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

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芳 等 著
图书标签:
  • 童装
  • 结构设计
  • 制板
  • 服装设计
  • 服装制作
  • 服装工艺
  • 服装CAD
  • 儿童服装
  • 服装工程
  • 服装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005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3147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从童装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入手,在阐述儿童生理特点及体型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主要品类童装的纸样绘制、结构变化和毛缝板制订的过程,具体内容包含童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婴儿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童上装结构设计与制板、女童裙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童裤装结构设计与制板。书中款式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教材使用,又可供广大服装设计爱好者特别是服装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从童装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入手,在阐述儿童生理特点及体型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主要品类童装的纸样绘制、结构变化和毛缝板制订的过程,具体内容包含童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婴儿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童上装结构设计与制板、女童裙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童裤装结构设计与制板。书中款式新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教材使用,又可供广大服装设计爱好者特别是服装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马芳: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出版《童装纸样设计》《童装结构设计与应用》等图书。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童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 ……………………………………………… 002
第一节.绪论 …………………………………………………………………… 002
一、童装设计概述…………………………………………………………… 002
二、童装面料的选择………………………………………………………… 006
三、童装结构设计常用术语………………………………………………… 011
四、童装结构设计的方法…………………………………………………… 015
第二节.儿童体型特征与身体测量 …………………………………………… 024
一、儿童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 024
二、儿童体型特征…………………………………………………………… 025
三、儿童身体测量…………………………………………………………… 027
第三节.童装号型及规格设计 ………………………………………………… 031
一、儿童服装号型…………………………………………………………… 031
二、童装规格尺寸的设定…………………………………………………… 037
第四节.童装制图规则与常用工具 …………………………………………… 039
一、童装制图规则…………………………………………………………… 040
二、童装制图常用符号……………………………………………………… 043
三、童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 044
四、制图工具………………………………………………………………… 044
第五节.童装工业样板的制作 ………………………………………………… 046
一、样板检验………………………………………………………………… 046
二、缝份的加放……………………………………………………………… 048
第二章.婴儿装结构设计与制板 ……………………………………………… 052
第一节.婴儿上衣结构设计 …………………………………………………… 052
一、婴儿上衣各部位变化原则……………………………………………… 052
二、婴儿上衣结构设计……………………………………………………… 053
第二节.婴儿裤装结构设计 …………………………………………………… 065
一、婴儿普通裤装结构设计………………………………………………… 065
二、婴儿连身裤装结构设计………………………………………………… 075
第三章.儿童上装结构设计与制板 …………………………………………… 086
第一节.儿童上装结构设计概述 ……………………………………………… 086
一、上装测量部位及其规格设计…………………………………………… 086
二、儿童上装的廓型………………………………………………………… 088
第二节.童装衣领结构设计 …………………………………………………… 089
一、童装衣领设计特点……………………………………………………… 089
二、童装常用领型结构设计与分析………………………………………… 090
第三节.童装衣袖结构设计 …………………………………………………… 105
一、衣袖设计………………………………………………………………… 105
二、衣袖的基本变化原理与规律…………………………………………… 107
三、无袖结构设计…………………………………………………………… 109
四、装袖结构设计…………………………………………………………… 113
五、插肩袖结构设计………………………………………………………… 120
六、连袖结构设计…………………………………………………………… 125
第四节.童装口袋结构设计 …………………………………………………… 128
一、口袋的设计要点………………………………………………………… 128
二、口袋的分类……………………………………………………………… 128
第五节.童装衣身原型前身下垂量的结构设计 ……………………………… 131
一、直接收省………………………………………………………………… 131
二、省道转移………………………………………………………………… 133
三、前袖窿下挖……………………………………………………………… 133
四、前底摆起翘……………………………………………………………… 134
五、撇胸……………………………………………………………………… 135
第六节.不同款式童上装结构设计 …………………………………………… 135
一、T恤 ……………………………………………………………………… 135
二、衬衫……………………………………………………………………… 144
三、罩衣……………………………………………………………………… 154
四、马甲……………………………………………………………………… 158
五、夹克……………………………………………………………………… 172
六、大衣……………………………………………………………………… 179
七、棉上衣…………………………………………………………………… 188
第四章.女童裙装结构设计与制板 …………………………………………… 206
第一节.裙装结构原理 ………………………………………………………… 206
一、裙装的分类及其名称…………………………………………………… 206
二、影响裙装结构设计的因素……………………………………………… 210
第二节.半截裙结构设计与制板 ……………………………………………… 211
一、喇叭裙结构设计与制板………………………………………………… 211
二、褶裥裙结构设计与制板………………………………………………… 225
三节.连衣裙结构设计与制板 ……………………………………………… 238
一、连衣裙的分类…………………………………………………………… 238
二、连衣裙结构设计与制板………………………………………………… 241
第五章.儿童裤装结构设计与制板 …………………………………………… 264
第一节.裤装结构原理 ………………………………………………………… 264
一、裤装的分类及其名称…………………………………………………… 264
二、影响裤装结构设计的因素……………………………………………… 267
第二节.直筒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 270
一、中小女童直筒长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270
二、大童运动长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275
第三节.锥型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 280
一、锥型裤结构设计原理…………………………………………………… 280
二、锥型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282
第四节.喇叭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 293
一、小童喇叭长裤…………………………………………………………… 294
二、大童喇叭长裤…………………………………………………………… 298
第五节.裙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 304
一、裙裤结构设计原理……………………………………………………… 304
二、裙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305
第六节.短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 310
一、制服短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310
二、休闲短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313
第七节.连身裤结构设计与制板 ……………………………………………… 318
参考文献 ………………………………………………………………………… 324

