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版)的写作经过十年磨砺,是国内同类教材的引领性著作。全书从危机、危机管理、危机管理者进而谈到危机传播管理,探讨了危机从产生到修复过程中沟通(即 “传播”)所起的作用。本版着力解释和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还原危机传播的社会历史语境,从宏观上探讨危机传播管理的方向和方法;二是扩充对新媒体与危机传 播关系的论述;三是基于过程论视角,深化危机管理流程中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危机预警、应急处置、恢复管理等关键节点的研究;四是基于结构论视角,提出危 机传播管理的“3F”假设——干预信息流、引导影响流、消解噪音流;五是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危机传播管理的“3C”假设——重构信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和价值共同体。本版增加“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一章,替换、新增了大量经典案例,章末新增延伸阅读文献,删减了部分过时、空泛、不确切的内容。
作者简介
胡百精,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公共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公共传播,近年重点关注领域为公共传播与 社会认同、新媒体与危机传播等。主要著作有《公共关系学》、“危机管理研究年度系列报告”等。曾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霍英东教育 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
目录
第一章危机与危机管理
第一节什么是危机?
第二节危机的特征与类型
第三节作为战略的危机管理
第四节风险社会与危机管理
第二章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
第一节危机管理的流派
第二节危机传播机制
第三节危机中的谣言传播
第三章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危机管理者
第二节危机利益相关者
第三节博弈、双赢与价值观
第四章危机预警
第一节风险管理
第二节风险与危机的转化
第三节危机预警系统
第五章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
第一节“二分法”与对话范式
第二节“事实—价值”模型
第三节一级路径及其核心概念
第六章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
第一节事实之维:告知路径、疏导路径
第二节事实之维:转换路径、个案检验
第三节价值之维:顺应路径、引领路径
第四节价值之维:重建路径、个案检验
第七章危机议题管理
第一节议题与议题管理
第二节从议程设置到议程建构
第三节危机中的媒体角色
第四节危机中的媒体政策
第八章危机修辞与信息发布
第一节危机修辞的理念与原则
第二节危机新闻发布会与发言人
第三节新闻叙事与话语建构
第九章新媒体与危机传播
第一节意见竞争
第二节关系管理
第三节价值排序
第十章危机恢复管理
第一节危机恢复管理的框架
第二节形象修复与机会利用
第三节危机管理效果评估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前言
《危机传播管理》这本书最初起心动笔,是在2003年。“非典”把“危机”这个词汇从媒体讲述的某个倒霉蛋的离奇故事中拉到寻常现实,让每一个体、族群和整个社会都感受到了迫近的不确定性、焦虑和恐惧。彼时,我们站在新千年新世纪的起点上,有关进步和繁荣的宏大叙事壮盛、美好。直到“非典”打开风险社会之门,我们才获得对现代性和现代化进路完整而真切的理解力:繁荣与危机乃是现代社会的“一体两面”。也正因为如此,一个应对危机和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时代到来了。
本书第一版写了两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6月出版。在那两年,国内危机管理研究尚处“强调重要性”阶段,理论资源和实践素材严重匮乏。翻译成中文的两三本海外危机管理著作提供了必要的概念和知识,却也充满了难以消化的“洋化”观念、原则和路径。本土研究也推出了两三本著作和若干论文,多从公共管理和商科切入,注重危机管理的流程控制和制度设计,而对危机情境下的核心问题——沟通则缺少一门深入的观照。互联网上的学术资源稀薄且雷同。事实上,“危机传播管理”在当时还是一个让人觉得拗口、陌生的词语组合。
第一版的部分书稿是用小学生的作文纸写的,已然散佚。我还记得开篇写道:上古的恐龙,偶尔咀嚼落在身边的紫罗兰。这句话是从王小波的《白银时代》里化来的,我当时大概想通过描述恐龙世代的迁转幻灭,说明危机的“常”与“无常”。而在本书出版后,现实提供了太多关乎得失兴替、盛衰荣辱的危机例证,无须我再拿“即若恐龙,亦有覆灭”来说事了。“非典”之后十年,我们亲证了如下危机: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天灾,技术、产品、市场、资本、管理危机,拆迁、征地、民生未济、社会保障缺位等因素引发的大规模、常态化群体性事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诸领域关涉政治信任和决策合法性的公共危机,道德理想、人文教化和精神信仰危机,以及持续不断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和军事冲突。
现代性的每一个关键范畴都制造了自己的反面,并在“自反”中生成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危机既是一种日常化、公共化的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性的认知框架和价值想象,即我们认为自己生存“在危机中”。无论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在危机中”深度融入了我们的在世状态和命运感。2008年,在南方严重冰雪灾害、拉萨“3·14”事件、北京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遭遇袭扰、汶川大地震、贵州瓮安“6·28”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等重大危机的刺激下,我决定以“在危机中”为主题修订本书。2009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第二版,书名在第一版《危机传播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流派、范式与路径”字样。但是,由于沟通和技术上的原因,修订版未注明“第二版”,连作者“前言”竟也漏印了。
第二版比第一版增加了大约12万字,除补充了一些经典案例外,主要拓展了四个论题。一是危机管理的流派——管理流派与传播流派,在相关章节还详细介绍了传播流派的危机公关与危机修辞两个研究和实践取向。二是危机传播管理的范式,这是第二版的核心内容或曰原创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与“事实—价值”模型的构建上。我将危机传播管理定义为对话以在事实层面还原真相、补偿利益,在价值层面成就信任、重构意义的过程。三是基于对话范式,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经典研究成果,第二版更细致地分析了危机情境下的传播策略选择和实践路径。四是立足而又超越具体危机情境,在哲学和社会学层面探讨了“在危机中”的时代精神、社会性格和文化图景。
