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照明(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电气照明(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俞丽华 著
图书标签:
  • 电气照明
  • 照明设计
  • 电力系统
  • 电气工程
  • 照明技术
  • 第四版
  • 高等教育
  • 规划教材
  • 专业教材
  • 灯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854175
版次:4
商品编码:1142506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0
字数:5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气照明(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电气照明设计为轴线,系统阐述了照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计算和设计方法。全书共12章,分别介绍光、视觉、颜色方面的基础知识,照明光源、灯具的常识,并详细讲解了照明控制、照明基本计算、光照设计、室外环境照明、照明电气设计、光的测量等,书中还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照明设计的基本流程。全书采用了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新照明设计国家标准。
  《电气照明(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适合高等院校照明工程、建筑电气、工业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用作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初版前言

第1章 光和光度量
1.1 光的基本概念
1.1.1 光的本质
1.1.2 光谱光视效率
1.2 常用的光度量
1.2.1 光通量
1.2.2 发光强度(光强)
1.2.3 照度
1.2.4 光出射度(出光度)
1.2.5 亮度
1.3 材料的光学性质
1.3.1 反射、透射和吸收比
1.3.2 光的反射
1.3.3 光的折射与透射
1-3.4 亮度系数
1.3.5 材料的光谱特征
1.3.6 材料的其他光学特性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光和视觉
2.1 视觉的生理基础
2.1.1 眼睛的构造
2.1.2 视觉产生过程
2.1.3 司辰视觉(人类昼夜节律系统)
2.2 视觉特性
2.2.1 暗视觉、明视觉和中间视觉
2.2.2 视觉阈限
2.2.3 视觉适应
2.2.4 后像
2.2.5 眩光
2.2.6 个人差别
2.3 视觉功效
2.3.1 对比敏感度、可见度
2.3.2 视觉敏锐度,视力
2.3.3 视觉感受速度(察觉速度)
2.3.4 视亮度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颜色
3.1 颜色视觉
3.1.1 视网膜的颜色区
3.1.2 颜色辨认
3.1.3 颜色对比和颜色适应
3.2 颜色的特性
3.2.1 颜色的特性
3.2.2 颜色立体
3.2.3 颜色环
3.2.4 颜色混合定律
3.3 表色系统
3.3.1 孟塞尔表色系统
3.3.2 CIE表色系统
3.4 光源颜色
3.4.1 光谱能量(功率)分布
3.4.2 色表
3.4.3 色温(色温度)
3.4.4 显色性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照明电光源
4.1 概述
4.1.1 热辐射特性
4.1.2 气体放电原理
4.2 白炽灯
4.2.1 白炽灯的构造
4.2.2 白炽灯的光电参数
4.3 卤钨灯
4.3.1 卤钨循环
4.3.2 卤钨灯的结构与参数
4.3.3 卤钨灯的应用
4.4 荧光灯
……
第5章 照明灯具(灯具)
第6章 照明控制
第7章 照明计算
第8章 照明光照设计
第9章 室外环境照明
第10章 照明电气设计
第11章 光的测量
第12章 照明设计基本流程及内容