精彩书摘

基础概论——
童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

章节名称:童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
章节内容:绪论儿童体型特征与身体测量童装号型及规格设计童装制图规则与常用工具童装工业样板制作
章节时间:8课时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童装设计的有关内容,了解儿童体型特征、心理特征及身体测量;正确掌握童体测量的姿势、着装和测量的部位及方法;熟练运用儿童服装号型系列标准进行童装规格尺寸的制订;掌握常见童装结构设计的方法并能进行规范制图和制板。
第一章.童装结构设计基础理论
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内地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0~14岁儿童为 2.2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6%。同时,近年我国进入第三次生育高峰期,今后几年新生儿出生率每年将以约 15%的比例稳定增加。如此庞大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为我国童装业的迅速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家庭收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后“4+2+1”家庭成员
模式的出现,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儿童消费成为每个家庭生活消费的主要开销,并处于逐年上升趋势。儿童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消费心理和观念的转变,不仅扩大了童装市场的需求量,同时也促进了童装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绪论
童装是以儿童时期各年龄段孩子为穿着对象的服装总称,包括婴儿、幼儿、学龄儿童、少年儿童等各年龄阶段人的着装。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成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服装变化最大的时期。因此,童装起着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习惯等素质的作用,童装设计在服装设计领域占有独特的地位。
一、童装设计概述
童装是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体型、性格以及服装穿用的不同季节等特点进行设计的。儿童在各个不同发育时期都有其体型特点,性格也各有区别,有的天真活泼,有的沉着文静,这些都是进行童装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
(一)婴儿装
婴儿指出生到一周岁的儿童。婴儿的体态特征是:头大、腹大、无腰,处于生长发育最快、体态变化最大的时期。婴儿皮肤娇嫩,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受伤,生理器官处于发育阶段,汗腺发育不完全,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弱,对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有合适的服装来帮助其完成体温的调节。
为了保护婴儿娇嫩的皮肤、柔软的骨骼,婴儿装要便于穿脱,其款式设计应尽量简洁、平整、光滑,少用接缝或使缝份外露。可不进行腰节线和育克设计。上下连体、袖子连裁等设计能很好地减少接缝,使服装平整光滑。婴儿装宜用 O型、H型等宽松舒适的造型。
由于婴儿头大、颈短,故婴儿装领子通常采用无领或交叉领等领窝线较低的设计,以方便婴儿头部活动。套头装不宜选择,以免穿脱不便引起婴儿烦躁哭闹,所以婴儿装通常采用开门襟设计。
在辅料选择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给婴儿造成不适的辅料,如橡筋带、拉链、厚重纽扣等。成人装或大童装使用的硬质蕾丝花边、珠片等都不适合用于婴儿装,可使用扁平系带、质薄体轻的无爪扣等安全的辅料。婴儿装的颜色宜浅不宜深,尤其是贴身服装,浅色面料更为安全,其甲醛、染色牢度超标的风险相对会小些。并且,一旦婴儿出现不适而弄脏了衣物,浅色、素色衣服能帮助成人及时发现异常。再者,婴儿视觉神经未发育完全,大红大绿等刺激性强的色彩容易伤害其视觉神经,所以此阶段婴儿装通常采用白色、嫩绿、淡蓝、粉红、奶黄等浅色。针对婴儿对色彩的喜好,可以挑选色谱当中暖色系的色彩进行调和搭配,类型如下。
(1)双性同一,包括同明度、同色相、不同纯度的色彩组合;同明度、同纯度、不同色相的色彩组合;同色相、同纯度、不同明度的色彩组合。
(2)单性同一,包括同色相,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组合;同明度,不同纯度、色相的色彩组合;同纯度,不同明度、色相的色彩组合。
细节设计应当尽量简洁,避免过长的衣带,颈部不可使用系带,各种绳带的外露长度不得超过 14cm等。衣物的重量不宜集中在腰部,以避免对婴儿发育不利;应避免在裤装腰部使用过紧橡筋带,可使用扁平系带或较松的扁平橡筋带。金属附件不得有毛刺、锐利边缘和尖端,以免造成划伤;纽扣、珠子等饰物也应尽量避免,以免由于缝缀不牢固而误入婴儿口中,发生危险。
从保暖性能来讲,连体设计更有优势,它可从上到下覆盖婴儿的身体,不会随着婴儿翻身、爬行等活动露出腰腹,也不会出现活动过程中裤子被拖曳掉的情况,非常适合5~10个月的婴儿练习爬行时穿用。连体裤可在开裆部位使用按扣,既可方便更换尿布,又可保护婴儿的臀部卫生。
(二)幼儿装
幼儿指 1~5周岁的儿童,可分为 1~3周岁的幼童和 3~5周岁的学龄前儿童。
1. 1~3周岁的幼童装
1~3周岁的幼童生长速度较婴儿相对减慢,但身高及体重仍在迅速发展。他们喜欢活
动,喜欢学走路、讲话、模仿大人的动作,开始有自己的各种要求。
设计幼童服装应着重于形体造型,少用腰线。轮廓以方型、长方型、A型为宜,如女
童的罩衫、连衣裙等,在肩部或前胸部设计育克、褶裥、碎褶等,使衣服从胸部向下展开,自然覆盖凸出的腹部;同时裙短至膝盖以上,利用视觉误差可造成下肢增长的感觉。另外一种常用造型结构是连衣式的裤、裙,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幼童活动,在玩耍时做任何动作,裙、裤不致滑落。裤装上裆要略深,以便于生长,并保护突出的腹部。
这一时期儿童视觉神经发育到可以认识颜色,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而他们对图案的喜爱更甚于色彩,许多事物都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在服装设计上,适宜使用鲜明的颜色,最好能够搭配有趣可爱的小动物、植物、字母等造型的图案装饰,能够起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健康情绪的目的。
幼儿装结构设计要宽松、灵巧。下装设计要以卫生、方便为前提。男幼童背带裤前裆要留开口,女幼童以背带裙最为方便。为了幼童力所能及地自己穿脱衣服,门襟开合的位置与尺寸需合理,大多设计在正前方位置。幼童的颈部较短,不宜设计繁琐的领形和装饰复杂的花边,领子应平坦而柔软。幼童对口袋有特别的喜爱,口袋的设计以贴袋为佳,袋口应不易撕裂,形状可以设计为花、草、树叶、动物等形状,最好是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童装制作可采用外翻折边,可对袖口、裤口以条格面料搭配制作,既美观,又留出身高变化尺寸,一举两得。刺绣也是童装的点睛之笔,精美的刺绣能提高童装品位、提高身价。
配件最好采用象形手法设计。帽子、围巾、背包等饰物以玩具的面貌出现,并结合时下流行的卡通形象等,这样会受到幼童的特别喜爱。