新世纪开元的第一个十年倏忽而过。被诅咒的2012年并未洪水滔天,太阳照常升起。然而,前述自然与社会诸危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人类正当反思和审判自己。在现代性及其主导的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驱动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同利益族群、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疏离与对立持续加剧。进步与美好不是一回事。在进步中扰乱人天秩序和人人关系,失去安宁、和谐、德性、灵韵和信仰,乃是不幸且不堪的。中国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譬如,文化上的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置于同一时空语境,政治经济改革不均衡且步入剧烈的“转型期”和攻艰克难的“深水区”,公共讨论、社会对话的价值理性和程序理性缺失。
2013年春夏,我着手本书第三版的修订和写作。原本只想增加一些“新知识”、“新状况”,未想竟是一项重建工程。第三版删减约9万字,多为过时、空泛、不确切的内容,新增内容近6万字。第二版的第十章完整撤下,核心观点嵌入相关章节;一至九章的内部结构也多有调整,几乎全部文字都经过修改;新增“新媒体与危机传播”一章,列入第三版第九章;全书替换、新增了大量经典案例;各章之后保留思考题,新增了延伸阅读文献。
第三版是基于我主持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的危机传播与社会认同”进行修改和写作的。这一版着力解释和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还原危机传播的社会历史语境——世界性的风险社会和中国自身的社会转型,进而从宏观语境返照危机传播管理的方向和方法;二是扩充对新媒体与危机传播关系的论述,新媒体呈现、放大、制造了危机,同时也蕴含着借由多元对话克服危机、再造契约的潜能。三是基于过程论视角,深化危机管理流程中战略规划、风险管理、危机预警、应急处置、恢复管理等关键节点的研究;四是基于结构论视角,提出危机传播管理的“3F”假设——干预信息流、引导影响流、消解噪音流;五是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危机传播管理的“3C”假设——重构信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如是,危机传播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对话以重构共同体。此中,对话不只是一种手段,也自足为德性和目的。
在第一版前言和第二版未能刊印的前言中,我郑重地感谢了很多师长、同事、同行,尤其是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今天,我更加感恩所有人,不矫情,更真挚。需要“指名道姓”感谢的是本书第一版责编阳金洲老师、第二版责编司马兰和李学伟老师、第三版责编田淑香老师。
感恩之外,我更常怀惭愧之心。在每一版修订、重写的过程中,我都为此前一版的粗糙、疏漏、虚妄深感不安,甚至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知我者谓我心忧,亦谓我何求。
案例索引
第一章 危机与危机管理
案例1—1石家庄三鹿奶粉危机
案例1—2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
案例1—3爱立信火灾事件
案例1—4“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第二章 危机管理的流派与危机传播
案例2—1公关之父艾维�崩畲�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事故
案例2—2强生公司泰诺胶囊事件
案例2—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Ⅱ悼念戴安娜王妃的演讲(节译)
案例2—4“非典”谣言的早期传播
案例2—5汶川大地震期间的谣言
第三章 危机管理者与危机利益相关者
案例3—1巨能钙“双氧水”危机
案例3—2可口可乐“二英”事件
第四章 危机预警
案例4—1海尔OEC管理模式
案例4—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风险管理方案
案例4—3安然公司的风险与灾难
案例4—4万家乐热水器爆裂事件
案例4—5子产不毁乡校
案例4—6英国克拉彭铁路事故
第五章 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上)
案例5—1楚王问鼎
案例5—2宝洁SK Ⅱ“金属门”事件
案例5—3 2007年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
第六章 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下)
案例6—1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哈尔滨市政府的新闻发布
案例6—2拉萨“3·14”事件与“5·12”汶川地震中的信息发布
案例6—3 2008年甘肃陇南群体性事件
案例6—4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的海外传播议题
案例6—5 1996年美国环球航空公司空难
案例6—6创维应对企业领袖危机
案例6—7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
案例6—8中美史克“康泰克PPA风波”
案例6—9中美史克“康泰克PPA风波”(续)
案例6—10美国政府“9·11”事件周年纪念活动
第七章 危机议题管理
案例7—1 2007年以来公众反对PX化工项目事件
案例7—2美国埃克森油轮泄漏事件
案例7—3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媒体政策与媒体服务
案例7—4不列颠电信公司危机议题管理
第八章 危机修辞与信息发布
案例8—1奥巴马在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剿灭后的电视讲话(节录)
案例8—2“5·12”地震中的纪念仪式
第九章 新媒体与危机传播
案例9—1“我爸是李刚”事件
案例9—2 2010年南京“梧桐树事件”
案例9—3“波士顿爆炸案”的公民行动
案例9—4杭州飙车案
案例9—5 2011年“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的新闻发布
第十章 危机恢复管理
案例10—1雀巢在“抵制雀巢运动”危机中的恢复管理
案例10—2 1988年美国爱斯兰德公司摩纳加西河漏油危机
案例10—3 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
案例10—4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非典”危机后的恢复管理
前言/序言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系列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危机传播管理(第三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传播学系列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