前言/序言

  《电气照明》一书自1990年第一版闻世以来,于2001年出第二版、2011年出第三版,前后获得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一届(首届)中照照明“教育与学术贡献”一等奖,被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三版出版至今的这些年,LED固态光源科学与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虽然,目前LED灯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还较高,光品质及光生物安全,以及各种场合应用的适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还待深入研究,但国内已有四千多家企业从事与LED有关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每年以约20%的增幅增长,中国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LED光源生产基地,也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LED照明市场。LED照明已从城市的室外景观照明大阔步地向室内功能照明与装饰照明挺进。
  同时,节能减排,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绿色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我国各相关的标准已颁布。随着人们对人类自身认识的深化,“光生物安全”的概念已树立,人对光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清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公布,对LED灯进入室内照明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与《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CJ/T163-2008)对LED灯的选用都列入了规范,且都对照明节能做了相应的要求。《城市照明节能评价标准》(JGJ/T307-2013)已由住建部正式批准公布,于2014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在此大背景下,为了使读者与时俱进,本书在保持第三版整个体系与特色的基础上做了再次修订,修订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1)LED灯(灯具)应用在照明工程中需掌握的基本原理、产品特性、使用条件、对照明质量的影响及光生物安全等内容加以充实。
  (2)“照明节能”已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且绿色照明LEED认证的实施,对照明设计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版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扩充。·(3)为使青年人能正确理解“高质量光环境的照明设计”内涵及对照明设计师工作的要求,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实践,本版作了相应的补充。
  (4)以原书中与新国标不一致的提法与规定,作了更新。
  本次第四版的修订工作由俞丽华教授主编完成。
  本次修订工作得到了下列同志的大力支持:
  海峡光电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威廉照明电气有限公司总裁俞志龙提供了IES有关资料及美国能源部颁布有关LED的一些标准。
  INTERTEK集团电子电气产品证书部经理、国际电工委员会注册审核员胡柱利提供了有关LED光源及灯具的有关资料,并对书稿第4章及第5章的修订部分内容进行了技术校对。
《电气照明(第四版)》是一本面向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旨在系统、深入地阐述电气照明的理论基础、技术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应用实践。本书的编写力求体现学科前沿性、教学实用性与工程针对性的有机结合,旨在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本权威、可靠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内容梗概: 本书涵盖了电气照明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结构严谨。 第一部分:照明基础理论。 重点阐述了光的基本性质,包括光的产生、传播、以及人眼对光的感知特性。详细介绍了光度学和色度学的基本概念、量和单位,如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色温、显色性等,并深入探讨了这些参数在照明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对光源的分类、特性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包括传统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和新型光源(如LED)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第二部分:照明工程设计。 详细讲解了照明设计的通用原则和方法。内容涵盖了不同场所的照明需求分析,如办公环境、教育场所、医疗卫生机构、居住空间、商业零售区、工业生产区、体育场馆、道路交通等。本书强调了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如何进行照度、均匀度、眩光控制、视觉舒适度等关键指标的计算和优化。特别地,书中详细阐述了采光设计与人工照明设计的协调配合,以及如何利用自然光提高照明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部分:照明设计软件与实践。 针对当前工程实践中普遍使用的照明设计软件,本书提供了详细的介绍和应用指导。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室内外照明场景的建模、参数设置、计算分析以及结果可视化。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现代照明设计的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同时,还涵盖了照明节能技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及照明工程的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照明的理念。 第四部分:特殊照明应用与发展趋势。 拓展了照明技术的应用范围,介绍了舞台照明、景观照明、建筑照明、防爆照明、特殊工艺照明等专业领域的设计要点和技术要求。此外,本书还对未来电气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智能互联照明、健康照明、生物节律照明、以及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为读者勾勒出电气照明行业的广阔前景。 本书特色: 体系完整,内容权威: 作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体系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能够系统性地构建读者的照明知识体系。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讲解,又不乏丰富的工程实例和实践指导,强调学以致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学习需求。 关注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积极吸收和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照明技术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对LED照明、智能控制、健康照明等热点领域进行了重点阐述。 教学方法灵活,易于理解: 采用图文并茂、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语言精练,重点突出,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符合国情,兼顾国际视野: 在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也借鉴了国际先进的照明设计理念和技术。 适读对象: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可作为照明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师、室内设计师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各类照明工程的设计任务,并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电气工程师,我一直认为自己在照明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电气照明(第四版)》这本书,却让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各种灯具的参数,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光源的发光机理、光色特性、显色性以及寿命等关键指标,并且非常细致地对比了不同光源的优劣势,这对我选择和应用光源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中对于照度、亮度、眩光等照明品质指标的讲解,也比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资料都要系统和深入,它不仅给出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解释了这些指标与人眼视觉舒适度、视觉效率以及安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间接照明”、“局部照明”、“重点照明”等照明设计手法的详细阐述,并配以大量实际工程案例,这让我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这些技术来创造更具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照明空间。此外,书中关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介绍,也让我对未来的照明技术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比如如何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照明的智能化、个性化和节能化。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它为我提供了一个更高级、更专业的视角来理解和实践电气照明。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电气照明(第四版)》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想着不过是教材嘛,枯燥乏味是常态。但翻开之后,我真的被惊艳到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的物理光学原理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各种光源的分类、特性,再到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最后还涉及了照明工程的实施和控制。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光生物学”的章节,以前我只知道光能照明,从来没想过它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波长的光对人体生物钟、情绪、甚至健康的影响,比如蓝光对睡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来改善室内光环境,促进身心健康。这让我意识到,照明设计远不止是“亮不亮”的问题,更关乎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书中提供的照明设计计算方法也非常实用,让我能清楚地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场所的需求,计算所需的照度、光通量等参数,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灯具。那些图表和公式,虽然一开始看着有点头大,但在作者的详细讲解下,也变得容易理解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节能照明的强调,列举了大量通过优化设计、选用高效光源、实施智能控制等方式来降低能耗的案例,这在当前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让我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更培养了我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照明问题的能力。