幼童的服装购买主要依赖父母的决策,因此,这一阶段的童装设计应把父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
2. 3~5周岁的学龄前儿童装
3~5周岁的学龄前儿童胸围、腰围没有太大差异。这时他们开始学唱一些简单的歌曲,学跳一些简单的舞蹈,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并能做一些轻微简便的劳动。他们热爱大自然,并有了很高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力。设计师应通过孩子们的穿着打扮,对他们进行美的启发和引导,逐渐形成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儿童所爱的色彩来源于大自然的景色,他们喜爱水的晶莹透明,迷恋那空旷无际的蔚蓝苍穹,鹅黄、天蓝、湖绿、粉红、纯白……孩子们喜欢这些浅色调。这些色调能给人一种娇嫩、温和、柔润、恬静的感受。儿童服装的色彩组合宜以两种色调为主,可采用镶拼处理,可用色阶的差别使服装变化有致。图案的选择上,要把孩子丰富的想象、稚拙的理解同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物体神秘交织起来,勾勒出一幅又真实、又虚幻、又熟悉、又陌生的画面。
为适应学龄前儿童生长需要,童装腰部不能太紧,款式造型以宽松休闲为主。袖口、裤口尺寸应合适,不影响孩子的游戏与运动,同时还要适当留出余量。外衣面料要易洗易干,尽量轻薄。背包、提包、帽子、围巾等配饰仍是服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并且应由装饰性逐渐向实用性过渡。学龄前儿童的服装以协调、美观、增强知识性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消费地位的不断提升,学龄前儿童影响父母购物的能力越来越强,因此童装设计要点应该建立在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之上,取得他们的认同。
(三)学龄儿童装
学龄儿童指 6~12周岁的儿童。这一时期儿童凸腹的特征逐渐消失,男童和女童的体型差别开始出现,男女体格的差异也日益明显,女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胸腰差。他们逐渐脱离了幼稚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但尚未形成独立的观点。学龄儿童的生活范围转向学校的集体之中,学习成为生活的中心。他们渴望模仿成人的装束和举止,活动力极强,男童天真顽皮,女童娇柔可爱,并喜欢独立的思维,个性较强。
学龄儿童的服装色彩应贴近成人服装的流行色彩,颜色可偏暗,以适应户外活动,面料要结实、耐磨、易洗、易干。这一阶段的儿童大部分活动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有的学校还实行了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教学管理,这种情况下,儿童的着装一般都为统一的学生制服。结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也为了不让他们学习的时候被鲜亮的服装色彩分散注意力,学生制服应避免过分华丽的颜色和繁琐的装饰,统一、美观、简洁、大方等都是学生制服的特点。
深蓝色、白色配以灰色点缀,整体协调统一。蓝色、浅蓝色、黑色、黑灰色搭配也非常和谐,有点小绅士和小淑女的感觉。而日常装、休闲装、礼服装的用色就比较灵活,可依据具体的个人喜好和场所需要而定。这个阶段的儿童普遍存在模仿成人衣着的心理,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日常装搭配富有知识性和幻想性的图案,能起到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款式设计方面,要强调活泼、健康、大方,不能过于华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和气质。普通腰线及低腰连衣裙腰部采用收褶和收省处理,工艺要简练、牢固,如袖肘、双膝和臀部很容易磨破,可在这些部位增加补布,或进行贴绣装饰,并在边缘部位缉缝明线,起到加固和装饰的作用。设计连帽的运动休闲装、夹克、长裤(短裤)配衬衫、马甲,这种装束更适合他们,设计时还应考虑到服装的配套性,采用协调的颜色与面料很好地搭配。
配饰设计要遵循质朴而不失潮流、实用而不失美观的设计原则。学龄儿童的配饰可以更强调功能性,可以设计与服装配套的书包、围巾、帽子等。这一阶段的儿童消费能力增强,而且会逐渐成为家庭购买的主要参与者。处于本阶段的儿童愿意模仿成年人的外表和行为,因此,在了解他们心理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爱好设计产品,投其所好。
(四)少年装
少年是指 13~15周岁的儿童。身高突增是这一时期儿童的显著特点,另外,其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体型已逐渐发育完善。尤其是少女,腰线、肩线和臀位线已明显可辨,身材也日渐苗条。少年期儿童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自主性强,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在物质条件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容易接受新事物,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
少女服装可设计成梯型、长方型、X型等近似成人的轮廓造型,中腰 X型的造型能体现娟秀的身姿,上衣适体而略显腰身,下装展开,这类款式具有利索、活泼的特点。为使穿着时行动方便以及整体效果显得端庄,在结构上多采用平装袖、落肩袖、插肩袖等,袖的造型可采用泡泡袖、灯笼袖、衬衫袖、荷叶袖等。
少男服装通常由 T恤衫、衬衫、西式长裤或短裤组合而成。春、秋季可加夹克、毛衣或灯芯绒外套,冬季则改为棉夹克。衬衫和西裤可采用前(门)襟开合,与成人衣裤相同,西裤也可采用腰部橡筋,便于活动。外套以插肩袖、装袖为主,袖窿较宽松自如,以利于日常运动。服装款式应大方、简洁。
面料宜以棉织物为主,要求质轻、结实、耐洗、不褪色,装饰的手法多采用带有较强现代装饰情趣的刺绣等。
由于少年的主观意识比较强烈,他们在追捧时尚的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及欣赏能力,对自己喜欢或讨厌的服饰能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由于他们还是以校园生活为主,所以他们的着装一般也都是以学生制服为主。在设计时,少男装要体现出阳刚之气和青春活力,少女装则力求文静秀美,使中学校园充满朝气,又不失浓厚的学习氛围。
这一年龄的群体不仅对自己的消费拥有决定权,而且由于他们接受信息快,知识面广,消费也趋向合理,喜欢时尚,故逐渐对家庭消费产生引导作用。
二、童装面料的选择
服装款式与色彩都依赖于面料,不同的服装对面料的外观和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了解和掌握面料的特性,才能设计出有利于儿童健康的款式。
(一)童装面料的选用要求
考虑到儿童的生理特点,童装面料选用应以功能性为主。
婴儿的皮肤表面湿度高,新陈代谢旺盛,易出汗,肌肤纤细,对外部的刺激十分敏感,易发生湿疹、斑疹。因此,婴儿服装应选择轻柔、富有弹性、容易吸水、保暖性强、透气性好、不易起静电且耐洗涤的天然纤维材料。粗糙的面料、过硬的边缝、过粗的线迹,都易擦伤皮肤,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出汗潮湿,会因衣服粗糙或僵硬而发生局部充血和溃烂。另外,婴幼儿经常吸吮服装,因此,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
