业论文买的,结果没怎么看

评分

非常好的学习资料,很多都很有帮助的东西

评分

发货快,没的说。急用这本书,没有英文的只能买译文版的了。还不错!

评分

导师推荐的,学习下机制设计

评分

好!!!!!!!!!!

评分

不错 喜欢

评分

发货快,没的说。急用这本书,没有英文的只能买译文版的了。还不错!

评分

好高好高好高好高好高好高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