评分

《电气照明(第四版)》这本书,让我对“光”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看到了电气工程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性。我一直以为照明就是把房间照亮,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好的照明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空间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幸福感。书中关于“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讲解,让我深刻理解了照度、均匀度、眩光等这些看似抽象的参数,对于我们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性。例如,书中列举了不同类型场所对照度的具体要求,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办公室和卧室的照明亮度会有所不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自然光与人工光的结合”的探讨,它指出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并结合人工照明,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和节能目的。这让我意识到,照明设计并非孤立于环境之外,而是需要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此外,书中对照明工程中的安全性也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包括灯具的电气安全、防火安全等,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美观和舒适的同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理念的引导,它让我认识到,电气照明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评分

拿到《电气照明(第四版)》这本书,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能把“灯”这个看似简单的东西,讲得如此深入和细致,真是太厉害了!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对“光”的探索和对“人”的关怀。书里关于“光色和显色性”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前只知道灯有冷色和暖色,但这本书详细解释了色温、显色指数(CRI)这些概念,并且通过大量实际的对比图,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显色指数的灯光对物体颜色还原度的影响。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灯下的食物看起来特别有食欲,而有些则显得暗淡无光。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花了大量篇幅讲解照明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比如如何通过灯光营造温馨的居家氛围,如何通过合理的照明来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是如何通过光照疗法来改善情绪。这让我觉得,照明设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与人息息相关的艺术。书中的计算方法也很实用,让我能够亲手去尝试设计,去计算一个空间所需的照度,去选择合适的灯具,这种亲身实践的体验,让知识变得更加鲜活和深刻。

评分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生,我之前对“照明”这个概念的理解,就停留在“有灯就能亮”的简单层面。拿到《电气照明(第四版)》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宝藏,为我系统地梳理了电气照明的整个知识体系。我特别赞赏书中对光度学基础知识的讲解,那些关于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亮度以及相关单位的阐释,清晰易懂,而且配有大量的图示和实例,让我这个初学者能够快速掌握。书中对不同光源特性的对比分析也做得非常出色,比如LED照明技术的飞速发展,书中不仅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优点,还深入分析了其在显色性、寿命、能耗、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这让我对未来的照明技术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书中大量的照明设计案例,涵盖了民用建筑、公共场所、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为我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照度,如何选择合适的光源,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照明设计背后的人性化考量,比如如何通过光照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如何通过优化照明来提高工作效率,如何通过科学的照明来保护视力。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照明”的认知,让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知识体系和工程实践价值。

评分

这本《电气照明(第四版)》简直是我学习道路上的“神助攻”!我一直觉得电气这门学科有点抽象,尤其是涉及到光和电相互作用的时候,更是让我头疼。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我最喜欢它里面那种“化繁为简”的讲解方式,比如解释光通量和照度的时候,它会用一个洒水壶洒水的例子来类比,一下子就明白了。书中的插图也画得特别好,把那些抽象的公式和原理都变成了一个个看得见的画面,比如不同光源的光谱分布图,还有灯具的光强分布曲线,我只需要看图就能大概理解它们的效果。而且,这本书的实践性也非常强,它不只是讲理论,还讲怎么用。比如,在设计一个房间的照明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计算灯具的数量?如何布置灯具才能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这些问题,书中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指导。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给自己家里的书房设计了一下照明,结果效果比我之前随便买灯来装要好太多了,不刺眼,也不会太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灯具的安装、接线以及安全规范,这些对于动手能力不强的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总之,这本书让我觉得,学电气照明不再是难事,反而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