夏季幼儿服应选用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面料,使孩子穿着凉爽。秋冬季宜用保暖性好、耐洗、耐穿的较厚的面料。学生服的面料以棉织物为主,要求质轻、结实、耐洗、不褪色、缩水性小。
(二)童装面料的性能与用途
童装常用面料为机织面料和针织面料两种。
1. 机织面料
机织面料是指以经纬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机织面料的主要特点是布面有经向和纬向之分。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稳定,布面平整,悬垂时一般不出现驰垂现象,适合于各种裁剪方法。机织面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服装。
按照其纤维原料的不同,常用的童装机织面料有以下几种。
(1)纯棉织物:纯棉织物吸湿性好,手感柔软,触感好,光泽柔和,富有自然美感,坚牢耐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儿童服装中。童装面料常用的纯棉织物种类如下。平纹织物——表面平整、光洁,有着细腻、朴素、单纯的织物风格,多用于儿童衬衫、罩衫、裙装、睡衣等。儿童服装中常使用细平布和中平布。
泡泡纱——是一种具有特殊外观的平纹布,其表面的凹凸效果可由制造时两种不同张力在织物表面形成泡泡或有规律的条状皱纹,也可在印染加工中利用棉织物遇烧碱急剧收缩的特性,按需要的凹凸部分加工成各种花式纹样的泡泡纱。泡泡纱有着布身轻薄、凉爽舒适、纯朴可爱的风格特点,适用于儿童衬衫、罩衫、连衣裙、塔裙、睡衣裤等。
绒类织物——童装中多使用绒布和灯芯绒。绒布属拉绒棉布的一种,是将平纹或斜纹棉布经单面或双面起绒加工而成的产品,其主要风格特征是触感柔软,保暖性好,色泽柔软,穿着舒适可爱,多用于婴幼儿衬衫、罩衫、爬装和儿童连衣裙、睡衣裤等品种。灯芯绒是纬起毛棉织物,是由一组经纱和两组纬纱交织而成,地纬与经纱交织形成固结毛绒,毛纬与经纱交织割绒后,绒毛覆盖表面,经整理形成各种粗细不同的绒条。其主要特征是手感柔软、绒条圆直、纹路清晰、绒毛丰满、质地坚牢耐磨,多用于儿童大衣、外套、夹克衫、休闲服、裤子、裙子等品种。
斜纹织物——包括斜纹布、劳动布、卡其、华达呢等。该类织物表面有斜向的纹理,布身紧密厚实,手感硬挺,粗犷而独特,作为牛仔服及其他休闲服的面料用于童装,经久不衰。
(2)麻织物:麻织物是用麻纤维纺织加工而成的织物,其主要原料有苎麻和亚麻。麻织物的突出特点是吸湿好、散湿快、透气性好、硬挺、耐腐蚀、不易霉烂和虫蛀,夏季穿着凉爽舒适。服装用麻织物主要有以下两类。
苎麻织物——主要包括夏布、纯苎麻布和涤麻布。夏布的特点是强度高、布面较平整、质地坚牢、吸湿散湿快、易洗快干、透气散热性好、爽滑透凉,主要用作夏令儿童服装。纯苎麻布的特点是织物结构紧密、布面匀净光洁、手感爽挺、质地坚牢、易散热散湿、穿着凉爽舒适且抗虫蛀。其质量好于夏布,也主要用作夏令儿童服装。涤麻布的特点是织物平挺坚牢、手感挺爽、弹性好、易透气散热、穿着舒适、易洗快干、抗虫蛀,主要用作夏令儿童衬衫、连衣裙等。
亚麻织物——主要包括亚麻布、棉麻漂白布和涤麻呢。亚麻布的特点是织物伸缩少、平挺透凉、吸湿性好、易散湿散热、穿着舒适、易洗快干。棉麻漂白布的特点是织物平挺
光洁、易吸湿散热、爽滑透凉、舒适耐用。亚麻布和棉麻漂白布均多用作儿童夏季衬衫、
短裤等。涤麻呢的特点是织物表面粗细不匀、风格粗犷、有毛型感、挺括耐皱,易吸湿散
热透气、穿着挺爽、易洗快干,主要用作春、秋儿童服装,如大童西装、大衣等。麻织物较其他天然纤维织物硬挺,因此一般不用作婴儿装面料,而用于较大儿童服装。
(3)丝织物:丝织物是由桑蚕丝和柞蚕丝纺织而成的织物。丝织物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其主要特点是易吸湿、易透气、柔软滑爽、色泽鲜艳,非常适合于儿童服装,但较高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儿童服装中的应用。童装用丝织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雪纺绸——布面光滑、透气、轻薄,可用作儿童衬衣、连衣裙和睡衣裙等。双绉——织物表面具有隐约细皱纹,质地轻柔,平整光亮,可用作儿童衬衣、连衣裙等。塔夫绸——质地紧密,绸面细洁光滑、平挺美观,光泽柔和自然,适用于儿童节日礼
服、演出服等。
(4)毛织物:毛织物是指采用以天然羊毛为主要原料、经粗梳或精梳毛纺系统加工而成的各种织物,其主要特点是保暖性好、吸湿和透气性好、弹性好、手感丰满、光泽柔和自然,抗褶皱性好于棉、麻和丝织物,但易缩水、易虫蛀。应用于童装的毛织物主要有:精纺毛织物、粗纺毛织物和长毛绒织物。
精纺毛织物——精纺毛织物一般采用 60~70支优质细羊毛毛条或混用 30% ~55%的化
纤原料纺成指数较高的精梳毛纱织成的各种织物,适合于夏、春、秋季的服装制作。精纺
毛织物轻薄滑爽、布面光洁,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主要品种有华达呢、哔叽、啥味呢、
礼服呢等,可应用于儿童轻薄大衣、套装等。
粗纺毛织物 ——粗纺毛织物一般使用分级国毛、精梳短毛、部分 60~66支毛及
30% ~40%左右的化纤为原料纺成支数较低的粗梳毛纱织成的各种织物,适合于春秋冬季
的服装制作。粗梳毛织物毛茸丰满厚实,有较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主要品种有:麦尔登、
法兰绒、制服呢、大衣呢、粗花呢等,可应用于儿童大衣、外套、夹克、套装、套裙、背
心裙等的制作。
长毛绒织物——属于一种用精梳毛纱及棉纱交织的立绒织物,可作衣面和衣里。衣面长毛绒的绒毛平整挺立,毛丛稠密坚挺,保暖性好,绒面光泽明亮柔和,手感丰满厚实,毛绒高度较低,具有特殊的外观风格。在童装上,用作服装面料的长毛绒织物主要是混纺材料,价格较低,纯毛织物主要用作帽子和衣领等配饰用品。衣里长毛绒对原料的要求较低,毛绒较长且稀松,手感松软,保暖轻便,多为化纤混纺或纯纺,价格较低廉,在童装上除作衣里面料外,还可用作大衣、外套等品种。
(5)人造纤维素纤维织物:人造纤维素纤维织物由含天然纤维素的材料经化学加工而成。主要包括人造棉织物、人造丝织物和人造毛织物,广泛应用于儿童服装中。
人造棉织物——织物质地均匀细洁,色泽艳丽,手感滑爽,吸湿、透气性好,悬垂性好,穿着舒适。但缩水率较大,易变形,主要用于夏季儿童衬衫、连衣裙、睡衣裙、裤等。
人造丝织物——包括人造丝无光纺、美丽绸、羽纱及醋酯人造丝软缎等品种。美丽绸
及羽纱主要用作童装里料。人造丝无光纺密度较稀,手感柔滑,表面光洁,色泽淡雅,夏季穿着凉爽舒适,适用于儿童衬衫、连衣裙等品种。醋酯人造丝软缎光泽鲜艳,外观酷似真丝绸缎,可以制作儿童演出服。
人造毛织物——是毛黏混纺毛织物,具有与纯毛织物同类产品相似的外观风格和基本特点,但手感、挺括度和弹性较毛织物差,可广泛用于儿童大衣和学生服装。
(6)涤纶织物:目前涤纶织物正在向合成纤维天然化方向发展,各种差别化新型涤纶纤维、纯纺和混纺的仿丝、仿毛、仿麻、仿棉、仿麂皮的织物进入市场,在童装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涤纶仿丝绸织物——品种有涤纶绸、涤纶双绉等,弹性和坚牢度较好,易洗免烫,悬垂飘逸,但吸湿、透气性较差。因其舒适性较差,在童装上的应用较少,可作夏季低档儿童衬衫、连衣裙等。
涤纶仿毛织物——品种主要是精纺仿毛产品,使用范围极广。涤纶仿毛织物产品强度较高,有一定的毛型感,抗变形能力较好,经特殊处理的织物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价格低廉,主要应用在较大儿童裤装、外套等方面。
涤纶仿麻织物——品种较多,一般涤纶仿麻织物产品外观较粗犷、手感柔而干爽、性能似纯麻产品,穿着较舒适。薄型仿麻织物广泛应用于夏季衬衫、连衣裙等方面,中厚型仿麻织物则适于做春秋外套、夹克等。
涤纶仿麂皮织物——以细或超细涤纶纤维为原料,以非织造物、机织物和针织物为基布,经特殊整理加工而获得的各种性能外观颇似天然麂皮的涤纶绒面织物,其特征是质轻、手感柔软、悬垂性及透气性较好、绒面细腻、坚牢耐用,适于制作儿童风衣、夹克、外套、礼服等产品。
(7)
锦纶织物:锦纶织物的耐磨性居于各种织物之首,吸湿性好于其他合成纤维织物,弹性及弹性恢复性较好,质量较轻,主要用作童装的罩衫、礼服、内衣、滑雪衫、风雨衣、羽绒服和袜子等。

(8)
腈纶织物:腈纶织物有“合成羊毛”之称,产品挺括、抗皱、质轻、保暖性较好、耐光性好、色泽艳丽、弹性和蓬松度极好,防蛀、防油、耐药品性好,但吸湿性较差,易起静电,主要用作童装中的礼服、内衣裤、毛衣、外套、大衣等。

(9)
氨纶弹力织物:氨纶弹力织物指含有氨纶纤维的织物,由于氨纶具有很高的弹性,其织物的弹性因混有氨纶纤维比例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氨纶弹力织物产品有:弹力棉织物、弹力麻织物、弹力丝织物和弹力毛织物,其优点是质轻、手感平滑、吸湿透气性较好、抗皱性好、弹力极好,可用作儿童的练功服、体操服、运动服、泳衣等。

(10)
丙纶织物:作为服装面料,常见于丙纶混纺织物。丙纶主要与其他纤维混纺织成各种棉丙布、棉丙麻纱、棉丙华达呢等。丙纶混纺织物的优点是质量较轻,外观平整,耐磨性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比较低,易洗快干,价格便宜。.但耐热性、耐光性较差,


高温下易收缩变硬。适于做中低档儿童衬衫、外套、大衣等。
2. 针织面料
针织面料是指用一根或一组纱线为原料,以纬编机或经编机加工形成线圈,再把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针织面料质地松软,有较大的延伸性、弹性以及良好的抗皱性和透气性,穿脱方便,不易变形,在童装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童装上应用的针织面料品种繁多,有针织棉织物、针织毛织物和各种混纺织物,按其结构特征划分为以下几种。
(1)
纬平针组织:纬平针组织是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单向相互穿套而成。织物结构简单,表面平整,纵横向有较好的延伸性,但易脱散,易卷边。常用于夏季童装中的背心、短裤、连衣裙、针织衬衫、T恤衫和秋冬季节的毛衣。