拿到这本《电气照明(第四版)》,我才真正体会到,原来“一盏灯”背后,隐藏着如此多的学问和技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的全面,从光学的基本原理,到各种灯具的分类和特性,再到照明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计算,几乎涵盖了电气照明的各个方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学设计”的章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灯具的光学结构,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和分布,从而实现不同的照明效果,比如眩光控制、重点照明等等。这让我明白,为什么有的灯光看起来柔和舒适,有的则显得刺眼。而且,书中还用大量的图例和公式,来解释这些光学原理,即使是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人来说,也能逐渐理解。更让我感到实用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照明工程的实际操作指导,比如如何进行照明工程的预算、如何进行灯具的选择和安装,以及如何进行照明工程的验收。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人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本书让我觉得,电气照明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工程实践领域。

评分

这本书,我的天,我必须得好好说说。我本来是个对电路一窍不通的小白,对“电气”这两个字,大概只停留在家里有电灯、空调、冰箱的层面。接触到这本《电气照明(第四版)》,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开始拿到书,看着厚厚的一沓,还有那些我从未见过的公式和图表,说实话,有点打退堂鼓。但抱着“既然买了,总得看看”的心态,硬着头皮翻开了第一章。没想到,作者的讲解非常到位,从最基础的电的产生、输送,到各种灯具的原理,都讲得明明白白,而且循序渐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光源的详细介绍,比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不仅仅是列举它们的优缺点,更深入地解释了它们的发光机理,为什么有的亮、有的省电、有的显色性好。那些图解也帮了我大忙,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比如光通量、照度、亮度这些单位,书里用生动的比喻和实际场景来解释,我才能理解为什么同一个房间,换个灯泡亮度会差那么多,为什么办公室需要更高的照度。而且,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还结合了很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比如如何根据房间的功能来设计照明方案,如何考虑眩光、频闪等影响人体舒适度和视觉健康的问题。我甚至开始关注自己家里的灯光布局,琢磨着是不是哪里可以改进一下。这本书让我觉得,照明不仅仅是点亮黑暗,更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评分

老实说,我对电气工程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所以当拿到这本《电气照明(第四版)》时,我心里是有点忐忑的。但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好读,而且非常有吸引力。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具有启发性,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光的传播和衰减”的解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就把复杂的物理定律讲清楚了。而且,书中对不同灯具的详细分析,也让我对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比如,为什么有的LED灯寿命特别长,有的却很快就坏了?书中给出了详细的解释,涉及到驱动电源、散热设计等很多方面的因素。这让我觉得,购买和选择灯具,原来是有这么多学问的。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照明工程中的许多实践环节,比如灯具的安装、接线,以及如何进行故障排查。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动手实践不太擅长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学生,对于一些初入行的电气技术人员来说,也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指南。

评分

《电气照明(第四版)》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我得以窥见电气照明领域的全貌。书中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阔,从最基本的电磁学原理,到各种灯具的详细介绍,再到复杂的照明设计计算,几乎无所不包。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照明节能技术”的章节印象深刻。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节能光源的特性,如LED、荧光灯等,并分析了它们的能效优势,同时还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照明设计、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追求舒适照明的同时,节能降耗也是现代照明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书中关于“眩光控制”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总觉得灯光越亮越好,但书中指出,过度的眩光不仅会影响视觉舒适度,甚至可能损害视力。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眩光,以及如何通过灯具的选择、布置和遮光等方式来有效控制眩光,确保良好的视觉环境。这本书的权威性和系统性,让我能够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去理解和掌握照明工程的各项技术要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电气照明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