(2)
纬编罗纹组织:纬编罗纹组织横向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延伸性,顺编织方向不脱散、不卷边,常用于弹性较好的儿童内外衣、弹力衫和 T恤衫等款式中。

(3)
双反面组织:双反面组织是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以一定的组合相互交替配置而成。该组织的织物比较厚实,具有纵横向弹性和延伸性相近的特点,上下边不卷边,但易脱散,常用于婴儿服装、袜子、防抓手套、婴儿帽等款式中。

(4)
编链组织:每根经纱始终在同一织针上垫纱成圈的组织,其性能是纵向延伸性小,因此一般用它与其他组织复合织成针织物,可以限制纵向延伸性和提高尺寸的稳定性,常用于外衣和衬衫类针织物。

(5)
经平组织:经平组织是每根经纱在相邻两枚织针上交替垫纱成圈的组织,有一定的纵横向延伸性和逆编织方向的脱散性。经平组织与其他组织复合,广泛用于内、外衣、衬衫、连衣裙等款式中。

(6)
经缎组织:每根经纱顺序地在 3枚或 3枚以上的织针上垫纱成圈,然后再顺序地在返回原位过程中逐针垫纱成圈而织成的组织。经缎组织线圈形态接近于纬平针组织,因此,其特性也接近于纬平针组织。经缎组织与其他组织复合,可得到一定的花纹效果。

(7)
双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又称棉毛布,是由两个罗纹组织交叉复合而成,正反面都呈现正面线圈。其特点是厚实、柔软、保暖性好、无卷边,抗脱散性和弹性较好,广泛用于各种内衣、衬衫和运动衫裤。

(8)
复合双层组织:双层组织是指针织物的正反面两层分别织以平针组织,中间采用集圈线圈做连接线。双层组织的正反面可由两层原料构成,发挥各自的特点,如用途广泛的涤盖棉针织物,涤纶在正面具有强度高、挺括、厚实、紧密、平整、横向延伸性好、尺寸稳定性好和富有弹性的特点,棉纱在反面,具有平整柔软、吸湿性好等优点,常用于运动服装和冬季校服的面料。

(9)
空气层组织:空气层组织指在罗纹或双罗纹组织基础上每隔一定横列数织以平针组织的夹层结构,具有挺括、厚实、紧密、平整、横向延伸性好、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童装外衣。

前言/序言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童装业的发展令人瞩目。据2012年资料统计,中国童装业拥有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以及几十亿件的生产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以上,是增长较快的服装类别之一。与此同时,各类童装企业的数量也在大幅增长,仅在广东、浙江等服装发达地区,注册的童装企业就有几千家之多。快速增长的产能使童装设计和技术人才出现了较大的需求缺口。
而与此相对应的情况是,多数服装院校对童装的专门教学重视不够,在课程安排上侧重女装和男装的设计和技术,未把童装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进行深入的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得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的需求,达不到“精”、“专”的标准。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编写了《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一书,对童装的结构原理和样板制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述,以期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童装研究更多的兴趣,促进童装行业的繁荣。
本书从童装结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主要品类童装的纸样绘制、结构变化和毛缝板制订的过程,内容涵盖童装款式设计、材料选择、体型特征、规格设计、结构原理等内容,并运用Coredraw14软件进行了结构图和工业样板的绘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多位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差错,恳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服装爱好者批评指正。
编者

《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一本为您揭示服装奥秘的知识宝典。 本书并非关于儿童服装的制作技法,而是深入探索服装的内在逻辑与科学原理。它将引领您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理解一件衣服是如何在三维空间中形成的,其结构肌理的形成是如何与人体形态相呼应的,以及如何通过精准的二维平面剪裁图,在三维立体空间中实现完美的服装廓形。 一、 服装的立体化思维: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艺术 您是否曾惊叹于一件衣服穿在身上为何能如此贴合身形,又为何能展现出别样的风格?这背后蕴藏着深厚的结构设计智慧。《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将打破您对服装制作的传统认知,重点在于“结构”二字,它指的是服装在立体空间中所呈现的形态,以及支撑这种形态的内在骨架。 本书将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阐述人体结构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服装的设计。我们将学习到,一块平面的布料,如何在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切割、拼接和立体塑形后,变成一件具有生命力的服装。这并非简单的缝纫教学,而是对服装结构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空间几何学的综合运用。 二、 结构线的语言:勾勒服装的灵魂 一件服装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结构线的走向和组合。《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将详细解读这些“结构线”的语言。它们不仅仅是缝合的痕迹,更是服装造型的骨架,是决定服装廓形、垂坠感、活动自由度和穿着舒适度的关键。 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服装中的关键结构线,如省道、分割线、肩线、袖窿线等,并探讨它们各自的功能和对服装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结构线的精妙运用,设计师能够创造出千变万化的服装风格,从简洁大方的基本款,到充满艺术感的廓形设计。 三、 制板的科学性:精准的二维表达 “制板”是服装结构设计的核心环节,是将三维的构思转化为二维平面图纸的过程。《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将带您深入了解制板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它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比例尺的精准把握。 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制板方法,从基础的平面裁剪法到更为复杂的立体裁剪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与联系。您将学习到如何根据设计图和人体尺寸,绘制出精确的服装纸样,包括各个构成部分的尺寸、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需要运用到数学、几何学以及对布料特性的深刻理解。 四、 结构与面料的对话:协同共创的魅力 服装的最终呈现离不开面料的配合。《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虽然不侧重于面料的种类介绍,但会强调结构设计与面料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面料,其悬垂性、弹性、挺括度各不相同,这些特性都会影响服装的结构形态。 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所选面料的特点,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面料的优势,实现设计理念。例如,柔软易垂的面料适合表现流畅的曲线,而挺括的面料则更能支撑硬朗的廓形。结构与面料的完美结合,方能成就一件真正出色的服装。 五、 服装的内在逻辑:从“为何”到“如何” 《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的核心在于探究服装的“内在逻辑”。它将解答一系列您可能存在的疑问: 为什么袖子的形状如此独特? 省道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塑造服装的立体感的? 肩部的弧度是如何确定的? 为什么有些服装看起来宽松,却又不会显得邋遢?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本书将揭示这些看似复杂的服装结构背后的科学原理。它将帮助您理解,每一条线、每一个折叠、每一次裁剪,都凝聚着设计师的智慧和对服装本质的深刻洞察。 六、 拓展视野:超越表面的理解 这本书的目的,是让您能够跳出“好看”的表象,去理解服装之所以“好看”的根本原因。它将培养您从结构的角度去审视服装,从而在欣赏一件衣服时,不再仅仅关注其色彩、图案和装饰,更能体会到其结构设计的精妙之处。 无论您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还是对服装制作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亦或是希望提升自身对服装审美品味的读者,《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都将为您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它不是一本教您如何缝制一件具体童装的实用手册,而是一本引导您理解服装立体思维、结构原理和制板科学的知识读本。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服装的本质,从而在未来的设计、创作或欣赏中,拥有更独到、更专业的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喜欢DIY,尤其是喜欢为孩子们手工制作衣服的妈妈。以前我总是凭着感觉来,做出来的衣服有时候会有点不合身,或者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工具书。我一直以为制板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这本书把它变得非常容易上手。作者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将一些专业的术语都解释清楚了。书中有很多非常详细的步骤图,我跟着图一步一步地操作,就像在玩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如何根据孩子的身体尺寸来绘制基础纸样,书中提供了详细的尺寸对照表和绘制方法,让我能够精确地测量和绘制出适合我孩子的版型。我尝试着为我儿子制作了一条他非常喜欢的恐龙图案的短裤,从最初的测量、绘制纸样、裁剪、到缝纫,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乐趣,而且最后做出来的短裤非常合身,儿子穿上后也非常开心。书中还介绍了如何为童装添加各种可爱的细节,比如不同类型的口袋、背带、以及纽扣的安装方法,这些小小的细节,却能让一件普通的衣服变得生动有趣。我还了解到,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处理童装接缝的技巧,这让衣服穿起来更舒适,也更耐穿。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为孩子制作衣服,也可以这么专业和有成就感。它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做,更让我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和价值。

评分

我一直觉得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而制板则是将艺术变为现实的关键环节。在我的设计生涯中,我曾尝试过许多关于制板的书籍,但总感觉缺乏一份对童装的专注和深入。《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遗憾。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绘制纸样,更是关于如何理解服装的结构,以及如何运用结构来表达设计理念。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结构逻辑”的讲解,作者将复杂的制板过程分解为一系列清晰的逻辑步骤,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从最基础的童装廓形,到复杂的连衣裙、裤装、外套,每一个款式的制板过程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并且配有详细的图示。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一款我设计的童装外套进行了制板,在书中关于肩部和袖窿的结构处理技巧的指导下,我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个非常贴合儿童肩部曲线,并且活动自如的袖子。我甚至发现,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省道和分割线来创造出独特的廓形,这让我看到了结构设计在美学上的潜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儿童身体比例的考量,作者强调在制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高、胸围、腰围等比例关系,从而设计出最适合他们的服装。这本书让我觉得,制板不再是枯燥的数字游戏,而是充满智慧和创意的艺术实践。

评分

我是一名对服装设计充满热情,但缺乏专业指导的大学在读生。在学习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困惑,尤其是在理解服装结构和版型制作方面。《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从最基础的服装结构理论,到各种童装款式的制板技巧,都讲解得非常透彻。作者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服装原理化繁为简,让我能够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立体与平面”的转换讲解,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如何将三维的立体形态转化为二维的平面纸样,这让我对服装的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提供了非常多的实例,我跟着书中的步骤,尝试着为一款简单的童装上衣绘制了纸样,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而且最终的版型非常准确。我甚至发现,书中还讲解了如何为童装添加各种装饰性的结构,比如荷叶边、蝴蝶结、以及各种可爱的图案,这让我看到了服装设计的无限创意。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制板,更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服装的结构,如何去理解一件衣服的“骨骼”和“灵魂”。它让我对服装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更多的设计灵感。

评分

我最近在为自己的品牌寻找更具创新性的童装设计灵感,一直以来,我们都致力于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为孩子们提供时尚且具有个性的服装。然而,在结构设计和版型制作这一环,我们常常会遇到瓶颈,尤其是在追求独特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又要兼顾儿童的活动需求和生理特点。《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设计上的干涸。《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停留在基础的服装结构讲解,而是深入探讨了童装在结构上的特殊性,比如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特点、活动量的需求,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融入趣味性和安全性。书中对一些非常规廓形的塑造,比如具有雕塑感的立体造型,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分割线和省道处理来达到这种效果,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我被书中关于“动态平衡”的理念深深吸引,作者强调服装的结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美感,更要考虑穿着者在活动中的肢体舒展和服装的自然垂坠感。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通过调整肩线、袖窿、以及腰部线条来适应儿童活泼好动的特性的案例分析,这对于我们品牌的设计理念有着极大的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高级定制童装的结构解析,这为我们提供了将艺术性融入商业化设计的思路。书中还提到了关于不同年龄段儿童体型的细微差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差异调整版型,这一点非常宝贵,因为很多童装设计往往忽略了这一重要细节。这本书的制板方法,既有严谨的数学逻辑,又不乏设计的艺术感,让我能够打破常规,去探索更多可能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怎么做”,更教会了我“为什么这么做”,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童装设计的本质。

评分

一本让我茅塞顿开的书,我一直对服装设计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知识,尤其是在童装这个细分领域。市面上关于服装设计的书籍很多,但要么过于宏观,要么过于理论化,很难直接应用到实际操作中。直到我翻开了《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我才感觉自己找到了宝藏。《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从最基础的童装版型结构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各种复杂款式的制板技巧。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是罗列公式和图纸,更是将每一个结构线的变化、每一个省道的处理、每一个分割线的意义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恍然大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各种童装领型、袖型、裙型和裤型变化的详细解析,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设计的智慧。比如,书中对于一个简单的A字裙,就细致地讲解了不同腰省、侧省、和裙摆弧度的变化如何影响最终的廓形,并且提供了详细的制板步骤图。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我的侄女设计了一件小礼服,从最初的纸样绘制到最后的修改,都得到了非常直观的指导。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触及了不同年龄段童装的尺寸设定和人体工程学考量,这对于保证童装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我一直以为制板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但这本书却通过大量的图例和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面料特性对版型影响的讨论,这对于实际制作非常有帮助。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于童装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深入到服装的骨骼和灵魂。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更多的设计实践中,为孩子们设计出更多既美观又舒适的服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步步走进童装设计的奇妙世界。

评分

我一直对儿童服装的设计充满热情,但苦于没有系统性的知识,尤其是在结构设计和制板方面。《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就像是我学习路上的指路明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从基础的童装廓形到复杂的款式设计,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各种童装款式的结构解析,作者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服装结构呈现在我面前。我曾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为一款我设计的童装连衣裙绘制纸样,在书中关于裙摆分割和省道处理的指导下,我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个既飘逸又合身的裙摆,效果远超我的预期。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为童装添加可爱细节的技巧,比如不同类型的领口、袖子、以及口袋的设计,这些细节的处理,能让一件普通的衣服变得生动有趣。我甚至发现,书中还提到了关于不同面料对版型的影响,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面料来呈现我的设计。这本书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制板,更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服装的结构,如何去理解一件衣服的“骨骼”和“灵魂”。它让我对童装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更多的设计灵感,让我能够为孩子们设计出更多既美观又舒适的服装。

评分

我是一名服装设计的初学者,之前参加过一些短期的培训班,但总感觉基础不够扎实,尤其是对于立体裁剪和平面制板之间的联系,一直没有完全理解清楚。《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就被其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插图所吸引。作者以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将童装结构设计的原理娓娓道来,从最基础的廓形分类,到各种缝合线的处理,再到省道的运用,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将三维的立体形态转化为二维的平面纸样。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制板实例,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图解,我甚至可以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在纸上绘制出完整的纸样。例如,书中关于如何绘制一个带有褶皱效果的裙摆,就讲解了从基础廓形出发,如何通过放量和分割线的设计来达到理想的褶皱效果,并且提供了不同褶皱密度的制板技巧。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方法,为我的女儿制作了一条简单的连衣裙,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而且成品的效果远超我的预期。书中还包含了关于童装中一些特殊结构的讲解,比如包边、滚边、以及各种装饰性元素的嵌入,这些细节的处理,对于提升服装的整体质感非常重要。我还了解到,书中还提到了不同面料的特性对版型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面料的垂坠感和弹性来调整制板,这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本书让我感觉制板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劳动,而是充满创意和技巧的艺术。

评分

作为一名服装院校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的优秀教材。《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无疑达到了我的期望,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学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它不仅系统地讲解了童装的结构原理,更提供了大量可供学生参考和实践的案例。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结构美学”的探讨,作者将服装的结构与美学原理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制板技巧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设计审美。书中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制板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示,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操作非常有帮助。我曾尝试将书中的部分内容引入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反馈非常好,他们认为这本书讲解清晰,易于理解,并且能够快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书中关于儿童体型特点的分析,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结构设计,更是教学中的宝贵财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创新性童装款式的结构解析,这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位优秀的导师,它能够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的基础,为他们未来的设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服装设计师,我一直关注着童装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设计趋势。近些年,童装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和个性化,如何在满足功能性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具艺术感和时尚感的作品,成为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发和新的视角。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童装的结构设计,更是对童装“生命力”的解读。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如何在结构设计中融入儿童的动态美,如何通过服装的廓形来展现儿童的天真烂漫和活力四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解构与重构”的理念,作者通过对经典童装款式的解构,再进行创新性的重构,展现了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在基础版型上进行巧妙的变化,从而创造出独特视觉效果的案例分析。比如,书中对一个简单的连衣裙,通过改变领口、袖窿、以及下摆的分割方式,就能设计出多种风格迥异的款式,这让我看到了结构设计的无限可能性。书中还对一些高难度童装结构的制板技巧进行了深入解析,比如那些具有雕塑感、立体感的礼服,以及如何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复杂的造型,这对于我拓展设计思路非常有帮助。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不同面料的特性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例如,如何利用垂坠感强的面料来塑造飘逸的裙摆,或者如何利用挺括的面料来打造硬朗的廓形,这对于我选择和运用面料提供了更专业的指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童装结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更多的设计灵感。

评分

我在服装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对成人服装的结构和制板已经了如指掌,但当我开始涉足童装设计时,才发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领域,却隐藏着诸多奥秘。《童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这本书,为我打开了通往童装设计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地将成人服装的版型套用到童装上,而是深入研究了儿童身体的生理特点和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结构设计。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儿童动态曲线”的理论,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在设计中考虑儿童跑、跳、爬等各种活动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结构上的微调来保证服装的舒适度和活动自由度。书中关于各种袖型、裤型在儿童活动中的受力分析,以及如何优化版型来减少束缚感,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被书中对一些复杂童装款式的结构解析所吸引,比如那些具有立体感和设计感的礼服,或者那些在运动服中融入的特殊结构,是如何通过精密的制板技术实现的。书中提供的制板方法,既有严谨的比例关系,又不乏设计的巧思,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我曾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技巧,为一款高端童装礼服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调整腰省和裙摆的弧度,让礼服在视觉上更加轻盈,同时增加了儿童的活动空间。书中对不同面料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对于我选择最适合的材料来呈现设计理念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童装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不再仅仅是缩小版的成人服装,而是真正为儿童量身定制的、充满生命力的服装。

评分

东西挺不错的,和描述的一样

评分

商品,很不错!

评分

不错,很好很强大,很实用,字迹清晰,易懂,

评分

很好的书,学习中!!!!!!!!!!!

评分

内容不少,文字部分详尽,慢慢看。

评分

童装结构与成人有区别,作为部级教材能推出童装也看出国家对这块的重视

评分

说来了吗嗯嫩爸说声明白龙马精神力的红领巾帼枭雄

评分

送货快 下单当天就送到了 么么...

评分

可以。有时间慢慢研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